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怎麼來的?古人曾把母親稱作姐姐,也曾把媽媽叫做家家

2020-12-03 西部人文地理

提示:明朝想要恢復漢唐文化,也便像漢朝和唐朝人一樣,稱母親為母或娘,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出現了將母親叫做令堂和媽的風俗。隨後,有了雙音節的「媽媽」一詞,非常普遍地成為了人們對於母親的口語化的稱謂表達。也就是說,從有「媽」(母)到媽媽一詞被專指母親,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時光。

媽媽不容易。

有兩個謎語很能說明問題:1.母馬,打一漢字;2.女子拉著馬,娃娃都愛她。從小學說話,張口先喊她,也是打一字。

在寫這段文字時,我很湊巧地聽見院子裡一位年輕的媽媽對她的孩子說:「我每天像個動物,讓你和你爸使喚來去,快累死了……就是個動物,一天到晚這麼幹活,你們也得抬舉抬舉我!」

沒有爭議的是,在人類所有的語言裡,ma都被稱為ma,德語為mama,英語為mama,日語為ママ(音mama),法語為mama,俄語為mama,義大利語為mama……漢語也是一樣的。「媽」這個詞最早記載於《廣雅·釋親》,意思是母,並非外來詞彙。這就是說,「媽」出現之前就有「母」了,而「母」在那時被讀作「媽」(ma)。

「母」是象形字。像女子有乳房之形。《說文》:「牧也。從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但是,這個字在我們看來,最早的讀音一定是ma或mo,在古人最早的發音裡ma和mo應該是一致的。這在我國西南當下一些少數民族的方言裡還有體現,媽媽被他們稱作momo,而mo與今天母的發音mu已經很接近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母在古文字中或讀為「毋」,表示對母親的尊重,如永世母(毋)忘,是不對的,這些字音都是後來被加上去的,「母」的讀音就是ma或mo,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媽」,最初並沒有讓人望文生義的「女」和「馬」的混合解釋。

秦漢時期,中國文化發展到了正統的階段,稱「媽」為「母」基本被固定了下來,也就是說,人們對於母親的稱謂由最初的ma或mo,被轉為了mu,「媽」和「母」的讀音被正式分了開來,但此前不管是ma、mo還是mu,它們都是一個意思,發音都非常相似。

此時,對於母親,大約還有兩種不同的稱謂:一是社;二是姐。甲骨卜辭以「土」為「社」,戰國時加「示」成為「社」。「社」本義指土地神,又指祭祀土神,由此引申指祭祀土神的日子或地方。人們把母親稱作「社」是母親的尊重和崇拜,也有著母系社會的遺存。

「姐」是形聲字,最初見於《說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小篆又稱秦篆,是秦統一後經過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種通行書體。也就是說,「姐」正式被中原王朝起用大約始於秦。「姐」是由「女」和「且」組成。「女」表義,其篆書之形像是一位女子。表示「姐」字的含義與女子有關。「且」表聲。

今天的一些學者給了最早的「姐」這樣的解讀:人類最初形成的是母系社會,當時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母親就是一家之長。而且胎兒在母體裡孕育、誕生。「女」「且」形象地闡述了「姐」字的本義,即母親的別稱。需要強調的是,「姐」作為母親的別稱也只能是在「姐」字出現或被秦人正式起用後,它要比「母」和「媽」晚出很多。

