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寄生蟲》:給我們的三個啟示

2020-12-03 語熙讀書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寄生蟲》的影評

題記:故事就是生活的比喻,讓我們不用付出真實的代價,就能夠得到認知的升華,電影也是一樣。

昨晚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寄生蟲》,是2019年5月底上映的一部韓國電影,講的是一家四口,全是無業游民,住在地下室,從長子偽造學歷,去給一家富豪做家教開始,一家的生活發生的一些列變化。

這部電影在第92屆奧斯卡獎中獲得很多獎項,因為影片涉及到電影內容,不想劇透的小夥伴可以先去看電影,再來看我的影評。看完電影,我有很多感觸,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點啟示:

一、心理素質是底色,內心強大是底氣。

窮人裝富,也是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撐的,這貧窮的一家人,個個都是戲精,只有他們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才會露出本來面目。

那個窮人家的女兒假裝名校美術畢業生,看幾本書,就能夠裝作心理學專家的樣子,把富豪的太太就唬住了。

演戲這種事,一旦露出一絲破綻,就會前功盡棄,所以他們能夠進入富豪的家庭,心理素質是一個很重要的助力。

如果能把這種本領用在正道上,效果也不會差的,就像影片結尾,窮人的兒子下決心要考名校,賺大錢,買下那棟豪宅,我相信他可以通過努力逆襲人生。

相反,太安逸的生活環境,會讓人心力衰弱,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電影中,富豪家的女主人,內心比較脆弱,也是這個家庭遭遇災難的突破口。

窮人家女兒第一次上門的時候,面對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她就喜怒哀樂形於色,出賣了內心的秘密,正是這些破綻,讓窮人一家都覺得他們是錢多人傻又好騙,生起了非分之想。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人性中有一種欺軟怕硬的劣根性,有時候「弱」就是被傷害的原罪,而強大就是最好的藥。就像我們的免疫力,人不可能殺死身上所有的細菌,但只要你免疫力強大,就不會生病。

而在上流社會的一個家庭裡,夫妻中有一個人強大只能叫「富」,夫妻兩個都內心強大,都能獨當一面,才能叫「豪門」,比如某美電器的創始人夫妻。

內心強大可以讓草根逆襲,改變命運,也可以幫助精英階層保護財產,不被入侵者掠奪。

財富本身,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如果心力不足,既得不到,也守不住。

二、認知差毫釐,結果謬千裡。

認知系統的形成,一般是從童年開始,或者說從胎教開始,甚至更早。講究的家族,會在孕期,就讓母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小孩子從小就觀察養育者的待人處事,人前人後的言傳身教,這些都是在做系統配置呢。

長大以後,學校、社會也有影響,但選擇性的認同什麼,過濾什麼,會在更早的時候形成。而認知系統,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格局和氣象。

為什麼同樣的外部環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生選擇?

為什麼有的人遇到一點困難就妥協,而有的人,再大的艱難也絕不將就?

這些看似平常的現象背後,都是看不見的認知系統在起作用。

關於選擇的認知。

影片中,窮人一家認為,只要玩弄小聰明,就能把富人耍的團團轉,寄生在他們家,覺得自己太精明能幹了,感覺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指日可待了。

那種得意忘形,充分暴露了他們妄想不勞而獲的認知局限,也為後面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他們忽略了一個大前提,這個機會來自於他們兒子的同學,那個貨真價實的名校高材生,沒有這個條件,他們恐怕一輩子都見不到那樣的豪宅。

巴菲特也說過,大多數人都不能忍受慢慢的致富。精英階層更相信勤奮創造財富,選擇善良的人,作為人生伴侶,交朋友要有人格背書的。

男主人是社會精英,女主人美麗善良,對丈夫溫柔體貼,對孩子有充滿愛心,他們的朋友都是來自一個圈子,消費是會員制的生活方式,讓他們有更多的安全感,也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跨越階層這個事情,只靠努力還是不夠的,還要貴人提攜,做一些由內而外的認知系統的迭代升級才能融入。

