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這種改變是否合理呢?你怎麼看?

2020-12-08 濤濤隨記

儘管對於天文學的認識至少從古希臘起就有了,但直到最近 在2006年我們才勉強對什麼是行星有了確切的定義。曾被認定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但這種改變是否合理呢?大家好,歡迎來到濤濤隨記,今天我來解答這個特別的問題,冥王星還應該作為一顆行星嗎?你對真相著迷嗎?你時刻保持好奇心嗎?何不關注我,收看我最新的文章呢?

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並以羅馬神話中的陰間統治者命名,在它被發現時科學家將它列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一頭銜保持了75年。冥王星與地球、 火星 、木星等同為行星,這點一直毫無疑問 。直到1992年天文學家才發現在遙遠的柯伊伯帶還存在和冥王星體積相近的巨大天體,總體上柯伊伯帶天體的發現還不足以對冥王星重新歸類

但在2005年 科學家發現了鬩神星,冥王星的命運很快就被決定了,鬩神星是這次我們在太陽系分散的盤狀區域發現的眾多「外海王星天體」之一,但最重要的是它很大。事實上鬩神星的質量比冥王星大27%,儘管冥王星由於體積較大, 看起來略大些。不管怎樣 ,鬩神星使冥王星的行星排名變複雜,雖然一開始還有傳言說鬩神星本身可以作為第十大行星,但國際天文聯合會最終決定正式定義什麼是行星,這也最終導致了冥王星的降級,並引起了爭論。

自2006年IAU對行星的定義達成以來,這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聯合會是正確的。事實上IAU提出 一個天體要被歸為行星必須滿足的三個主要標準,首先 它必須繞一顆恆星運動,其次 它必須足夠大,能夠通過自身引力形成球體,第三 必須大到足以清除其附近區域的其他天體或碎片。第三條解釋了冥王星為什麼不是行星。因為它位於柯伊伯帶,周圍有許多冰態天體,它們無法被清除,對於其他可能的行星候選者,如鬩神星、 穀神星也同樣如此。它們都位於被小行星環繞的小行星帶。

關於IAU對冥王星的重新分類有各種各樣的爭論,其中最簡單的是它仍然是一個大天體,它是太陽系(繞太陽運動的)第九大天體,並且質量排第十,它是體積最大的「外海王星天體」,並擁有五顆衛星,其中一顆約是冥王星的一半大小,就距離而言,它比其他行星距離太陽遠得多。但在其不尋常的軌道的某些位置上,冥王星離太陽的距離會比第八顆行星更近,在248年的公轉周期中 它大約有20年,比海王星離我們更近。針對IAU對冥王星的定義和後續處理的批評愈演愈烈,在一些天文學家看來2006年建立的這個標準,使得任何東西都很難被算作行星,比如第一條標準 行星必須圍繞恆星運動,似乎就排除了起源或形成於恆星星系之外的流浪行星,對於太陽系內部來說 這是可行的,但不適用於整個宇宙。

但對於像行星科學家艾倫 · 斯特恩這樣的人來說,主要問題在於第三條標準也就是冥王星自身沒有達到的標準。因為嚴格說來即使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也沒有任何天體能夠完全清除附近區域的其他碎片。斯特恩說當前的定義對靠近太陽的天體更有利 這不公平,因為距離較遠的天體所在區域通常會有更多的碎片,它們的體積必然要大得多才能清理它們的軌道,如果地球與海王星的距離是一樣遠,即使它也不能再被稱為行星了。有些人認為IAU的定義更多是用來限制行星的數量,而不是為了認定其他天體的行星地位,它完全改變了我們對太空中天體分類的方式,按照這種思路可以說冥王星被降級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發現鬩神星時的一個錯誤,最初發現鬩神星比曾經的第九大行星要大,不僅僅是質量 還有體積,因此促使科學家們對它重新分類。

然而 這些最初的觀測與事實相悖,現在我們知道冥王星實際上比鬩神星大,雖然只是大一點點,如果科學家一開始就知道這點,那麼關於冥王星行星資格的問題可能永遠也不會被提出來,而我們可能會轉而爭論,鬩神星是否應作為第十顆行星,然後第十一顆行星可能是穀神星,那麼到如今 太陽系的行星數量,可能已經增加而不是減少了。

雖然說了這麼多,但並不是所有天文學家都不同意IAU的裁決,儘管反對的人很多 ,但有許多人贊成,雖然冥王星是一個大天體,但和第二小的行星水星相比還是太小,連水星一半大小都不到。事實上冥王星太小,甚至還沒有地球的衛星大,它也主要由冰構成,而不像水星 、金星、 地球和火星由巖石構成,並且它的橢圓軌道比其他普通行星的扁得多。對於那些不反對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人,可以說我們一開始把它歸類為一顆行星,只是因為當時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當冥王星被發現時我們甚至不知道柯伊伯帶的存在,因此我們不會把這個新天體,歸為某個更大體系的一部分。

