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先秦藝術中,為何音樂文化能夠獨領風騷?

2020-12-22 史海殘雲

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始於先秦,有著濃厚的古代浪漫主義色彩,在商朝巫樂繁榮,周朝禮樂政治化了的大背景下,音樂文化一直是先秦諸多文化中感染力最強,傳承最久的文化現象。

這並不是偶然的,作為社會的上層階級,已經把音樂看成他們政治地位的炫耀,而下層人民對音樂的喜愛是從詩經風篇開始,十五個地區不同的音樂風格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音樂在先秦時代,絕不單純的是情感的宣洩,它更像是個人的哲學思維的名片。

伯牙和鍾子期地位,經歷大大不同,但是在一曲高山流水下,兩人的精神世界奇異共通了,這種突然有人了解自己的感覺是神奇而可貴的,所謂曲高和寡,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拋棄地位和財富,對人生態度本身的共通和欣賞是只有人這種高級動物才擁有的精神快感,由此可見,先秦音樂承載的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先人們的整個人生

一.音樂超脫階級的屬性,促使其先秦文化的重要載體

1.音樂文化於古代文化最易傳播

文學,音樂,美術等等,是人類精神世界財富的展示,在先秦時代,音樂文化具有壓倒其他兩項的優勢,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先秦的識字率現代人可想而知,文學掌握在上層統治者的手中,他脫離了人民的基礎,是一脈單傳的

美術在當時主要體現在大量的壁畫,和祭祀中的裝扮上,他神秘主義色彩濃厚,或者過於淺顯,或者過於深奧,由於美術工具的簡陋,表現力遠遠不能和後世的美術相比,他還處於單調枯燥的萌芽階段。

音樂則完全不同,他甚至承載了文學傳播的作用,大量的文字用詩歌唱出來,傳承下去,一個大字不識的農夫可能掌握了幾首甚至十幾首歌謠,他雖然不能寫出其中的歌詞,卻理解 大概的意思,並且教導子孫後代將歌謠傳唱下去。

2.音樂在上層階級具有獨特功用

夏朝的音樂應該已經有相當的發展了,據說大禹治水有專門的歌謠稱頌,然而音樂文化的第一個快車道,是在商朝,商有濃厚的巫術背景,祭祀崇拜大量的鬼神,各種儀式中的音樂層出不窮,同時有享樂主義傾向的商朝人,將音樂,美色,口腹之慾揉捏在一起。

舉辦各种放蕩的酒宴,這甚至成為了這個王朝覆滅的根本。周朝將音樂政治化了,他成為了高層文化壟斷的工具,成為了個人政治地位的展示,什麼人唱什麼歌,跳什麼舞都有嚴格的界定,歌曲面向社會,從單純的祭祀,巫術場合被解放了出來,成為了社會管制,塑造道德體系的工具。

3.民間音樂發展極快

雖然周朝嚴格管控音樂,然而民間音樂仍然發展的很快,並且各個地區的音樂風格迥異,樂器上除了禮樂的編鐘,鐃,鼓外,民間的陶笛、古笛,壎等也大量的出現,秦地的古箏在春秋時期興起,戰國時候發展達到了高潮據說他集武器和樂器於一體,橫起來可以奏樂,豎起來可以揍人,箏音悠揚激昂,往往承載著彈奏者大量的情感,成為了在上層和民間都風靡的樂器。

二.先秦音樂創作蘊含人文主義思想

1.先秦之際為百花齊放年代

音樂的雛形是一段旋律,一段節奏,以及旋律和節奏的延伸,黃帝時期就確立了十二律,一律五音。夏商的音樂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神秘主義的旋律和詭異的節奏突出了對先祖和自然的崇拜。到了周朝,音樂節奏平緩和莊重了起來。

先秦的哲學思想百花齊放,具體到音樂的態度上,儒家獨尊周朝禮樂,講究等級,突出旋律的教化作用,而道教講究順應自然,大聲稀音,大象無形。

將音樂哲學化,此時的音樂文化不單單是節奏和旋律了,他變為了人生態度的展示,很多著名的樂師都創作了風格迥異的作品,期待著人們的欣賞。

2.音樂風格成個人名片

不管周朝開始將音樂藝術設立了怎樣的門檻,無論孔子怎樣用禮崩樂壞來形容春秋時代,音樂畢竟在全社會普及了開來,而藝術鑑賞力是一門需要天賦的能力是不會被財富和地位局限的

