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北漂畫匠齊白石,如何走上中國繪畫巔峰

2020-12-12 第一財經

中國近現代書畫向來是拍賣市場中高標聚集的板塊,佔據著億元俱樂部最多的數量。

剛結束的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上,由齊白石領銜的近現代書畫四大專場,共斬獲8.323億元佳績。其中,齊白石的巨幅山水《雲山深澗》以3852.5萬元成交,一組《花卉工蟲冊》以3025萬元成交。2017年,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在保利秋拍上以9.315億元成交價成交,創下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最高紀錄。

「中國現代書畫是兩千多年歷史上一次藝術的高峰。」上月,在「碰撞交融生長——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高峰論壇暨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上,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導師張新建以齊白石為例,講述中國現代書畫何以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壓艙石。

在798藝術區舉辦的這場高峰論壇上,學者和專家聚集一堂,梳理東西方藝術的歷史,將兩者理性客觀地對照起來,探討中國現當代書畫的美學和歷史價值。而這其中最繞不開的,就是齊白石。

「西方現代藝術有畢卡索和馬蒂斯這樣的頂峰,那我們拿什麼來跟西方對話?」798藝術區文創產業創始人王彥伶認為,齊白石等近現代畫家跟西方藝術家相比,毫不遜色,而且是一個全新的美學高度。

「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家第一次受到民主與科學精神的洗禮,他們吸收了現代文明的陽光雨露,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碰撞中,呈現出卓而不群的勃勃生機。」張新建說著,頗有些遺憾,儘管中國近現代書畫的藝術成就被中外公認,但在學界的研究中,書畫市場的價格因素偏多,研究學術價值的因素卻偏少,「有點對不起這幾位老爺子」。

齊白石的朋友圈

1919年春,齊白石第三次來到北京,打算開啟北漂生涯。

「那時候他57歲,寧可餓死,也要在北京當老北漂。不為人識,生活寂寞,生意冷淡。他在湖南還能賣出去畫,但到北京之後,真的沒有人認識這麼一個土包子一樣的老畫師。」張新建感嘆,那時候的齊白石,風格冷逸,作品乏人問津。跟京城的畫師相比,價格僅有別人的一半,一個扇面的價格也就是銀幣兩元。

齊白石一首題畫冊詩中說,「冷逸如雪個,遊燕不值錢」,懂得他畫的人,寥寥無幾。

「陳師曾是齊白石遇到的第一個知音。」張新建說,齊白石當時在琉璃廠南紙鋪掛賣畫作和刻印,陳師曾偶然一見,十分欣賞。陳師曾出身名門,父親是中國極富盛名的詩人陳三立。他在北京畫壇享有盛譽,眼光敏銳且惜才。因為喜歡齊白石的印刻,陳師曾專程去法源寺拜訪,兩人自此成為惺惺相惜的至交。

「有一段時間,齊白石經常是白天畫一天的畫,晚上去請教陳師曾。陳師曾在教育部上班,是編審,和魯迅是同事。」張新建細究兩人在書法、畫技上的變化,認為齊白石受到陳師曾很多影響,後者提議他變通畫法。

齊白石曾說,「談畫論世,我們所見相同,交誼就愈來愈深」,他也曾以「君無我則不進,我無君則退」來紀念與陳師曾的情誼。

1922年,陳師曾帶齊白石的山水花卉到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日本人看了齊白石的畫,非常喜歡,但作品的標價都很高。消息靈通的畫商得知,齊白石在北京的價格並不高,於是輾轉到北京去收畫。陳師曾趕緊給北京畫商發電報,囑咐將齊白石作品定價提高20倍,剛好和東京的價格差不多。經過這場策劃,齊白石的畫作不但被日本人喜歡,最終全部高價售罄。自此,齊白石的畫作洛陽紙貴,供不應求,他曾以「幾朵霜花貴萬緡,價高殊不遜黃金」來形容自己畫作的價值,又以「一身畫債終難了,晨起揮毫夜睡遲」描述當時起早貪黑作畫的辛苦。

