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人生】孫臺熙:不同文化的碰撞,當韓國教練遇上中國式家長

2020-12-14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孫臺熙,來自韓國,是前韓國OB球隊職業球員,打過數次KBO聯賽,退役後在母校百明高中開始了12年的教練員生涯。後來到中國,目前在大連全明星棒球俱樂部擔任棒球教練,在中國傳遞棒球火炬。

說起為什麼要來中國,其實對於韓國人來說,在韓國學習中文是非常流行的一件事,中國的越來越強大會讓中文成為以後的主流,所以我一直有打算帶著孩子們到中國上學,正好有朋友認識俱樂部的老闆萬總,他也曾經是棒球選手,有著不錯的成績,他認為棒球是特別好的運動,並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將棒球在大連發展起來。

那個時候大連除了幾個傳統校隊,其他有過一些俱樂部都經營不下去倒閉了,但是他願意逆風而上很讓我感動。經過幾番交流,我決定到中國執教,並且讓孩子學習中文。而且現在,我的女兒已經從中國考入大學,兒子還在初三,我也希望未來的他們可以很好的了解中國文化。

踐行教學理念

當然來中國生活是一回事,來中國當棒球教練卻又是另一回事。中國的棒球氛圍和韓國的棒球氛圍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韓國小孩幾乎每天都會參加訓練,而且訓練會十分嚴格,韓國的家長並不會對此有質疑。但來到中國我發現,中國的家長完全不同,他們對教練員有很多要求,包括訓練和比賽願意給出自己的意見,當然這是他們對棒球越來越了解的表現,但是對體育精神的理解會有些許偏差,在我看來體育和部隊一樣,要有服從和犧牲意識。

所以我的教學理念和風格也與中國國內的一些教練不同,主要有以下三點。

1、教練員一定要要花很多精力制定教學目標和計劃上,並且我很重視基礎教學。我在俱樂部大多數時間是去把關孩子們的基礎,並不會急於求成,為了能比賽去尋求進度。

2、我會區分孩子不同的特點,把他們區分開來教學,並發揮他們最大的優勢

3、體育是嚴苛的教育,是給孩子們樹立品格的媒介,在體育的世界裡,孩子們要學會團隊、尊重、犧牲、服從…..所以無論是4歲的小朋友還是14歲的大孩子,我都會嚴肅的對待教學,不是只有鼓勵。

為了踐行我的棒球教學,首先我會和俱樂部進行溝通,俱樂部的老師會將我的執教理念告知來上我的課的家長,在之後跟家長的接觸當中,我很認真的去跟家長溝通孩子們的問題,我會怎樣的去解決。

當然在這其中,我做了很多妥協去適應中國的教育文化,畢竟中國的家長需求的也不完全是錯的,比如對小的孩子要多一些鼓勵和耐心。但這些不會影響我在課堂上的態度和方式,做的好的我會鼓勵,做的不好的地方我會增加訓練量反覆訓練以達到目標結果,這一點上,家長都表示認同,有時候嚴苛的教育不是對孩子們吼叫打罵,只是讓孩子們嚴肅的對待訓練。

在這期間是有質疑聲的。因為進度慢,俱樂部也因此遭受過不少非議,但儘管如此我依然堅定這樣的教學,從心底我是非常愛這些孩子的。在去年年初我們去日本交流學習,一個特別有名的日本教練新裡紹也評價我們的孩子,他說你們的教練把你們教的非常好,動作規範,如此下去孩子們肯定會很優秀。

以身作則

我一直認為訓練不是來玩棒球,而是你要很刻苦很努力的去精進自己的技術。

記得俱樂部成立最初的兩年,碰到下雨天就會停課。但後來,從我帶的精英班開始,無論大雨還是酷暑,依然堅持訓練,而在這上面,我也以身作則,由於我有嚴重的痛風和輕微的糖尿病,到了盛夏會經常暈倒在訓練場上,為了避免自己暈倒,我會自己帶冰礦泉水,帶毛巾,不舒服的時候就用冰水洗臉。中午只喝冰可樂降溫。儘管如此,也依然堅持著訓練,一年一年從未懈怠。

也因此,家長們沒有理由和藉口和孩子們說太熱了別中暑了,下雨了別感冒了,隨著孩子們技術越來越好,他們的身體也越來越好,幾乎不會感冒生病,家長也更放心的將孩子們交給我們。我們俱樂部也就形成了獨有的以體育精神為主導的棒球文化,從不嬌慣孩子們。

