黃綱存從臺灣駕駛戰機回歸大陸,祖國獎給他黃金,他卻婉言謝絕了
文/觀心通史
1949年,中國解放軍解放南京後,國民黨高層見狀不妙,紛紛逃往臺灣。蔣介石在臨走前不但把大陸的大量古董黃金運到了臺灣,還遷走了大陸的許多高校。蔣介石執掌軍事時,非常重視空軍力量,所以他在臨走前遷走了多個航空學院。
那些航空學院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大陸人,但是迫於無奈只能隨著學校前往臺灣,從此與大陸分別,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這些遷往臺灣的航空生中有一位學生叫黃綱存,他於1919年出生在山東德州。
黃綱存雖然遠赴臺灣,但是一直心繫祖國。在一個絕佳的機會下,黃綱存駕駛戰機從臺灣返回祖國,並積極投身到祖國的空軍建設中,為祖國的空軍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黃綱存的傳奇故事。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人團結起來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此時的黃綱存為了保衛祖國,加入了國民黨軍隊。黃綱存在部隊中發現,僅靠一腔熱血是無法打敗敵人的,必須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掌握更先進的武器,才能打敗敵人。
黃綱存了解到空軍在戰爭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而我國當時的空軍力量非常薄弱,所以黃綱存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先進的空軍知識,未來駕駛先進的戰機為國效力。後來,黃綱存自學考入了空軍航空學院,在校期間他學習非常刻苦,以優異的成績被派往美國、印度等地學習先進的飛行技術。
1946年,學成回國的黃綱存正趕上抗戰結束,黃綱存沒有機會再殺日軍了,他為此感到非常遺憾。解放戰爭時期,黃綱存不願看到同胞自相殘殺,更不忍心駕駛戰機轟炸同胞們,所以,他請求上級將自己調到後勤部門杭州飛行學院任教官。
隨著共產黨解放了南京,國民黨見狀不妙逃往臺灣。蔣介石企圖改日再反攻大陸,為此他帶走了大陸的大量空軍資源,黃綱存身為飛行教官也來到了臺灣。黃綱存到了臺灣,依舊擔任飛行教官,授少校軍銜,負責訓練新飛行員。
因為當時美國在暗中支持臺灣,向臺灣輸送各種生活物資和軍事物資,所以存在臺灣的生活要比在大陸富裕。但黃綱存覺得臺灣是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受美國控制,自己作為一名軍人感到非常沒有尊嚴,他渴望回到大陸。
後來,黃綱存經常偷聽大陸廣播,了解大陸的最新情況,在得知大陸正熱火朝天地搞建設時,心中更加迫切地想要回去,好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之中。此後,黃綱存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合適的機會返回大陸,直到1956年,機會終於來了。
1956年8月15日,黃綱存在臺灣崗山機場訓練新兵時,正巧趕上飛機出現了小故障,在黃綱存仔細檢查後,發現問題不大。此時黃綱存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他以要親自試駕並檢查飛機為由,要求地面工作人員給飛機加滿油。
黃綱存駕駛著加滿油的美式AT-6型高級教練機直奔大陸,一口氣飛到了福建某地,並安全降落。人們見來的是國民黨的飛機都慌了起來,以為是戰機突襲,黃綱存趕緊說明了自己的來歷,這時人們才放下心來,轉而開始熱烈歡迎他。
國家高層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高興,黃綱存作為解放後第一位從臺灣回歸祖國的飛行員,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特地獎勵他黃金,以表彰他的愛國之情。黃綱存卻婉言謝絕了黃金,只拿了8000元的安家費,隨後便投身到國家建設中。
回歸祖國的黃綱存加入了中國空軍,任四川空軍14航空學校副團長。此後他為中國培養了大量優秀的飛行員。文革時期,黃綱存因國民黨的身份而受到不公平對待,但他始終忠誠於黨和國家。
文革後,黃綱存重新擔任山東民航局副局長,為山東的民航事業做出了諸多貢獻。黃綱存知道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早晚要回歸祖國,所以他一生都在號召兩岸和平,也為兩岸和平做了很多工作。1986年,黃綱存因病去世,享年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