關於界限的認知。

底層的人們,不太有安全感,大多喜歡抱團取暖,也不太有隱私概念,喜歡打聽別人的私事,還覺得是關心。

相對來說,上層社會的人更注重隱私觀念,注重界限感,甚至把它看作是一個指標,來區分對方是否是同類人。

哪怕是夫妻之間,說話做事也很有分寸感,家庭裡也從童年就會培養這個意識。

關於財富的認知。

擁有財富的人,認為自己配得上擁有,並願意把財富分享給真正需要的人,財富是靠強大的願力加行動力得到的。

而很多普通人覺得,財富是通過競爭得來的,這是種錯誤的認知,會讓致富之路格外艱辛,又有很多後遺症,影片的最後,窮人家的兒子改變了他對待財富的認知。

三、人性難測: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性是複雜的,善惡交織。

道德經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性中有很多東西,變化無常,為善為惡,是逐境而走的。

窮人一家一開始,只是想找個工作餬口,他們也有堅強,勇敢,忍耐的品質,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太刺激,讓他們內心崩盤,守不住底線了,因為貪心,因為仇恨,做出了殘忍的事。

富人很善良寬厚,工作勤奮精進,但是骨子裡的傲慢,讓他疏忽了細節背後的魔鬼,缺乏同理心,一個嫌棄的動作,引來殺身之禍。

從天堂到地獄,不是每個人都經得起,這是無常世界,對於每個人的考驗。

人性中的惡,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壞處?

窮人一家:家破人亡,不見天日,而這一切,都是從一個謊言開始的,偽造學歷,貪小便宜。

而富人一家:之前的艱辛積累,瞬間化為烏有,美滿的家庭,瞬間失去,只是因為沒有足夠承載財富的慈悲和智慧。

去除人性之惡的好處

如果一個社會底層的人,能夠勤奮,正直,有底線,性格平和,他會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有機會走向人生巔峰,

而社會精英,如果能夠真誠謙卑,樂於助人,有同情心,也會得到更好的名聲,能夠有更多的安全。

慈悲心不僅能夠幫助別人,也是保護自己,就像瞎子提著燈籠,不僅給別人照路,更是讓別人不要撞到自己。

怎樣去除心中的惡?

培養正見。不能「我覺得」,而要以經典為標準,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驗證的真理,我們都可以拿來用。

比如《易經》中六十四卦只有「謙卦」六爻皆吉,可見「謙卑」對我們來說是有益無害的。

誠意正心。假裝——這件事情是不能持久的,我們如果真正想,去除自己人性中的惡,一定要真正發自內心的願意去改變。

修煉身心。這是一個鍊金提純的過程,從金砂中提出純金來,去除渣滓。去掉貪嗔痴,留下金子般的心。

我們還要多激發周圍所有人,人性中善的力量。

親人,愛人,朋友,我們都要希望他們變得更好,引導鼓勵他們都成為善良的人,儘量成全他們夢想,成就他們的事業。周圍所有人都是天使,我們也會安全和幸福的。

千萬不要利用周圍人心中的邪惡,來達到自己自私的目的。損人利己的事情都會被反噬的。

如果實在是勸不了,也可以先離開一段時間,等自己強大了,再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無論是金錢還是情感,為什麼一個人最好儘量不要去貪戀別人的施捨或好處呢?

因為一旦這樣的次數多了,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潛意識就會形成一個信號:不要優秀,保持可憐,這樣能得到別人的同情。這種暗示,會逐漸瓦解一個人追求卓越的意志,最終失去自己生命中本該擁有的豐盛和富足。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就是這個意思。

