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常見的稱呼有幾種?了解這些才能看懂史書!

2020-12-22 騰訊網

你能想像有時候古代人為了怎麼稱呼皇帝而絞盡腦汁嗎?

我們現代人看古裝劇,尤其是清宮劇,大都認為古代對皇帝的稱呼要麼是稱呼為「皇上」,要麼是「陛下」,除此之外再無別的稱呼了。

秦始皇嬴政

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在古代對皇帝的稱呼有很多種,大都是根據時代的改變或者身份的變化而變化的。正如朋友之間稱呼有遠有近一樣。後宮妃子、官吏大員以及黔首百姓等對皇帝的稱呼也會根據身份和關係的親疏而改變。就比如下面幾種時常記載在史書上的稱呼,每一個都是一段歷史。

陛下

「陛下」之稱始自於秦朝。為臣子對皇帝的尊稱。

自始皇帝建立「皇帝」稱號之後,關於皇帝尊嚴和權威的禮儀也隨之開始正規化。比如之前臣子不能和天子直接進行對話,要靠著在中間傳話的內侍進行交流。內侍所在的位置在「陛(即皇宮臺階)」之下,所以大臣們對於內侍都稱為陛下,比如「煩請陛下稟請與天子」,此句之中的陛下就是指傳話的內侍。

漢武帝劉徹

後來這種不利於交談的方式被秦始皇所取消,而「陛下」一稱也習慣性地加到了帝王的身上。同樣稱呼的還有「殿下」、「邸下」等。

聖人、聖上

「聖人」之稱是用在借指皇帝上,非面對面的直接稱呼,在唐朝時期比較常見。

「聖人」在先秦時期指的是品德最高尚,沒有缺點的人。比如上古帝王唐堯禹舜,又或者諸子百家創始人孔子、老子等。到秦朝之後,聖人少出,往往千百年間都難遇品德最為高尚之人,所以古人們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就將稱呼改為了「聖人」,但大多時候都是借指稱呼。例如歐陽修名著《豐樂亭記》中有一句:及宋,受天命,聖人出而四海一。句中的「聖人」指的就是皇帝趙匡胤。

唐太宗李世民

大家、天家、官家、宅家

上面說過不同的身份以及關係的親疏對於皇帝的稱呼也是不同的。就比如「大家」就是近官內侍和後宮妃子對皇帝的稱呼,而百官則稱呼皇帝為「天家」,由此來表示關係的遠近親疏。如《獨斷》中記載:親近侍從官稱曰大家,百官小吏稱曰天家。

而「官家」的稱呼普遍見於宋朝,為官員稱呼皇帝時所用,有時也為借指,比如《水滸傳》當中不稱皇帝而直言趙官家,意思就是指當時的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

古代認為天下都是皇帝的家內,而皇帝就是這一大家的主人,所以天下的主人——皇帝同時也是這一宅子的家主,即為「宅家」。「宅家」的稱呼見於《資暇集》:蓋以至尊以天下為宅,四海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猶陛下之義。

萬歲

「萬歲」的稱呼多見於喜好長生且痴迷修道的皇帝身上。比如明朝嘉靖時期,內官稱呼皇帝即為「萬歲」。

古代皇帝擁有天下之權,有些貪戀於皇權的皇帝便痴迷於長生,希望自己萬歲,江山千秋。而有些喜好逢迎的人便改稱皇帝為萬歲。但多數皇帝能看清楚事實,所以「萬歲」一稱實際上也是呼。

同理,喜好吃齋念佛或者崇信修道的皇家宗室有時也被人稱之為「千歲」。

明太祖朱元璋

大行

古代對於不同時期的皇帝都有不同的稱呼,上面的幾種稱呼說錯了也無傷大雅,頂多會被小懲一下。而如果「大行皇帝」稱呼錯了,可是會犯大不敬之罪,嚴重者甚至會被處死。

原因就是「大行皇帝」一稱只能用在剛剛去世而諡號還未確立情況下的稱呼,之後如果諡號以及廟號確立了,就要以諡號和廟號稱呼。比如明皇帝、睿皇帝、高皇帝、太宗皇帝、世宗皇帝等。簡單的來說就是「大行皇帝」就是稱呼剛逝去不久的皇帝。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對皇帝的稱呼有很多,本文只選了一些不同場景下的稱呼或者借指。有博學的讀者們也可以在評論區評論你知道的除上述以外有關皇帝的稱呼,或者評論你對文中所述不同的看法,歡迎讀者朋友們踴躍評論!