秦漢時期把「母」和「媽」稱為「姐」曾經流行,可能出於人們看到這個字形象好、字意好。但這個世界上的事絕對不會空穴來風,《說文·女部》:「姐,蜀謂母曰姐。」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以「且」為「祖」,不從「示」。古代蜀人稱母為姐,也有著對祖先的崇拜。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敘述了古蜀國遠古時期蠶叢、魚鳧、柏灌、杜宇、開明「五帝」史,在其卷末的「總結」中,提到古蜀先賢:大禹,黃帝所婚之女,彭祖。彭祖氏源自大彭氏,大彭氏是商朝的諸侯,曾被列為五霸之一,相傳在殷商時為世襲史官,為彭姓的先祖。當下,就「彭祖故裡」的歸屬問題,很多地方爭得不可開交,但因年代久遠,史料缺乏,也只是各執一詞,沒有結果。有史料顯示,在中國的地名中,凡帶有「彭」字的,例如重慶的彭水,甘肅的彭原,四川的彭州和彭山以及江蘇徐州(古稱「彭城」)等,可能都是以前「彭人」活動過的區域。所以,稱母為姐的也不見得僅局限於今四川。

秦漢時期,古蜀國後裔生活的四川,也能算作是一個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了,所以,把母親稱為姐一方面可以說是少數民族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能說明漢文化包容與接受的能力。這中間,人們能看到中國文化強大與不滅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我們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稱母為姐也不是古蜀國人的專利,光緒九年重修的《文水縣誌》卷三《方言》載:父曰哥,母曰姐。也就是說稱母為姐到了山西,但這個姐與古蜀國人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山西通志·風土記》記載:「霍山以南,父曰爸,母曰家。」

據《山西有些地方管爸叫哥,管媽叫姐》一文記述:「家」是「姐」的同音字。洪洞方言稱母親為「姐姐讀jia jia」,稱姐姐為「姐姐讀jie jie」,這是歷史上「羌人呼母」習俗的遺留。此外,晉南翼城人稱呼母親也是「姐jia」,臨汾人背地裡稱母親是「姐jia」,當面稱母親為「奶nai」。(山西晚報,2015年04月10日)

可見,山西人的這個「姐」就是「家」的變音,漢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民族融合的階段,許多匈奴、柔然人進入中原,也影響到了一些人中原人對於母親的稱謂,這時候,有一些地方開始將母親稱為「家」或者「阿家」。

華夏文明看山西,在山西這個地方,歷史上的戎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等古老民族輪流登臺上演,生息繁衍的同時,也讓他們把本民族的語言文化也留存在了下來,儘管歲月流逝,卻未能被完全磨滅。

《北史·南陽王綽傳》中記載:「(北齊南陽王高)綽兄弟皆呼父為兄兄,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姊姊,婦為妹妹。」《南史》記載:範蔚宗臨刑,其妻罵之曰:「君不為百歲阿家作計!」蔚宗母泣責蔚宗,仍以手擊其頸。蔚宗妻云:「罪人阿家莫念。」這裡說的阿家就是母親。

今天,雖不能說把母親稱為家是少數民族的發明,但這裡面卻有著無數的溫暖與感動,讓人真想將它當成生命從頭到尾的歸宿。需要說明的是,把母親稱為家直到現在還在北方很是流行,但又被擴大化了。比如,有人對你介紹某人的媳婦就會對你說她是某人家,張三就叫張三家、李四就叫李四家,指的就是張三或李四的媳婦。在這裡,母親的概念被淡化了,家被用來指結了婚的女人。我小的時候,我的奶奶就這麼稱呼自己的幾個女兒,嫁給張家的叫張家,嫁給李家的叫李家,而她因為嫁給了路家,所以人家也叫她路家。

到了唐朝,人們開始把母親叫娘,叫娘娘或阿娘,但這個詞在當時本身就有些不嚴肅,人們幾乎把所有的女性都稱為娘,甚至包括一些藝伎和風塵的女子。這中間有唐人受北方草原少數民族的影響,但並不意味著姐就是失落了,沒人用了。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中說:「婦人之稱姐,漢魏已然。」姐,這裡是指年紀大的女性,是對婦女的通稱。也就是說,漢魏時期,人們統稱婦女為「姐」。