相關焦點

  • 《寄生蟲》影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金司機
    我們看的這部電影是韓國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沒幾天後,《寄生蟲》橫掃美國奧斯卡獎,除了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之外,還史無前例地成為奧斯卡92年來第一部外語最佳影片。真的非常好看,電影裡有許多不同層次的隱喻,很多影評也說過了。
  • 「影評」我們不是小丑
    在你介紹我出場的時候,可不可以稱我為「小丑」?——《小丑》01觀眾對《小丑》的瘋狂程度不言而喻,在美國部分院線因為擔心重演當初《黑暗騎士》的槍擊事件,因此選擇不放映這部電影。部分上映的影院也加大了安保力量,並且拒絕觀眾戴小丑面具入場。
  • 神永遠旨意的啟示:一光,二啟示,三生命,四豐富
    神永遠旨意的啟示:一光,二啟示,三生命,四豐富 ……後來他又作了一夢,也告訴他的哥哥們。」(創卅七5,9) 「雅各叫了他的兒子們來,說:你們都來聚集,我好把你們日後必遇的事告訴你們。」(創四九1) 「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其,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樣式。」(出廿五9) 「祂必按公平引領謙卑人,將祂的道教訓他們。
  • 《寄生蟲》影評
    富人和窮人不同的階層01韓國電影《寄生蟲》,拿了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影片。前段時間看《演員請就位2》,趙薇導過其中的片段,對這個電影產生了興趣,找來一看,果然是個好片子。電影對環境的布局非常巧妙,寫了三個不同階層的家庭。金家住半地下室,樸社長一家住豪華別墅,更底層的老保姆老公住地下室。影片一開頭,金家一家四口住在半地下室。地下室的環境不僅雜亂無章,到處都是老舊的家具和發黃的壁紙,廚房內充滿了油漬,衛生間裡到處都是汙垢。牆上有一副裝飾畫,上面寫著安分知足,非常的諷刺,這幅畫也是這個家庭唯一的裝飾。
  • 高人氣戀愛輕小說「戀愛寄生蟲」真人電影化決定
    高人氣戀愛輕小說「戀愛寄生蟲」真人電影化決定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玩具總動員4」首批影評出爐 基諾李維斯配音太出色要拍外傳
    最新一集《反鬥奇兵4》(Toy Story 4)將會在7月上映,近日除了看到「殺神」奇洛利瓦伊斯(Keanu Reeves)加入為新角色配音的幕後片段,外媒首波影評亦出爐,口碑極高獲贊是最搞笑的一集。《反鬥奇兵4》釋出首波影評,有指新一集是系列電影中,最搞笑又感人的一部。
  • 「蟻俠2」首波影評激贊「量子域」或成復仇者反勝關鍵!
    若果他們成功的話,影迷將十分期待覆仇者聯盟如何透過量子域,去扭轉魁隆(Thanos)在《復仇者3》所創的世界,他直言「《蟻俠2》與《復仇者聯盟4》有直接關連。 」。隨後,在第一波影評中亦透露,蟻俠將在《復仇者4》起關鍵作用,直言影迷將重獲希望,更表示電影片尾兩條片段不容錯過。今集反派鬼魅(Ghost),據了解,她能夠穿牆。
  • 「影評」《1/2的魔法》從奇幻動畫找到最平凡的溫暖
    1/2的魔法影評:發覺身邊被我們忽視的幸福在我們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地總是會碰到許多令人感到難過挫折的遭遇或阻礙,因此該如何面對世上的不完美,也成為我們永遠都必須不斷學習的課題。 丹斯坎倫作為在2013 年執導《怪獸大學》,描述毛怪與大眼仔之間深刻友情的導演,看得出來《1/2的魔法》在某種程度上也延續他前作世界觀的設計方式,把《怪獸電力公司系列》的「怪獸」、「電力」、「房門」轉換為《1/2的魔法》的「奇幻生物」、「魔法」與「古老傳說」,讓這同樣位於現代背景之下的原創異想世界,能利用片中眾多豐富有趣的奇幻元素,帶給影迷們雖然對劇情內容感到熟悉,但同時也能在裡頭看見題材新意的體驗
  • 《家怨》影評:西班牙版《寄生蟲》,人性更加腹黑自私
    劇情簡介《家怨》是2020年上映的Netflix原創電影,港譯《失落的鑰匙》,可在Netflix在線看,被喻為是西班牙版《寄生蟲》,故事劇情在敘述男主角是一位中年失業的廣告設計師,全家因此斷了主要的經濟來源,被迫要捨棄高額租金的豪宅
  • 「玩具總動員4.影評」主旋律千篇一律感人場面遠遜上集