相關焦點

  • 皇帝的子女真的叫皇帝為父皇嗎,事實上稱呼有很多,遠不止一種
    尤其是宮廷劇的熱播,讓我們對皇宮裡的事情越來越了解。比如「父皇」這個詞語,我們經常看到。一般來說,這都是皇帝的子女對皇帝的稱呼。不過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皇帝的子女對皇帝的稱呼不僅僅是父皇這麼簡單。秦始皇創建皇帝制度的時候有很多規定。皇帝的自稱、皇帝的權力、皇帝的大印等各種方面都有明確規定,不過對於皇帝子女對皇帝的稱呼並沒有特殊的規定。
  • 公主、帝姬、格格、皇女,皇帝的女兒的這些稱呼有什麼不同?
    做為皇帝的女兒,其實除了公主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稱謂,比如公主、帝姬、格格、皇女等,那這些稱謂有什麼含義與差別呢? 1.王姬 西周的時候沒有公主稱謂,當時最高統治者自稱天子,都尊稱為某某王,因此王的女兒自然就是王姬了。
  • 歷代皇帝的特殊稱呼,宋朝叫官家,有的朝代更有趣
    自從《清平樂》播出以後,大家對於劇中一個細節就非常感興趣,那就是裡面對於皇帝的稱呼並非「皇上」、「陛下」之類的,而是稱為「官家」。其實不只是宋朝,不同的時期,對於皇帝的稱呼都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代皇帝的特殊稱呼,宋朝叫官家,有的朝代稱呼更有趣。
  • 歷朝對皇帝的不同稱呼
    我們泱泱華夏有這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民國以前都是「家天下」,何謂「家天下」呢?就是指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既所謂帝王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世代相傳。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位列正史的總共有24朝829位統治者。但是他們並不是全都自稱皇帝,包括臣下對他們的稱謂也不一樣。在秦朝以前,是沒有皇帝這個稱謂的。
  • 清宮劇的「漏洞」,皇子公主對皇帝的稱呼,根本不是「皇阿瑪」
    因此,流傳歷史最廣的朝代之一。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清代電視劇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事實上,在一個電視劇的背景下,小編認為,大多數原因是因為受眾的喜愛和某個主題的普及程度,清宮劇無疑是當前的潮流主題,外加上原本小說的之名程度,一個發布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收視率自然不是問題。然後問題就來了。在拍攝電視劇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很多的「漏洞」。
  • 最常見標準件有哪幾種
    標準件的種類是非常多的,一般緊固件都是按照市場的需求來制定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幾種經常會用到的幾種標準件產品。5、鉚釘這種標準件具備了頭部和釘杆這兩個部分,將兩個有通孔的零件進行連接緊固的作用,讓它們成為一個整體。這種連接方式被稱作鉚釘連接,有的時候直接叫鉚接。這種連接方式是不可以拆卸的,因為要把這兩個零件分開的話,就一定要把零件上的鉚釘給破壞掉。
  • 看一看古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皇帝?絕對出乎意料
    漢宣帝劉病己縣官:西漢時期人們對皇帝的稱呼最奇特,稱皇帝為縣官。例如霍光傳曾寫到:縣官非我家將軍,不得至是;大致意思是說皇帝(指漢宣帝劉病己)如果不是因為有我們家將軍霍光的擁立,不可能當上皇帝。太史公司馬遷更是在他的史記中明確記載「縣官謂天子也」。西漢之所以稱呼皇帝為縣官,是從周禮中得來的。因為周禮記載:王畿內縣即國都也,而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
  • 為何用「年號」稱呼明清皇帝
    文/計白當黑在歷史的朋友圈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明清之前的皇帝通常用廟號或諡號稱呼,例如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而明清皇帝習慣用年號稱呼,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萬曆皇帝朱翊鈞、乾隆皇帝弘曆等。廟號有褒貶之分,舉例來說,褒義的有世祖、聖祖、成祖等,代表有承上啟下之功,有仁宗、孝宗、睿宗等,說明是仁愛孝順的賢君,貶義的廟號有肅宗是指中興未成之主,高宗是由盛轉衰的君主。廟號和諡號有交集,也有差異。兩者都是歷史人物死後,統治集團對其一生所作所為,給予一定評價意義的稱號,對歷史人物進行高度概括。此外,兩者同樣包含了褒、貶和同情的成分。
  • 隔離方式 隔斷常見的款式有哪幾種
    隔斷常見的款式有哪幾種?不妨來看看文章介紹。隔離方式醫療隔離可分為傳染病隔離和防護隔離。傳染病隔離是指將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以暫時避免與周圍人群接觸,方便治療和護理。通過隔離,汙染範圍可以最小化,傳染病傳播的機會也可以減少,例如傳染病流行的疫區和傳染病醫院。
  • 「陛下」最早並非稱呼皇帝,古人稱呼中的各種「下」,來歷滿有趣
