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之所以能讓我心潮澎湃,是因為他讓工匠成為了一個無比光榮的稱號,我們的國家在變得強大,作為工匠我們不能止步不前,要努力變成符合新時代製造強國的大國工匠。」山東巧媳婦食品有限公司項目研發組負責人晁伯成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帶領的團隊剛剛攻克了醬渣、醋渣再利用的難題,巧妙改造原來的生產線,再配以新設備輔助,以前每年剩下的15萬噸醬渣、醋渣,將轉化產出20 萬噸以上的高檔的生物活性飼料,僅此一項增收3000多萬元。
在位於淄博市臨淄區的山東巧媳婦食品有限公司裡,晁伯成穿梭穿梭在釀造車間,仔仔細細檢查著每一個生產環節。作為山東省食品行業的「魯食工匠」,晁伯成對「工匠」兩個字感觸太深,對十九大報告中對於工匠的論述也格外關心。「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報告裡的這些話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1981年,年僅19歲的晁伯成釀造專業畢業,自此於這個行業結緣,轉眼便是三十年。「什麼是工匠精神?」 晁伯成說,「首先是精益求精,既要全面又要有深度,把自己從事的行業吃透。然後是堅持和堅守,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恆。」
「堅守並不代表故步自封,工匠最需要的是不斷創新的精神,對我們來說,身在這個時代就要滿足這個時代的需求,這是工匠的責任。」晁伯成介紹說,伴隨著十九大的召開,企業一項新的制度也即將啟動。「結合十九大報告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等要求,我們將在公司1000多名員工中開展各級工匠的評選,直接與工資掛鈎,給一線的工匠們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實現自己的工匠夢。」(韓肖)
(責任編輯:王惠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