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Michel Basquiat —與 Andy Warhol 關係匪淺,卻 27 歲離世的...

2020-12-15 騰訊網

「一個讓塗鴉商業化的男孩,反而被商業化所壓垮。」

提及塗鴉,你腦海中會想到誰?頭部頂流的 KAWS、反叛自由的 Banksy、還是老來俏的 Futura?你應該會想到很多名字,因為不管是潮流還是藝術領域,塗鴉已經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存在,不論醉心藝術還是商業致富,以它成名的藝術家層出不窮。

Basquiat- Untitled

但和現在塗鴉的黃金時期不同,上世紀 80 年代,塗鴉還是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藝術,被人視為社會底層人宣洩情緒和幫派鬥爭的象徵。直到一個 20 歲滿頭亂髮的男孩出現,才將塗鴉帶入主流媒體和藝術群體的視野。

Jean-Michel Basquiat

這個男孩便是備受 Andy Warhol 稱讚、卻 27 歲離世、前年遺作又誕生 1.1 億美金拍賣天價的 Jean-Michel Basquiat。

1.1 億美金天價的 Basquiat - Untitled

Basquiat 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決不失精彩。17 歲輟學被趕出家門開啟塗鴉生涯,僅用 3 年便從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變為身家富裕的藝術家,創下多個「最年輕」記錄,一時風光無限,但在後幾年又困於過度商業化的工作模式,最終在職業生涯的第十個年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Basquiat與他筆下的著名形象

今天我們便來聊一聊 Basquiat,這個年輕人如何將塗鴉展現給世人,他與 Andy Warhol 如何相識,又是如何被自己熱愛的塗鴉所折磨。

混亂的青春

和無處安放的天賦

Basquiat一家

Basquiat 誕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作為會計師收入不菲,母親也喜愛藝術與文學,自 Basquiat 懂事起便鼓勵他接觸藝術,在他 6 歲的時候便註冊成為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的會員。在他 8 歲出車禍臥床養病時,母親還帶了一本《Gray 的解剖學》初級醫學著作供他消遣。

Basquiat 與父親

Basquiat 的童年看起來十分美好,按理說他應該會順理成章的完成學業,找份體面的工作,度過自己的一生,但現實總會和人開玩笑。在他 15 歲時,母親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並被帶入醫院治療,這對正在念中學的 Basquiat 來說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他瞞著父親輟學,並開始遊走在街頭,售賣自己繪製的明信片與帽衫。

青春期的 Basquiat

最終 Basquiat 在街上被父親抓包,父親一怒之下將他趕出家門。無家可歸的 Basquiat 住在大街上或廢棄的建築之中,每天以廉價紅酒和膨化食品度日,雖然生活很難,但他遇到了自己塗鴉啟蒙的朋友 Al Diaz 和 Shannon Dawson。他們以「SAMO」自稱,為 Same Old sh*t 的縮寫,在紐約的街頭巷尾乃至地鐵車廂裡留下自己的 Slogan。

Basquiat SAMO 時期的作品被取下拍賣

Basquiat的 SAMO 時期作品

「SAMO」的活躍引起了 Unique Wearhouse 老闆 Harvey Russack 的注意,他向 Basquiat 拋出橄欖枝,提供一份全職工作以解決他的溫飽問題。Basquiat 也開始組建自己的樂隊「Gray」,樂隊成員包括 Shannon Dawson、Michael Holman、Nick Taylor、Wayne Clifford 和 Vincent Gallo 等多位後來成名的演員與藝術家。而這一切也讓 Basquiat 和 Al Diaz 決定解散「SAMO」,最後一幅作品為噴塗在紐約 SoHo 大樓牆體上的一句「SAMO IS DEAD」。

Basquiat的樂隊 "Gray" 及專輯封面

"SAMO IS DEAD" 宣言

在這段時期,Basquiat 也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住所,1979 年他和當時的女友 Alexis Adler 同居在紐約東 12 街一棟 400 平米的公寓之中,那年他 18 歲,她 22 歲。在這個公寓之中,兩個人在牆上、門上、窗戶上任何觸手可及的地上創作。Alexis Adler 當時在大學生物實驗室任職,各種化學分子與草圖也激發了 Basquiat 在抽象領域的探索欲。

Basquiat當時與 Alexis Adler 同居的公寓

進入到 80 年代,Basquiat 開始從街頭轉向畫廊。在初次受邀參加的 Colab 和 Fashion Moda 共同舉辦的時代廣場展覽上,來自義大利的畫廊主 Emilio Mazzoli 注意到 Basquiat 極具個人風格的新表現主義塗鴉,並邀請其到義大利舉辦個人展覽。

Emilio Mazzoli 與 Basquiat

接下來的兩年中 Basquiat 在義大利接連舉辦兩場個人展覽,在美國的 Gagosian 畫廊也舉辦過兩次個展,在此期間,他還帶著自己的新女友東跑西顛做宣傳,這個女孩後來成為一代流行樂天后麥當娜。

Basquiat與麥當娜

在此之後 Basquiat 輾轉於多個畫廊,包括著名的 Annina Nosei 畫廊。但真正讓他名聲大噪的,是與 Andy Warhol 的相識。

朋友?戀人?家人?

