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與責任|消毒機器人捐獻鄭州岐伯山 衛華集團戰「疫」有力量

2020-12-07 今報網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馮曉玉 見習記者 劉素雲 萌友 宋曉丹/文圖

  捐款、捐防疫物資、組織醫療隊支援湖北……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河南不少企業展現著自己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值2020年3·15即將到來之際,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東方今報·猛獁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聯合行動,推出3·15大型策劃「品牌與責任」,將持續關注有「溫度」的河南企業,為品牌賦能「添把火」!今天,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帶您走進衛華集團有限公司,一起傾聽他們的戰「疫」故事,感受河南品牌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2020年農曆新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中國神州大地。

  「衛華人首先想到的是能為國家社會做些什麼。」疫情期間,董事長韓紅安帶領衛華人「疫」往無前,第一時間捐款捐物232萬;9小時疾馳武漢贈送32頓物資;14天成功研發消毒機器人捐贈鄭州岐伯山醫院;5天內開發出防疫大數據平臺,平均每天檢測人員健康數據8329人次;全集團復工率達91.70%;科學防疫安全復工0感染;開足馬力高產滿產,2月份訂單額達11.71億元……

  這一個個數字的背後,是衛華人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積極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印證,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家有溫度的企業,彰顯一個企業公民的責任與擔當。

(捐贈武漢32噸物資發車)

火速支援 第一時間捐款232萬元 9小時馳援武漢32噸物資

  疫情爆發之際,武漢物資緊缺。1月27日,衛華集團黨委第一時間下發《關於開展愛心捐贈活動的通知》,倡議集團495名黨員、6800餘名員工及業務發展商們向武漢等疫情重災區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援一線醫護人員和疫區群眾。

  50元、100元、3000元、5000元、10000元……雖然尚在春節假期,但衛華的愛心卻不打烊。滴滴愛心通過微信轉帳、支付寶轉帳等方式匯聚在一起,衛華人第一時間通過網絡捐款232萬元。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物資)

  2月1日,「武漢加油!」的條幅在高速上呼呼作響,正如衛華人的吶喊聲。一輛疾馳了9個小時的大型拖掛貨車抵達武漢市。這些物資是衛華集團第一批捐贈物資,專門為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購置的糧油、蔬菜等32噸物資。衛華股份總經理龍宏欣親自將物資交給醫院。

  韓紅安說:「疫情之下,衛華將時時關注疫情發展,根據疫情防控所需,拿出更多資源支援武漢等疫區,共克時艱!」

守土有責 為信陽、衛材企業、長垣一線送去物資保障

  信陽作為湖北進入河南的南大門,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2月7日,衛華集團50萬疫情防控資金援助信陽市光山縣,幫助解決「長垣扶貧對口兄弟縣」的防控物資緊缺之急。

  長垣市是全國的衛材生產基地之一,疫情發生以來,長垣市衛材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不停歇。衛華集團為長垣駝人集團、亞都集團、華西衛材等6家衛材企業送去豬肉、雞蛋、水果、蔬菜等慰問品,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戰。

  2月17日,新鄉市確診患者57例,其中長垣市13例,長垣市醫護人員、一線疫情防控人員重擔在肩。衛華集團創始人、黨委書記韓憲保和總裁俞有飛分別到長垣市人民醫院及南蒲、蒲西、蒲東、蒲北、魏莊街道慰問堅守一線的抗疫勇士,送上糧油麵粉、新鮮蔬菜、雞蛋等近30萬元愛心物資,為一線抗疫人員送去物資保障和力量支持。

(捐贈鄭州岐伯山醫院消毒機器人)

科技助疫 14天造出消毒機器人「智」援鄭州岐伯山醫院

  疫情中的衛華,科學抗疫,再次彰顯「衛華智慧」和「衛華速度」。

  為儘可能減少醫護人員與病患近距離接觸次數,緩解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勞動強度,韓紅安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部署消毒機器人研發工作。接到指令後,特種機器人研發團隊集中力量科技攻關,14天的時間,完成產品圖紙設計、產品的樣機製造及調試,最終研發出室內、室外兩款消毒機器人,智能、安全、高效,以實際行動支援一線醫護和防疫人員。

  2月24日,衛華集團將自主研發的消毒機器人捐贈給鄭州岐伯山醫院,用以支援醫院疫情防控工作。

(復工發貨)

雙線打響 安全復工0感染 2月份訂單額達11.71億元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期,經濟保衛戰也全面打響。衛華集團在大力支援疫區物資供應的情況下,緊密落實疫情防控復工要求,加強各項管控工作,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秩序。

  火速上線防疫大數據平臺,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 網格化地毯式追蹤管理,平均每天檢測人員健康數據8329人次,實現動態感知與監控疫情態勢,實時分析追蹤復工復產、防控物資供需情況,嚴密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為科學有序恢復生產,集團及各子公司「疫」路奮戰,分析疫情對年度經營的影響,科學制定搶抓訂單;針對重點項目,成立項目組和專項群,線上溝通;實行分班制工序化作業、錯峰上班就餐,全力追補延誤工期。