    不知道您注意過沒有,在很多稱謂中,往往都會有「下」這個字,其實按現代人的理解,「下」最主要的意思是代表方位,按說與人的身份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可是古人卻偏偏能把這麼八竿子打不著的字,用到人的稱呼上面,想想也真是怪有意思的,所以今天,咱們就專門找幾個這樣有趣的稱呼來聊一聊。
  • 皇帝又稱「縣官」?各朝代稱呼皇帝五花八門,許多影視劇都叫錯
    接觸影視劇以來,發現許多古裝劇,不管是什麼朝代,皇帝都籠統地被大臣、嬪妃們叫做「皇上」或者「聖上」,殊不知,皇帝的稱呼各個朝代有各個朝代的叫法,不分青紅皂白一概稱為「皇上」顯然是不對的。隨著《清平樂》的熱播,我們已經知道宋代皇帝被稱為「官家」,那麼其他朝代皇帝都被稱作什麼呢?我們這就來列一列。
  • 古代皇后有多少種叫法?大多數隻知其一,有種稱呼僅皇帝能用
    常言道:「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很厲害的女人。」在古代,最成功的男人就是皇帝了,而人們通常把他背後的那個女人稱為是「皇后」。不過,這並不代表皇后就只有這一種叫法,只不過大多數人只知道這一種罷了,那麼在古代,皇后究竟有多少種叫法呢?哪一種又是皇帝使用的呢?
  • 馬拉松比賽中最常見的帽子有哪幾種
    馬拉松作為強身健體的一項跑步運動,專業選手可以爭奪榮譽,普通人也可以以此休閒娛樂,所以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帽子也是許多馬拉松選手必備的裝備之一,那麼在馬拉松比賽中最常見的帽子有哪幾種呢。在本人所就職的帽子廠家當中,有同事也熱衷於參加馬拉松比賽,在賽前,他也記錄了許多選手戴著各種帽子參加馬拉松的圖片。
  • 對象之間常見五種稱呼
    談戀愛、處對象,稱呼對方一直以來是大家討論的熱點,今天哥就來盤點一下對象之間常見幾種稱呼,看看有你們的嗎?1.寶寶對象之間常見之一的稱呼就是:寶寶,這個稱呼很奇怪,聽起來似乎女生專屬,但事實上女生這樣稱呼自己對象的也不在少數,事實證明,情侶之間的稱呼,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家叫不出。
  • 漢光武帝劉秀是個怎樣的皇帝,為什麼史書對其描述較少?
    漢光武帝劉秀是個怎樣的皇帝,為什麼史書對其描述較少?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 劉秀也是東漢開國皇帝,面對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隨兄劉演起兵於南陽,號稱「舂陵軍」。昆陽之戰,大敗王莽軍隊。
  • 為什麼宋朝稱呼皇帝不叫天子陛下,而叫官家?
    隨著歷史劇清平樂地熱播,我們發現,劇中對皇帝的稱呼是有別於其他朝代的,雖然皇帝還是以朕自稱,但無論宮嬪臣子,王侯草民,都稱皇帝為官家,而非臣子,這究竟是為何呢?都說五帝官天下,三皇家天下,皇帝名稱地由來就來自三皇五帝,而官家就取自官天下三字。
  • 盤點史書中歷代開國皇帝的出生記錄,看看哪一個最牛掰
    秦始皇作為第一個皇帝,對於其出生記載有很多,《史記》與《資治通鑑》對其都有記載,那麼他的出生怎樣呢?正因為兩大權威史書對於秦始皇出生這樣記載,使得千古第一君出生反而成謎了。東漢開國皇帝劉邦劉邦出生就比較神奇了,《史記》中的記載翻譯成白話文的話,有失大雅,因此我不做翻譯,看一下原文。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
  • 明朝到底有多強大?看看英女皇信中對萬曆皇帝的稱呼,你就明白了
    英國經歷了他最輝煌的黃金時代,中國同樣如此,在首輔張居正的輔佐下,出現了短暫中興局面。1582年首輔張居正逝世,萬曆皇帝漸漸出現了怠政的心理,後來甚至有20年沒有上朝,國政荒廢,奸臣並起,而他每天沉浸在奢華享樂中。不過這都是後事,此時大明王朝雖然暗藏危機,但看上去仍然無比強盛,物豐民足,有各種奇珍異寶和先進文明的產物。
  • 盤點皇帝稱呼進化史
    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宋仁宗被人稱呼為「官家」。這個稱呼對不對呢?答案是對,宋時確實可以稱呼皇帝為官家。那麼自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對皇帝的稱呼究竟有哪些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了解了陛下的含義,也就不難理解「殿下」「閣下」等稱呼的意思了,陛、殿、閣等均為建築物,在其後加上一個「下」字,則代指對建築物之上面的人的尊稱。縣官縣官是西漢時期對皇帝的尊稱,一說出自《夏官》:「王畿內縣即國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即帝王所居之地稱為「縣」。普天之下之下莫非王土,縣由此又可以引申為國家。
  • 二十四史是一部什麼樣的史書
    宋代開「欽定」各朝代史的先例,從此,只有那些最能代表封建正統觀點而又經過「欽定」的紀傳體史書,才能入正史類。沒有被「欽定」的紀傳體史書,被歸入別史類。「正史」共有二十四部,就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記》,寫成於漢武帝時期。最後一部是《明史》,成書於清朝乾隆初年。它的整個編撰過程,長達一千八百多年。記事從傳說人物黃帝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帝書死煤山,上下四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