到了宋朝,稱母為姐的做法又回來了,當時的人們還用姐特稱一些社會地位較高的女性。如《四朝聞見錄》中說,宋高宗趙構想立妃子吳氏為皇后,便對吳氏說道:「俟姐姐歸,當舉行。」意思是指等姐姐從北方歸來的時候,就為吳氏舉行冊封皇后的典禮。這裡的「姐姐」指的是宋高宗的母親韋太后。也就在這一時期,姐指「女兄」的習慣也便漸漸形成了,《能改齋漫錄》中說,近世多以女兄為姐,蓋尊之也。

《能改齋漫錄》,筆記集。南宋吳曾撰。編刊於紹興二十四至二十七年間,孝宗隆興初(1163)因仇家告訐,誣此書「事涉訕謗」,遂被禁毀。至光宗紹熙元年(1190)始重刊版。但新版經過刪削,已非舊觀。姐泛指與自己同輩而年齡比自己大的女子(不包括嫂子),大約是在這個時候被引申過來的,也便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姐的含義:

「女」「且」表明同祖的女人為「姐」。「祖」又有長、老之意。即出生早、年齡長。「姐」從「且」,表示年長的女子。「姐」即是同父母,或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年齡較長的女子。「且」本身有又、還、也或更高一層的意思。「姐」的字形表明也和自己一樣,是父母的女兒,故而,先出生的年長的女兒為姐姐。

明朝想要恢復漢唐文化,也便像漢朝和唐朝人一樣,稱母親為母或娘,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出現了將母親叫做令堂和媽的風俗。隨後,有了雙音節的「媽媽」一詞,非常普遍地成為了人們對於母親的口語化的稱謂表達。也就是說,從有「媽」(母)到媽媽一詞被專指母親,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時光。

據說,當年宋人稱母親為姐,還有這樣一層意思,即希望自己的母親像後來稱呼的姐姐一樣年輕漂亮,只是,現在我們已經回不到這個層面上去了。這和母親曾被稱為「家家」一樣讓人感到溫暖和心動,也願媽媽不再被當作「母馬」一樣地使喚了。