最後想告訴大家,其實棒球是特別有魅力的運動,中國青少年棒球近幾年剛剛起步,特別高興能夠看到MLB在中國的推廣,讓更多的孩子們體驗棒球。我也在比賽當中感受到了中國孩子的力量。如果可以給中國青少年棒球搭建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空間,涵蓋孩子們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等,相信會幫助中國棒球發展的更好。體育是不分國界的,作為一名棒球人,我願意為了中國棒球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人生模擬器》2.26開測!致敬中國式家長,致敬中國式家長人生
    說起2019年最成功的國產獨立遊戲,相信小夥伴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中國式家長》的名字。遊戲發售第一日便佔據了Steam國區第二,在女兒版更新後更是一度打上了全球熱銷榜前十,不可不說是2019最為火熱的國產獨立遊戲之一。在《中國式家長》的成功之後,也為國產獨立遊戲工作室展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即在現實主義題材上進行深挖,走能夠引起玩家共鳴的」模擬「道路。
  • 日本棒球文化
    日本棒球文化 棒球在中國國人對於棒球這項運動並不十分熟悉,一來現代棒球進入中國時間上比較晚(實際上從清朝就進入中國了,但是現代棒球開展的很晚),二來棒球的規則較其他球類項目更為複雜,三來就我個人觀察來說,似乎中國人僅對足球有莫名的獨愛
  • 張小天:無論是做球員還是當教練 棒球就是我的人生態度
    我是張小天,英文名Stanley,現任MLB無錫棒球發展中心主教練,也曾執教中國18U國家青年隊和2017 WBC世界棒球經典賽中國國家隊。因為我第一次去看大聯盟的正式比賽就在道奇的主場,非常喜歡道奇主場的棒球氛圍和棒球文化。
  • 媒體人棒球隊在京成立 北京猛虎教練組「特訓」
    媒體人棒球隊與北京猛虎棒球隊合影留念。媒體人棒球隊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人民棒球」媒體人棒球隊日前在北京蘆城體育技術運動學校成立,共有近30家新聞媒體的體育記者成為首批隊員。球隊特邀北京猛虎隊教練組進行指導,並由猛虎隊員教授了棒球禮儀、賽前宣誓以及傳接跑壘演練等項目。
  • 《中國棒球志》試映 中國媒體人棒球隊成立
    日前,記錄中國棒球的大型體育類紀錄片《中國棒球志——信仰的指引》在北京蘆城體育運動技術學校舉行了試映儀式。同一天,「人民棒球」媒體人棒球隊也在蘆城體校正式成立,共有近30家新聞媒體的體育記者成為了球隊的首批隊員。
  • 棒球教練郭曉華:給孩子們多找一條出路
    郭曉華的工作單位在東升鎮,但他還是堅持將訓練的場地定在了中山市全民健身廣場,那裡人流量大,在足球場訓練的孩子們揮棒、擊打、跑壘,總能夠吸引到不少孩子和家長駐足觀看。 「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還是想更多的人能夠看到棒球,進而接觸棒球、了解棒球。」郭曉華說。
  • 【棒球人生】陽森:出身於棒球世家,以棒球為一生的事業耕耘
    ,棒球已成為我人生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了。因為退役後,我也做過幾份工作,但是我更希望能夠繼續從事一份和棒球有關的工作,我不想在打了半輩子的棒球後,為了生計卻把棒球給丟掉了。棒球陪伴了我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它不僅僅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棒球比賽一樣,我不想放棄棒球,所以一聽到這個機會,我就決定了我也要來一起創業,把我的球技傳承下去。
  • 臺灣青年教練連庭瑋:大陸棒球運動前景樂觀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臺灣青年教練連庭瑋:大陸棒球運動前景樂觀  作者 劉大煒 張舵 鄭巧  「手抬高,用力揮」「注意前後腳」……近日,北京同啟新星棒壘球俱樂部的小隊員在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操場上進行寒假特訓。隊員們來自這所小學的六年級學生,教練是剛畢業的臺灣學生連庭瑋。
  • 豆瓣高分:一部棒球電影反映的是韓國社會現實
    在等待的日子裡,不如讓我們將一腔熱血倒灌回上世紀80年代的韓國,穿越到電影《完美對壘》中,提前感受屬於棒球夏日的激情與魅力。 故事開始為1981年韓國國家棒球隊VS 加拿大國家棒球隊的一場比賽,九局下半時,韓國隊6:5領先於加拿大,然而後者緊追不捨的死咬狀態也令比賽陷入了焦灼。 這時,韓國隊主教練為了替換疲憊的先發投手,派出前幾場已投過很多次的主角一號「崔東元」上場救援,最終他不負眾望,兩個3振完美讓比賽結束。
  • 中國棒球少年進擊美國大聯盟
    深夜教練發來簡訊問「睡了嗎」,伊健沒有回覆,他不想讓教練知道他們幾個又在熬夜。過了一會兒,教練突然打來電話,說球探看上他了,問他要不要籤約。伊健的第一反應是一口答應,隨後馬上覺得「這不會是在忽悠我吧?」趙倫、伊健和寇永康籤約密爾沃基釀酒人球隊棒球在中國為什麼低迷?