陳師曾1923年去世後,林風眠、徐悲鴻又相繼成了齊白石的貴人。

「林風眠、徐悲鴻都是洋學生,一個在法國留學七年,一個留學八年,林風眠主張現代派、現代主義,徐悲鴻主張古典寫實,兩個人性格還不一樣。但就是這樣兩個人,對齊白石的藝術同樣欣賞。」張新建說,在當時推崇齊白石的陣營中,還有北京藝專法籍油畫教授克羅多,以及共產黨早期黨員、北京藝專教師方伯務。

為何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都會成為齊白石的追隨者?「他們對藝術真諦的理解都一樣。齊白石的繪畫藝術中,有一種出自民間的清新、稚拙的新風,這就是當時的創新。」

近現代書畫高峰

2020年,是北京畫院對齊白石的「再定位」之年。一個主題為「齊白石朋友圈」的畫展,以及一部20卷《齊白石全集》的出版項目啟動,預示著齊白石研究將踏入新曆程。

「齊白石是北京畫院首任榮譽院長,他去世之後,家屬把家藏作品捐贈給國家,這批作品藏在北京畫院,所以我們應該是世界上收藏齊白石作品最多的單位。」北京畫院理論部主任呂曉說。

從齊白石等一批畫家開始,中國近現代書畫鑑賞結束了清代以來以「四王」為代表的程式化、富貴化的主流、正統的審美史觀,成就另一座高峰。

張新建發現,縱觀中國近現代書畫大師,從陳師曾、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到黃賓虹,都不是美院科班出身,「來自民間的齊白石在北京藝專任教,給中國美術注入了新的血液」。

1926年,留學海外的林風眠和徐悲鴻相繼歸國,回到北京。林風眠經蔡元培推薦,到北京藝專擔任校長,因賞識齊白石,邀他在中國畫系任教。此舉卻遭到校內一群老師反對,學院派出身的教師,都不肯與木匠出身的齊白石為伍。

張新建在一篇舊文中讀到,林風眠多次到齊白石家中邀請,65歲的老人才同意前往。當時在藝專教西洋畫的法國教師克羅多,對齊白石也極為推崇。齊白石也曾回憶自己與克羅多相談甚歡,「不存在門戶之覓」。

上世紀50年代,曾有過吳昌碩與齊白石藝術成就高下之分的爭議。

「當時臺灣美術界幾乎一致認為吳昌碩的藝術成就超過齊白石,但張大千對這個問題獨持異議,認為齊白石的作品更勝。張大千和齊白石的性格截然不同,算不得朋友,但是作為藝術大師,他的眼光是獨到的,也是公平的。」張新建分析,陳師曾是具有改革精神的中國畫家,張大千也是開創中國畫新天地的藝術大師,這兩人並無交往,卻都極盡推崇名不見經傳的齊白石,這充分說明齊白石的藝術感染力有目共睹。

「中國近現代書畫是中國2000多年繪畫史上毫無爭議的一座高峰。」張新建說。伴隨20多年中國書畫藝術拍賣市場的發展,近現代書畫名家的作品價格已經遠超古代書畫名家,從投資角度而言,近代書畫名家的精品更容易收藏或者變現,依然存在較大的升值空間。

