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科研攻關就在與疫情競爭賽跑。越來越多高新技術產品成為戰勝疫情的「利器」,在醫療救治一線發揮著重要作用。除了疫情防護用品和設施外,以5G、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性新技術應用投入到戰疫中。
簡訊提供行程證明&手機報警確診病例
面對返京潮,北京頒布了相應的管理方案,返京人員必須在家進行14天隔離觀察。如何知道你是不是從外地回來的呢?這難不住小區管理者,在小區門口,門衛讓拿出手機查看簡訊,是否收到一條來自中國移動的簡訊提示:「用戶發送cxmyd到10086,授權查詢30日內到訪的省市信息。」於是就給中國移動客服10086發送了「cxmyd」,很快收到一條回覆:「根據您的授權查詢,您於近30天內曾到訪並駐留:北京。」出示此條簡訊證明自己沒去外地,小區才能登記並發放出入證。這就是電信運營商免費推出的「疫情防控行程查詢」服務,這一服務既可以讓用戶自證行程,也可以作為社區管理部門、用工單位進行疫情防控管理的參考信息。
中國移動10086手機簡訊提供「行程證明」
在韓國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大邱,當地推出了一款手機應用,只要周圍有確診病例,手機就會自動發出報警。目前,大邱已經被劃為「特別管控區」,韓國政府正在採取超強「封鎖措施」力阻疫情蔓延。「電信用戶規模大、覆蓋面廣、數據量大。通過電信大數據,可以統計分析全國特別是武漢和湖北等重點地區的人員動態流動情況,分析預測確診、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觸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動態流動情況。」提到電信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價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表示。
韓國電信推出手機報警確診新冠病例
科普動畫傳授疫情防控知識
日本富士電視臺通過計算機動畫模擬了病毒在教室內傳播路徑,如果沒戴口罩的老師突然咳嗽打噴嚏,重的飛沫從講臺傳給坐在第一排的學生,輕的飛沫會傳播到整個教室,然後通過空調或換氣扇傳給最後一排的學生。若教師感染病毒,教室內任何地方都有風險;如果後排的學生是感染者,他咳嗽和打噴嚏一次,大約會噴出10萬個病毒,他前排的學生就有感染的風險。模擬動畫非常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通過飛沫傳遞病毒的過程。
日本媒體通過動畫模擬病毒在教室內傳播路徑
來自美國疾病防控中心的科普圖片走紅網絡,一組圖片介紹了不同鬍鬚造型佩戴口罩的安全性,有些男士喜歡留鬍子,喜歡很酷的鬍子造型。科普提示:八字鬍、海象式鬍子、佐羅式鬍子等戴口罩是安全的,而過濃密的鬍渣子會降低口罩的安全性,絡腮鬍、達利式鬍子、山羊鬍等,因為鬍鬚過長妨礙口罩的密封性,所以專家建議刮盡鬍鬚最保險。
美國科普不同鬍鬚佩戴口罩的安全性
大數據追蹤助力全民防控
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李蘭娟院士講過這樣一個案例:某位患者曾表示自己並無重點疫區接觸史,但經過大數據排查,發現其曾經至少接觸過三位來自重點疫區的潛在患病人士。可見大數據技術通過追蹤移動軌跡、建立個體關係圖譜等,在精準定位疫情傳播路徑、防控疫情擴散方面的重要作用,為科學精準施策提供了依據。
「線上登記系統,無須面對面,無須電話打擾。」居住北京朝陽區的王先生返京後,掃一掃二維碼,自行填報返京時間、車次等個人信息,社區工作人員就可以在後臺實時接收並匯總信息。杭州在全國率先上線健康碼,用紅黃綠三色二維碼作為數位化健康證明,健康碼由市民或返工返崗人員自行在線申報,經政府後臺系統審核,憑碼通行。
基於各種大數據技術的APP工具,如「實時疫情最新動態」、「發熱門診分布地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測評估系統」等,這些數據化工具有利於公眾做好自身防護,阻斷疫情傳播。百度APP還上線了新冠患者同乘者查詢服務,通過該服務可以查詢自己所乘的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上是否有確診病例,以確認自己是否和患者同乘過一個航班,百度可以追蹤14天最新同乘信息數據,並推送給用戶。
百度APP提供交通工具同乘者查詢
5G智慧機器人走進武漢醫院
新科技、新設備也給前線醫護人員帶來更多安全與便捷,中國移動捐贈的多臺5G智能醫護機器人走進武漢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此次上崗的5G雲端智慧機器人包含了服務機器人、消毒清潔機器人,在中國移動5G網絡的支持下,可幫助醫護人員執行導診、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服務機器人可以在醫院大廳導診、宣傳防疫知識,可以在疫區內進行醫藥配送;專門裝載了消毒水箱的消毒智慧機器人,可按規定路線完成消毒清潔任務,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清潔效率,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長時間在病區工作而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
5G智能醫護機器人走進武漢醫院
由碧桂園捐贈的首臺煲仔飯機器人在武漢醫院投入使用,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吃到熱騰騰的煲仔飯了!這臺由碧桂園全自主研發的貨櫃煲仔飯機器人,每小時能出品100-120份煲仔飯,可實現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全自動出餐,有效降低傳染風險,緩解醫護人員無法用餐或用餐不及時的問題。「你守護病人的肺,我守護你的胃!」碧桂園負責人透露,未來還有更多的機器人設備將陸續投入到抗疫行動中。
煲仔飯機器人在武漢醫院投入使用
5G+VR隔空雲探視患者病情
「今天感覺怎樣?」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生正在進行一次特殊的查房,隔空詢問一名該院收治隔離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此次醫生是佩戴VR眼鏡,在5G網絡的支持下,與患者來一次「身臨病房」的雲見面。這是由於病房裡裝上了「5G+VR」探視系統,不僅可以和醫生對話,家人也可以通過手機端的遠程畫面,真切的了解到患者住院期間的狀態和治療情況。由於新冠病毒傳染性很強,為避免交叉感染風險,家屬嚴禁到醫院探視。為此,昆明醫科大學聯合昆明移動正式啟用「5G+VR隔離探視系統」,該系統在5G網絡下,實現語音視頻雙向實時傳輸,還可以360°視野全景觀測,並支持多終端會診,如果多位專家需要會診病情,每位醫生戴上一個VR眼鏡就可以同時交流病情。
「5G+VR」雲探視會診系統
最後,讓我們一起欣賞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雲融媒體平臺「720°VR全景雲上觀賞武漢櫻花」。春天來了,好想看武大的櫻花,期待早日疫情結束,春暖花開共賞武漢櫻花之美!
長江雲融媒體平臺720°VR全景觀賞武漢櫻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