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個舒適的家?其實,家是一個人生活方式的呈現,如果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生活態度,不管住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打造出一個舒適的家。
有的人覺得,幸福要靠很多物質來實現。但有的人覺得,家居越簡單,反而住得越舒服,正如下面這個日本三口之家,全屋沒幾件家具,臥室幾乎做到空無一物,簡直就是某些極簡主義者理想中的居家狀態。
入戶門正對著一個長走廊,如何解決光線暗的問題呢?學學她家用玻璃隔斷,從臥室引入光線,原本黑暗的玄關變得明亮起來。
一個舒適的日式家裝,往往離不開這三種元素,即白牆、原木和水泥,白牆可以讓室內光線變亮,對於小戶型更適宜。原木色的地板和家具,能夠營造出自然溫馨的家居氛圍。水泥看似粗獷,卻能給人帶來一種樸素、自然、低調、沉穩的感覺,適當留出一部分水泥空間,比如水泥地面、裸露的天花板,回到家可以讓身心徹底放鬆下來。
臥室空無一物,沒有床,沒有任何家具,睡覺靠打地鋪,床品收進壁櫥(日戶神器)裡。沒有任何物質上的束縛,全身心放空,睡眠質量或許會好一些。
玄關處安裝一個洗手池,每天回家洗洗手,避免把外面的細菌帶回家。有不少人在裝修過程中已經參考了類似的設計。
在空間布局當中,可不是只有直牆,有時候多設計一些凹進去的牆體,空間利用率或許會更高,有的做衣櫥,有的做壁龕,也解決不少收納問題。
柜子不裝門,用拉簾也能起到防灰、遮醜的作用,能省很多錢。
洗漱臺不做滿,兩邊留條縫,東西靠邊掛,不佔用臺上空間,視覺上看起來比較乾淨整潔。
客餐廚一體,設計成全開放式,讓每個空間顯得很寬敞,不覺得壓抑。一說到開放式廚房,很多人覺得不適合國內,這要看個人飲食習慣,喜歡重油爆炒的家庭,可能就不太適合這樣的設計。
廚房設計好了,不需要太多的儲物櫃,一個好用的地櫃就夠了。這是一字型的廚房,只有地櫃,沒有吊櫃,從冰箱到洗切煮的動線,設計非常合理,嵌入式的洗碗機,其他都是抽屜櫃,收納空間相當於隔板櫃的三倍,家裡東西不多,這個空間足夠了。
櫥櫃旁邊放一個小梯子,方便小孩使用。
其實,沙發、茶几、電視櫃並不是客廳的必需品,電視可以掛在牆上,中間擺放一張餐桌,除了日常就餐,還可以代替沙發和茶几的功能。
客廳想要儲物空間,一個抽屜櫃就足夠了,東西拿取方便。
地上鋪一塊地毯,席地而坐,方便小孩爬行活動。
不管房子再小,依然能夠騰出一個空間作為衣帽間,集中收納家人的衣物,使用起來比衣櫃方便。
相比裝修風格而言,室內採光、空間通透、人性化的細節設計更為重要,畢竟影響到家人幾十年的居住體驗,風格這東西看久了都會膩,反而是極簡能經受的時間考驗,越住越舒服,越住越味道。
當然,這種極簡的裝修風格和低欲望的生活並不是所有人喜歡,只有深刻體會到這種生活的好處,並願意為之付諸於行動,沒有心理負擔,反而感覺到心靈被治癒,那麼這樣生活可能就是適合你了。
裝修,它終究是一種生活志趣的選擇,讓別人喜歡,不如你自己喜歡。
END
好的內容不會天天有,但如果有張圖能對您未來的裝修有借鑑參考價值,我們會很榮幸。選擇日式裝修,是選擇了一種更有志趣的生活方式,喜歡日式風的,是更善於發現美的人,ta絕對不會是一個文盲。
#日本人家庭 #日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