高山流水的故事中,伯牙貴為晉國上大夫,自小接受嚴格的貴族教育,音樂方面有極大的才能,他的音樂老師是當時著名的琴師成連,成連將伯牙帶到人跡罕至的地方,用孤獨來觸發少年心中最深處的琴弦,讓伯牙學會了天人合一的琴技,卻也為他難尋知己埋下了伏筆。

他的音樂造詣太高,在上層社會無法尋找到能理解和欣賞自己琴技的人,心中一定是苦悶的,而先秦的士人,意氣相投是交友的最高境地,伯牙地位崇高,身邊阿諛逢迎的人想必不少,卻無法得到知己,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

3.音樂傳達先秦士人統一氣節

在華夏文明還年輕的時候,社會的精英士人們固然高高在上,卻還有著赤子的情懷,天真的夢想,他們還沒有那麼功利,他們還說的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類的話,他們還把心靈相通看成最高層次的愉悅

筆者是能夠理解伯牙的心情的,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有一個人無需任何提點,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心意,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啊,人與人之間那麼的不同,樵夫和士大夫生活中唯一的交集,是如此的深刻而默契,伯牙曲高和寡的苦悶,在漢陽的那個夜晚,被鍾子期的讚嘆排解了。

當他在鍾子期的墓前彈完憂傷的最後一曲後,毅然捨棄了自己最愛的藝術,這是對士人的責備和與自己的和解,最愛的琴技在鍾子期死後,世間再也沒有人能夠完美的理解了,哀莫大於心死,以後的春秋,也只有士大夫的伯牙,而沒有琴師伯牙了。

明明只見到了那個樵夫一面,清淡的聊了幾句,心卻仿佛被填滿了一般,胸中的情懷,對自然的讚嘆,總會有人理解並贊同的,只是天妒英才,伯牙與鍾子期的緣分,也只局限了短短的幾曲,而我伯牙做的,也只能是從此再也不彈奏音樂了。

三.高山流水遇指引實為人生幸運

1.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多麼悲傷美好的感嘆啊,因為興趣愛好相見的人們,也許在熟識以後會在別的方面產生摩擦和爭執,人最好的交往狀態,就是人群中,某個點默契的相視一笑吧。

在這裡揣測伯牙,和鍾子期的以後也許是不合適的,然而正是第二年鍾子期的悲劇,讓整個故事更富有感染力了,一個能聽懂高山流水的樵夫,來歷真的那麼簡單嗎?故事沒有展開介紹,讀者可以無限聯想。一個不卑不亢站在士大夫面前侃侃而談音樂的鐘子期,和謙和的伯牙一樣,是難能可貴的。

2.音樂領域成精神世界共鳴

藝術的魅力,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能最大程度上激發人類的共性,最大程度的抵消人們因為教育程度,財富和地位的差距產生的不同

一個閱盡滄桑卻目不識丁的老人,和一個飽讀詩書的年輕人,對某件物品,某段感情奇異而高度相同的看法,本身就是人類這個群體不可思議的表象。人也許是有族群或者群體的共同記憶的,這種記憶隨著母體遺傳,在藝術鑑賞力上表現出來。

在樹後站定聆聽伯牙天籟琴聲的鐘子期是幸運的,他的記憶之門被悠揚的旋律打通了,他在那時那刻就是另一個時空的伯牙,他隨著琴師的歡樂而歡樂,隨著琴師的悲傷而悲傷,他忘記了自己要去砍柴,忘記了艱難的生計和毫無亮點的人生,他可以凝視著晉國上大夫的眼睛,說出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他也可以什麼也不說,只是輕輕的閉上眼睛,擠入伯牙的精神世界。

鍾子期在臨死前的一年結識伯牙,是他們雙方的幸福,也是我們整個華夏民族共同記憶中最美好的橋段之一。

結語:

音樂是跨越階級和種族的文化,也是最富有感染力和最直觀的文化,先秦的音樂文化因為整個民族尚處於幼年時期,發展趨勢顯得多變卻朝氣蓬勃。伯牙和鍾子期人生中短短數個時辰的交集,卻成了他們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

