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熱播網劇,赤坎加快發展全域旅遊

2020-12-27 湛江新聞網

    

外地遊客對湛江的歷史街區很感興趣,紛紛留影(資料圖片)。 記者 李嘉斌 攝

    《隱秘的角落》作為今年最火爆的網劇之一,迅速把湛江特別是赤坎變成網友「打卡」熱門地點。今年暑假以來特別是國慶黃金周期間,赤坎老街遊客大增。劇中老井油條、朱朝陽的家、朝陽家附近的士多店等場所,都成了網紅「打卡點」。「隱秘的角落取景點國慶客流暴增」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第三名。10月11日,赤坎老街更是亮相央視新聞頻道《新聞周刊》。

    赤坎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藉助熱播網劇,推動改造「活化」老街,深入發掘特色旅遊資源,積極引導夜遊文化,發展特色餐飲,激活夜間經濟,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加快發展全域旅遊。

    網劇大熱 帶來火爆人氣

    對水井頭旁邊的早餐檔「水井拉粉油條」來說,以往上午11點就可以結束的早餐經營時段,現在一般都要中午一兩點才能結束。「慕名而來打卡的遊客很多,經常排長龍」。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遊客排隊甚至排了幾十米。

    而老街一家咖啡店店主袁先生告訴記者,以往該店客源主要是熟客,人流量不大,但近幾個月,店鋪經常是客滿。特別是該店還結合《隱秘的角落》中「一起去爬山」的梗,設計推出了「爬山」咖啡飲品,很受顧客歡迎。

    面對大增的遊客,餐館、酒店等成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喜來登酒店市場銷售總監吳小姐表示,從酒店流量可看到,無論是在客房還是在餐廳,湛江的客流量都有非常明顯的增長。該酒店8月份業務創酒店開業五年以來新高,黃金周期間酒店的收入實現了34%的增長,「現在其他城市的分店都很羨慕我們湛江店」。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赤坎區共接待遊客48.0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9105萬元。

    「活化」老街 講好古埠故事

    赤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隱秘的角落》大熱後的旅遊推廣和老街活化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實地調研,並召開會議,就如何進一步打造、活化老街景點、加強宣傳推介、優化配套服務、強化取景點周邊秩序維護,努力將短暫的拉動變成長久的旅遊興奮點,推動旅遊產業提質升級,帶來新增長點等,作出研究部署。

    該區以赤坎老街為重點,對轄區內旅遊基礎設施及旅遊資源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摸底和初步自我評估。著手起草工作方案,加快推進三民路片區改造一期項目,努力保留老街歷史風貌,推動老街活化改造。加快完善旅遊標識,加快建設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區博物館等,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服務。充分發掘歷史資源、特色資源,加強業態引導,用心打造古商埠旅遊品牌。結合創文鞏衛工作,加強對取景地周邊的秩序維護,確保秩序良好。充分梳理包括取景地在內的老街各特色景點情況,通過國內省內主流媒體和《三聯生活周刊》等知名媒體,以及公眾號等新媒體廣泛推介。該區旅遊部門7月起在各取景點設置了圖文指示牌,聘請資深主持人為取景點錄製自助導遊解說詞,並在指示牌上發布二維碼,掃一掃二維碼即可查看三民路片區的導覽圖和收聽解說詞,通過這種形式,為遊客提供 24小時掃碼便民服務。製作了旅遊宣傳視頻、美食公益宣傳視頻,印製了赤坎老街手繪地圖和赤坎美食手繪地圖,在三民路片區的廣州灣歷史民俗館和明德藝術館等網紅熱點擺放,供遊客免費領取,建立赤坎旅遊景點獨特的視覺識別效應,以便更好地吸引投資和增加旅遊競爭力。

    該區中山街道組織了由黨員幹部和老街坊組成的志願者服務隊,並請文史專家學者為志願者培訓和講解老街的歷史,志願者利用工餘時間上崗為客人提供志願服務。目前,已有50多名「新老赤坎人」加入志願者服務隊。

    商旅融合 夜間經濟更多元

    「夜間經濟」是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每每夜幕降臨,赤坎的各大商圈亮起了絢爛的燈光,不僅世貿、鷹展、步行街等老牌商圈燈火輝煌,東協城埠裡市集商旅文綜合體內,更是美食飄香,各類音樂藝術表演精彩紛呈,遊人如織。