  近日,116臺NLH、QDXX、BMH 型智能起重機,陸續完成發貨,助力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促進裝配式集成建築產品產業的智能化升級;衛華先後承接的鋼鐵、港口機械等多個重大項目,以及多個批量出口項目也都得到有效推進……

  開足馬力高產滿產,2月份以來整機出廠800多臺套,訂單額達11.71億元,一場「防疫攻堅、經濟保衛」兩線戰疫全面打響。

  31年來,衛華傳承誠信的基因,從一個三畝地小作坊,成長為中國起重機械行業領軍型企業。韓紅安深切認識到,每一次危急關頭,每一個危難時刻,中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將激發企業無窮的抗壓動力和戰鬥力,衛華也將繼續以堅忍不拔、敢拼敢幹的發展鬥志,與「逆行英雄」一起,眾志成城,取得戰疫最後勝利!

相關焦點

  • 河南一企業研發出消毒機器人,將免費捐贈給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鄭州岐...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戰疫情,消毒是關鍵。2月2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長垣市衛華集團獲悉,由該集團自主研發的消毒機器人成功上市,近日將捐給武漢火神山醫院和河南的岐伯山醫院各一臺。 預計10天後,等集團全面復工後,可進行批量生產。
  • 戰「疫」一線 黨旗飄揚 ——戰「疫」先鋒榜之「幫復『疫』勇軍」
    戰「疫」一線 黨旗飄揚 ——戰「疫」先鋒榜之「幫復『疫』勇軍」 2020-02-24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鋼鐵行業抗擊疫情簡報】同心抗「疫」 有我鋼鐵力量——鋼鐵行業...
    【鋼鐵行業抗擊疫情簡報】同心抗「疫」 有我鋼鐵力量——鋼鐵行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最新情況 2020-02-08 10:39:00
  • 不負眾望,早日凱旋|武漢戰「疫」前線深情感謝東山岐下村老鄉
    2月19日中午,一輛車頭懸掛著「『岐』心協力,『漁』你同行」紅布條的貨車,緩緩地停在武漢光谷華美達酒店門口。駐紮在此的福建醫療隊的醫務人員和酒店的員工,不約而同地向東山岐下村老鄉發出深情的感謝。本次送達武漢戰「疫」前線的物資,是東山岐下村漁民捐獻的9500公斤海鮮。「這是家鄉的物資,更是家鄉人民的關愛!」
  • 中國科技賦能——戰「疫」機器人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趙旭 攝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趙旭、關桂峰、強力靜)白色煙霧自頭頂勻速噴出、身背送餐箱走入電梯、輔助患者屈膝抬背開展康復訓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展館中,各具特色的機器人齊亮相,在前來參展的觀眾面前「一展身手」。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展館中的消毒機器人、物流配送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等戰「疫」機器人,備受國內外觀眾矚目。
  • 鄭州岐伯山醫院10天建成 多的是你...
    編者按:家國疫難,河南企業知大局、有擔當、講奉獻,越是艱險越向前,共同譜寫了一曲「硬核河南」、「厚道河南」的企業圖譜。眼下,企業陸續復工,映象網開設專欄《媒企同行 並肩戰疫》,和企業一起疫戰,守望春暖花開。
  • 人大代表、愛心企業紛紛獻出愛心,助力戰「疫」
    這個新春,一場重大疫情驟然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孟州各界愛心人士迅速響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積極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眾志成城,守望相護。 我們深知,愛就是推動力,愛也是防護力,千萬顆愛心的疊加,必將匯成驅逐疫情的強大力量。
  • 戰「疫」之中的光明力量
    全國所有城市啟動「一級響應」,醫護人員前赴後繼進入「戰場」,人們擔當起自己的公民責任,在家裡時刻關注著疫情動態,並且減少出門,做足防護。但防控疫情的代價是巨大的,消費行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許多門店縮短了營業的時間,甚至暫停營業;不少行業由於物流和供應鏈受阻,困難重重。但在如此艱難的時刻也沒有人在這場戰「疫」之中言敗,從國家到個人,從企業到消費者,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 跨越萬裡搶購 只為戰「疫」前線 河南康利達、鄭州旭日海外搶購...
    看著自己組織的從海外採購的最後一批戰「疫」物資終於出關,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河南康利達投資集團董事長薛景霞長長舒了口氣,隔著口罩也能看到她眉目間展現的笑容。FFP2口罩,滿載著鄭州市民營企業人士的深情厚意,迅速裝車馳援鄭州、南陽、信陽等地的戰「疫」一線。
  • 大道閩商 大愛無垠——上海市福建商會戰「疫」側記
    在戰「疫」中主動作為。加強內部管理,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安排職工延時、錯峰上崗,保障員工權益和公共衛生安全。重視思想宣傳,引導員工不信謠、不傳謠,傳播正能量,消除恐慌情緒,自覺維護生產生活秩序。在戰「疫」中弘揚閩商大愛精神。樹立大局觀念,顧全大局,勇於擔當社會責任。
