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很多人視收納和家居態度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像之前收納專家近藤麻理惠在歐美爆火,靠的就是對生活的認真和對收納技巧的透徹挖掘。也因此,在如何收納、布置自己的小家上,不少人都開始鑽研。
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博主,生活在日本大分縣的主婦Yama,就與丈夫和一對兒女共同過著理想中的「極簡生活」。她形容自己的生活為「少而暢快,簡而豐盛」,不是刻意地追求「極簡」,而是一種融入其中的怡然自得。
整個客廳看起來似乎有點空蕩,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在這空蕩之下是對每一寸收納空間的有效利用。
從雜物歸置到藥物分類,該有的東西並不會因為追求「簡約」而拋棄。
自己和女兒的臥室裡並沒有床,而是將被褥都收在櫥櫃中,需要時才會拿出來。
丈夫和兒子的房間乍看上去也是一片空白,各種物品的規整都是靠合理的收納。
不同的是,兒子的房間裡多了一個高度可變的書桌,既可以在學習時使用,也可以當成休息的椅子。
簡單的洗衣間同樣大有玄機,無論是小遮簾還是鏡子背後,都有能容納存放物品的收納盒,方便整理,取用。
廚房也是遵循了相同的原則:東西可以少,但是該有的都要有。所以在你看來,廚房好像什麼都沒有,但其實都被收了起來。還按區域進行了劃分,常用的在一處,不常用的在一處。而且每一個地方放的是什麼都會用標籤標明:點心、麵包粉、主食……
合理的收納再加上色調的搭配,不用特意追求高價就能打造出很舒適的視覺效果。
當然,很多不了解的人會質疑這種做法:收拾東西增加了工作量不說,空蕩蕩的房子真的滿足生活的各種需求嗎?
Yama給出的答案是:當你適應了自己喜歡的生活習慣,必要的地方和物件絕對不會妥協時,自然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情。
追求程度合適的合理利用,保證生活的基本需求才稱得上是極簡。刻意削減家居物品數量,導致沒法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只能說是本末倒置。
當然,生活方式的選擇沒有固定的模板,適合自己的才算是最終答案。
想要這樣的簡約生活,又不知道從哪裡下手的,小編也給大家整理了一部分斷舍離清單,簡單整理一下自己的家吧。
玄關
那些不合腳的、破損的以及自己不喜歡也不穿了的鞋子;沒有用處的鞋盒;過期或者不用的鞋油;
客廳
從來不看的電視和不用的電視櫃;破舊的沙發、椅子;損壞的地毯;茶几上的各種宣傳資料、傳單,過期的優惠券;廢棄不用的玻璃魚缸;
臥室
已經不想再用的舊床單;很久沒有穿過的,或者不穿的衣服、圍巾;關於前任的所有東西;過期的化妝品、面膜;
廚房
過期的、破損的食品,調料;髒兮兮的抹布洗碗巾;發黴的砧板和筷子;別人送的但不想吃的土特產。
斷舍離不是一味地追求簡化,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收納習慣。其實將生活裡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清理掉,不僅僅是讓環境變得更清爽、舒適,這也是對自己內心的一次大清理,讓自己放下一些心中的執念,讓人生變得輕鬆。
如果你被繁瑣的生活包圍,不妨看一看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嘗試著給自己做一次斷舍離,也許你就能打開一個明媚的新世界,從中找到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