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三十問:是否需要每年接種?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7日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7日發布《新冠疫苗接種問答》。問答中提到,接種疫苗後還是應該繼續佩戴口罩;建議現階段使用同一廠家的同品種疫苗完成接種;接種第二劑次滅活疫苗大約兩周後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對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暫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者無需在接種疫苗前檢測是否存在抗體。

1月7日,青海省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內,一名護士正準備為接種人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社

記者 馬銘言 攝

  具體問答如下:

  一、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

  我國新冠疫情形勢與國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主要策略需要結合國內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目標來考慮。當前,重點人群接種疫苗的意義,一方面是對這部分人群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有利於我國總體疫情防控。

  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主要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行業人員;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工作、學習等人員。

  二、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種嗎?

  有必要。一方面我國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對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髮病後,有的人還會發展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種疫苗後,一方面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過有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

  三、新冠病毒疫苗怎麼打,去哪兒打?

  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都是在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准的接種單位進行。通常情況下,接種單位設在轄區的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綜合醫院。如果接種涉及到一些重點對象比較集中的部門或企業,當地也會根據情況設立一些臨時接種單位。

  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也會按要求公布可以進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接種單位,包括地點、服務時間,請大家關注相關信息發布平臺。

  大多數重點人群的接種,由重點人群所在的單位組織摸底、預約,並協助開展接種工作。對於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工作、學習的個人,可關注當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相關服務信息。

  四、接種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疫苗接種的禁忌是指不應接種疫苗的情況。因為大多數禁忌都是暫時的,所以當導致禁忌的情況不再存在時,可以在晚些時候接種疫苗。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接種指南未作具體規定之前,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禁忌按疫苗說明書執行。通常接種疫苗的禁忌包括:1.對疫苗或疫苗成分過敏者;2.患急性疾病者;3.處於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者;4.正在發熱者;5.妊娠期婦女。

  五、如何發現、把握接種疫苗禁忌?

  在操作實施過程中,如果接種第一劑次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則不建議接種第二劑次。要了解疫苗成分,對疫苗成分既往有過敏者不能給予接種。

  接種時,接種醫生應仔細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及既往過敏史。受種者要如實向接種醫生報告身體健康狀況及疾病史、過敏史等。要把疫苗禁忌列入知情同意書中。

  六、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不用再戴口罩嗎?

  在人群免疫屏障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種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識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鬆。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100%,在流行期間還會有較少部分已接種的人可能發病。另外一方面,在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傳播。因此,接種疫苗後還是應該繼續佩戴口罩,特別是在公共場所、人員密集的場所等;其他防護措施如手衛生、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也需要繼續保持。

  七、如何通過接種疫苗在人群中形成群體免疫?

  不同傳染病的傳染力不一樣,阻斷傳染病流行的人群免疫力水平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傳染病的傳染力越強,則需要越高的人群免疫力。例如,麻疹和百日咳傳染力較強,如果要阻斷它們的流行,人群免疫力要達到90%-95%;而消滅天花和脊髓灰質炎,人群免疫力要達到80%以上。人群免疫力達到上述閾值,也就建立了阻斷麻疹、百日咳、天花和脊髓灰質炎傳播的免疫屏障。

  人群免疫力跟疫苗保護效力和疫苗的接種率呈正比。因此,要達到足夠的人群免疫力,需要有足夠高的接種率,也就是絕大多數人都接種疫苗。反之,如果不接種的人比較多或大多數人不願去接種,就形成不了牢固的免疫屏障,有傳染源存在時,容易出現疾病的傳播。

  八、新冠病毒疫苗是否需要冷鏈?如何保證新冠病毒疫苗在運輸和存儲過程安全有效?

