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突然迎來重擊,被猝不及防的疫情撕扯著,那些原本被隱藏不亦說出的話和瑣碎的爭吵,都定格在溫暖的陪伴中,讓彼此有了抵禦困頓的盔甲。
「我不懂愛情是什麼,但我想以後的生活裡都有他。」丸子說。
20幾歲的年輕情侶,本該有著喝奶茶看電影的日常,卻在疫情後,像是經過了滄海桑田。
別人來探探交友,他卻來招工
他是一名銷售主管,她是一名年輕護士。
這段感情,要從探探上的一次「陰差陽錯」說起。
凱凱與丸子在社交平臺探探相遇,卻沒有上演以往愛情故事中相見恨晚的橋段。「當時上探探,原本是想給公司招聘合適的員工,探探上從事銷售的年輕人很多,一對一溝通很有效率,於是就繞開了招聘網站。沒想到的是,員工沒有招到,卻遇到了今天的妻子,早知道我應該把照片美顏了。」
回憶起這段「不合時宜」的相遇,丸子卻帶著甜甜的笑。「我上探探是來找男朋友的,因為家裡催得緊,相親對象又總是不合心意,抱著試試的心態來的,誰知道遇到個招工的。」
與被家裡安排相親相比,社交平臺上的相遇讓丸子覺得輕鬆,沒有陌生人初見面的尷尬,也省去了不必要的寒暄。
雖因錯位的社交目的相識,卻成為那段時間中無話不談的密友。同是90後,又都是湖北人,凱凱和丸子莫名中被紅線牽引。
探探是由網絡連接的社交平臺,但不妨礙能滋生出愛情的種子。半個月後,凱凱和丸子終於見面了,正式確定了戀愛關係。
《重慶森林》裡說,「每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而你或者對他們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他會變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
丸子和凱凱無疑是幸運的。
封城前他可以回老家的,卻留了下來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原本甜甜的戀愛變了。
今年2月,丸子所在的湖北大冶進入預警,收治全市的新冠確診患者,自己也被派往前線從事醫護工作。回憶起那段時間,丸子的眼睛裡閃著光,偶爾也會哽咽。
「看到病人被接連送過來,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心裡很怕,沒經歷過這麼大的事兒,卻被莫名的力量推著。我是大系統中的一粒螺絲釘,服從安排,做好每件事。」
「他在武漢,原本可以在封城前回老家的,知道我要在醫院工作,就馬上趕過來了。那段日子,他是精神支柱。」
「晚上下班回家,他會陪我在陽臺上站會兒,看著空曠的城市,祈禱疫情早點過去。那會兒他跟我說,疫情結束,我們就結婚。」丸子扯了扯衣角,眼眶紅了,那天是兩人相識的398天。
上班期間,丸子和其他戰疫醫護人員一樣,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要連續六個小時不能吃喝、不去衛生間,在照顧病患的同時,也要保護自己不被感染。每天按照醫囑去給病患測體溫、送日常用的藥劑,有的病人咳嗽的厲害,自己也會不自覺的拉緊口罩。
「偶爾也會刷微博,關註上面公布的疫情數字,再回頭看看身邊躺在床上的病人和窗外空曠的城市,心裡不是滋味,很難過,覺得一切都不像是真的。」丸子說。
這場戰役,對一個剛工作沒幾年的年輕護士來說,心理上的衝擊遠大於身體上的疲累。
那段時間,凱凱就成了丸子的生活管家、健康衛士,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男女朋友,卻是此時最值得信賴的依靠。這個平日裡不怎麼進廚房的大男孩,也成了精於廚藝的行家,為丸子守好大後方,照顧起日常起居。
相比於老年夫妻,年輕情侶在陷入困境時,更容易分手一走了之,可他們沒有。
城市失去了光,可我們卻將彼此照亮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凱凱和丸子與其他普通人一樣,用自己的方式熬著、祈禱著。
小區裡沒什麼人,偶爾會有救護車的鳴笛聲,凱凱為丸子擔心,害怕出事,家人都不在身邊。凱凱覺得自己是男人,應該擋在前面,可當時,只能看著丸子衝在前面。
那段時間,原本平凡甚至略帶枯燥的日常,那些最為普通的人間煙火,成了昂貴的奢求。每晚下班回家,凱凱做的一碗熱湯麵,對丸子來說,勝過一切珍饈美味。
平日裡沒有經歷過的人生起伏,都被濃縮在這兩個月裡,兩個人的關係被拉得更近。
回憶起在探探上的相識,凱凱當時是奔著招人去的,滑到丸子時條件反射式的順手就向左了,探探上的左滑是表示「不喜歡」的意思,但不知怎麼就覺得滑錯了,凱凱為了找回這個驚鴻一瞥的姑娘,還特意付費買了「滑錯找回」功能。
「這不是巧合,我相信緣分,註定要走進她的世界,陪她渡過這段難熬的日子,慶幸在探探上的那次相遇。」凱凱說。
在武漢解封後,很多擔憂和期盼被一下子釋放了,很多分離的人,終於可以擁抱了。而凱凱和丸子,卻比分別的人們更需要彼此。
閨蜜曾經問丸子,凱凱家境不算是闊綽,你們認識時間也不長。但丸子心裡知道,感情不分高低貴賤,份量自在人心,就像有人拿易拉罐環兒求婚,也能聽到那聲「I DO」。
哪有什麼生死之戀,都是些普通的日常
解封後,凱凱和丸子拍了婚紗照,去丸子喜歡的甜品店點了紅豆湯圓,挑了準備結婚用的擺件和花草,去做那些普通情侶都會做的事。
丸子的手機裡,有一個專屬相冊,裡邊的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這段時間的日常:
護士站熬夜的同事,厚重的防護服、醫院窗臺上的綠蘿,還有凱凱做的素炒西藍花、晾曬的衣服、被打掃的一塵不染每日消毒的地板……她說:「這是我的寶盒,是命運饋贈的禮物。」
熬過艱難的人都知道,未來的每一分一秒都彌足珍貴,那些留在身邊的人,就這樣永遠刻在心裡。普通人面對災難時的「日常生活」,已經超越了個體經驗,具有了普遍性的意義。
也許本沒有什麼一眼萬年的龍蝦戀人,只是遇到了那個最合適的人。這些散落在城市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愛情中最讓人感動的打開方式。
這是尋常的故事,也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故事。
歲月安穩的時候,TA和你一起柴米油鹽;困難艱險的時候,TA同你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