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區發現的長尾黑顎猴 (vervet monkeys)是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天然宿主,而SIV和HIV/AIDS非常相近,並不像攜帶HIV的人類一樣,感染 SIV的長尾黑顎猴很少會像人類患上AIDS一樣出現疾病症狀。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密爾沃基分校(UWM)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動物所具有的稀有耐受性或許來自於一種特殊進化,而這種進化對於其機體中某些DNA是非常有利的。
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抵禦病毒的可能性防禦機制,這或許後期後期研究人員開發治療AIDS的新療法,並且研究HIV相關病毒基因的進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長尾黑顎猴同時也稱為非洲綠猴,其常常是研究多種人類疾病的生物醫學模型。雖然說從猴子到人類的研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目前這項工作具有一定的比較價值,比如,其能夠幫助研究人員闡明是否HIV和SIV擁有共同的祖先等。
研究人員表示,動物機體基因中所發生的選擇能夠調節病毒,而不是抵禦病毒,而且這些能夠指導機體免疫缺陷進展的基因具有高度的選擇性。研究人員的抽樣策略能夠幫助他們研究撒哈拉以南非洲到加勒比地區不同種類猴子機體中的基因選擇。研究者Turner教授說道,樣本的多樣性非常重要,我們能夠基於這些信息來確定進化選擇的普遍性如何來自於較大的地理區域。
動物對SIV的耐受性也是研究人員從2009年開始對猴子進行研究以來一直從事的主要研究課題,2015年研究人員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解開了一系列疑問,Turner表示,我們捕獲並釋放了2000隻動物,同時研究了各種生物問題,最熱點的問題還是闡述某些特殊基因和SIV之間的關聯。
如今研究人員發現,對病毒的基因組適應性或許支持了最近的研究證據,即病毒在蛋白質的進化過程中扮演者關鍵的角色,而蛋白質在哺乳動物機體中承擔著所有重要重要的生命活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Hannes Svardal, Anna J Jasinska, Cristian Apetrei, et al. Ancient hybridization and strong adaptation to viruses across African vervet monkey populations. Nature Genetics (2017) doi:10.1038/ng.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