相關焦點

  • 「媽媽」是外來詞嗎?為何全世界都將母親叫做媽媽
    媽媽是一個對母親的稱呼,全世界各國中,對於母親的稱呼也都不只有一種的,但是「媽媽」這個詞卻是通用的。 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我們古代稱呼母親並不使用「媽媽」這個詞,而是用娘或者母親這樣的詞比較多,所以很多中國人認為,「媽媽」是一個來自西方的外來詞彙。那麼到底「媽媽」是不是外來詞呢?為何全世界都在說這個詞呢?
  • 為什麼客家人會把媽媽叫做「阿姆」?
    ,因為以前幾乎全世界的客家人都管自己的媽媽叫做「阿姆」(mei)。 以前,在客家地區有這樣的一個風俗習慣,稱謂自已的父母不是用爸爸、媽媽,而是用一種比較疏的稱呼來叫喊自已的父母,把自已的父親稱之為阿伯或阿叔,把自已的母親叫喊成阿姆(mei)或阿嬸。有些甚至把母親叫成阿姊。
  • 周潤發98歲媽媽在睡夢中離世,陳玉蓮曾因她怒斬情絲
    3月5日,郭富城媽媽安葬儀式在香港舉行。郭富城身穿孝服手捧母親遺照,緊隨棺木走上山。太太方媛披麻戴孝現身,面色凝重。郭富城媽媽於2月7日在家中離世,享年90歲。在她離世前,郭富城都在美國舉行演唱會。沒想到就在7日,港媒又爆出又一個巨星的媽媽的上個月離世,這個巨星便是周潤發。據港媒報導,周潤發的母親陳麗芳上月13日於家中睡夢中逝世,享年98歲。6日時,周家在沙田寶福山設靈。7日以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日蓮正宗儀式舉行大殮,遺體隨即移往歌連臣角火化,骨灰將安放在家鄉南丫島。
  • PVZ:殭屍曾扮演媽媽寫過一封信,關聯著被隱藏的「媽媽殭屍」!
    可是,遊戲中有一封信件,看起來非常有趣,殭屍曾扮演了玩家的「媽媽」,還與被隱藏的「媽媽殭屍」頗有淵源,你見過這封信嗎?在這封信件中,滑稽的殭屍們扮演了玩家的母親,用他們極其蹩腳的書法寫了幾句話,企圖忽悠玩家打開門。在信中,殭屍寫道:「你好,這封信是你媽媽給你的,你媽媽叫你到我家來吃『燉肉』,記得出門時要打開前門,清空草地」,落款為「親愛的媽媽(不是殭屍們)」。
  • 泰星的媽媽們長啥樣?Mike媽媽像姐姐,JamesJ媽媽很和藹
    薩瓦迪卡,每天都在追泰星們的劇欣賞他們的高顏值,今天我們來八卦點其它的,當紅泰星們的媽媽長什麼樣呢?今天簡單給小夥伴們盤點幾個。Nadech的養父母,母親基本上現在在照顧生病的父親,然後打理Nadech的日常。
  • 母親節對媽媽的告白,那些真的勇士是敢於成為媽媽的女孩
    馬某寬和自己的母親並非從小生活在一起,據馬某寬老家的鄰居回憶,馬某寬從小父親去世,在他12歲的時候,母親改嫁到了甘肅,只是母親改嫁的時候,帶走了弟弟和妹妹,獨自留下了馬某寬。有人說馬某寬是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叔父一起生活。還有人說馬某寬是和姐姐和奶奶一起生活的。
  • 她為娘家媽養老:工資卡給媽媽保管,媽媽把她家的錢和物送給姐姐
    ——米爾一個母親疼愛自己的孩子,她會用你難以想到的各種方式來進行。只要她心裡有這個孩子,她就會時時處處地掛念她(他),時時處處地為她(他)著想。她採取的方式,只有外人想不到,沒有做母親的做不到。母親的愛廣闊而偉大。我們為母愛而感動。
  • 親愛的麻洋街:文藝的曾家,全能的曾奶奶,舞蹈的擔當曾媽媽
    麻洋街上住著馬家、易家、歐家、曾家、梁家、孫家共六戶家庭。麻洋街最文藝的家庭當屬曾家,雖然是獨自美麗著,但卻自有腔調。 曾好是曾家的公主,不僅單純美麗,鋼琴也彈得特別棒,所以追求曾好的男生還挺多的。劇中曾好沒什麼主見,好在閨蜜馬曉曉比較強勢,因此曾好會比較重視馬曉曉的意見。
  • 賈玲:媽媽讓我以電影的方式再愛你一次
    人這一生有堂必修課叫做遺憾!你們覺得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呢?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一點在喜劇演員賈玲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賈玲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其母親意外去世,當時賈玲媽媽也不過才40多歲,這對於賈玲來說根本無法接受!
  • 大多數媽媽沒有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卻變成了驚濤駭浪的金剛
    最近大火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話題不斷,一打開微博就是30位爭奇鬥豔、又瘦又美又有錢的姐姐。[可能不滿意,卻並不全是失望]《乘風破浪的姐姐》開片:三十而驪,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但對於大部分的媽媽來說:三十而立,肩負重任艱難向前。2018年,一個韓國短片引起關注。
