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腳氣」,有些小夥伴會不約而同地捂住鼻子,露出嫌惡的表情……
其實你誤會腳氣了,腳氣≠腳臭。腳氣的「氣」不是氣味的意思,你認為腳氣會臭,但其實是癢。
夏季,是腳氣高發季節,很多人經常出現雙腳不舒服,也會出現蛻皮、感染等問題,這種情況該如何緩解呢?
腳氣是什麼?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具有傳染性,常發於腳趾間,腳後跟,腳步邊緣等地方。
早期會有發白或者起小水泡的情況,水泡是變幹後為溼潤潮紅的糜爛面,抓癢後會發現感染更加嚴重,並且反覆發作。
腳氣和腳臭沒有必然聯繫,腳臭是多汗條件下腳上細菌大量繁殖,並且分解角質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產生的,保持好雙腳的衛生,就能緩解腳臭。
腳氣通常分為4種類型:丘疹鱗屑型、趾間糜爛型、水皰型、角化過度型,如果長期得不到調理,便會導致雙腳出現感染,引發更嚴重問題。
腳氣的「誘因」揪出來了
間接被真菌感染
腳氣真菌存活率非常高,即使離開人體之後,還能繼續存活2~3天,當人們接觸到這些真菌時,就會被傳染上腳氣,存在腳氣較多的地方,有浴室,遊泳館,足療等場所。
其它疾病引起的
有些疾病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就會引發一系列相應的併發症,比如糖尿病因缺乏胰島素引起營養物質代謝紊亂,皮膚免疫力降低,並且皮膚出現真菌感染容易誘髮腳氣。
藥物引起的
長期使用抗生素,皮質激素等,都容易引起皮膚表面菌群失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從而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引發足癬。如果免疫力比較低,更容易受到真菌的感染,所以調節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至關重要。
自身引起的復發
有些人不重視足癬的治療,很多人認為這只是普通的小問題,不去治療會導致長期不愈,傳染源也不能及時控制,有些人對於治療缺乏耐心,甚至稍有好轉就會自行停藥,這樣更容易引發反覆發作的情況。
我們每天都有泡腳的習慣,尤其是對於腳臭或者腳氣的人群,更應該在睡覺之前泡泡腳,減少有害物質殘留在洗腳時,泡腳盆裡加上一種物品,或能緩解腳臭腳氣問題。
腳氣≠腳臭,夏季腳氣易發作,學會小妙招,緩解難言之「癢」
鹽姜水治腳氣
把生薑洗淨,然後切成片在鍋裡加入適量水,放入薑片和食鹽,連續煮幾分鐘,把煮好的生薑水放入泡腳盆中,晾到適宜溫度就能夠進行泡腳,能夠幫助緩解腳氣,還能刺激腳底的穴位,緩解人體的疲勞,舒緩身心,提高睡眠質量。
蘿蔔水治腳氣
把蘿蔔切成片,然後在鍋裡煮水,晾到適宜溫度就能進行泡腳,這種方法能夠幫助緩解腳臭的問題,還能治療腳氣病,去除體內溼寒之氣,維持身體內環境穩定,細菌也能得到消滅。
白醋治腳氣
白醋在生活中是常見的調味料,不管是涼拌菜還是做飯都能夠放一點,其實當患上腳氣的時候,也可以用白醋進行擦拭。用棉棒蘸取適量的白醋,然後在腳上均勻塗抹,晾乾就可以了,幫助起到止癢的效果,而且能夠減少細菌的滋生,緩解腳臭的問題。
白糖治腳氣
在洗完腳之後可以用少量的白糖揉搓腳氣的部位,然後再用清水衝洗乾淨,對於緩解腳氣問題也有不錯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三次就能夠看到明顯效果。但是這個方法不建議天天用,最好隔兩三天用一次。
黃豆水治腳氣
夏季有腳氣拖鞋的時候,氣味會比較大,當出現腳氣的時候,可以用黃豆煮水,泡腳,對於緩解腳氣也是非常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於治療雙腳蛻皮也有一定的效果,幫助改善雙腳瘙癢的問題。
大蒜治腳氣
大蒜去皮之後放入食醋中浸泡,密封好三天之後取出三天之後將大蒜擦拭患有腳氣的部位,每天進行三次,連續大約10天就能夠得到緩解,而且大蒜本身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能夠讓你的腳氣和腳臭通通搞定緩解難言之「癢」。
緩解腳氣,日常生活注意護理和預防
注意雙腳的清潔,保持皮膚乾燥,每天換洗鞋襪,並且將鞋襪洗乾淨放在通風處,最好在太陽下暴曬,能夠減少細菌的殘留;
在選擇鞋襪時要以透氣性為主,襪子最好是純棉的,能夠幫助吸汗也能減少細菌殘留;
儘量不要使用公共拖鞋,尤其是在泡澡時最好自備;
調節自己的飲食,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比如五穀雜糧,蘆筍,瘦肉少吃容易發汗的食物,比如辣椒,蔥蒜等辛辣刺激食物;
保持自己的情緒,不要過於激動,以防身體出汗較多,雙腳滋生大量細菌;
注意個人衛生,睡覺前一定要養成泡腳的習慣,每次泡腳大約在20分鐘左右,水溫控制在35~40℃,減少細菌滋生;
腳氣以外治為主,一定要謹遵醫囑,使用適合自己的塗抹藥物,不可盲目使用,以防腳氣問題加重。
腳氣是常見並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皮膚病,一定要注意好日常的護理,另外也要注意,不要傳染給別人,有腳氣的人一定要做到和家人鞋襪的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