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女狙擊手立大功!綽號白雪公主,土耳其軍官要求抓活的

2020-12-15 排頭先鋒

外媒本月7日報導,近日,納卡地區的一張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走紅,照片中一對父女,老人頭髮已經白完了,那副看淡生死的樣子,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女兒是標準的美女,英姿颯爽、皮膚白皙,被同伴稱為"白雪公主"。

這個綽號和面容看起來人畜無害,但實際上"白雪公主"已久經沙場,在此次納卡衝突當中,曾狙殺一名亞塞拜然上校,並在多次陣地戰中擊斃對方關鍵人物,現在不僅在亞美尼亞出名了,亞塞拜然和土耳其人也對她非常感興趣。

亞塞拜然主要是為了尋仇,土軍指揮官則是不相信這麼一個弱女子能夠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認為亞美尼亞方面的消息過於誇張,氣急敗壞地要求手下儘量活捉,抓回來審訊一番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實際上,亞美尼亞人確實很能打,尤其是陸軍的戰鬥力,亞塞拜然根本打不過,有時候甚至不得不讓土耳其特種兵去幫忙,打了這一個多月,亞塞拜然的損失比亞美尼亞還要大,只是被不斷擴大的地盤給掩蓋了罷了。

亞美尼亞的人口並不多,只有300來萬,常備軍也就4萬左右,由於納卡地區時常會爆發衝突,有很多老兵都靠打仗為生,這些在戰場上拼殺了大半輩子的人,經驗之豐富遠非普通士兵可比,"白雪公主"的父親就是這樣一位老兵。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女,有這樣一位長者耳提面命,"白雪公主"取得一定的戰績也沒什麼好驚訝的。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有句話叫"熟練得讓人心疼",一個膚白貌美的美女,不僅上了戰場還立了功,其背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可想而知,而像"白雪公主"這樣的女兵,還有不少,有的還在訓練,有的已經抵達了前線,甚至連第一夫人都來到了前線,表示即將下場參戰。

如果不是真的山窮水盡了,又哪能輪得到她們在前線跟敵人拼殺呢?這正是亞美尼亞最大的短板,實在是沒人可用,不僅女兵上戰場,甚至在一些陣地裡,還有娃娃兵,操作起火炮來,也是熟練得令人心疼。

僅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亞塞拜然把納卡打下來只是時間問題,只要亞塞拜然願意承受戰爭的代價,就一定能夠打得過亞美尼亞。亞美尼亞現在給人的感覺是,陣亡一人就少一人,很難補充新的作戰力量到前線,這麼打下去,就算戰鬥力再強也頂不住。

從國際形勢來看,沒有哪一方願意在前往納卡幫助亞美尼亞作戰,納卡是爭議地區,國際社會一直在調解矛盾,沒有任何一方像土耳其幫助亞塞拜然那樣去幫助亞美尼亞。在沒有外援、亞美尼亞又不願撤出納卡的情況下,只能戰鬥到最後一刻了。