  疫苗是一種生物製品。要保證生物製品質量,必須要在規定的冷鏈狀態下儲存、運輸。新冠病毒疫苗也應如此。《疫苗管理法》《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範》《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對於疫苗儲運的冷鏈要求都有具體規定。

  疫苗運輸時,疫苗運輸企業在運輸過程中要定時監測、記錄溫度,保證疫苗處於規定的溫度環境。疫苗接收時,接收單位要索取、檢查本次運輸過程溫度監測記錄。

  疫苗存儲過程中,疾控機構和接種單位採用溫度計或自動溫度記錄儀對儲存疫苗的冰箱進行溫度監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測溫1次(間隔不少於6小時),並填寫冷鏈設備溫度記錄表。

  疫苗使用過程中,接種單位採用冰箱、冷藏箱(包)儲存疫苗,在存放、取用疫苗時應當及時關閉冰箱、冷藏箱(包)門/蓋,並儘可能減少開啟冷藏設備的次數。

  各相關單位要嚴格遵守上述各環節的規範要求,才能使疫苗處於全程冷鏈狀態,疫苗的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九、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什麼?包括哪些情形?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英文簡稱AEFI)是指在預防接種後發生的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反應或事件,又稱疑似疫苗不良反應。包括以下幾種情形:疫苗不良反應、疫苗質量問題相關反應、接種差錯相關反應、心因性反應、偶合症(偶合反應)。

  十、什麼叫疫苗不良反應?

  疫苗不良反應指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與預防接種目的無關或者意外的反應,與受種者個體差異有關。疫苗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一般反應主要指受種者發生的一過性、輕微的機體反應,如接種部位紅腫、硬結、疼痛等局部反應,發燒、乏力、頭痛等全身反應。異常反應主要指造成受種者的器官或功能損害的相關反應,罕見發生,如急性嚴重過敏性反應等。

  十一、什麼是心因性反應?

  心因性反應指在接種疫苗後,因受種者心理因素發生的反應,主要是接種疫苗時的心理壓力、焦慮等所致,無器質性損害,與疫苗無關。有的是「暈針」樣表現,有的是「癔症」樣表現。群體性預防接種活動時可出現群體心因性反應。

  十二、偶合反應是怎麼回事?

  偶合症(偶合反應)是指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正好處在一個疾病的潛伏期或者發病的前期,疫苗接種後巧合發病。因此,偶合症(偶合反應)不是疫苗接種引起的,與疫苗無關,也不屬於接種後的不良反應。疫苗接種後的偶合症有時不能立即做出判斷,需要及時報告,也需要疾控等機構進行調查、調查診斷專家組做出診斷。

  十三、哪些情形不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範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下列情形不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一般反應、疫苗質量事故、接種事故、偶合症(偶合反應)、心因性反應。

  十四、我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是如何開展的?

  《疫苗管理法》《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方案》《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鑑定辦法》等法律法規均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疑似疫苗不良反應)監測、報告有明確的規定。

  具體做法包括明確責任報告單位、責任報告人、報告的內容、報告的時限,規定需要啟動調查的疑似疫苗不良反應標準,而且異常反應的診斷需由調查診斷專家組完成,鑑定需由省、市級醫學會來完成。疑似疫苗不良反應的監測是通過中國疾控中心建立的監測信息系統實現,疾控機構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實現信息共享。各級疾控機構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也會對監測的信息,定期進行分析和評估。如果遇到重大事件,會進行及時分析和評估。

  我國疫苗不良反應的系統、規範監測,起步於2005年。隨著工作的開展和深入,疫苗不良反應監測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和2014年分別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我國國家疫苗監管體系中不良反應監測部分的能力評估,疫苗不良反應各項監測指標達到或超過WHO評估標準。

  十五、目前我國應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保護持久性如何?

  新冠病毒疫苗屬於新研發並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規模接種之後的持續監測和相關研究,以積累更多的科學證據,評估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持久性。

  十六、不同廠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種嗎?

  目前尚無關於不同廠家或不同種類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種的證據。建議現階段使用同一廠家的同品種疫苗完成接種。

  十七、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在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應注意並配合做好以下事項:

  接種前,應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相關知識及接種流程。

  接種時,需攜帶相關證件(身份證、護照等),並根據當地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配合現場預防接種工作人員詢問,如實提供本人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信息。

  接種後,需留觀30分鐘;保持接種局部皮膚的清潔,避免用手搔抓接種部位;如發生疑似不良反應,報告接種單位,需要時及時就醫。

  十八、為什麼接種完疫苗後要留觀半個小時?