    「我們店是從百姓村美食街搬過來的,一開始還很擔心客流量,今年來,隨著埠裡夜間經濟的火熱,我們生意也越來越好,日子也好起來了。」埠裡市集某燒烤美食店老闆告訴記者,今年8月以來,美食店的客流量約提升了兩三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赤坎區順應文旅行業發展新態勢,指導各大商圈通過夜景打造、旅遊演藝、特色活動、商街夜市等多種形式,豐富夜間遊覽內容,培育一批特色美食街區。通過繁榮夜間旅遊時尚購物、亮化美化夜間旅遊環境、提升夜間旅遊配套服務、維護夜間旅遊市場秩序等措施,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推進夜間經濟發展。

    認真謀劃 加快發展全域旅遊

    在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赤坎區在東協城埠裡廣場舉辦了2020「我要去湛江」湛江第七屆海洋周赤坎分會場活動,包括有書法家現場揮毫、武俠「英雄夢主題活動」、美食直播、露天夜市、電音派對等活動項目,匯聚了100多家湛江美食,飾品市集和特色的網紅拍照打卡點。

    這只是赤坎區借力大熱網劇加快發展全域旅遊的一個縮影。該區著力開展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起草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實施方案,高起點對該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進行規劃、設計和指導,明確旅遊發展方向。通過推進文旅業態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創新助推紅色旅遊,打造特色濱海旅遊、「古埠赤坎」旅遊、「食在赤坎」旅遊等全域旅遊大品牌,推動傳統旅遊企業轉型,推動「非遺+旅遊」融合發展,加強旅遊資源保護,加快赤坎特色旅遊產品開發等舉措,大力促進該區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

 

