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禁止中小學劃分快慢班
你家孩子所在學校,是平行分班,還是有實驗班(重點班)呢?
早在去年11月,教育部就提出禁止分班考試,實行均衡編班,明令禁止中小學劃分「快慢班」。教育部這個禁令的初衷,是促進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同等的教學資源,讓整體教育水平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讓更多的學子未來可期。
而但凡學校分班,必然帶來教育資源的傾斜,好的老師和教育資源必然會向重點班傾斜。如今時隔一年,各學校真的把教育部的通知落實了?
把優生和差生捆綁在一個班學習後,他們的成績會發生什麼改變呢?教育部嚴禁分快慢班後,讓優生與差生同班學習,這樣真的好嗎?讓所有學生在一個相同的環境下成長,真的有利於挖掘自身潛力,提高自己的成績嗎?
據個人了解,小學平行分班落實得非常到位;初中階段人數較少的學校大都平行分班;人數居中的部分學校實行平行分班,但是某些科目分層教學;人數較多的學校,會有重點班和普通班之分;而到了高中階段,絕大部分學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分班教學。
以自家孩子所在的高中為例。十幾個班按照分班考試和中考成績劃分成三類班型——數理班、科技班、人文班。然後每個班型裡,又有數學班、物理班、綜合班等等不同的名字。再然後,高一數學物理化學分層教學,分為PARB四層。到了高二,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全部分層教學。
這些班型的名字裡不含快慢、重點和普通,但其實劃分標準挺簡單,就是成績。比如,數理班中的數學班,是學校的第一實驗班,入學整體成績最高;而人文班裡的綜合班,就是入學整體成績最低的。
雖然入學後班級是固定的,但教學實行分層走班,學生每科的層級是動態調整的。普通班的學生,只要成績到了A層分數線,一樣有機會和實驗班的同學一起上課;實驗班P層打競賽的學生,也可以放棄競賽,降到A層和普通班的同學一起上課。當然,除了P層競賽生的老師之外,實驗班的老師,也會兼帶普通班。
分班教學,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方案。如果真實行一刀切式的平行分班,學校、家長、學生會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02、學校:不利於教學
現在幾乎所有的高中都採用分班教學。甚至一些頂級的名校,儘管本來的生源已經是優中選優,依然採取分班制度。
很明顯,學校認為,分班教學更有針對性,儘管這些學生的程度相差並不懸殊,但分班依然可以把因材施教做到極致。
根據很多學校的教學經驗來看,到了中學之後,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是不一樣的。成績好的學生到了快班,自然也是能夠感受老師的教學內容跟自己的能力是匹配的,而慢班的老師也會適當放慢腳步來照顧一下學習不太好的學生,這樣就能夠相應地提高各類學生的學習能力。
而平行班不利於教師的課堂教學,因為學生的水平層次不齊,高低不一致,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顧此失彼。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講解同一個知識點時,學習好的學生一遍就能聽懂,中層的一兩遍也能聽懂,但是對於差生,你可能要講五六遍甚至十遍都不一定能聽懂。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現象: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
所以,很多老師都認為分班教學很有必要。分班後,老師們在教尖子學生時,會做更多的拓展延伸,鼓勵學生多思考,以不同的思路去做題。
而教平行班的學生時,會更注重講題的基礎,而不是延伸,爭取把那些簡單的基礎分拿完。畢竟基礎題佔高考總體的80%。普通考生只要爭取把這些分數拿完,就能得到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03、家長:幾家歡喜幾家愁
家長到底是希望分「快慢班」還是不希望分「快慢班」呢?
華中師大曾針對這個問題做過一個態度調查。其中63.8%的家長支持分班教學,特別是成績越好的學生家長,越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在重點學校裡的重點班級學習。
反對分班的家長則認為:「分班教學對差生的打擊太大,容易喪失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分班等於人為地把孩子按照成績劃成3,6,9等,成績好的自然無所謂。但成績一般,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有可能就此自暴自棄,完全失去進取心。
即使某些中等的孩子,沒有優等生作為榜樣,也會失去目標,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最後慢慢淪落為差生。家長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能進入重點班的學生,大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同學們也都有各自的優點,在同一個班級裡面互相影響共同成長。而普通班的學生適應了慢教學,又沒有學霸的帶領,他們只會越來越懶散,這樣的環境反而不利於他們的成長。
04、學生:支持反對各半
反對分班的學生表示:「教育法規定不能分班。然而現實還是會分好班和差班。好班學生競爭壓力大,差班學生消極懈怠,沒有動力。好得更好,差得更差,成績差的學生想提高成績,難度很大。如果不分班,可以中和一下兩極分化。」
支持分班的學生則表示:「應該分班教學,這樣就能夠讓學習好的變得更好。與此同時,差生也不會上課聽不懂,自信心受損,甚至厭學。」
具體來說,重點班講數學試卷,會把很多時間放在選填倒1,解答倒1,目標140+,基礎題基本一筆帶過。但如果成績一般的學生跟著一起聽,無異於在受罪。
05、比討論分班更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
學生的成績擺在那裡,並不會因為和優等生待在一個班,差生就有自信了,就成優等生了。差生不努力永遠都是差生,不分班,最多就是把學習問題掩蓋起來,讓差生可以繼續麻痺自己。
至於失去學習的榜樣更是可笑之極。優等生並沒有去火星,他們依然在學校裡,他們的成績都可以打聽到,何來得沒有榜樣?就在自家孩子的學校,年排前100的學生,至少1/3來自普通班。
可見,只要學生自己想學習,即使不在重點班,依然可以和重點班的學生不相上下,甚至超越他們。何況,初高中不分層,大學一樣會分層。什麼層次的學生,對應什麼層次的大學。
與其現在為了面子反對分班,還不如努力改變自己,實現升層。不努力就想進入好班,這種不勞而獲的思想,會讓你即便進了好班,也淪為炮灰。而真正想學習的學生,就算學習環境再差,也會讓自己變得優秀。
別再爭論要不要分班了,爭分奪秒努力學習吧。
禁止分快慢班,看起來公平,但結果是,老師只能根據班裡的平均水平授課,優等生等不到提高,差生仍然聽不懂。不分班,其實是犧牲兩端學生的利益,來成就中等學生。
這難道就公平了嗎?
所謂教育公平,更多應該體現在分班選拔的標準公開透明。只要標準一致,對所有人都一樣,那就是公平。
這個公平應該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機會,而不是強求所有人必須完全平等,那不是公平,那叫吃大鍋飯,本質是是鼓勵後進。
雖說有教無類,但仍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從目前來看,可以最大限度的讓努力的學生,升到適合自己的層級,得到最好的成績回報。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努力實現成績的提升,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公平嗎?
作為家長,您是如何看待分班的?
你支持分班嗎?
聲明: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