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心葉捲成「牛尾巴」,「兇手」原來是它!怎麼防治?有辦法

2020-12-22 騰訊網

玉米薊馬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蟲,其體型小,且活動為害部位隱蔽,不易被發現,它以成蟲或若蟲在玉米心葉內刺吸嫩葉汁液,破壞玉米生長點,往往使玉米葉片發黃失綠,重者使玉米心葉捲曲成「牛尾巴」狀畸形生長,節間縮短,就是種植戶常說的「玉米擰芯」,嚴重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乾旱對其大發生有利,降雨對其發生和危害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目前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極有利於薊馬的發生危害。

形態特徵

雌成蟲分長翅型、半長翅型和短翅型。體小,暗黃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黃色,長而窄,翅脈少但顯著,翅緣毛長。半長翅型翅長僅達腹部第5節,短翅型翅略呈長三角形的芽狀。卵腎形,乳白至乳黃色。若蟲體色乳青或乳黃,體表皺榴有橫徘隆起顆粒。蛹或前「蛹」(即第三齡著蟲)體淡黃色,有翅芽為談白色,蛹塊羽化時呈褐色。

發生規律

在春季,黃朵薊馬先在麥類等作物上繁殖為害,其後一部逐漸向春玉米菌上轉移,由於麥類面積較大,因此春玉米和中茬玉米的蟲源主要是來自麥類。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在麥類、春玉米上有一個若蟲高峰,6月中在麥類、春玉米、中茬玉米上又有一個成蟲高峰,6月下旬還有一個若蟲高峰,7月上旬在春玉米、中茬玉米和夏玉米上又出現一個成蟲高峰。因此,這幾次高峰的出現,在防治上要根據蟲情及時採取措施。

玉米薊馬危害特點

薊馬較喜乾燥條件,在低洼窩風而乾旱的玉米地發生多,在小麥植株矮小稀疏地塊中的套種玉米常受害重。一年中5~7月份的降雨對薊馬發生程度影響較大,乾旱少雨有利於發生。一般來說, 在玉米上的發生數量,依次為春玉米>中茬玉米>夏玉米。中茬套種玉米上的單株蟲量雖較春玉米少,但受害較重,在缺水肥條件下受害就更重。

成蟲行動遲緩,多在時反面為害,造成不連續的銀白色食紋並伴有蟲糞汙點,葉正面相對應的部分呈現黃色條斑。成蟲在取食處的葉肉中產卵,對光透視可見針尖大小的白點。為害多集中在自下而上第二至第四或第二至第六葉上,即使新時長出後也很少轉向新口中為害。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

(1)剷除田間地頭雜草並移出田外,有效降低蟲口基數。

(2)結合田間間苗定苗時,拔除有蟲苗,並帶出田外銷毀,可減少薊馬蔓延為害。

(3)加強管理,適時灌水施肥,改變玉米田間小氣候,使其溼度加大,可有效地減輕薊馬為害。

(4)對於已形成「牛尾巴」的玉米苗,從頂部掐掉一部分,或用錐子從鞭狀葉基部扎入,從中間豁開促進心葉恢復正常生長。

2、藥劑防治:

可選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每畝 15-20 克,或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0-50 毫升,或 40%氯蟲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8-12 克,兌水 30-45 公斤,均勻噴霧。噴藥時,注意噴施玉米心葉內和田間、地頭雜草,還可兼治灰飛蝨、粘蟲等害蟲。