    【玩具總動員4.影評】主旋律千篇一律感人場面遠遜上集「玩具總動員」系列來到第四集,大家最關心的是,究竟如何拍出新意?畢竟,經過此前三集,玩具們與主人安迪(Andy)的情義已難發展下去。幸好,《玩具總動員4》(Toy Story 4)仍能拍出新意,尤其言志上還升華到新的層次。
  • 「影評」《馬拉薩尼亞32號陰宅》不斷延續的家庭詛咒
    《馬拉薩尼亞32號陰宅》是一部2020上映的西班牙恐怖驚悚電影,又名馬拉薩尼亞32號鬼宅,由阿爾伯特平託執導,演員貝戈妮亞瓦爾加斯、伊萬馬科斯、比雅瑟古拉、瑟吉歐卡斯提亞諾斯主演,改編自70年代西班牙的真實事件,劇情講述一對夫妻帶著三個孩子與年邁父親入住一間位於馬德裡的公寓,表面看似要展開一段充滿希望的全新生活
  • 深度:透過《寄生蟲》,體會奉俊昊給予亞洲電影的啟示
    當晚,韓國電影《寄生蟲》可謂大放異彩,這部電影以強勁的勢頭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這部電影還在奧斯卡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即成為了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生涯的第9部作品,該片從劇本創作到影片正式上映整整花去了六年的時間。
  • 「年度最佳恐怖片」發布預告!100%爛番茄評分,影評人口碑爆了
    現在又一部被專業媒體冠以「年度最佳恐怖片」「開創恐怖片新高」的恐怖電影即將上映。看來,在炎炎夏日,看恐怖片才是降暑的最佳選擇麼?近日,《遺落家庭》公布首個預告。這部電影是納塔莉·詹姆斯的長片處女作。曾亮相今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
  • 「影評」我們不一樣,這個英雄主角是個窩囊廢大叔!
    電影《殺戮重生犬屋敷》便提供了另一種英雄像,於此同時,亦相對塑造了一個令人難以討厭,甚至忍不住心生憐惜的「大魔王」角色,再以耐人尋味的角色設定為底,配合恰到好處的特效與輕巧點綴的笑點,完成一部簡潔而流暢的娛樂作品。
  • 雜談·人類社會的宿命:《寄生蟲》與《小丑》所暗示的秘密
    在《小丑》中,亞瑟並沒有隨意殺戮,他只殺有負於他或者欺辱過他的人,比如他的母親、他的前同事、地鐵上的三個男人以及莫瑞。或許這些人都有錯的,到那時很多人似乎罪不至死,特別是莫瑞。對於亞瑟一開始用槍殺死三個年輕人,觀眾看到的是「俠」的一面,而直到莫瑞被殺,似乎這種「俠」的意味還存在。但是,直到後來無數人走上街頭開始破壞一切,槍殺富人,小丑所象徵的那個群體的行為便從「俠」變成「暴」了。
  • 最強蝸牛啟示之眼如何獲得 啟示之眼快速入手方法介紹
    最強蝸牛大祈願之地快速入手啟示之眼方式,在最強蝸牛的遊戲中最新開啟的大祈願之地的活動中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獲取活動中的啟示之眼,很多玩家不知道在本次的活動中有哪些可以獲得啟示之眼的技巧
  • 「生死草」到底是什麼?全智賢飾「女真反派...
    「生死草」到底是什麼?真有其草? 根據《李屍朝鮮》第二季第六集最後,醫女徐菲所整理對「喪屍」還有「生死草」的研究表示:使人變成喪屍的並不是生死草,而是附在生死草上的「寄生蟲」。因為喪屍是人腦受到寄生蟲控制而成的,沒有智慧、只能擁有最本能的「進食」能力,而且習性會完全跟寄生蟲一樣:怕火、怕水、喜好寒氣(在炎熱的春夏季不會發病,秋季與初冬僅在日照之下不會發病,一年中最冷的冬至到立春則不分晝夜全都會甦醒。)
  • 反派影評:那些「給外人遞刀」的電影
    《我控訴》 不知不覺,國內知名獨立影評播客,「反派影評」,帶著《十年奧斯卡,大江東去》專題節目入駐「看理想」已經過去了八個月。 Variety獨家報導 在2020年結束之際,「反派影評」帶著《諸神黃昏——威尼斯柏林電影節十年》回歸,
  • 寄生蟲圖鑑裡還有一隻象徵愛情的蟲子
    在人體內從一個卵,長到這麼大,也僅用了3個月時間。  目黑寄生蟲館的創始人龜谷了(KAMEGAI SATORU)博士,當初建立目的是告訴人們寄生蟲當時在日本蔓延的危險性,但也同樣認為寄生蟲的世界和其他生物一樣精彩,甚至有些聽起來都像是電影《異型》裡的情節:  彩幼吸蟲能將蝸牛化為殭屍,聽其使喚赴死以達成繁殖目的。
  • 奧斯卡最佳影片,應該屬於「小丑」
    最佳影片「寄生蟲」在16部上佳作品的角逐中,榮獲桂冠。獎盃只有一個,可「敗在其手下」的其他15部作品,許是運氣欠佳,這也是魚兄唯一能找到的理由 。影片「小丑」,相較於「寄生蟲」稍顯得血腥些,如不是這樣,我想「小丑」該是最佳影片 。兩部作品,伯仲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