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布「四經普」結果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修訂

2020-12-14 海報新聞

山東省政府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及數據修訂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正式反饋,山東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修訂後山東省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3位。據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介紹,按照核算制度規定,國家統計局和各地區統計局依據第四次經濟普查資料,共同修訂了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地區生產總值數據。從山東的修訂結果看,第一產業增加值與初步核算數一致;第二產業增加值減少604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減少3777億元。山東省統計局表示,影響這次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結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嚴格規範標準,統計數據更為科學、質量更高。這次普查嚴格按照在地普查原則,有效解決了各地一些企業集團、總部經濟等打捆上報、重複計算的歷史問題。二是堅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全面做實統計數據。以工業為例,這次經濟普查期間,原有853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核實年主營業務收入達不到2000萬元標準,按照規定程序退出「四上」聯網直報庫,相應減少GDP總量5000億元左右。三是努力化解多年來累積的統計調查誤差。由於調查對象複雜,部分地區存在政績觀偏差,造成統計源頭數據存在一定誤差。多年累積的誤差疊加,形成了一定的歷史包袱。陸萬明表示,經過普查,山東GDP修訂數據雖有較大幅度下調,但從經濟結構和發展趨勢看,呈現出諸多新氣象、新變化、新亮點。例如,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6.5:44、0:49.5修訂為7.4:41、3:51.3,第三產業佔比提高1.8個百分點。普查數據還顯示,山東新動能在加速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佔比逐年提高,由2016年的33.8%提高到2018年的36.9%。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單位數佔比達到22.0%,發明專利比重超過五成。