在古希臘 當行星這個詞首次被提出時,他們甚至沒有把地球算在內,因為他們認為地球是一切的中心,在那時他們還把太陽和月亮列為行星。所以顯然 我們對太陽系天體的分類方式可以並且已經改變,可以說這對冥王星而言並不完全是壞事。根據IAU的標準 ,它或許不算一顆行星,它仍是一顆更加罕見的「矮行星」,它只與太陽系的另外四個天體,鬩神星 、穀神星以及其他兩個柯伊伯帶天體妊神星和鳥神星共享這一稱號,按照奈爾·德葛拉司·泰森的說法,「行星」這個術語可能早已經過時了。在接採訪時他說, 用更加具體的名字來稱呼天體能提供更多信息,比如類地行星 、氣體巨星、小行星或者柯伊伯帶天體,因為這些名稱傳達了更多重要的細節,所以 儘管冥王星不再被官方歸類為行星,也許作為一顆行星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儘管爭論仍在激烈進行,至少冥王星始終是最初的九大行星的一員。有些人仍然不同意將其降級,但其他人相信這是正確的決定。與此同時, 我們在不斷地認識和理解,我們在太空中的特殊位置,我們會清楚地見證描述太陽系的術語在未來一次次改變,這就是冥王仍可以被認為是一顆行星的原因。

你怎麼看呢?我還遺漏了什麼嗎?請在評論中告訴我,謝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請關注分享一下哦!