  •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的祝福語 母親節對媽媽的感謝語暖心短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祝媽媽母親節快樂的祝福語 母親節對媽媽的感謝語暖心短句 5月10日是2020年的母親節,也就是明天拉,下面小編整理了一組祝媽媽母親節快樂的祝福語,這一天對媽媽說點感謝語暖心短句吧。
  • 媽媽76歲也不顯老,基努裡維斯帶她出席奧斯卡頒獎,被誤會是女友
    據英國媒體2月10日報導,曾主演《黑客帝國》的著名演員基努·李維斯帶媽媽出席了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並走了紅毯,但是許多人誤以為那是他的女朋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基努·李維斯一直被稱作是「好萊塢的一股清流」,作為優質暖男,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他帶著的母親一起走了紅毯。但剛入場時,大家都以為這是他的女朋友。
  • 母親節:感謝媽媽的辛苦付出,請收下孩子給您愛的「禮物」
    事實是孩子學會走路後,伴隨的是孩子不斷增長的好奇心,這裡摸一摸,哪裡玩一玩,他們有著消耗不完的精力,稍微一不留神「好奇寶寶」又「幹壞事」去了,常常惹得媽媽哭笑不得。後來覺得孩子上學就好了,到時候再怎麼調皮去到學校總有老師幫忙管著,自己也可以放鬆點了。但是孩子上學後並沒有放鬆,還是那時刻緊繃的琴弦。
  • 我的媽媽是超人
    她便是我們的媽媽。據說因為神不可能無處不在,所以才創造了母親。但是,許多人成為了媽媽後,既想照顧家庭,又想兼顧職場,因此每一位職場媽媽都不得不練就一身金剛鎧甲:左手育兒,右手工作,恨不得把24小時當成48小時用,像個陀螺一樣在生活。如果說媽媽是超人,那麼職場媽媽就是超人中的超人。
  • 「三流媽媽給手機,二流媽媽給玩具,一流媽媽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愉快的周末,你癱在家裡的沙發上刷著《乘風破浪的姐姐》,想像著自己也像姐姐們一樣在舞臺上三十而驪,光彩奪目,活出自由。可眼前一個稚嫩的聲音,把你拉回了現實,粉碎了你的完美幻境。
  • 母親節感謝媽媽的話感謝語 感恩媽媽的句子唯美簡短暖心
    母親節感謝媽媽的話感謝語 感恩媽媽的句子唯美簡短暖心  母親節感謝媽媽的話怎麼寫?2020年母親節就在明天,你是陪伴在媽媽的身邊,還是遠在他鄉。不論你在何處,媽媽永遠在我們心頭,她時時刻刻都在記掛著我們。2020年母親節到了,你最想對媽媽說那一句呢?感謝媽媽的話怎麼寫呢?小編整理感謝母親的話及2020最新母親節感恩句子。
  • 母親節感謝媽媽的話怎麼寫?感謝母親的話及2020母親節最新感恩句子
    母親節感謝媽媽的話怎麼寫?2020年母親節就在明天,你是陪伴在媽媽的身邊,還是遠在他鄉。不論你在何處,媽媽永遠在我們心頭,她時時刻刻都在記掛著我們。2020年母親節到了,你最想對媽媽說那一句呢?感謝媽媽的話怎麼寫呢?小編整理感謝母親的話及2020最新母親節感恩句子。
  • 一代天后,生活日常全靠母親,母親逝世,人生崩潰,曾抑鬱自殺?
    李宗盛也曾說:「陳淑樺之後,能和她相提並論的歌后只有王菲了。」陳淑樺,曾是一代人的記憶,她的《夢醒時分》、《滾滾紅塵》、《你走你的路》等,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曲目。那麼這樣一個天后級的歌手,怎麼在正當紅的時候,突然就消失的大家的視線中了呢?
  • 打破母親刻板印象,女人可以是燭光裡的媽媽也可以是燈牌裡的媽媽
    母親瘋狂追星不著家被吐槽,男人可以至死是少年,為何女人不能至死是少女?13年前,一個因為瘋狂追星而上了社會新聞的楊女士為不少人對飯圈追星留下了一個刻板印象。如今在脫口秀節目《奇葩說》上又一次就這樣的問題開始了探討。
  • 「媽媽」這個稱呼,哪怕只是叫一叫,就會觸動心弦
    紀伯倫曾說過,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基本上,所有嬰兒降臨到這個世上,所學會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呼喚爸爸和媽媽。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光是在心裡默念媽媽這兩個字,便覺得瞬間充滿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