相關焦點

  • 山東公布「四經普」結果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下調12.8%
    新華社濟南1月21日電(記者袁軍寶、陳灝)山東省政府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及數據修訂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正式反饋,山東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修訂後山東省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3位。
  • 「四經普」高質量數據促進山東高質量發展
    新舊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山東,需要一次「摸清家底」的經濟普查。 根據國家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並經國家統計局反饋,山東2018年生產總值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修訂後,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3位。 「不唯GDP不是不要GDP」。核算數的減少,對山東真正意味著什麼?
  • 解讀「四經普」·怎麼看①山東第四次經濟普查全面摸清家底
    這次經濟普查對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統一修訂,山東經濟家底更實、結構更優,高質量發展後勁更大、信心更足。通過第四次經濟普查,山東全面摸清了省內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的發展狀況。從單位情況看,2018年末,全省共有從事二、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180.1萬個,產業活動單位200.6萬個,個體經營戶585.7萬個。
  • GDP大修訂:安徽上海廣東隱藏實力,山東天津河北大幅下調
    今年1月中下旬,根據中央部署,各個省市區陸續公布了2018年GDP的修訂數據。但是因為臨近春節,絕大多數人尚未留意。其實,這些艱難浮出水面的真實數據,揭開了很多省市區的底褲。先上結論:1北方的經濟比我們想像中更差。
  • 黑龍江、遼寧下調2018年GDP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東三省」中的黑龍江省和遼寧省經修訂過的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出現21.5%和7.1%的下調。黑龍江省統計局表示,在初步核算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時,將以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修訂數為基數,利用不同行業相關指標核算增速。因此,儘管2018年各地的地區生產總值在總量方面有所變化,但對2019年經濟增速基本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從過去數據修訂情況看,數據修訂對隨後年份的經濟增速都沒有產生明顯影響。
  • 山東省2018年GDP調整為66649億元
    1月2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該省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 李欣 攝中新網濟南1月21日電 (記者 李欣)山東省2018年GDP調整為66649億元(人民幣,下同)。山東省人民政府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該省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在當天發布會上表示,按照核算制度規定,中國國家統計局和各地區統計局依據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資料,共同修訂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地區生產總值數據。
  • 解讀「四經普」·怎麼看⑤讀懂普查數據中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新態勢
    嚴格規範標準 全面做實數據輕裝上陣,高質量發展信心更足根據國家統計局正式反饋,山東2018年GDP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修訂後山東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3位。
  • 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
    根據有關基礎資料和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我國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初步核算主要結果如下:將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國民經濟各行業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是從生產活動成果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一種方法。
  • 山東「四經普」出爐 二三產48萬億資產
    這次經濟普查對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統一修訂,山東經濟家底更實、結構更優,高質量發展後勁更大、信心更足。  通過第四次經濟普查,山東全面摸清了省內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的發展狀況。從單位情況看,2018年末,全省共有從事二、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180.1萬個,產業活動單位200.6萬個,個體經營戶585.7萬個。
  • 四普背景下的2019GDP迷局:合肥與濟南上演絕殺與反絕殺大戲
    2020年初,安徽公布了2019年GDP數據:2019年安徽省實現37114億元的GDP總量,一舉超越河北。當然,這個數據離不開全國第四次經濟大普查,經過最終核對,2018年安徽GDP從30006.82億元上調到34010.9,上調了超四千億元,達4004.08億元。
  • 「四經普」建築業面面觀,一年間狂增892億增加值潛臺詞
    四經普修訂後 2018年中部地區GDP,以湖南核算尺度為靠攏基準安徽省:34010.90億,上調4004.10億(+13.34%)福建省:38687.77億,上調2883.73億(+8.05%)四經普給我們各行各業做了全面系統的普查與梳理,建築業也為此做了細節上了解與調查。
  • 日本2018年人均名義GDP3.9萬美元
    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27日消息,據日媒報導,日本內閤府26日公布的「國民經濟計算年度推算」顯示,2018年日本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換算為美元比上年增長1.8%,達到4.9564億美元,規模僅次於中美,排在第3位。在全球整體GDP中佔比較上年下滑0.3個百分點,至5.7%,創歷史新低。
  • 「山河四省」GDP比較:山東下調9000億是河北兩倍,河南是山西3倍
    與河北關係更緊密的鄰居北京市,GDP也超過河北省,2019年GDP為35374億元,逆轉河北有270億元左右。所以河北已經排在全國第13位。經過修訂,河北省GDP在2018年也下調不少。山東省1978年GDP為225億元,排在全國第四。
  • 2018年山東GDP象徵性核減,2019年大幅下調,陝西也會步其後塵嗎
    2018年山東GDP象徵性核減,2019年大幅下調,陝西也會步其後塵嗎?一種觀點認為,西安這些年作為西北領頭羊,終於在2019年超過了大家以為落後的東北省份遼寧,但不是真正的「超過」。東北經濟擠水後一度負增長,經媒體大肆渲染後大家以為東北已經落後得不行。
  • 四川「四經普」成果出爐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 熊筱偉 唐澤文)經省政府新聞辦批准,1月21日,四川省統計局在成都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四川省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簡稱「四經普」)取得的重要成果。總量繼續擴大這三個行業從業人員最多從單位情況看,2018年末,全省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76.20萬個,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8.72萬個,增長103.3%;產業活動單位
  • 2018年 二線省會城市部分四經普數據對比
    四經普部分城市批發與零售對比南京的零售業營收不及成都杭州,但零售業資產負債都比成杭高些(也說明了華東上海外最有銷售集散商業城市不是沒理由,有長期慣性在,包含政府消費數據強勢面出來)以改徵增值稅(現代服務業與交通運輸業,三產重要標註數據)來看, 2018年度,寧波295億左右,無錫255億左右,東莞180億左右(與甬錫巨大的差距),常州160億,嘉興141億,徐州137億左右。
  • 福建2019年GDP突破4萬億元
    福州新聞網1月19日訊(記者 邱陵 文/攝)19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了2019年福建省經濟運行情況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反饋的統一核算數據,2019年福建地區生產總值躍上4萬億元臺階,達42395.00億元,以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總量為基數,初步核算增長7.6%;根據國家統計局四經普後對各省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的修訂結果,2018年福建GDP總量為38687.77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2883.73億元,2019年福建GDP增長7.6%,高於全國1.5
  • 權威發布丨山東就2019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和第四次經濟普查情況...
    「十強」產業培育加快突破,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現代金融5大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左右。「四新」經濟加快發展,「四新」經濟投資佔比達到44.8%,新動能成長態勢更加明顯。三是重大項目支撐加力。前兩批865個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104個省重大建設項目,分別完成投資2407億元和1172億元以上。
  • 山西省統計學會關於「四經普」課題評審鑑定結果的通報
    各市、縣(區、市)統計局、統計學會,各有關廳局和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按照「四經普」資料開發的要求,山西省統計學會通過中標課題的收集整理、初審等程序,於11月10日進行了課題結項的評審鑑定。評選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