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氪WISE 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在北京舉行,社交平臺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受邀出席。
在演講中,潘瀅提到,很多人會本能地感覺在一個非熟人社交軟體上,男性用戶比女性用戶更活躍,但實際數據卻顛覆了人們的想像。「我們看到的數字是什麼呢?探探上的女性用戶平均每人每天的滑動,總滑動次數是300次,而男性用戶是200次——也就是說女性用戶的活躍度是男性用戶的1.5倍。」
潘瀅指出,這種反差可能有點出乎意料,但背後的原因又特別好理解。「因為女性用戶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還是一個被動、被挑選的角色。大部分女性用戶在等著別人來追求,很少女性有勇氣主動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男生。但只有在探探上,實際上你是第一次體驗到了主動挑選的權利,女性自己甚至都不覺得。似乎只是在左滑右滑,但實際上卻第一次實現了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挑選真正喜歡的人,而不是又回到一個被動等待、被別人挑選的地位。這就是這些數字真正的由來。」
還有一個數字也非常有意思,潘瀅指出,女性用戶雖然每天滑動300次,但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左滑。「我們的女性用戶的平均右滑率是6%,而男性用戶的右滑率是60%,數字差了10倍,6年幾乎不變。」
對於數字背後男女用戶真正的想法,潘瀅提到,男女用戶的想法確實有很大的差異。「可能有一些用詞,在場男性用戶不一定會覺得非常的舒服,但非常真實。比如女性用戶會告訴我們,她的心態是『不湊合、不將就』,男性用戶想的卻是『只要有會呼吸的女生跟我聊天就足夠了』。女性用戶想的是『我要找我喜歡的』,男性用戶告訴我們的卻是『天啊,居然還有人喜歡我?真好』。
關於如何平衡滿足男女用戶的差異,潘瀅提到,探探最終選擇了聚焦女性的喜好來推薦。「我們在做算法之初的時候,簡單地想,我們要給女性用戶找到她喜歡的男性,給男性用戶找到他的喜歡女性。但後來我們改了,變成給女性用戶找她有可能喜歡的男性,但是給男性用戶去找有可能喜歡他的女性,之後我們配對的成功率就有很大的提升。」
潘瀅還分享了探探用戶的一些暖心舉動。「探探6年,有200億次線上的配對,其中很多都變成了現實中的愛情,有很多用戶結婚了,給我們發請柬,也有人給我們發一些當地的土特產。印象最深的是給我們寄了一個豬頭到辦公室,而且也有很多『探二代』也已經出生了。」
在演講的最後,潘瀅告訴大家,「如果你也跟我們的用戶一樣,覺得現在很孤單,那我覺得你不妨稍微大膽一點,也許你和真正的愛情之間,就只差勇敢這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