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概念股繼續走強。6月18日,沉寂已久的天創時尚(603608)沒有給市場猶豫的機會,開盤即漲停。這已經是該公司近日來的四連板,股價創60日新高,現價13.05元/股,成交額達6464.48萬。
消息面上,天創時尚於6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子科技」)雖為今日頭條、抖音的廣告代理商之一,但與今日頭條上市融資計劃安排沒有相關聯繫,現有情況不會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及業績的明顯增長。
天創時尚旗下的品牌女鞋。 圖/公司網站截圖
股價收穫四連板,公司稱與今日頭條上市融資計劃無相關聯繫
6月17日晚間,連續多日漲停的天創時尚發布公告稱,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小子科技雖為今日頭條、抖音的廣告代理商之一,但合作模式較為常規固定,以二級代理業務、二類電商投放業務為主,佔小子科技銷售收入較小約10%。截至目前,公司時尚鞋履服飾類業務除KissCat、大筱姐(KASMASE)品牌於抖音開設抖音小店 (不涉及收入)外,其他品牌暫無開設抖音小店計劃。
此外,天創時尚還表示,公司和今日頭條上市融資計劃安排沒有相關聯繫。現有情況不會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及業績的明顯增長,不存在市場傳聞預測與公司經營業績增長有關。
6月17日,天創時尚現身龍虎榜。Choice數據顯示,當日,天創時尚報收11.86元,異常區間(6月15日至6月17日)漲跌幅為33.11%,累計偏離值29.44%,區間成交額1.50億元。龍虎榜數據顯示,賣二為機構席位,該席位淨賣出153.45萬元。賣四為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二證券營業部,該席位賣出127.33萬元。近三個月內該席位共上榜1226,實力排名第4。
天創時尚是「字節跳動概念股」,6月18日,天創時尚開盤漲停,收穫近期的四連板。據媒體報導,字節跳動正式成立以「電商」明確命名的一級業務部門。6月17日下午,字節跳動概念不斷走強;6月18日,字節跳動概念股保持漲勢,除了天創時尚,凱撒文化也漲停,華揚聯眾、久其軟體逼近漲停,天龍集團、廣博股份等個股漲幅居前。
又一鞋履企業沾邊MCN?移動網際網路營業業務挑起營收增長大梁
天創時尚也是網紅經濟概念股。與網紅經濟概念股龍頭星期六相似,天創時尚的主業為時尚鞋履業務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公司旗下擁有六大女鞋品牌,包括五個自有品牌「KISSCAT」、「ZSAZSAZSU」、 「tigrisso」、「Kiss Kitty」和「KASMASE」,以及代理西班牙中高端女鞋品牌「Patricia」。
2017年,天創時尚開始發力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並於當年斥資8.775億收購了小子科技。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板塊為全資子公司小子科技業務,具體包括移動應用分發與推廣、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的程序化投放。據2019年年報,小子科技主要服務的 APP 包括騰訊應用寶、淘寶等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子科技設立了社會化媒體商業內容交易管理平臺,公司稱設立此平臺的目的是利用廣告媒體資源為廣告主、MCN公司和明星/達人提供廣告任務撮合服務並從中收取分成或附加費用。
今年3月份,借著網紅經濟概念股的「東風」,天創時尚曾經也收穫三連板。但該公司發布公告否認小子科技存在利用網紅直播帶貨引入流量IP的形式,並稱小子科技於2019年度開始開展短視頻商業化業務,目前處於發展初期,市場認可度及盈利模式存在不確定性因素。
今年5月,天創時尚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旗下各品牌正在密切接觸頭部網紅合作計劃,除頭部網紅外,公司旗下品牌如KissKitty已與排名在前10的淘寶達人主播進行合作。公司積極布局網紅直播業務,提高品牌曝光率、擴大知名度。
據天創時尚2019年年報,去年天創時尚通過鞋履服飾與移動網際網路數字營銷兩大業務板塊公司實現整體營業收入20.89億元,同比增長1.8%,公司主營業務增長主要為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其中,皮革製品和製鞋業實現營收17.07億元,同比減少2.05%,佔總營收的81.71%;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收3.79億元,同比增長24.60%。毛利率方面,皮革製品和製鞋業毛利率下降0.53%至58.11%,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毛利率則同比下降5.15%至37.11%。
2017年,天創時尚與小子科技籤訂收購協議時,小子科技曾作出業績承諾:2017年至2019年扣非後淨利分別不低於6500萬元、8450萬元和1.09億元。數據顯示,上述三年內,小子科技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6679.76萬元、9967.81萬元和1.12億元。
據天創時尚此前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今年前三個月天創時尚實現營業收入3.70億元,同比下滑24.59%,歸屬淨利潤虧損566.33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835.21萬元。公司對此解釋稱,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社會經濟運轉受到嚴重衝擊。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一方面對線下實體零售店鋪衝擊巨大,另一方面體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行業中廣告主預算及媒體投放等業務均有所下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澤炎 編輯 趙澤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