所有人都在揣測他們的關係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當 Andy Warhol 在 80 年代將 Jean-Michel Basquiat 納入麾下時,從未想過兩人之間的關係會變得親密而動蕩,不管過去多少年,始終有人批判和質疑他們的關係。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Andy Warhol 的日記中記錄過兩人的第一次見面,「今天在街上有個叫自己 SAMO 的男孩在畫 T 恤,我給了他 10 美元」。第一次兩人面對面交流,是在 SoHo 的一家餐館中,Basquiat 透過窗戶看到 Andy Warhol,走進去向自己的偶像遞過去一張自己畫的明信片。

兩人的正式合作,得益於瑞士富商 Bruno Bischofberger。Bischofberger 自 1968 年起就幫助 Andy Warhol 售賣和展覽他的作品,一直幫助到他成名,Andy Warhol 也承諾 Bischofberger 可以享受自己畫作的優先購買權直至去世。在 1981 年首次見到 Basquiat 的作品後,Bischofberger 便被其獨有的風格所震撼,並成功申請作為 Basquiat 的全球經銷商。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經過 Bischofberger 的引薦,新老兩位藝術家開啟了他們的合作。年輕氣盛的 Basquiat 花費了數天時間,說服已經使用絲網印刷技術 23 年的 Andy Warhol 重新開始手繪。兩人一見如故,不論是社交生活還是作品創作,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一起,也誕生了一種全新的風格:用 Andy Warhol 的波普藝術表現 Basquiat 原始無序的想法。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共同創作

此時負面的評價隨之而來,Andy Warhol 在當時是享譽盛名的藝術家,而 Basquiat 只是一個紐約街頭剛剛起勢的小夥子,不斷有媒體和圈裡人嘲諷 Basquiat 是在蹭 Andy Warhol 的名氣。儘管 Basquiat 的作品已經登上了 MOMA PS1 展覽之上,他仍然被排除在精英藝術圈之外。

Keith Haring 與 Basquiat

當 Basquiat 與 Andy Warhol 花費大量時間在一起工作、鍛鍊、繪畫和參加聚會時,他們不可避免地變得非常親密,這種親密也會催生很多猜疑。隨著《Warhol & Basquiat》一書的出版,這些猜疑暴露在世人面前。在該書中包含眾多從未曝光的照片和 Andy Warhol 的日記,其中記載了很多人們對二人之間的偏見。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的日常

藝術家 Ronny Cutrone 會指責「Andy Warhol 想靠 Basquiat 完善自己多元化藝術家的形象,而 Basquiat 則想從他身上獲取名氣」

Basquiat 的一任女友 Paige Powell 會問 Andy Warhol「你是不是把他又變成了同性戀?」,而他的回答則是「我們的關係只限於畫布和塗料之間」

導演 Tamra Davis 則認為「他們的關係更像是父子,巨大的年齡差和 Basquiat 對父愛的缺失,讓他們更像是親人」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共同創作

事實上,Andy Warhol 對於 Basquiat 來說,是朋友、父親、搭檔這些形象的集合。每每遇到挫折或困境,總是 Warhol 伸出援手。1985 年二人在 Tony Shafrazi 畫廊舉辦的雙人展覽被媒體和同行毫不留情地批評和諷刺,Basquiat 一度陷入對自己的懷疑之中,是 Andy Warhol 與他徹夜長談才幫助他度過那一段艱難的時期。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共同創作的作品

隨著 Basquiat 名氣越來越大,他也被四處而來的經銷商和媒體壓得喘不過氣,因為壓力過大染上毒癮的 Basquiat 萎靡不振,女友向 Warhol 求助,當 Warhol 進門的時候,說「他們要我一周畫 4 幅畫,我彷佛是一個機器,我不需要錢了,你看我屋子裡到處都是錢,幫幫我」

Andy Warhol 與 Jean-Michel Basquiat

Andy Warhol 本應多陪伴在 Basquiat 身邊幫他渡過難關,可事與願違,1987 年 Andy Warhol 因心律失常離世,喪失摯友的 Basquiat 也在毒品之中越陷越深,在次年因藥物過量離世。

沒有 1.1億美金

也能擁有的 Basquiat

儘管 Basquiat 已經離世多年,他的作品依舊被視為自由、奔放、無約束的象徵。這也導致眾多品牌爭相與其聯名推出致敬作品,我們耳熟能詳的玩具大廠 Medicom Toy 旗下 BE@RBRICK 系列,傳奇家具品牌 Modernica 的標誌性玻璃纖維椅,以及多個滑板品牌推出的版面。

Basquiat x Be@rbrick

Basquiat x Modernica

Basquiat Skateroom

Basquiat 標誌性的「王冠」,意在替非裔人群發聲,他也依靠自己的作品證明了非裔藝術家的能力。諷刺的是,他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被白人掌控的資本藝術市場所捆綁,被無數的條款和展覽所透支,也導致了自己的失控。

不論是全世界舉辦個展的時期,還是作品價值水漲船高的時期,Basquiat 的風格從未變化,他還是那個 17 歲在街頭肆意創作的男孩,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名利雙收的時候,卻唾棄金錢和名望,不願自己被操控的原因,他只是想做他自己。

[ 本篇完 ]

·文中圖片若無說明,均來源於 Google 搜索·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