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豐文化近日發布2017年年報,另有4家玩具公司發布了業績快報。其中,僅實豐文化和高樂股份淨利潤實現增長。業內人士表示,二孩政策、第四次嬰兒潮紅利逐漸釋放,居民消費能力增加,玩具行業內外需均有望保持增長。
去年業績不佳
數據顯示,2017年玩具出口441.5億美元,同比增長31.2%。其中,傳統玩具出口金額239.61億美元,同比增長30.4%。全球玩具市場上銷售的產品超過70%由中國製造。玩具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357.1億元,同比增長8.5%;利潤總額達到127.8億元,同比增長8.8%。
不過,玩具上市公司業績不盡如人意。3月24日,實豐文化公布了2017年年度報告。這是A股玩具上市公司的首份年報,另有4家玩具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快報。其中,實豐文化和高樂股份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4339.88萬元和5324.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29%、25.15%;星輝娛樂和奧飛娛樂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3184.87萬元和8237.18萬元,淨利潤均出現下滑,而群興玩具則出現了虧損。
實豐文化在年報中表示,2017年玩具行業製造成本不斷上升,各類原材料成本較2016年有所上升。同時,玩具行業市場競爭加劇,且同質化較為嚴重。
行業前景看好
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表示,從外需和內需兩個方面看,今年玩具行業均有望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今年前兩月,中國玩具出口212.7億元,同比增長28.9%,形勢樂觀。
內需方面,李卓明表示,中國長期位列世界第二大玩具消費國,尤其是2015年二孩政策的實施以及第四次嬰兒潮的紅利,消費潛力巨大。「玩具市場發展空間依然較大,國產玩具以其性價比優勢,將逐步實現對海外進口玩具產品的替代。」廣東某玩具上市公司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同時,體驗式、參與式需求增加,線下親子遊樂園門店擴容刺激玩具的銷售。」
廣證恒生指出,國內龍頭玩具企業作為後起之秀,與海外巨頭相比毫不遜色。在國內玩具市場,本土玩具企業機會更多。品牌和IP運營能力優秀的玩具企業的具備更強的競爭力,IP與玩具等衍生品有機結合成為企業保持長期競爭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