  接種疫苗後,可能有極少數人會出現急性過敏反應、暈厥等情況。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過敏反應多在接種後30分鐘內發生。如發生急性過敏反應,可以在現場及時採取救治措施。暈厥也大多出現在接種後半小時內,如接種後立即離開留觀現場,可能會因暈厥給受種者造成意外傷害。因此,受種者在接種疫苗後需要在接種單位指定區域留觀半小時。

  十九、新冠病毒疫苗在人體內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接種疫苗後,人體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的疫苗還會讓人體產生細胞免疫,形成相應的免疫記憶。這樣,人體就有了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疫苗產生的抗體、細胞免疫釋放的細胞因子就能識別、中和或殺滅病毒,而免疫記憶也很快調動免疫系統發揮作用,讓病毒無法在體內持續增殖,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二十、接種疫苗後,多久才能產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體?

  根據前期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研究,接種第二劑次滅活疫苗大約兩周後,接種人群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二十一、新冠病毒發生變異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還有作用嗎?

  病毒是最簡單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病毒會發生變異。從全球對新冠病毒變異的監測情況看,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病毒變異會使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各國研究機構、疫苗生產企業等都在密切關注新冠病毒變異情況,也在開展相關研究,這將為後續疫苗的研發及應用提供預警和科學分析依據。

  二十二、普通老百姓如果有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意願,是否可以報名接種?

  我國目前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第一步是重點人群的接種。第二步,隨著疫苗獲批上市,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公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人群當中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控制新冠肺炎在國內的流行。

  二十三、沒有列入重點人群,尚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人,需要採取何種防護措施?

  我國目前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第一步是重點人群的接種,第二步是其他人群的接種。在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國已經實行的非疫苗防控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對公眾來說,雖然可能暫時沒有接種疫苗,但仍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通風等。

  二十四、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從前期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研究結果和緊急使用時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病毒疫苗常見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與已廣泛應用的其他疫苗基本類似。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接種部位的紅腫、硬結、疼痛等,也有發熱、乏力、噁心、頭疼、肌肉酸痛等臨床表現。

  二十五、什麼因素可能會影響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效果?

  通常情況下,病原體、疫苗特性、受種者狀況等因素影響疫苗的預防接種效果。在疫苗的研發和使用過程中,為保證預防接種效果,上述影響因素均在考慮的範圍內。新冠病毒疫苗作為一種全新的疫苗,相關因素對其效果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

  二十六、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是否還需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對於多數傳染病,在感染病原體後,人體都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這部分人群通常不屬於疫苗接種對象,如患天花、麻疹、風疹、水痘等疾病後不再屬於疫苗接種對象。目前,雖然有感染過新冠病毒者發生二次感染的報導,但該問題尚屬於個案並未普遍出現,仍有待後續更多研究才能得出結論。對於接種前已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暫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對於沒有明確感染新冠病毒或患過新冠肺炎,符合接種條件者均可接種疫苗。

  二十七、疫苗開始接種以後,我們的防控措施會不會調整?

  對於個人來說,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不是100%,並且產生保護性抗體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群體來說,在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傳播。所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彈,現階段其他各項防控措施仍然要堅持下去,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通風等防護措施。

  二十八、新冠病毒疫苗如何進行全程追溯工作?

  《疫苗管理法》要求國家實行疫苗全程電子追溯制度。疫苗上市後,從生產、運輸、儲運、使用等各個環節均應有準確、規範的記錄,全程追溯記錄的信息包括疫苗品種、疫苗生產企業、劑型、規格、批號、有效期和預防接種個案信息等,實現信息化管理的地區將及時錄入電子信息系統,上述信息通過電子信息系統和其他方式實現疫苗流通和使用的全程追溯。

  二十九、是否需要先檢測有無抗體,再決定是否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人體中特定抗體的產生一般通過自然感染或者接種疫苗而獲得。目前還不完全清楚抗體需要達到什麼水平才可以起到預防新冠肺炎的作用。建議只要沒有明確感染新冠病毒或患過新冠肺炎,凡符合接種條件者均可以接種疫苗,無需在接種疫苗前檢測是否存在抗體。