相關焦點

  • 冥王星有何反常?行星行列不要它,被踢出竟然不冤!
    深邃無比的宇宙,遨遊太空是多少人的夢想,可是人類也剛剛飛出地球,太陽系至今無法飛出,外面還有銀河系,整個我們所處的地球被廣袤無垠的宇宙包裹著,何為中心,中心在哪?不過太陽系的中心到是很簡單,擁有九大行星,不過因為冥王星的反常,行星行列不要他,被踢出竟然還不冤!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怎麼了?它是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在太陽系裡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矮行星,也是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冥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個周期大約240年左右,它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在太陽系的柯伊伯帶的區域,離太陽最近時候大約44億公裡,離太陽最遠時候大約要73億公裡。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導語: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宇宙是無限量大的,窮極地球人的萬世萬代,也窺探不了宇宙的全貌。而在人類已知的各大行星中,有九大行星是人類較為熟悉的,這九大行星曾經包括冥王星,但在對冥王星的探索中,人們最後決定把它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這是為何呢?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因為冥王星的位置,位於太陽系的外圈,能夠照射到的陽光,其實很少,所以人類直到1930年的時候,才第一次發現了冥王星,也就是說冥王星也當了76年的行星,但是最終還是被踢了出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 但是其實還是有些針對冥王星了,因為這些關於行星的定義,就是在2006年為了將冥王星踢出去而提出來的,那麼為什麼要如此針對冥王星呢?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環境究竟有多可怕?
    ,億萬年來一直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就像太陽這個母親帶著八顆「小蝌蚪」在宇宙流浪一樣,可是在之前,太陽其實是帶著九顆「小蝌蚪」飛行的,也就是太陽此前其實是擁有九顆行星的,這第九顆恆星就是冥王星,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在2006年由國際天文組投票織決定把它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太陽系最終只剩下八顆行星,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呢?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咋了?它長這樣,有點「可怕」!
    眾所周知太陽系上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在很早以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大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它在後來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於是太陽系從此只有八大行星。
  • 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主要行星範圍,冤是不冤?
    在對冥王星的研究逐步深入的過程中,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具有許多異乎尋常的特性,逐漸懷疑是否應將冥王星劃歸為太陽系主要行星。嚴格來講,冥王星是一顆行星嗎?軌道冥王星公轉軌道的觀測精度遠比太陽系中其他8顆行星低,天文學家根據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推算出冥王星橢圓形軌道的長半軸約39.5個天文單位,是太陽系已知行星中軌道長半軸最長的。
  • 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什麼特立獨行之處?
    冥王星一度被認為是地球的第九大行星,處於太陽系行星系統的最外圍,在較長的時間內被認定是太陽系最小的行星。冥王星是根據羅馬神話中掌管生死大權的Pluto進行命名的,一方面表明了這顆星體對於人類觀測來說具有非常大的神秘性,同時也表達出了這顆星體與其它行星的不同,具有其「可怕」之處。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意外
    其實冥王星最初被選為行星也是有很大的爭議的,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顆星球不符合行星的特點,比如,一般來說行星的周圍會圍繞著很多顆小行星的,這些小行星統稱為天然衛星,而冥王星的身邊卻有4顆衛星,這是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符合太陽系行星的理由,但另一部分的科學家則認為冥王星已經快要脫離太陽的掌控,同時冥王星的形狀也並不完全是球狀類型的,只不過衛星和探測器拍到的冥王星看似比較橢圓而已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如今百度冥王星,得到的百科詞條是這樣的: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很明顯的,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了矮行星。根據以上要素,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這之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對於大行星的定義並沒有包括第4條,所以冥王星被列為第九大行星,在2006年之後,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矮行星的定義:滿足1、2、3,不滿足4,不是衛星。)
  • 同樣是圍著太陽轉,為何冥王星被踢出9大行星?你不懂它的可怕!
    同樣是圍著太陽轉,為何冥王星被踢出9大行星?你不懂它的可怕!眾所周知,太陽系有8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其實,在14年前,太陽系有9大行星,但是它卻在2006年8月的國際天文聯會中被投票踢出局了。那麼,同樣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為啥冥王星會被科學家們踢出9大行星行列呢?其實,我們是不懂冥王星有多可怕,當你真正知道後,就會明白科學家的良苦用心了。首先,當我們看到"冥王星"這3個字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恐怖。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其實一點都不冤
    冥王星從第九行星降為矮行星,這是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話題,因為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應該被列為第九行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冥王星達不到行星的要求,但是滿足矮行星的要求。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冥王星是意外發現的,體積只有月球的1/5,被除名太陽系大行星行列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經常能夠看到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可是如今太陽系只剩了八大行星,還有一個行星到底去了哪裡?這個行星到底是如何發現並命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冥王星。由於這個行星比較黑暗,距離太陽比較遙遠,而且體量不是很大,科學家們就用希臘神話中的鬼王冥王來給他進行命名,取名為冥王星,並列入太陽系十大行星行列之一。冥王星衛星眾多冥王星的體積不大,只相當於月球的1/5,如果按照太陽系行星的標準來測算,冥王星個頭最小,比水星還要小,排名最墊底。
  • 科技日曆丨「紛爭女神」厄裡斯被發現 連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Eris),它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最初被歸類為行星,但引發了一場科學爭論,最後導致它和冥王星都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厄裡斯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當厄裡斯在2005年首次被發現時,天文學家認為它比冥王星大得多,甚至考慮厄裡斯是否可能是我們太陽系的第10顆行星。然而,最終,科學家發現厄裡斯是一顆如此小的行星,從而在2006年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原因。這一決定至今仍有爭議,因此厄裡斯的名字恰如其分。「厄裡斯是希臘的紛爭女神。」
  • 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2006年8月24日
    凡是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的星體就是行星這一論斷並不準確,由此引發了對冥王星的爭議。2006 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LAU)在布拉格召開第 26 屆大會,2006年8月24日這天,確定了「行星」的定義,也決定了冥王星的身份,原來作為第 9 大行星的冥王星,失去了行星的身份,被降級為「矮行星」。從這一天開始,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
    「專題」你所不知道的星體——太陽系星體的劃分),我們可以得知冥王星之所以被「開除」行星之列是因為冥王星無法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其他星體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其他星體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星體的公轉軌道上,沒有與它質量相仿的其他星體,它在其軌道上的引力佔主導地位。冥王星是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在柯伊伯帶上存在著許多其他的小型天體,有的質量甚至可以和冥王星比肩。而且2005年,柯伊伯帶以外的邊緣地帶(離散盤)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質量還大出27%的星體,此星體名為鬩神星(Eris)。
  • 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安慰冥王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90年前冥王星剛剛被發現的時候,在天文學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冥王星被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是在後來的2006年,天文學家把冥王星從太陽系行星名單中劃掉了。冥王星被劃為了矮行星。冥王星冥王星究竟算不算一顆行星呢?90年過去了,冥王星還是那顆冥王星一點也沒有變化。從發現至今它還沒有圍繞太陽公轉一圈。變化的是人們對行星的認識。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
    1930年3月13日,冥王星作為第九大行星被發現的消息曾轟動全世界,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難道是冥王星有什麼可怕之處嗎?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國際天文聯會中,天文學家們以投票的形式,將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因為當時發現冥王星的天文學家錯估了它的質量,認為這是一顆體積超過地球的天體,但歷時48年後在1978年天文學家發現了冥王星的天然衛星卡戎星,通過對這兩顆天體的研究中發現,冥王星的質量並沒有之前估計的那麼大,僅為月球的1/6,體積也僅為月球的1/3,而且冥王星的運行軌道極為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