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陽臺上土法造飛機並多次成功飛天的廣州市民張鬥三上個月拿到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籤發的私用駕駛員執照,這意味著他今後可以合法地試飛駕駛自製的飛機。
目標是研製撲轉翼飛行器
今年2月8日張鬥三正式拿到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籤發的私用駕駛員執照,該執照編號為PP601011,張說他為了研製鬥強三號輕型飛機的性能,了解氣流作用力,所以才報名參加航空飛行訓練,領到飛機駕駛執照後,他將全力投入研製垂直升降的撲轉翼飛行器,張鬥三稱,撲轉翼飛行器是人類幾千年想研製的飛行器。是參照鳥撲飛行的原理。撲轉飛行器特點是,不需專用機場,可應用於航空拍攝、護林、防火、旅遊等,成本小,升力大。據說撲轉飛行器目前在世界上還沒研製成功。
張1956年出生在潮陽關埠一個地道的農民家裡,父母並無文化,張在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由於家貧,張只是在鄉下讀了三年書,十四歲時便要離家外出打工,但張的發明創造欲望卻並無因家貧而減弱。
「天才」發明家
據張表示,在他十歲時,母親常因紡紗過勞而累倒在紡紗機旁。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張竟然用了數天時間敲打出一個簡單的自動紡紗機,12歲那年,他又敲敲打打造出一個簡單的蒸汽發動機,42歲時,他終於在自家陽臺敲出一架輕型飛機「鬥強三號」。他的「鬥強三號」輕型飛機不但在三年前已成功飛上了天,而且還參加了去年的珠海航展。
四次上北京「求材」
也許潮州人的好強性格吧,張在1995年開始摸索製造飛機,但由於僅受過三年小學教育,他在廣州報名參加了飛行訓練,同時又購買大量的航空書籍來研究。反反覆覆琢磨一年後,便開始在自家的天台自造飛機了,他的朋友聽後,竟紛紛笑他天方夜譚。
張首先面對的是航空材料的缺乏問題,為此,他不但跑遍了廣東各地的大小材料市場,甚至四次上北京「求材」,北京一間輕型飛機製造廠最後被張的誠意打動了,同意將部分航空材料出售給張。材料困難解決後,張又面對飛機發動機的「核心」問題。東奔西跑了一段時間後,一架輕型飛機在惠東一水庫被颱風吹毀,但發動機性能仍然良好,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得到了這個發動機。
兩人合作完成「鬥強三號」
「東風」具備了,張便和自己建築公司的電工黃偉強一釺一釘地造起飛機來,但由於兩人的航空知識極為有限,又無製造圖紙,更無專業的技術工程師在旁指導,單是飛機的外殼,兩人便造了三次,其間又因飛機的啟動杆,製造一度陷入困境,黃電工還因憂慮長期開工會白支老闆的工錢,竟悄悄地收拾包袱回了老家,最後在張的堅持下,黃才回來繼續和老闆造飛機。
兩人敲敲打打了兩年後,1998年年中,以張黃兩人為名的「鬥強三號」飛機終於造成了。這架以他和夥伴名字命名的「鬥強三號」輕型飛機有模有樣,8.5米長的雙翼上寫著:我來自潮州,愛拼才會贏。
珠海航展上露臉
可別小瞧這架個人製造的飛機,1998年12月15日它在陽臺事山機場試飛成功,時速100公裡,飛行高度可達3000米。而這架機身長6.1米,重200公斤的「鬥強三號」竟是張鬥三和他的搭檔廣東連州農民黃偉強在天台上「搗鼓」3年製作成功的。
張鬥三和他的「鬥強三號」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讓愛好飛機製作的觀眾興奮不已,又是羨慕又是佩服。
張鬥三說他實現夢想的道路頗為曲折,僅僅因為愛上航空。「不管生活條件怎樣我都會繼續下去。」他回想起自己開始做飛機時,許多人一聽就樂了,以為是天方夜譚。家裡人怕他試飛出事也一直持反對態度。「如果每個人都怕危險,就不會有參加航展的這麼多飛機了。」潮州人張鬥三十分執拗,硬是利用空閒時間打材料、做設計,最後在陽臺上打造出了他的私人飛機。
航展組委會「聞名」邀請了這位鬥膽造飛機的人物前來參展,張鬥三樂得「鬥強三號」和「名家」們同臺演出,「同時也表明一點民族心,中國人個人也能造出不錯的飛機。」
私人飛機飛上藍天不是夢想
在我國,私人駕機飛上藍天將不是一件遙遠的事情。去年,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張洪飈在珠海透露:中國政府將陸續在一些大城市開設一定數量的飛行學校,越來越多的飛行發燒友將名正言順地領到穿行天空的「私人駕照」。
在記者提問時間,記者發問:「在國外,私人飛機作為一種交通和休閒工具已經司空見慣,而在中國,私人飛機的擁有量幾乎等於零。中國的天空何時能更大程度向私人飛機開放?」
張洪飈稱,在這方面國家民航總局有相應的執照管理制度,政府會陸續在一些大中城市設立多間飛行學校,為飛行愛好者提供方便。上海已設有一間飛行學校,在廣州也將辦一間飛行學校。設立飛行學校主要是培養波音機駕駛員,每人的培訓費大約是10萬元。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空管設施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的天空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私人飛機。
私人飛機的話題成為去年航展中眾多媒體記者關注的熱點。專攻公務機和私人飛機市場的美國灣流公司認為,從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國際航空界的一般規律來看,目前,中國至少應該有250架公務機和數百架私人飛機。但是事實上,中國公務機和私人飛機卻幾乎等於零,灣流公司雖然每天有10架左右該類飛機往返中國,但向中國市場的銷售量是零。
張鬥三簡介:
1956年出生於潮陽關埠鎮
1966年10歲時為繡花的母親做出一臺小馬達發動的繞線機
1967年11歲用針筒做玻璃彩燈
1968年12歲製造蒸汽發動機
1969年13歲出門打石謀生
1980年24歲領著十多人闖福建承包工程
1995年動工製造飛機
1998年12月飛機試製成功
1998年12月15日在陽江合山機場試飛成功
2000年4月再次到陽江合山機場試飛,因沒有飛機駕照,被機場工作人員婉拒,後經廣東電視臺社教部《相聚珠江》攝製組與機場交換意見,最後允許低空飛行。
2000年11月帶著自製飛機參加了珠海航展
2001年2月8日領到了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籤發的私用駕駛員執照,一些企業和社會團體開始有意向讓張鬥三駕駛自製飛機做商業性和公益性宣傳飛行新聞連結。
0薦聞榜
(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