相關焦點

  • 玉米長出「牛尾巴」怎麼辦?
    近期很多農民朋友給真格留言說,他們玉米地裡有部分玉米苗心葉扭曲畸形不能展開,嚴重者呈大鞭子狀,雄穗不能正常抽出,即使能結雌穗的,籽粒也不飽滿,這種現象在往年也有發生,應該怎麼辦?其實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玉米「牛尾巴」苗,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玉米「牛尾巴」苗,怎麼形成的,還能不能補救?玉米「牛尾巴」苗的形成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
  • 最有效的玉米根部蟲害防治辦法來了!點讚+轉發+收藏!
    玉米根部的害蟲是困擾咱們農戶的一大難題,一旦沒有及時防治,不但產量降低,嚴重會導致整棵植株死亡。玉米根部主要的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螻蛄和金針蟲四種。是金龜子或金龜甲的幼蟲,俗稱雞母蟲,雞婆蟲,土蠶,白時蟲、大牙等。成蟲通稱為金龜子或金龜甲。
  • 怎麼防治?有答案了
    怎麼防治?有答案了「蝸牛背著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兒歌中的蝸牛,給人的感覺有些笨拙可愛!然而,這是一隻可愛的小蝸牛,但現在它已經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一種危害,使許多農民朋友對它感到頭痛。去年,我種了幾英畝的玉米,當我把玉米放肥的時候,我發現田裡有很多蝸牛。
  • 春玉米蚜蟲防治措施
    春玉米蚜蟲屬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麥、穀子等作物,以成蚜或若蚜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蟲群集於葉片背部和心葉造成危害。輕者造成玉米生長不良,嚴重受害時,植株生長停滯,甚至死苗。此外還能傳播玉米矮花葉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
  • 稻穀中有很多小飛蛾,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防治?教你4種方法
    麥蛾可危害稻穀、小麥、玉米、高粱等禾穀類糧食及一些禾本科雜草,主要以幼蟲蛀食為害,可造成較大的重量損失。2、麥蛾發生特點:在稻穀堆裡看到小飛蛾,過幾天它就會將卵產在糧堆表層20毫米以內,也有少量成蟲會飛在田間就將卵產在稻穗上,所以可能貯藏前將倉庫打掃乾淨,貯藏一段時間就發現有飛蛾,其實是稻穀中卵孵化出幼蟲、幼蟲蛀食穀粒後老熟化蛹成飛蛾了。麥蛾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1-35℃,當溫度低於10℃以下不會發育。
  • 玉米招了紅蜘蛛怎麼辦?藥劑防治是關鍵,教你「三滅兩防」新農技
    玉米染上紅蜘蛛病害比較常見,紅蜘蛛屬於蟎類害蟲,又稱火龍、紅砂,別看這名字挺洋氣,農民們可是對它厭惡透頂。紅蜘蛛一般在玉米抽穗之後開始為害,發生早的年份,在玉米只生長5、6片葉子的時候就開始為害了,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很大,所以要掌握好防治的關鍵技術。
  • 朱元璋偷吃了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巴塞石頭縫裡,牛尾巴拔不出來?
    當時朱元璋實在沒有辦法就求到了地主劉德那裡,想求一塊地來將父母和兄長埋了,但是劉德不願意拿出一塊地來給朱元璋用。就在朱元璋走投無路的時候,劉德的一個哥哥劉繼祖主動給了朱元璋一小塊地,作為其父母和兄長的埋骨之地。
  • 玉米怎麼防蟲,用什麼藥劑?
    玉米怎麼防蟲?用什麼藥劑防治比較好呢?今天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玉米常見的害蟲有以下幾種:1、玉米薊馬:薊馬在玉米上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蟲取食玉米造成為害,主要是苗期為害重。形態特徵:雌成蟲分長翅型、半長翅型和短翅型。體小,暗黃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黃色,長而窄,翅脈少但顯著,翅緣毛長。
  • 玉米苗期新增這害蟲,無特效藥,一幼蟲就能破壞一玉米,怎麼防?
    說起玉米的蟲災,原來恐怕擔心的是二點委夜蛾和小地老虎,這兩年,又多了一個新物種:草地貪夜蛾。根據檢測表明,近期江南和江淮地區的草地貪夜蛾幼蟲面積在快速擴張,並且有成蟲已經批量的進入到了黃淮地區。這蟲子到底有啥可怕的,和玉米在入伏後的天敵二點委夜蛾和小地老虎的防治有啥區別和不同呢?
  • 牛尾巴的五種變化技巧教學
    大家好,今天我們學習五個牛尾巴的技巧變化,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給大家帶來牛尾巴的五種變化,牛尾巴還被稱作翻轉,不管叫什麼,做好準備,讓我們一起來碾壓防守隊員,我們現在開始:由外向內牛尾巴:這是牛尾巴最常見的一種,同時也是最有效的牛尾巴變化之一,我們先看完整示範。