相關焦點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的繪畫對現實進行了誇張
    齊白石畫蝦中 齊白石大家可能都非常了解了,齊白石大寫意的繪畫深入人心,他的繪畫可以說是在當時獨樹一幟筆墨技法融匯古今,具有古人的筆墨韻味也漸漸的形成了個人的繪畫之風,同時他還加入了一些淳樸的民間藝術的繪畫之風,與當時文人繪畫兩者相結合,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摩擦,形成了齊派大寫意畫風
  • 把牛畫成「烏龜」,齊白石的繪畫水平,到底如何?
    眾所周知,齊白石有句論畫名言叫做「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意思是指傳統的寫意繪畫妙就妙在看上去像、又看上去不像,能讓人看懂畫的是什麼物象,細細觀察卻又會發現與現實相距頗大。這也是很多畫家所追求的,只要能畫出神韻來,也就不需要死磕那些細節,這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境界。
  • 齊白石能夠名利雙收,是因為他的繪畫作品,做到了雅俗共賞
    作為一位極具爭議的繪畫大師,齊白石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將雅和俗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給人一種雅俗共賞的感覺。不過卻有人認為,他的經歷非常複雜,因而創作的繪畫作品不倫不類,甚至讓人感覺俗不可耐。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因為齊白石並非科班出身,而是在木匠的基礎之上學習繪畫創作,才給他人留下了口實。
  • 蕭淑芳繪畫作品欣賞:勝過齊白石的大寫意繪畫,畫鮮花堪稱一絕
    很多名家繪畫,尤其是中國畫作品,都是講究一個寫意的繪畫。而這屬於深一層次的欣賞,能在第一時間吸引住大家的,一定是繪畫最基礎所需要的元素。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蕭淑芳國畫大師畫鮮花的作品,欣賞蕭淑芳大師的作品,不需要太懂繪畫,因為任何一個人,看到了她的作品之後都會稱太漂亮了。
  • 齊白石手稿遭曝光,繪畫完成後直接書法題跋,相映成趣,無人可比
    這位書畫大家就是齊白石老先生。齊白石一生主要以繪畫聞名,他的畫作細節生動,栩栩如生,一物一圖猶如活的一樣充滿了魅力與情趣。 由此可見,齊白石運作筆桿的水平真的是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要知用毛筆繪畫,還要精確無比地體現出最細微的地方,對用墨用筆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 齊白石畫牡丹:大富貴
    大富貴家風牡丹是白石老人最常見的繪畫題材,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牡丹作品。齊白石早年畫牡丹,畫幅中紅色、黃色等多色搭配,工寫兼而有之,在探索中求變。後來聽取陳師曾建議,借鑑海派巨匠吳昌碩的繪畫特點,畫風突變猛進,用豔麗的西洋紅畫牡丹,在」 似與不似之間」悟出大寫意繪畫的真諦,通過畫牡丹為「紅花墨葉」畫風的創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 嘉禾十年|天生神力 絢爛多姿-齊白石繪畫作品欣賞
    齊白石是近現代中國花鳥畫的一個象徵,他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無不精通;他的繪畫作品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歡快明亮、造型簡練生動,意境醇厚樸實。他賦予作品質樸清新的情感,賦予文人畫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和現代性。
  • 「騎士遇槍神」,畢卡索:齊白石真是中國了不起的一位畫家!
    「騎士遇槍神」,畢卡索:齊白石真是中國了不起的一位畫家! 「劍客遇刀客」,畢卡索:齊白石真是中國了不起的一位畫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繪畫這個圈子也是一樣的。
  • 《無雙》史上最猛人才挖掘機 周潤發「逼」郭富城走上巔峰
    繼之前讓所有網友笑稱「差點兒以為是央視紀錄片」的搞笑製作特輯「大山裡的制鈔匠」之後,今日,片方又發布一支「人才挖掘機」特輯,特輯中,周潤發化身世界頂級成功學者Mr.Chow,親手將「失敗者」——落魄畫家郭富城一路提攜成偽鈔製造高手,帶領其一路「走上人生巔峰」。