#納卡衝突#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王牌女狙擊手,貌美膚白綽號白雪公主,土軍官要求抓活的
    ,完成著自己在部隊裡面所需要執行的任務,其中狙擊手這個兵種還是非常特殊的,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亞美尼亞的一位王牌女狙擊手,據說他貌美膚白綽號為白雪公主,而對於這樣一個實力和顏值並存的狙擊手,土耳其軍官也下令要求要抓活的。
  • 亞美尼亞女狙擊手立功!獨闖虎穴擊斃數十人,顏值高綽號白雪公主
    很多亞美尼亞女性成為狙擊手,在戰爭中對敵軍士兵進行攻擊,在這些女性狙擊手之中,一位綽號為白雪公主的女狙擊手最受人關注。據悉,這名高顏值女狙擊手多次獨闖虎穴攻擊敵軍,至少有數十名亞塞拜然士兵死在了她的槍下。這位綽號是白雪公主的女狙擊手名叫莎京娜,她與自己的父親一同在前線保衛家園。
  • 亞美尼亞女狙擊手:一戰擊斃七人,長相甜美,外號白雪公主
    但是實際上,納卡地區是亞美尼亞人世代沿襲的地方,事實上也在亞美尼亞控制之下。為了爭奪納卡地區,兩國互相視為仇敵。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民族主義情緒爆棚,在涉及到領土主權問題,沒有任何談判的迴旋餘地。
  • 百年前的慘案,1915-1917年奧斯曼土耳其屠殺150萬亞美尼亞人
    奧斯曼帝國一開始的宗教政策是相對比較溫和的,作為基督徒的亞美尼亞人可享受有限度的自由,例如信奉原有宗教的權利,但實際上他們仍然是二等公民。19世紀後期,在歐陸強國的支持下,希臘及幾個巴爾幹國家先後起義擺脫了奧斯曼的統治。不過亞美尼亞當時並未謀求獨立,但仍然要求奧斯曼政府改善他們的待遇。奧斯曼官方一開始儘管承諾會聆聽訴求,但處理地並不好。
  •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軍方企圖炸毀巴庫通向土耳其石油管道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的衝突仍在持續。亞塞拜然總檢察院10月6日稱,亞美尼亞軍隊向亞塞拜然發動火箭炮襲擊,企圖炸毀通往土耳其的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石油管線。
  • 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土耳其要求繼續割讓領土抵債|...
    局勢依然比較敏感時,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避免爭端繼續爆發,而土耳其則要求亞美尼亞繼續割讓領土抵債,引發外界譴責。據亞美尼亞新聞網報導,12月10日,亞美尼亞國防部一位官員表示,根據納卡問題協議,亞美尼亞已經將大部分領土歸還給亞塞拜然,雙方也按照協議中的條款進行了戰俘交換、踐行人道主義精神幫助衝突區的難民。
  • 近鄰不如陌路:亞美尼亞與土耳其如何結下世代血仇?
    公元301年,當時的亞美尼亞國王更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以示信仰純粹,永不改變。▲亞美尼亞的埃特希米津大教堂,教堂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303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教堂之一。亞美尼亞的基督教獨樹一幟,從圖片可以看出,亞美尼亞的教堂修建的既沒有俄羅斯東正教堂洋蔥頭的特徵,也不像歐洲的天主大教堂一樣宏偉。
  • 歷史上的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有什麼深仇大恨?
    這一地區處在黑海與裏海之間,北鄰東歐大平原,南接中東地區,歷來是歐亞交通的命脈所在。由於地形的原因,山巒疊嶂的高加索地區也向來是各大地緣實力的天然分界線,而這種地緣緩衝區的特殊條件,也為獨特文明與民族的頑強生存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亞美尼亞、喬治亞與亞塞拜然三國正是這樣特殊地緣空間的獨特歷史產物。
  • 細說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血海深仇
    如果你問一個土耳其人,這個世界上傷害土耳其最深的是哪個國家?他可能會思考許久,然後給出一份長長的清單。然而,如果你問亞美尼亞人同樣的問題,不到一秒鐘,他就會斬釘截鐵地告訴你答案——土耳其。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他會滔滔不絕地向您歷數土耳其的罪惡。除了猶太人,這個世界上恐怕找不到比亞美尼亞人更悲情的民族。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什麼水火不容?亞美尼亞民族的悲慘歷史!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爭已經告一段落了,最終以亞美尼亞的割地賠款結束,亞塞拜然雖然傷亡也不小,但是還是贏得了最終的勝利!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相信很多人依舊不知道他們倆為啥這麼大仇恨,動不動就開戰!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
  • 送別妻兒,亞美尼亞老兵重新背起了槍
