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闊成: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
我國的評書四大名家分別是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袁闊成是評書界的泰鬥前輩,論輩分要比其他三位名家高一輩,有句話說「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這是對袁先生藝術水平的肯定。袁闊成先生最經典影響力最大的評書代表作毫無疑問是《三國演義》。袁闊成先生播講的評書《三國演義》是評書藝術的巔峰力作,其成就可謂是亙古爍今,無法逾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大約上初中的時候就喜歡聽袁先生的三國,他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播講非常具有感染力,很容易把聽眾帶入到故事的場景中去。他的聲音渾厚大氣,能像磁鐵一樣吸引人,能達到一天不聽失魂落魄的地步。後來聽了其他版本的《三國演義》雖然各具特色,但我依然認為袁先生的三國才最正宗,最經典。有專家評論袁闊成先生的評書風格是一個「帥」字,根據我聽他的評書這麼多年的經驗,這個帥字非常恰當,瀟灑、自然、大方,給人以高雅、脫俗之感。
單田芳: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單田芳先生可能是四位之中播講評書最多的一位,深受聽眾觀眾喜愛,這幾十年來好像一打開收音機就能聽到他的聲音,聽他評書的人多到什麼地步呢?一句話來概括:「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就是說凡是有人住的地方都在聽單田芳的評書,可見他的受眾之廣泛,影響力之巨大。
他播講的評書類型題材廣泛,但最擅長的還是播講俠義公案評書。這些年來我伴隨著單老的評書慢慢長大,直到現在依然還在聽,未來還會伴著他的聲音慢慢變老。單老播過的經典的評書有很多,我覺得最精彩的莫過於《白眉大俠》,我記得當時收音機裡每晚就播放一集,不像現在從網上想聽幾集就聽幾集。聽完一集不過癮,便總是盼著第二天晚上快點到來,這足以說明單田芳先生評書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單田芳先生的嗓音極具特色,非常有辨識度,一副「雲遮月」的沙啞嗓音迷倒千千萬萬的人。按說他的嗓子條件並不好,但卻硬硬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用這幅嗓子塑造了很多怪誕諧趣的人物形象,比如《白眉大俠》中的細脖大頭鬼房書安,雖然不是主要角色,但亮點多多,其風採不亞於主角,這全仰仗於單老那副與眾不同的嗓子。所以有專家評論單田芳的評書特色就是一個「怪」字,劍走偏鋒,收有奇效。
劉蘭芳:萬人空巷劉蘭芳
很多人說劉蘭芳播講的《嶽飛傳》當年曾製造過萬人空巷的效果。這個我倒沒經歷過,但是我卻見識過她播講《楊家將》時的那種火爆。我記得那時候我傍晚放學之後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幾乎家家戶戶好像約好了一樣抱著收音機聽《楊家將》,她高亢的聲音在夜空中久久迴蕩。說到聲音,劉蘭芳的聲音非常洪亮大氣,感情充沛,感覺能給人帶來力量,而且吐字清晰,鏗鏘有力,因此對塑造英雄、忠臣等人物方面獨佔一絕,比如《楊家將》《呼家將》《嶽飛傳》中的忠臣良將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記得那時大人們每聽完一集《楊家將》都必須要討論一番,感慨一番,對奸臣恨得牙痒痒,對楊令公父子的遭遇充滿了無限同情。確實,在當時聽劉蘭芳的評書能給匱乏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樂趣,讓生活充滿了滋味。
因為劉蘭芳在播講評書時不惜力氣、聲如洪鐘、中氣十足,非常的賣力,故專家對她的評書風格用了一個「賣」字進行了概括。
田連元:電視評書第一人
田連元應該是四位評書大師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相對而言,聽他播講的評書時間也就晚了一些。而且不僅僅能在收音機裡聽,在電視上也經常能見到他惟妙惟肖的表演。由於電視的普及,田連元播講評書時豐富的肢體語言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戲曲上的身段動作用在了評書表演上,乾淨利落,很具有觀賞性,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田連元可以說是把語言與動作完美結合起來了,非常有吸引力。
我記得第一次聽他的評書應該是《劉秀傳》一下子便迷上了他的評書,後來又聽了他的《水滸傳》《小八義》等。田連元先生播講的評書帶有一種壞壞的痞氣,幽默風趣。所以人們評價他的評書表演風格是一個「壞」字也是不無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