  • 【箭廠】中國棒球少年進擊美國大聯盟
    深夜教練發來簡訊問「睡了嗎」,伊健沒有回覆,他不想讓教練知道他們幾個又在熬夜。過了一會兒,教練突然打來電話,說球探看上他了,問他要不要籤約。伊健的第一反應是一口答應,隨後馬上覺得「這不會是在忽悠我吧?」
  • 為什麼棒球在中國不流行?——美式消遣在社會主義新中國
    19世紀末後,隨著美國經濟、文化及軍事影響力在全球的傳播與擴張,棒球運動開始流行於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加勒比及拉美等地。儘管源自美國,但新中國成立後,棒球運動仍迎來一段短暫的黃金髮展期。       1949年後,新政權對棒球運動持較為積極的姿態。1954年5月,國家體委審定並公布了《棒球、壘球比賽規則》。
  • 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隊長孫嶺峰帶隊來青參加鯨鯊...
    而後的歲月裡,他當過江蘇省隊主教練,與他人合作重啟了中國棒球聯賽,開設棒球體驗館,成立強棒俱樂部,無時無刻不在不遺餘力地傳播棒球文化,用自己十多年所體悟到的棒球真章,去影響身邊每一個熱愛運動、熱愛生活的人。「棒球是美日韓三國最大的體育產業,而棒球也恰恰是通過世界證明了大體育產業項目當中唯一一個由亞洲人佔主流的。棒球世界排名日本第一、美國第二、韓國第三,中國臺灣也能排進前五。
  • 讓棒球普及從校園起步
    早在去年,遼寧日月星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就與瀋河區教育局籤訂了棒球運動進校園的合作協議,公司總經理孫福明表示:「我們將通過鋪設棒球場地、開展雲課堂、開設棒球課等措施,開展校園棒球運動的普及,從而實現棒球運動在沈城的發展。」棒球是一項在世界上特別是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非常普及的運動,2020年東京奧運會也把棒球項目重新列入了奧運正式比賽項目。
  • 為中國青少年講好棒球故事
    從去年開始,MLB中國便圍繞街舞、電競進行多項賽事和活動布局,今年又陸續推出一系列原創內容,包括聚焦中國小聯盟球員的紀錄片系列《大聯盟之路》、針對棒球小白的動畫科普系列《棒球101》,等等,「比賽雖然停了,但棒球文化照樣可以去普及,賽事直播內容的缺席也為我們提供了契機,通過線上內容讓更多人了解到棒球的更多可能性。」
  • 棒球教練郭逸昊:多一個特長,也多一個人生選擇
    這裡的小朋友是貝貝國際棒球俱樂部的學員。創辦貝貝國際棒球俱樂部的是曾經中山東升鎮一所小學的體育老師郭曉華,十幾年培育了許多棒球項目的苗子,有的去到了美國職棒大聯盟(MLB)進行深造,有的也由於棒球改變了人生,考上了大學。 今年23歲的郭逸昊既是郭曉華的兒子,又是他帶出來的首屆棒球隊的隊員。
  • 《中國棒球志——信仰的指引》系列紀錄片試映儀式在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記錄中國棒球的大型體育類紀錄片《中國棒球志——信仰的指引》近日在北京蘆城體育運動技術學校舉行了試映儀式。據介紹,該紀錄片由「人民棒球」運營中心推出,每集約5分鐘,主要將鏡頭對準生活的角落,剖析不同棒球使者的人生經歷,講述屬於幾代棒球人的精彩故事,從而尋找屬於中國棒球的記憶與文化。紀錄片以中國棒球聯賽6支球隊所在的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等為主要拍攝地,記錄屬於不同城市獨有的棒球特色、棒球歷史以及各個行業、各個崗位的棒球人。
  • 少年》掀起棒球熱浪 能為中國棒球的發展插上翅膀嗎?
    雙男主馬虎和小雙的命運令人牽腸掛肚,棒球這項運動像隧道深處搖曳的燭火,給他們曾經暗淡的人生帶來了一束光。12月11日,《棒!少年》開始全國影院上映與廣大觀眾見面,掀起一股棒球熱浪。MLB以原創內容推動棒球文化普及棒球在國內還屬於小眾項目,但是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它都已經成為了現象級的體育項目,比如美國、韓國、日本等國。
  • 韓國短道速滑教練被控在美國體罰學生 冰球棒、秒表都是「兇器」
    儘管金東聖為自己辯護「我是清白的,從沒體罰過學生」,但連他家鄉韓國的媒體都表示「體罰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韓國體育文化的一部分」。   《華盛頓郵報》爆料 「金教練用腳踹隊員」   1998年長野冬奧會,金東聖為韓國贏得男子1000米金牌。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的1500米決賽,金東聖已衝過終點線,但因阻擋美國隊員阿波羅被取消獎牌。
  • 對話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棒球破圈離不開「好故事」
    13年來,從青少年培訓到職業聯賽,中國的棒球運動穩步前進,不過相比鄰國日本、韓國棒球的普及率以及在體育產業中的強勢地位,中國的棒球生態仍處於起步階段。「我們要用棒球故事和潮流時尚去深度擁抱中國,以此來吸引Z世代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