    文|鐵血君昨天的《俄羅斯僑報》將鏡頭對準戰爭中的普通民眾,大篇幅報導了亞美尼亞老兵的故事。文章首先提到,根據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三方停火協議,納卡已經停火,俄羅斯維和部隊已經基本到位,亞塞拜然也按照原計劃,收回協議中的納卡部分土地。12月9日,亞塞拜然在首都巴庫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慶祝納卡衝突的「偉大勝利」,超過3000名士兵參加慶祝儀式,還展示了繳獲的亞美尼亞武器,同時,土耳其軍隊也參加了閱兵,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夫人也抵達巴庫參觀。
  • 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物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13日,《環球時報》從了解內情的人士處獲悉,中方已就此事與土耳其方面進行溝通,表明該物資上的文字「應以中文為準」。當地時間4月8日深夜,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的抗疫物資由亞政府一架伊爾-76運輸機運抵亞首都葉里溫。據了解,該批物資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捐贈的。
  • 土耳其摻合亞、阿衝突,它與亞美尼亞歷史上有什麼仇什麼怨?
    這與歷史上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的統治有關,兩國可以說是世仇。一百年前,土耳其曾屠殺了上百萬亞美尼亞平民,這也是人類歷史上三次著名的種族滅絕事件之一。20世紀人類史上,出現過三次大的種族滅絕事件,它們分別是1915-1917年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二戰時的納粹屠殺猶太人和九十年代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
  • 土耳其軍隊拖欠工資,大批僱傭兵圍住軍官,擼胳膊挽袖差點動手
    眾所周知,土耳其在不久前爆發的納卡衝突中大量使用了從敘利亞拉來的僱傭兵,但土耳其政府卻堅定地表示此事與自己無關。不過就在最近,敘利亞反對派媒體不僅公開了大量土耳其使用僱傭兵的證據,甚至還把土耳其那些不願公之於眾的「秘辛」給捅了出來,令埃爾多安臉上很是難堪。
  • 亞美尼亞人創造了奇蹟!使用不明武器48小時內擊落數十架土耳其攻擊...
    據俄羅斯一號航空門戶10月20日報導,亞美尼亞在俄羅斯的幫助下,開始對土耳其攻擊無人機展開「大屠殺」。,但突然之間就上演了奇蹟:在俄羅斯軍隊的幫助下,亞美尼亞防空部隊閃電般逆轉局勢,在幾小時內就擊落了至少五架土耳其Bayraktar TB2型攻擊無人機。
  • 怪不得亞美尼亞這麼能扛,士兵用腳銬鎖住雙腿:背水一戰不留後路
    據亞塞拜然軍方媒體披露,在攻克亞美尼亞一處陣地後,他們意外發現一名戰死的亞美尼亞機槍手被鐵鏈、腳銬鎖住的畫面,腳脖子和身邊的牆上血跡斑斑。為何亞美尼亞士兵要這麼做?亞塞拜然軍方稱,這是亞方為了防止士兵怯戰逃跑,才拿鏈子把士兵鎖起來,強迫士兵戰鬥到最後一刻。
  • 反擊土耳其,亞美尼亞興奮:敘利亞譴責奧斯曼帝國實施種族大屠殺
    根據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美尼亞與敘利亞政府軍正式結成同盟關係,兩國開始了歷史上最為關鍵的時期:共同面對著土耳其,或者土耳其陣營中的國家,瘋狂挑釁!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在2月18日,受到土耳其全面扶植的亞塞拜然士兵與在亞美尼亞停火線上死亡,亞塞拜然國防部報告說,由於亞美尼亞武裝部隊違反了前線停火,亞塞拜然軍隊的一名士兵被殺。亞塞拜然士聲明說:「 2月18日,嚴重違反前線停火的亞美尼亞武裝部隊再次發動攻擊。由於敵人開槍,亞塞拜然軍隊的士兵阿萊斯克·塞穆爾·埃爾達爾·奧盧被殺。」
  • 亞美尼亞公布戰敗原因:單挑亞塞拜然不難,土耳其參戰改變一切
    近期,在亞美尼亞在戰敗停火協議上簽字後,第一責任人帕希尼揚成為了「國家公敵」,被指責為喪權辱國的賣國賊,不但割讓大片領土給宿敵亞塞拜然,據稱還可能會賠償後者巨額的戰爭賠款。緊接著,不滿戰敗停火的大批亞美尼亞民眾開始清算「賣國賊」,要求帕希尼揚立即下臺,並為此次屈辱戰敗接受審判。
  • 亞塞拜然和土耳其隨時反水?俄羅斯十分擔憂,亞美尼亞戰爭將重啟
    俄羅斯國內對亞塞拜然和土耳其隨時反水出現了擔憂:「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達成的和平協議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撕毀,俄羅斯停戰和退步將適得其反」。俄羅斯軍事學家德米特裡·費迪索夫這樣說。
  • 重新控制亞美尼亞?俄軍開進首都葉里溫,接管軍隊指揮權
    根據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方籤署的停火協議,俄軍將負責納卡地區的「維和」行動,土耳其僅能派出觀察員,而且,土耳其觀察員只能在位於亞塞拜然本土的聯合停火監督中心活動,無法進入納卡地區。不過,亞塞拜然軍隊控制了大部分納卡地區,而土耳其則是亞塞拜然的主力支持者,甚至接管了亞塞拜然軍隊的部分指揮權,土耳其方面實際上在納卡大部分地區都有自由活動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