伯牙的音樂沒人真正理解,若是沒遇上鍾子期,也許還會勉強自娛的彈下去,鍾子期若沒有遇見伯牙,興許也還會一直哼著小調砍柴。

可是音樂使其二人相遇,短短數個時辰便成了知己,拋棄了一切物質的因素,純粹的精神知己。所以鍾子期死後,世人再也沒有福氣欣賞伯牙的音樂了。「三尺瑤琴為君死。」

死去的又何止是瑤琴呢,伯牙的激昂,鍾子期的善解人意,甚至華夏民族那種士人的高潔,也都在隨後的時光中,慢慢的消亡了

參考資料:

《列子》

《呂氏春秋》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相關焦點

  • 高山流水遇知音,「子期」的詞已寫好,各位「伯牙」還等什麼?
    高山流水遇知音,「子期」的詞已寫好,各位「伯牙」還等什麼?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進一步傳承安順歷史文化
  • 風之谷:宮崎駿給久石讓獻花,高山流水遇知音,一生難求
    一個意外的相遇,你就是最懂我的人人常說千金易得,知音難尋。可見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不是誰都可以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那個最懂自己的人。宮崎駿和久石讓的相遇,就是一段神奇的故事。久石讓的音樂,就這樣打動了宮崎駿。宮崎駿認定這才是最適合他的動畫,他最喜歡的音樂。這樣的音樂,才是他最想要的。一次相見,一場漫長的旅程,久石讓和宮崎駿接下來合作了35年。在這漫長的35年裡,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很多配樂都是久石讓製作的音樂。曾經很多人不僅僅被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打動,還因為動畫電影裡的音樂,而欲罷不能。
  • 古琴演奏家康夫:文化傳承需要知音
    近日,深圳鹽田區影劇院上演了「高山流水遇知音」文化傳承音樂會。本次音樂會的靈魂人物——古琴演奏家、鋼琴演奏家、教育家、洪派陳氏太極拳傳人康夫先生在談及音樂會以及他的音樂人生時說,文化的傳承首先要培養大眾對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音樂會以傳承為核心 「高山流水遇知音」文化傳承音樂會得到了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支持和幫助。
  • 高山流水覓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難再尋,伯牙破琴絕弦追憶君
    「高山流水遇知音」說的就是伯牙和鍾子期這對好朋友。他們相處得如高山流水般的和諧與美妙,這樣的好朋友怎能不讓人羨慕呢?伯牙是春秋時期的琴師,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中記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 楚國音樂:遺世獨立,獨步世界,深刻影響後世音樂藝術發展
    《史記·楚世家》中記載,周成王時期,冊封楚人的部落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楚國幅員遼闊,物產富饒,國力強盛,華夏文明和蠻夷文化在這裡交融匯合,因而誕生了輝煌燦爛的楚文化。而其中最為矚目的就是楚國的音樂——高山流水,清響絕塵,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典範和奠基。
  • 以琴會友遇知音 昨晚杭州亮相了一場鋼琴古琴即興合奏
    在《琴賦》中,嵇康曾這樣評價過古琴的功能。琴、棋、書、畫歷來是文人雅士最愛。而位列四藝榜首的琴,在孔孟時期就已開始盛行。這門優雅厚重的民族藝術,如何與鋼琴碰撞對話、相互交融?12月4日晚,縵學堂四周年音樂巡演——高平X巫娜「未有期」鋼琴與古琴的瞬間演奏會在杭州西戲live舉行。
  • 一個大官,一個樵夫,一曲高山流水,一對千古知音
    讀明朝馮夢龍編撰的《警世通言》,第一卷即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雅意,被一代一代演繹得無比美好。不過,在我的印象裡,只有伯牙與鍾子期的一組對話,就是伯牙彈了一首高山屹立的樂曲,鍾子期讚賞地說:「巍巍乎志在高山。」
  • 古詩詞中的真摯友情:高山流水遇知音
    中國古詩詞中,也有很多與友誼相關的篇章。古詩詞之所以如此迷人,除了具有優美的表情達意方式之外,更寶貴的是蘊含了詩人詞人的無限深情。同時,古詩詞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帶領我們感受人性中的美好與溫情。友誼,就是一眾文人墨客創作時喜愛的題材之一,其表現人性中的真善美,總能引發我們共鳴。
