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膽囊結石不再長大?專家表示:及早治療才能避免持續傷害

2020-12-06 紅網

李小攀科普膽囊結石知識。

紅網時刻12月4日訊(通訊員 鍾靚)膽囊結石如果不再長大、然後一直安安靜靜沒有症狀,是不是就能「人石和平共處」?這是很多膽囊結石患者的內心想法。長沙京石結石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小攀介紹,目前醫學界尚未發現可有效控制膽囊結石增大的特效藥物及方法。然而,膽囊結石無論大小,對膽囊功能的損害都不會減少,因此建議髮結石後儘早就醫。

專家:暫無有效方法、控制膽囊結石的增速變化

膽囊結石是一種成因複雜的常見病,代謝紊亂、飲食、肥胖、妊娠等多種因素均可誘髮結石。李小攀表示,膽囊結石成因、包括膽囊及膽道系統的結構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個人身體差異,以目前的醫療水平,暫無藥物可控制結石的生長及增速。正因膽囊結石的生長及增速不可控,因此臨床上對於結石數年沒有變化、或數月之間結石突然增大數倍的情況,都十分常見。

常德的李女士,就是一位在短期內結石几乎增大三倍的典型患者。自膽汁出現異常到結石增大至1釐米,僅僅只過了3個月時間。原來,今年9月份她在全身體檢中查出膽囊結石,當時僅4毫米。11月時上腹出現疼痛後,意識到可能是膽囊結石,便想複查看看結石狀況,誰知結石已增大至1釐米。

當得知目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控制結石的增大時,李女士便決定趁早手術解決。因此趕到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就診,通過經臍無痕保膽取石手術順利取石並保住了功能正常的膽囊。

無論膽囊結石大小是否發生變化,建議早查早治

在患者關注如何控制膽囊結石不再長大的同時,都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點:結石無論大小是否變化,對膽囊功能損害都是持續存在的,且損害速度及程度均不可控。

李小攀表示,膽囊是參與消化的重要器官,一旦出現結石,無論大小,都可能隨時堵塞膽囊管導致膽囊炎症、水腫、失去功能,還可能掉入膽總管導致更為嚴重、更難處理的膽總管結石,甚至招致危及生命的膽源性胰腺炎。

因此,發現膽囊結石後,不必執著於結石的增大問題,更應將注意力放在及時治療上。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專家提醒,隨著結石對膽囊功能的危害加重、併發症的出現、以及年齡的增大,治療難度和風險也相應增大。所以,建議發現膽囊結石後,及時就醫處理。

