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2月3日,記者從宿遷市委宣傳部、宿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開展的「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宿遷」線上系列新聞發布活動上獲悉,「十三五」以來,宿遷市交通運輸局聚力項目突破、強化運輸服務,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地方鐵路辦主任馮如意介紹說,通過五年的努力,宿遷綜合交通網絡不斷完善,運輸服務和行業治理水平明顯提升,綠色平安交通質效並提,發展水平實現了由「總體緩解」到「基本適應」的重大轉變。
全面加強規劃研究,融入國省戰略有明顯突破。加強事關重大交通規劃研究,形成《打造長三角北翼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助力宿遷實現跨越式發展》研究成果。《宿遷港總體規劃》修編獲省政府批覆,「一體三翼」內河水運樞紐格局基本形成。完成《宿遷市快速路網規劃》修編工作,著力打造「二環十射」快速路網體系。今年以來,重點開展《宿遷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年)》《宿遷市 「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研究。
全速推進項目建設,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有明顯改善。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完成投資295.8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長52.2%。徐宿淮鹽高鐵建成通車,綜合客運樞紐同步建成,宿遷正式邁入高鐵時代。合宿新鐵路宿遷段通過國鐵集團可研審查,規劃選址已完成,正在開展用地預審工作。全市鐵路營運裡程達197.5公裡,較「十二五」末增長47.6%。宿揚高速泗洪段建成通車,宿連高速一期提前3個月開工建設,建成S326沭陽段、S329沭陽段、S330、G344等,建成迎賓大道、上海路一期快速路,開工建設洋河大道(黃河南路)快速化改造、上海路二期工程,建成大柳巷、古泊河和成子河三座船閘,宿連航道一期提前3個月開工建設。宿遷港新增泊位27個,新增吞吐能力超1400萬噸。全市共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2312公裡、改建農橋499座、完成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806公裡,累計投資35億元,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達100%。
全心優化運輸服務,群眾獲得感有明顯提高。全市新增新能源公交車1185輛,新闢、優化公交線路137條,城市公交出行分擔率由「十二五」末的18%提高到26%,增長約45%。洪澤湖路「好巴士」快速公交系統建成運行,西湖路、黃河路「好巴士」將於年底建成投運。鎮村公交開通率實現100%,全市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到5A級。2020年實施市區公交深度挖潛行動,公交對學校覆蓋率已達100%。2020年三季度,全市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60.57萬噸。運河宿遷港、通湖物流園、京東信息科技園快遞配送中心等重點物流場站建成運營; 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加快建設,共打造縣級物流中心5個、鄉鎮級物流服務站45個、村級物流服務點244個。
全力夯實安全根基,平安交通建設有明顯實效。國務院督導組反饋及本系統排查的6項重大問題隱患全部整改到位。深入開展船舶修造行業、交通運輸(超限超載)及港口危險化學品、水上交通運輸、鐵路運輸等4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累計排查整改一般隱患1399項,整改率100%。抓好道路安全隱患整改,投入6500萬元完成324省道宿遷段安全隱患整改提升工程。加大境內其他省道安全隱患排查力度,排查出安全隱患路段169.54公裡正在有序改造。「兩客一危」車輛安裝率100%,使用率居全省前列。完成全省5000輛普通貨運車輛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試點推廣應用工作。建成中石化黑魚汪油庫、國邦石化等危化碼頭應急視頻監控平臺。高度重視農村公路運行安全,建立《宿遷市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建設項目庫(2015-2020年)》。累計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806公裡,完成投資5億元。
全方位激發改革動能,行業治理能力有明顯提升。全市京杭運河港口碼頭粉塵在線監測系統共安裝26套,建設率及接入率均達100%;400總噸以下貨運船舶生活汙水櫃改造任務完成635艘,佔省下達任務的158%;在京杭運河沿線港口碼頭安裝22套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建設標準處於全省內河領先水平。實現交通政務事項辦理「時限減少30%、材料減少50%、即辦件佔比50%」,建立約18萬從業人員「一戶式」信用檔案,共向省、市信用平臺歸集信息3860條。
馮如意表示,「十四五」時期,宿遷交通運輸部門將加速構築內暢外聯的公鐵水空大通道,構建「南通北聯」的高鐵網,打造「內暢外聯」的高速網,建設「高效便捷」的快速路網,完善「覆蓋鄉鎮」的國省幹線網,推進「幹支銜接」的水運網,開闢「填白補齊」的航空網,有力促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宿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交匯點記者 朱文軍
編輯: 沈蕾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