  • 《夢幻西遊三維版》新服高山流水怎麼樣 高山流水今日開啟
    導 讀 《夢幻西遊三維版》互通新服「高山流水」今日開啟!
  • 高山流水,曾記否古琴臺的十年之約?
    「山青青 水碧碧 高山流水韻依依 一聲聲如泣如訴如悲啼 嘆的是人生難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難覓」李谷一一曲《知音》通透婉轉,唱出了知己難尋知音難覓。那麼知音到底難尋難覓嗎?我們能不能尋覓到知音呢?
  • 【圖集】寶可夢擬人化,鐵甲犀牛獨領風騷!
    換一種口味也能夠帶來一些新鮮感不是嗎? 圖源:endifl 01 鯉魚王 面對這麼一位小蘿莉的形象,你能夠說她不可愛嗎? 03 鐵甲犀牛
  • 為什麼S10能在全球賽事衰退的一年獨領風騷?
    為什麼S10能在全球賽事衰退的一年獨領風騷?2019年6月,為深入貫徹落實上海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上海文創50條」 ),上海出臺促進電子競技產業健康發展20條意見,提出力爭3—5年內,全面建成「全球電競之都」。
  • 主創王炸+國家機密+水墨絕響:《山水情》為何曲高和寡晦澀難懂
    就連這《山水情》的名字都非常地用心,兩位之間有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相似調調,這是中國古人最喜歡的一種境界。另外,片名還有一層寓意:他們的師生情,就像這山水一樣,山高水長,綿綿不絕。,都是細節和微表情解讀專家,都是文化水平和修養極高的藝術大咖,一旦有解釋,就侮辱了觀眾的智商。
  • 有誰知道成語「高山流水」有什麼故事嗎?
    網友不想吃: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於《列子·湯問》。 典故: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 名曲賞析|古典音樂的經典曲目——山東箏曲《高山流水》
    此外,常有許多頂尖的音樂家和學者訪問學校,開設大師班,做客座演講或擔任藝術導師。專業設置本科:錄音藝術、作曲、古典作曲、早期音樂、木管、銅管、豎琴、管風琴、弦樂、古典吉他、古典打擊樂、鋼琴表演、古典薩克斯、美聲、音樂教育、爵士樂碩士:錄音藝術、早期音樂、作曲、計算機音樂、音樂教育、鋼琴表演、鋼琴伴奏、古典打擊樂、爵士樂、影視配樂、弦樂、管風琴、豎琴、木管、銅管、古典吉他、古典薩克斯、美聲、古典作曲、音樂理論、音樂學、交響指揮、管樂指揮、
  • 古代文人雅士話知音
    自古道,知音難覓。知音必先是知己,也就是說,必須相互間 有心靈相通,必須讀得懂對方的心聲,與對方能形成情的默契。或 者說在看待人、事、物、情方面一拍即合生成共鳴,或者說觀對方 神情便知其內心的喜怒哀樂,不開口便可交心,不示意便知心跡。
  • 古琴藝術之美——一個文化的奇蹟
    古琴伴隨著人民生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伯牙彈琴遇知音;像司馬相如彈奏《鳳求凰》卓文君表達愛慕之心;漢魏時期的嵇康面臨死亡,還操琴一曲《廣陵散》;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沉著,悠閒的琴音,智退司馬懿雄兵十萬;都為千古傳頌。「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
  • 火影忍者:火影中那些讓尾獸都汗顏的非封印忍術,柱間獨領風騷
    火影忍者:火影中那些讓尾獸都汗顏的非封印忍術,柱間獨領風騷在火影忍者中,各大尾獸一直都是象徵著查克拉強度的存在,無論是哪一隻尾獸,其體內蘊含的查克拉都是相當龐大的,除此之外甚至還有一些尾獸擁有自己的特有屬性,例如熔遁啊磁遁啊諸如此類的,而隨著他們強大所帶來的自然就是更加強大的破壞力了
  • 高山流水頌·邱承彬詩
    高山者 德高為先 學高為上 德高為範學高為師 其形如山流水者 才學如水 延綿不斷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 其形如水高山流水10.高山流水 伯牙子期:這兩句說的是高山流水的故事,講的是俞伯牙與鍾子期這兩個知音。11.為師為學: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12,相得益彰:意思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本詩指老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才能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