相關焦點

  • 大項目帶動 全域旅遊發展的「齊河樣板」
    近年來,齊河依託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引領,以大項目集群開發為支撐,從零起步,通過持續性、深層次創新,構建起了全域旅遊目的地產業體系,實現了突破性、跨越式、超常規發展,在一片黃河荒灘上創新建立了「產城一體」的文旅新城,用全域旅遊發展實踐踐行了「兩山理論」。
  • 東臺市放大「世遺」效應扮靚高質量全域旅遊
    今年以來,該市獲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成國家森林康養基地1個、全國和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各1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個,「世遺」效應不斷放大。近日,該市成功入選2020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同時入選2020中國縣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一、藉助世遺金字招牌發力,東臺旅遊知名度有力提升一是資源稟賦特色鮮明,世遺板塊勢頭強勁。
  • 東臺全域旅遊開啟「全景模式」
    坐落黃海之濱,乘申遺成功東風,東臺擘畫東部世遺風光、西部人文歷史、中部田園鄉村為主的環形旅遊格局,把自然、生態和人文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乘風破浪揚帆全域旅遊藍海。整合特色資源,做活旅遊文章今年國慶黃金周,黃海森林音樂節激情上演,許巍、毛不易等知名歌手和樂隊精彩獻唱,全國5萬名音樂愛好者和遊客匯聚在森林草地,享受音樂盛宴。
  • 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建設『快進慢遊』旅遊新格局,將從根本上解決旅遊可進入性差、大交通成本高、旅遊收益低等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這也正是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的應有之舉。」九寨溝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快與慢,快慢之間,時光銘記。一曲快與慢的變奏,是震後3年九寨溝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深度實踐。
  • 麗江市古城區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截圖)文化和旅遊部公告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有關要求,依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 構建「處處能旅遊 時時可旅遊 人人享旅遊」的全域旅遊格局...
    歷經近3年地震災後重建和提檔升級,以九寨溝景區為核心,熊貓園、神仙池、甘海子、太平溝金絲猴研學基地等景區景點互為支撐、多點發展的全域旅遊業態正加速形成。「童話世界」孕育的新九寨,正展現著蓬勃生機與活力。
  • 大師雲集獻策赤坎,新區再現理想僑鄉
    赤坎如何實現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相映成輝?赤坎如何同時兼顧文物活化與利用?赤坎如何利用文旅項目走出特色鄉村振興之路?赤坎如何展現特色小鎮的特殊之處?赤坎如何在開平全域旅遊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赤坎如何樹立粵港澳大灣區一流文旅品牌?七大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標籤給了赤坎榮光,也帶來直擊心靈的七大靈魂之問!赤坎項目的下一步該何去何從?一場圍繞赤坎之問的大師級對話就此拉開。
  • 以神為妙 煙臺全域旅遊五大主題高質量發展譜新章
    2016年,煙臺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批創建單位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高點定位、高位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實施全域旅遊「五個一百」鮮美化工程,計劃用五年時間持續集中打造城市、鄉村、海洋、文化、綜合五大主題500個節點項目,推進城鄉、陸海、白天夜間、淡季旺季的統籌聯動,做到全覆蓋、全天候、全季節。
  • 元氏:全面構建「一環十片區」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作為承辦地的元氏縣,緊緊圍繞「綠色、精彩、高質量」辦會目標,秉持「生態優先、產業立本、運動體驗、文化內涵」理念,以「打造文化生態、運動休閒新高地」為主題,挖掘千年古縣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整合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精細謀劃、精密布局、精心實施,打造了一條「龍興山水風景大道」旅遊環線,建設了十大特色旅遊片區,實施了14個重點建設項目,構建起了「一環十片區」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新格局。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廣州市番禺區高質量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長隆旅遊度假區、嶺南文化精粹寶墨園、民俗薈萃沙灣古鎮、山海相連蓮花山,這些知名景區都坐落在廣州市番禺區。2019年,番禺區成功創建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前,番禺區正以高標準規劃布局全區旅遊資源,推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宜遊番禺」美不勝收番禺區出臺了促進全域旅遊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及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構建起東、西、中、北4大旅遊片區的全域發展格局,呈現出景區量多質優、旅遊片區集聚發展、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的良好發展態勢。
  • 華僑城集團: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旅遊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華僑城集團發展全域旅遊,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遊消費需求。華僑城集團打造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更好的推動全域旅遊的發展。
  • 徐州鼓樓:以文旅為筆繪就全域旅遊新圖景
    全域統籌,凝聚創建合力2018年,乘著國家和省市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東風,鼓樓區拉開了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幕。加強組織領導。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任務繁重。鼓樓區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列入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題計劃,從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心城區發展活力動力能力的戰略高度,準確把握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意義,加深對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理解和把握。
  • 山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 打造全域旅遊新版圖
    李信君 攝   榮成市是山東發展全域旅遊的受益地之一,近年來該市以全域旅遊為引擎,突出旅遊賦能、生態加碼、產業升級的作用,叫響了「冬賞天鵝·夏遊牧場」的北方全季型休閒度假城市品牌。   據悉,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文旅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該省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為目標,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融入社會經濟發展。
  • 都江堰:全域旅遊花開滿園
    &nbsp&nbsp&nbsp&nbsp以該體驗性旅遊項目為代表,一年來,都江堰市在「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的統領下,通過深入挖掘「山、水、道、熊貓」世界級文化旅遊資源,文旅新業態和新產品不斷湧現,文旅經濟快速發展。
  • 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鑫報/大西北網訊(記者 王志儉) 近年來,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臨夏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馬軍,臨夏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登旭,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王蓮共同介紹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肅南縣明花鄉:「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
    >> 肅南 肅南縣明花鄉:「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
  • 紹興新昌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紹興市新昌縣正式獲得文化和旅遊部頒發的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稱號,成為紹興市唯一一個上榜區、縣(市)。同時,該縣創新文旅招商推介模式,2018年以來,招引開元鄉村旅遊度假綜合體、安緹縵生態旅遊度假區、狐巴巴星球樂園等高端項目83個,總投資超200億元。其中,重點加快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打造,努力以實景印證詩景,投資15億元建成了鼓山唐詩公園、李白紀念館和唐詩之路博物館,加速推進唐詩廣場、裡江北歷史文化街區建設。
  • 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 南雄入選第三批...
    近年來,南雄市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全域旅遊,全民共建共享」為發展目標,以「旅遊+」多產業融合為發展動力,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著力做好旅遊精品景區文章、旅遊業態培育文章、旅遊要素保障文章、旅遊環境整治文章。
  • 全市唯一,「新昌」創成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國家文旅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山東威海榮成市舉行。培訓會上,文旅部負責人宣讀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新昌縣榜上有名,成為紹興市唯一創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