  • 奪取「雙勝利」·太鋼集團時刻:聚焦決戰決勝 貢獻鋼鐵力量
    在這場多部門聯動、全要素支持的抗擊疫情總體戰中,公司各部門、各單位迅速行動,以思想認識、防控機制、人員管控、後勤保障、日常管理、宣傳引導的「六個到位」,形成了有效的戰「疫」力量。 踐行使命,衝鋒在前「一團火」
  • 除了進駐武漢雷神山醫院,聚美優品戰「疫」還幹了啥?
    政府、企業甚至是普通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批批奔赴前線的醫護工作者是中堅力量,從死亡線上挽救生命;工作在全國生產建設一線的工人、媒體記者、快遞員是堅守者,保障人民穩定的生活;捐錢捐物、調配資源的網際網路企業是後備軍,用全新的網際網路模式及科技成果馳援前線,守護這些「逆行者」。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聚美優品時刻關注著疫情發展。
  • 戰「疫」有我 | 照明企業在行動
    1月27日,河南「小湯山醫院」開建,佛山照明第一時間響應,為該項目積極提供照明電工用品,1月29日佛山照明第一批燈具(LED路燈、消防應急標誌燈具等)已到達鄭州,1月31日第二批燈具(以電工開關插座為主)送達現場。
  • 絲寶集團為雷神山「疫」線姐妹送去貼心防護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8日訊(記者唐婧妮)3月8日上午,由絲寶集團員工自發捐贈的潔婷櫻花極薄衛生巾,火速送至雷神山醫院,讓在救治一線的女醫護人員感受到愛與溫暖。絲寶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三·八」婦女節的捐贈,在短短4小時內完成。絲寶員工克服重重困難,加班加點緊急籌集防疫物資,積極調配倉庫與物流,經過一天一夜「連軸轉模式」,從捐贈、調貨、發貨,24小時內將防疫物資送達雷神山。
  • 田橫島度假區退役軍人吹響戰「疫」集結號
    「我不懂醫,不能在戰『疫』最前線,可我是黨員、是退役軍人,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投入到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我也想為身邊的父老鄉親們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春節回家團聚的他主動請戰到防控卡點執勤,當聽說防疫人員嚴重缺防護用品時,通過關係買到幾百個口罩、大衣無償捐獻給執勤人員。無獨有偶,劉敬展等4名退役軍人為防控一線人員捐獻2000多元物資,退役軍人劉先兵、陳豐體為村莊捐獻84消毒液醫用酒精……  從除夕就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孫忠賢也是一名退役軍人。
  • 岐伯在傳說中是上古時代的醫者,有很多醫學成就
    醫學成就岐伯生活在上古時代黃帝時期,這個時代距離我們比較遙遠,這樣的話他的經歷和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的貢獻也只能在後人相關的書籍裡面得以發現,這些書籍都有記載到當時的岐伯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研究中醫藥有著作的人物,後來的很多中醫藥名醫都是看了他的醫學記錄加以研究的,岐伯在當時醫學知識匱乏的年代有很多醫學上的發明
  • 勇擔責任報黨恩 「紅豆力量」助力抗「疫」攻堅戰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江蘇各地民營企業眾志成城,紛紛捐款捐物,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無錫紅豆集團勇擔責任報黨恩,用黨建力量構築起阻擊疫情的堅固防線,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成這個非常時期最能戰鬥的「紅豆力量」。紅豆集團旗下紅豆股份黨委向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捐贈一批後勤保障服裝,包括200套羽絨服和500套內衣。
  • 年輕寶媽支援鄭州岐伯山醫院:「媽媽去前線『殺』病毒,寶貝等我...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會全力以赴,做好該做的事,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一線。」「我是一名中共黨員,有重症監護病房工作經驗,我要為疫情儘自己的一份力。」2月13日早上8點鐘,3名醫護人員趕赴鄭州岐伯山醫院,鄭州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郭華峰以及相關科室主任護士長等20餘人為出徵隊員送行。
  • 三一服務人:守護有責,「疫」戰愈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全國「小湯山」醫院建設的現場,在任務最艱巨的「一線」,一群不懼辛苦,一拉就響的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守護有責,『疫』戰愈勇」的精神,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三一服務人。,其小區屬於重大疫區,24小時有警察值守禁止出入。
  • 華永集團捐贈防護服及光觸媒長效消毒噴劑
    本報訊(記者邵晶巖)4日,10箱光觸媒室內長效消毒空氣淨化噴劑、800套防護服運抵孝感。這些由華永投資集團捐贈給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緊缺的防護物資,將即刻火速送達一線,保護我省支援孝感一線醫護人員工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