相關焦點

  • 三個親姐妹相繼確診卵巢癌 專家強調及早預防、治療
    這位專家表示,卵巢癌預後效果差,早期無典型症狀,70%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確診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過四成,堪稱「最兇婦癌」。吳小華指出,如果能夠早期意識到發病風險、及早幹預,可有效預防和治療卵巢癌。
  • 膽囊結石不再一刀切,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醫生妙手「保膽取石」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將膽囊與結石「一刀切」,但人的膽囊極其重要,膽囊切除有諸多隱患,甚至可能影響整個身體器官的正常運行。那麼,能否在取出膽囊結石的同時保留膽囊呢?看看以下案例就知道了!保膽取石案例74歲的郭大爺在五年前就查出來有膽囊結石,平時進食油膩食物後就會感到右上腹不適,到當地醫院看過建議其做切除手術,但郭大爺對手術一直有深深的顧慮。
  • 三個親姐妹相繼確診卵巢癌 專家強調及早預防、治療-中新社上海
    這位專家表示,卵巢癌預後效果差,早期無典型症狀,70%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確診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過四成,堪稱「最兇婦癌」。  吳小華指出,如果能夠早期意識到發病風險、及早幹預,可有效預防和治療卵巢癌。這位專家建議,對於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的人群,經專業醫生評估後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
  • 膽囊結石膽囊炎不及時手術的後果,拖病拖出大問題!
    女性患者,43歲,十餘年前就有膽囊結石、膽囊炎,經常疼痛不適,醫生建議手術切除,但患者思想保守,覺得膽囊一旦切除,就會損傷元氣,影響吃飯、生活質量下降,做了手術以後身體的抵抗免疫能力也會下降。這些顧慮加上對手術的懼怕恐懼,所以拒絕手術。患者雖然經常右上腹疼痛不適,但疼痛不是很劇烈,忍一忍就過去了,所以一直沒有很重視。最近出現發燒、腹痛加重、皮膚黃疸後住院治療。
  • 沉默的殺手:膽囊結石誘發膽囊癌!
    門診來了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女性,捂著肚子進了我的診室,一進來就對我說,「醫生,我膽囊結石發作了」。這位患者頭一晚就開始肚子痛了,自己想當然,不就是膽囊結石發作了嗎?自服消炎利膽片,忍了一晚上,也沒見好轉。才大清早跑來醫院了。患者最開始是10年前就診斷有膽囊結石,這十年間,反反覆覆疼痛,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摘除膽囊。
  • 眼壓控制住就不再用藥?聽聽專家怎麼說
    所以,青光眼特別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主要的治療手段是通過藥物和手術等方式來控制眼壓。那麼是否眼壓控制住了 就不用再吃藥了呢? 今天我們有請到愛爾眼可以園集團遼寧省區副總院長、國內知名青光眼專家趙平教授為我們答疑解惑。
  • iPhone聽筒進水如何處理?這樣做才能避免傷害手機
    iPhone聽筒進水如何處理?那天看我的前半生那部電視劇,劇裡有一個片段一直讓我記憶猶新,就是羅子君穿的小羊皮高跟鞋不能沾水的畫面,然後跟賀函絮絮叨叨的在車裡抱怨。你說誰能想到一雙鞋子不能沾水呢?或者當時買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過下雨天不能穿吧。
  • 牙齒鬆動的嚴重後果是牙齒脫落 如何治療呢?
    引起牙齒鬆動的原因很多,大部分牙齒鬆動都是牙周炎引起的,對於口腔的護理,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這樣才能保護好牙齒的健康。那麼,牙齒鬆動會導致牙齒掉落,應該怎麼樣治療呢? 牙齒鬆動有哪些治療方法? 一、調整咬合 咬合創傷也會引起牙齒鬆動,多根牙可能鬆動不明顯。
  • 給新生兒「採足跟血」,能及早診斷治療兩類疾病,多心疼也別抗拒
    其實之所以有這項檢查,是及早診斷治療那些患病早期無明顯症狀,但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檢查內容是,寶寶出生三天後,從腳後跟抽取兩、三滴血進行檢測。採足跟血並不會對寶寶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反而會提前檢測出身體問題,在最佳時間治療,為新生兒的健康護航。
  • 痛風降尿酸治療的6個問題,看看專家如何解答?
    Which:哪些痛風患者需要降尿酸治療? When:痛風患者何時開始降尿酸治療? How:如何選擇降尿酸藥物?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尿酸持續達標可以促進痛風石溶解,降尿酸治療(ULT)延緩HUA合併CKD患者的腎功下降,減輕痛風患者胰島素抵抗,因此降尿酸治療可以降低痛風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風險。 總之,痛風患者降尿酸治療可以全面獲益。(1)降低血壓,減少冠心病的發生,改善預後。(2)減少CKD的發生,改善腎功延緩腎病進展。
  • 雲南治療兒童白內障專家推薦
    核心提示:內障在任何年齡階段皆可出現,甚至是小孩子身上,很多家長就是因為對此方面缺乏認知,導致沒能及早察覺孩子眼睛異常,甚至因此而耽誤了孩子白內障的治療,造成難以挽回的視力損傷。   白內障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高頻率出現的眼睛疾病之一。
  • 深圳確診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另有8例觀察病例在隔離治療
    專家研判,現已進入春運期間,正在迎來運輸高峰,人員大規模流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輸入深圳的風險將持續增加,但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01、香港專家怎麼看?袁國勇教授提醒市民不要吃野味。而對早前新型冠狀病毒可以[ 有限度人傳人 ]之說,世衛表示未有證據表明,傳播途徑仍有待考察。
  • 風起蒼嵐:謝崢終於長大了,不再是別人的工具,知道如何打理一切
    不過穿越到蒼嵐大陸,其實也有很大的難度,因為這裡是強者的世界,只有變得特別厲害,才能有話語權。不過對於風戀晚來說,只有顏漠戈陪伴著她,她就有一天成為超級強者。而在最新漫畫中,謝崢終於獲得了朱果,不過她也治好了那頭大蛇。看來她終於長大了,至少不再是別人的工具。在這一話的漫畫中,嵐淵大陸已經開始,不過第一次出場的並不是桑冉,也不是風戀晚,而是天才謝崢。
  • 造成小兒腦癱的原因主要有3個,要儘量避免,若患上要及時治療!
    導語: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小兒腦癱這個疾病其實是很可怕的,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傷害,對孩子生長發育產生不同程度的障礙,甚至有可能會讓孩子有終身殘疾的問題。對小兒腦癱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夠掌握防治的方法,及時採取治療和合理的康復措施,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 楓糖尿病不能夠治癒,但是及早治療,可以幫助改善症狀,避免死亡
    這種病不能治癒,但及時、正確的治療可以使兒童存活下來,症狀可以改善。發生代謝性失代償的急性危象的治療應採取緊急措施,否則容易造成患兒死亡。常見的治療方法如下:1、胺基酸與營養治療靜脈滴注或鼻胃管滴注特製的無肝胺基酸輸液(支鏈胺基酸)混合胺基酸溶液,同時靜脈滴注葡萄糖(或高滲葡萄糖)和電解質。治療前血漿亮氨酸水平普遍高於40mg/dl。
  • 敗血症不容小覷,掌握患者早期的症狀,以便及時發現,及早治療
    大家必須掌握患者早期的症狀,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及早治療,以下給出了詳細的解釋。 3、腸胃不適 敗血症除了感染中毒,皮膚有損傷之外,還會對腸胃造成傷害,引起嘔吐、拉肚子等症,嚴重時會有拉血吐血的情況
  • 效果如何?聽聽專家怎麼說
    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但是目前全球都沒有特效治療方法的急性皮膚病。作為我國首批快速引進的48個境外已上市「臨床急需新藥」之一,今年7月,國家藥監局批准了國內首個帶狀皰疹疫苗上市,8月已經率先開始在北京上海開始接種。疫苗推出後很多人關心,自己要不要打疫苗?保護效果如何?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這幾種治療溼疹最有效的土辦法,連三甲專家都推薦!
    專家眼中的溼疹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主任醫師李鄰峰醫生指出,溼疹雖然是一種皮膚疾病,然而其對患者的影響絕不亞於一些內臟疾病。在國外曾有相關研究,溼疹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甚至比哮喘、冠心病更加嚴重。
  • 專家:腹型肥胖為女性心臟病獨立危險因素 醫學運動治療需遵醫囑
    專家指出,腹型肥胖是女性心臟病獨立的危險因素;醫學運動治療和去健身房健身不同,需由醫務人員通過評估開具運動處方。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心血管疾病是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心內科專家李楠博士3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腹型肥胖是女性心臟病獨立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