  • 齊白石,是如何從一個木匠,變身為書畫大師的?
    所有人都知道齊白石是書畫大師,所有人也都知道,齊白石曾經不過是一木匠爾。木匠與書畫大師這兩個身份的反差,實在是不小,很多人都對這一一個問題感興趣:他是如何從一個木匠變身為書畫大師的呢?
  • 賈平凹繪畫有特色,技巧不輸齊白石,每一張都充滿大師的童趣味
    賈平凹玩繪畫已經有很多年了,與他的書法作品一樣,他的繪畫作品同樣是受到了不少圈子外的人質疑。但對於圈子內交流的人來講,賈平凹的繪畫是極具特色的,而且某一些技巧不輸齊白石。什麼人敢這麼大膽的看好賈平凹的作品,他作品背後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 齊白石繪畫的構圖與意境:簡約實在,雅俗交融
    齊白石的作品多採用長條尺幅的畫面形式,構圖在平正中見新奇,以簡約實在為主要表現形式,常輔以款識,根據畫面氣勢或長或短,使作品達到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的境地。齊白石的人物畫構圖簡約,但時常表現出簡而有趣、詼諧幽默的意境。
  • 陳丹青:齊白石很聰明,他的畫為什麼值錢?功勞全在意境上面
    齊白石的作品畫得好,這是大家都肯定的,尤其是他的作品越來越值錢,每一張作品都是價值上千萬,破億元的也是常有的事情。為什麼齊白石的畫那麼值錢?其實這一個問題陳丹青就解釋過,而且是站在西方傳統繪畫與中國繪畫的基礎上來解釋的。
  • 齊白石畫一隻「蟬」賣8億,為什麼這麼貴?放大觀察值了!
    文 / 小七說到繪畫名家我們都會想到很多著名的畫家,最為有名的有徐悲鴻,他畫得馬那是非常的漂亮,而且一隻馬價值就100萬,還有張大千的山水畫同樣贏得了繪畫收藏愛好者的喜歡,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畫家是齊白石,他的名氣相對前面兩位更為有名,特別是國畫更是非常的值錢
  • 名家字畫鑑賞—齊白石老鼠偷油立軸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 藝苑雜談丨齊白石也罵人?來看看齊白石的諷世畫
    熟悉齊白石為人及其藝術的人看到這幅畫,幾乎無不有會於心,悠然而笑,因為無論如何,這幅畫看起來都有點夫子自道的意思。但另有一幅內容與此略同的畫,齊白石卻題作「人笑我,我也笑人」。而齊先生作為一個畫家,更把這些頗有文學意味的衝動方式,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且既表現得生動、深刻、尖銳,又不失溫文爾雅、心平氣和。他的這種做法在古今中國畫家中都可以說是極其少見的,齊白石也因此成為近世中國筆鋒涉世最深的傳統中國畫家。
  • 《無雙》曝新特輯 周潤發逼郭富城走上人生巔峰
    《無雙》曝新特輯 周潤發逼郭富城走上人生巔峰 繼之前讓所有網友笑稱「差點兒以為是央視紀錄片」的搞笑製作特輯「大山裡的制鈔匠」之後,今日,片方又發布一支「人才挖掘機」特輯,特輯中,周潤發化身世界頂級成功學者Mr.Chow,親手將「失敗者」——落魄畫家郭富城一路提攜成偽鈔製造高手,帶領其一路「走上人生巔峰」。
  • 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詳解齊白石精心哺育的藝術園地是什麼?
    書法是齊白石藝術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白石老人精心哺育的「詩、書、畫、印」藝術園地的奇葩,我們從北京畫院秘藏的白石老人作品中遴選出50餘幅書法作品,輔以具有長跋和故事情節的40餘件繪畫作品,梳理白石老人在書法領域的探索和追求,展示了老人在書法方面的探尋。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揭秘齊白石為什麼成為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最高者
    ——齊白石對中國畫藝術,金城始終認為,文人筆墨意筆草草,不求形似,已成中國畫學衰弊之源。「工筆固未足以盡畫之全能,而實足奉為常軌;寫意雖亦畫之別派,而不足視為正宗。能工筆者,學寫意而不難;專寫意者,求工筆者匪易。後人不察,動以寫意矜人。謂能尊崇高古,而畫之一道,遂失其堂堂正正之師」(見齊白石全集(普及版)。
  • 知己有恩 齊白石與他的最強朋友圈
    「齊白石的人生軌跡特別符合中國文人的成長過程。清末民初很多出身農家的人都是靠鄉賢資助完成基礎教育的,胡沁園就是這樣一位當地鄉賢。他覺得齊白石這個青年人是可造之才,就拿出自己所有的資源去無償地培養、提攜他,不求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