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970字,閱讀約2分鐘
《西遊記》中最引人注目的武器大概就是孫悟空的金箍棒了,孫悟空用金箍棒降妖伏魔,一路保護唐三藏到了西方聖地。金箍棒之所以能成為兵器之王,是因為它形態多樣,功能強大,而孫悟空只利用了它三分之二的力量。《西遊記》中對金箍棒有詳細的解釋,說金箍棒中間有星星和暗紋,兩端都鑲有黃金。它是太上老君親自用九輪賓鐵在爐中煉製而成。禹王治水時,向太上老君要了一根金懸臂量水的深度。金箍棒也有很多名字,如渤海擎天柱、混沌檳郎鐵棍、隨心鐵桿兵、如意金箍棒等。
太上老君手細,如意金箍棒和九齒釘耙都出自太上老君之手,銀角大王紫金紅葫蘆,綠牛精鑽切割,都是孫悟空取經路上遇到的,這兩件寶物之下,孫悟空就算有七十二般變化也施展不開手腳,請來的天庭救兵有時也無可奈何,無能為力。這些寶物都是老皇帝早年打造的。金箍棒既然出自勞爺之手,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孫悟空來龍宮要兵器之前,金箍棒連續幾天都在閃閃發亮,顯然是在感應孫悟空的到來。金箍棒在孫悟空手中如此厲害,是有原因的。
金箍棒的三個變化
金箍棒有三個變化,第一是重。孫悟空在龍宮裡第一個拿的是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畫戟,孫悟空拿在手中,在手中隨意地扔著、揮著幾下,太輕了。要知道這方天畫戟最後成了金鵬的手兵器,那金鵬是如來佛祖的叔叔,孫悟空看不上方天畫戟,而認為如意金箍棒是個寶,可見如意金箍棒分量很是。正是因為重,孫悟空才能殺掉幾個妖怪,省了不少力氣。
二是拉伸和收縮。金箍棒的原型是粗得,有二十尺的餘長。孫悟空對它的各方面都極為滿意,只是覺得它太厚太長了!他一說完,要是又細又短就好用了,金箍棒立刻變得短了幾尺,細了一圈,最後變成了二十尺長短,碗口粗細,正好滿足了孫悟空的心意。孫悟空在眾小猴面前展示金箍棒的變化時,可以小如繡花針,可以塞在耳朵裡藏起來,也可以大到三十三天,下到十八層地獄。多虧了金箍棒,孫悟空才能出其不意地拿下妖精。
第三是金箍棒的硬度,但孫悟空一直沒有發現這個用法。孫悟空與二郎神搏鬥時,菩薩想扔下淨瓶砸掉孫悟空的金箍棒,幫助楊戩。太上老君連忙制止,說:這淨瓶果真打到金箍棒,你就把它打碎。金箍棒居然能打破觀音菩薩的淨瓶,如果孫悟空發現了它的這一本領,面對妖獸的法器時,也多了一個對付的方法。
這裡是《熱愛永遠都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