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1957年9月16日,齊白石在北京醫院逝世。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裡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齊白石老鼠偷油立軸
英文名稱:Qi Baishi rat stole oil shaft
規格:一幅
類別:字畫
品相:美品
相傳在靈山老鼠偷食了如來的香花寶燭,「寶」字說明這蠟燭絕非尋常,乃是寶物;「香花」應該是指明其特性,古代蠟燭是以動物脂油所制,故此能吸引老鼠之流竊食,不過佛門慈悲,不沾殺孽,清淨自持,自然不會與塵世一般以動物油脂制燭,再聯想"香花"二字,那想必是從萬千仙花靈蕊中提取脂類精華,做成此燭。這燭中有萬千仙花之靈氣,才可使金鼻白毛老鼠這個僅修煉三百年的畜類法力大漲,狂妄的自號」半截觀音「的神話故事。
更有童謠說的好:「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可以看到齊白石的石字呈現一個不規則的圓,並非端正的口字,這是齊白石晚期的落款,也是巔峰時期之作,老鼠偷油為百姓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趣味十足,而且紅蠟燭自古以來代表著喜慶,從老鼠的角度來看又有鴻運當頭的吉祥寓意。
落款對比齊白石章譜極其符合,字跡書寫痕跡明顯,筆鋒蒼勁有力,正所謂,氣關筆力,墨關韻彩,氣之所至,力乃至焉,一代書畫大師的作品真是由於功力雄厚,很難被其模仿,像這個齊白石的石字也並非是橢圓,經過研究是一個不規則的五邊形,每個角度轉折十分的精妙,很難被模仿,是齊白石的藝術符號,而且齊白石作為中國畫五絕之一,又是第一任美術協會主席,其作品拍賣價值即將突破十億大關,1925年的山水十二條屏就以九點三億的價格成交,創下了國畫交易的新高,其作品為字畫收藏的巔峰,關注小編,鑑賞更多精品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