  三十、新冠病毒疫苗是否會像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

  通常情況下,病原體、疫苗特性、受種者狀況等因素影響疫苗的預防接種效果。流感病毒變異比較快,流感疫苗保護效期較短,因此需要每年進行接種。現在新冠病毒雖然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異,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目前發布的信息,顯示針對在英國和南非等國家出現的新冠病毒所發生的變異,沒有證據表明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新冠病毒疫苗是否會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接種,需要繼續針對病毒變異對疫苗接種效果的影響和疫苗的保護持久性等方面開展研究。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疫苗不同廠家產品可替代接種嗎?是否對變異病毒有用?中國...
    接種疫苗後多久才能產生抗體?接種後會出現不良反應嗎?不同廠家的疫苗可替代接種嗎?是否會像流感疫苗那樣需要每年接種?新冠病毒發生變異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還有作用嗎?……中國疾控權威解答疫苗接種30問01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
  • 新冠疫苗去哪接種? 你關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題答案都在這裡
    新冠疫苗去哪接種? 你關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題答案都在這裡時間:2020-12-19 21: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轉存!新冠疫苗去哪接種? 你關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題答案都在這裡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
  •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啥感覺?一文讀懂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啥感覺?我國計劃通過疫苗接種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為全民免費提供新冠病毒疫苗,在知情和自願的基礎上,力爭讓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夠實現「應接盡接」。那麼,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有什麼感覺?快跟小編來了解→▲北京、山東等地重點人群開始接種新冠疫苗。視頻來源:新華社本次使用的是什麼疫苗?
  • 建陽區啟動第一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東南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省衛健委的統一部署和《福建省新冠病毒疫苗緊急接種方案》要求,近日,建陽區第一批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潭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童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家接種點,是建陽區指定的具有疫苗追溯條件的接種點,集中承擔緊急使用疫苗接種工作。
  • 橫山區衛健局組織參加全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培訓視頻會議
    為推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平穩、有序、規範實施,12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視頻培訓會議。橫山區衛健局組織橫山區醫院、區疾控中心有關醫務人員參加了培訓。本次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新冠病毒和新冠病毒疫苗基本知識、預防接種組織實施、預防接種操作、疑似異常反應監測與處置、嚴重異常反應醫療救治、接種信息報送、公眾溝通與宣傳等。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須知 年齡限制為18至59歲
    2021-01-05 10:57:06 來源:綜投網 我國首支新冠病毒疫苗已在多地開始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①目前新冠疫苗接種年齡限制為18至59歲,其它年齡段人群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②孕婦、哺乳期婦女、藥物不可控的高血壓、糖尿病併發症等人員不適合接種;③推薦免疫程序為2針,其間至少間隔14天。1月1日,我國首批新冠疫苗開始在北京、山東等地,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預計2月中旬完成接種。
  • 湖南人怎麼接種新冠疫苗?你想知道的新冠疫苗接種知識都在這裡
    答:現階段,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我省主要針對年齡在18-59歲之間的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重點人群主要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航空運輸以及公共運輸、醫療衛生等感染風險相對比較高的行業人員;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工作、學習等存在境外感染風險的人員。另外,還包括公安、消防等保障社會基本運行以及公共運輸等維持社會生產生活運行的人員等。2、新冠病毒疫苗在哪裡接種?
  • 剛剛,新冠疫苗接種方案定了!轉存周知!
    原標題:剛剛,新冠疫苗接種方案定了!轉存周知!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並答記者問。病毒發現的時間還不到一年,所以現在我們說這個疫苗能夠保護多長時間還為時過早,還不能下這個結論。目前證據提示,疫苗保護期,按世衛組織的規定要求的半年以上,基本上沒有疑問。是否需要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一打?流感疫苗需要隨時調整,是因為病毒變異,每年流行的亞型不同。
  • 我國已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900多萬劑次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沐鐵城 王琳琳)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12月15日以來,我國正式開展重點人群的接種工作,迄今為止,全國重點人群接種量已近750萬劑次,加上之前針對高風險人群接種的160餘萬劑次,我國已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 新冠疫苗接種要注意什麼?打了疫苗能摘口罩嗎?