  • 「牛尾巴」=「火雞脖子」?這牛尾湯沒牛肉味「倒有一個雞肉味」
    濟南張先生到大集上,以每斤15元的價格,買了2斤牛尾巴,清燉出來之後,這牛尾湯一點牛肉味都沒,倒有一個雞肉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張先生 濟南市民「吃一口啊,這個紋理也不對,就好雞肉的味道,好像不好吃,帶腥味,就是雞肉的味道,野雞味,應該是禽類的脖子」家人聽說這牛尾巴15元一斤後,都不敢吃了。張先生 濟南市民「到網上一查,50或者是100塊錢一斤,15塊錢一斤不是。」15元一斤比市場價的一半還要少。張先生懷疑,這些便宜的牛尾巴能是真的嗎?
  • 牛尾巴羅宋湯的做法
    牛尾巴的營養價值極高,具有補氣養血、益氣強筋等等的作用,而且幾乎適合所有人群食用,這次用了羅宋湯的方式燉煮,鹹酸開胃,一點不油膩By 霖的吃貨鋪用料牛尾巴 1根洋蔥 1個土豆(適中大小) 2個胡蘿蔔 1根捲心菜 半棵番茄 2個姜 5g料酒 少許鹽 適量做法步驟1、牛尾巴汆去血水2、然後洗淨,拿個較大的鍋
  • 牛尾巴到底在哪裡的公案
    牛尾巴到底在哪裡?想必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就想到了,我們這個話題來自一篇古文《書戴嵩畫牛》。這個故事是宋朝的蘇軾寫的,講的是杜處士喜歡書畫,尤其喜歡唐朝的戴嵩畫的《牛》。有一天拿出書畫來晾曬,這時候一個牧童看到了《牛》這幅畫,拍著大笑說了這段話:「此畫鬥牛也。
  • 玉米收穫前「暴死」嚴重減產!什麼原因?農民怎麼辦?
    玉米馬上進入成熟收穫期,可是,最近有農民朋友反映,玉米又遇到麻煩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你就得了解它的發病機理了 玉米青枯病是由多種病原菌單獨或複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莖基腐爛的一類病害,主要由腐黴菌和鐮刀菌侵染引起。
  • 大部分人會把它當成黃骨魚,其實叫牛尾巴。我們這裡500塊一斤
    從當地釣友口中得知,牛尾巴魚是一種季節性非常強的魚類,一般每年的6月份開始到9月是垂釣它的黃金旺季。很多釣友第一眼接觸牛尾巴,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廣東人口中的黃骨魚嗎?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魚。牛尾巴魚全身金黃,其肉質也不是黃骨魚可以比擬的。本文就以實戰經歷為大家詳細介紹如何垂釣牛尾巴魚。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以下幾點。
  • 野釣黃河「牛尾巴」魚的好日子來了!
    有經驗的老釣友都知道,在黃河釣魚,要想取得好的收穫,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看水溫。如果水溫偏低,技術再高的釣魚人也很難保證不「空軍」。因此,經驗老道的釣魚人一般在5月份之前都不會輕易前往黃河。他們會養精蓄銳,在5月下旬之後,才會慢慢出動。釣魚人的等待,就是為了黃河的「牛尾巴」魚!
  • 一把玉米須二兩金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分享
    玉米是很多人喜愛的粗糧,它可以說全身上下都是寶,尤其是玉米須,更是有「龍鬚」之稱。雖然我們平時吃玉米時都會把玉米須扔掉,但在中醫眼裡,那可是「至寶」。中醫認為,它性平和,歸膀胱、肝、膽經,能止血洩熱、補虛清熱、補肝利膽、利溼退黃,《本草推陳》還說它有「煎服有利尿之功」,在民間被廣泛使用。
  • 牛尾巴的做法,怎麼做才好吃
    牛尾巴,說實話吃這個的還真是少之又少,不知是價格太貴還是人們不吃,當然價格也是相當的昂貴。不過吃牛肉長大的孩子普遍身體倍棒,就像美國人,他們是從小次牛肉,各個都身強力壯的,當然,人家也得有那個條件,像咱們經常吃豬肉的,咱們沒吃過牛肉,也見過牛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也漸漸地成為生活中的常見食物,但是說起牛尾巴,還真是少見。接下來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牛尾巴的做法,怎麼做才好吃?
  • 玉米出苗後野雞總要啄苗怎麼預防?5個辦法有效驅鳥
    玉米出苗後,會出現野雞或者其他鳥類玉米出苗後的情況,如果不能及時補種,會給農民帶來損失,預防的辦法有幾種。(野雞等啄玉米苗主要還是為了吃玉米粒)一、深埋法把浸泡好的種子,最好是有了發芽跡象的玉米種子播種到地裡面去,播種的深度比平時深上5-7釐米,這樣能起到防護野雞或者其他鳥類啄苗。這種做法會讓玉米出土時間會推遲一些,不過出土時也更加健壯一些,野雞等鳥類對大到一定程度的玉米苗不感興趣。
  • 怎樣讓玉米地裡不長草?
    草的生命力有多強那,古人早就說過野火燒不盡春風春有生,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環境的惡劣,再加上人為因素的幹預都不能徹底地消滅地裡面的草,所以對於玉米地裡面的草,只能是防治結合年復一年的工作,目前的農業技術還遠遠沒有到達一勞永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