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2000元稿費到將近2000萬版費,劉慈欣用了20年
1999年,還是電力工程師的劉慈欣,《流浪地球》發表,當時大劉只拿了2000的稿費。
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高達46.8億,那作為原作者加編劇,劉慈欣能拿多少錢呢?
先不說改編權多少錢,先來看看劉慈欣的版稅收入。
2019年,「第13屆作家榜」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以《三體》系列作品,超過餘華、莫言等人的暢銷代表作,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
那劉慈欣憑藉《流浪地球》究竟能拿多少錢?如果是一次性買斷版權,劉慈欣恐怕只能拿到十幾萬,如果是按票房分成,大劉拿到的就是幾百到上千萬了。
2、歐巴馬、雷軍、馬化騰都是三體迷
在國外,最火的不是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的作品,而是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
連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讀完第一冊之後,都意猶未盡,讓秘書發郵件,希望大劉能夠儘快把新書寄給他,讓他先睹為快。 沒想到,大劉竟然當作一場惡作劇給刪了。 直到中國外交部找到大劉,大劉才知郵件並非戲言。
後來鐵粉歐巴馬來中國,也曾點名要見他,當面催更。
歐巴馬對這本書很痴迷,他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震撼,他甚至覺得比起廣袤宇宙,自己當總統,是那樣的渺小。
2015年《三體》獲得了雨果獎,這絕對是科幻界的諾貝爾級別的獎項,也是首位亞洲人獲得的獎項。
可以說,劉慈欣以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界提升到世界水平。
雷軍、馬化騰等大佬,經常說的黑暗森林、降維打擊,也都是從三體來的,他們從三體中看出的是戰略部署,為此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商界大佬雲集,連劉慈欣都被邀請了去。
不過劉慈欣自己倒覺得有些尷尬,自己寫的都沒有大佬們解讀出來的戰略思維那麼深刻。
3、多年沉澱,加上好時代,才成就《三體》的火爆
我們看到現在的劉慈欣名利雙收,其實他默默寫科幻作品很久了, 《三體》不過是讓他名聲大噪的一部作品而已。
除了三體,他還寫有《鄉村教師》《朝聞道》《球狀閃電》等作品。
他從1989年開始創作,但直到1999年,才開始在科幻界嶄露頭角。他在山西娘子關電廠當計算機工程師,工作不是特別繁忙,他在上班摸魚期間,完成了多部作品的創作。如果不是寫科幻作品,劉慈欣覺得自己可能像大部分人一樣,安安分分上班,然後退休,一生就這樣平淡過去。
是寫作讓他的人生發生了大逆轉。就像當年明月一樣,憑著閒暇時間寫就《明朝那些事兒》,從此人生開始大放異彩,這種成就和輝煌甚至連他們本人都始料未及。
他怎麼也沒料到,三體能如此火爆,書大賣,三體書的銷量在全球破2100萬冊,書也被改編成電影, 光《流浪地球》的票房竟然就高達46.8億。
劉慈欣曾坦言,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是中國的發展造就了三體的爆火。 中國最強的感覺是什麼?未來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在中國這麼強的未來感。 國運盛,文運盛,這對科幻作品是極其精準的。你在任何一個貧窮的發展緩慢的地方,科幻文學肯定不行, 可以說我就是時代的產物,我要生在別的時代,可能都不會成為科幻作家。
科幻作家何夕這樣評價劉慈欣:劉慈欣是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冷酷的道德評判者,再加上一個冷靜的思想者。
所以在劉慈欣的書裡,你往往看到的是除了超震撼的想像力,宏大的格局之外,還有哲學的深思,人性的拷問和掙扎。
《三體》一共3本,分一二三部,分別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本書是一個系列,由淺入深,環環相扣,讓你進入一個奇異而有震撼的世界。
雖是科幻作品,但並不晦澀難懂,物理,天體一竅不通的我,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這套書如果你沒看,真的強烈建議你去看一下,不管是格局、價值觀、戰略思維,讀完之後,你都會受益匪淺。
如果你也喜歡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