    新冠疫苗接種要注意什麼?打了疫苗能摘口罩嗎? 近日多地已啟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疫苗需要打幾針?
  • 保加利亞已有近5000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5人出現不良反應
    當地時間1月5日,保加利亞醫藥局局長基裡洛夫(Bogdan Kirilov)對媒體表示,截至目前保加利亞已有近5000人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共接到5例不良反應報告。他介紹說,出現不良反應的5位接種者中,有男性2人、女性3人,年齡處在29歲至53歲之間。
  • 疫苗注射後有哪些不良反應?哪些人不建議接種?都說清楚了!
    眼下,仍有部分公眾因擔心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不良反應,對接種與否猶豫不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可能產生哪些不良反應?接種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來了解一下↓↓↓接種疫苗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有哪些?接種疫苗後出現什麼情況需要就醫?如出現發熱超過38.5℃,或局部紅腫嚴重,超過2.5cm,身體特別不適,疾病狀態持續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根據醫生診斷處理。感染過新冠病毒是否還要接種疫苗?對於接種前已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暫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 ...過年,已啟動的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個人不承擔疫苗的成本和接種費用
    每經編輯:趙慶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衛健委:倡導在工作地過年,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嚴控交通客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表示,隨著新冠病毒疫苗附條件上市,特別是隨著生產供應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我國將全面有序地推進高傳播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種工作,並實施全民免費接種。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從而構建免疫屏障,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 新冠疫苗來了去哪接種,能管多久?官方最新回應
    據央視新聞,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並答記者問。新冠疫苗去哪接種?有記者提問,重點人群都要到哪裡接種?是醫療機構還是社區?他們是自己報名接種還是由單位組織接種?另外大家最關心的,普通老百姓如果有這個意願,是否可以報名接種?
  • 山西啟動新冠疫苗緊急接種工作!2月5日前完成重點人群接種!
    ◎接種新冠疫苗後是否就不會得病? 本次接種的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揭盲結果綜合顯示,疫苗接種後均產生高滴度免疫應答,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在全球多個國家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疫苗有效性進一步得到驗證。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
  • 鄭州市將率先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預計明年2月上旬完成...
    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終於有了消息。12月22日,記者從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河南省即將開始組織重點人群接種,鄭州市將率先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預計明年2月上旬完成接種。
  • 關於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種,這22個問題有了權威解答
    中新網1月5日電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北京市新冠疫苗重點人群接種22問》,公眾何時可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新冠疫苗怎麼預約?哪些人不適合接種?對於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疾控中心進行了詳細解答。資料圖:醫護人員為接種人員注射疫苗。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1. 本次使用的是什麼疫苗?
  • 個人不承擔新冠疫苗成本和接種費用,老百姓不需要掏一分錢
    李滔表示,由於建立免疫屏障需要相當大比例的人群接種疫苗,因此有必要採取特殊的舉措,來解決接種疫苗所需的費用問題。這是應對特殊事件的特殊之舉,也是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通過主要動用醫保基金滾存結餘和財政資金共同承擔新冠疫苗及接種的費用,不影響當期醫保基金的收支,也不會影響大家的看病就醫的待遇。
  • 希臘兩名醫生接種疫苗後新冠病毒檢測陽性 接種前或已感染
    當地時間1月5日傍晚,希臘衛生部發布的最新疫情通報稱,在過去24小時內,希臘新增928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目前累計確診141453例;在此期間新增死亡40例,累計死亡5051例。希臘針對醫護人員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全面展開,但近日就職於塞薩洛尼基一家醫院的兩名醫生卻在接種疫苗數天後,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也是希臘首次出現接種疫苗後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病例。這家醫院臨床主任兼病理學教授薩福普洛斯認為,這兩名醫生很可能在接種疫苗前就感染了新冠病毒。他解釋說,這種情況並不令人意外,患者在接種疫苗後不會立即出現免疫效果。
  • 成都人出川需要隔離嗎?新冠疫苗該如何接種?答案來了!
    那麼成都現在的疫情最新情況是怎樣的,出川是否需要隔離,疫苗該如何接種呢?出川防疫措施有哪些目前,成都市仍有6個中風險區,因此成都人去到其它省市是否需要隔離或核酸檢測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新冠疫苗如何接種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關於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發布會,會上介紹了很多人關心的疫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