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營歷史研究》 《北大營歷史影像》出版

2020-12-12 北國網

本報訊 記者趙乃林報導 瀋陽出版社日前出版《北大營歷史研究》《北大營歷史影像》,這兩部圖書均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瀋陽市哲學社會科學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北大營歷史研究》一書以北大營的歷史為主軸,利用大量國內外歷史檔案資料,結合深入實地的考察,圍繞北大營的修建、駐軍及以北大營為歷史舞臺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全面梳理、考證和研究書寫而成。《北大營歷史影像》是一部以北大營為專題的影像圖書。該書以圖證史,採用近900幅珍貴的歷史影像圖片,所錄入的北大營相關歷史影像圖片大多為新的歷史資料,且許多歷史圖片的考證和研究皆為新的研究成果。這兩部書的作者高建系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研究部主任、研究員,長期進行史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北大營歷史研究》《北大營歷史影像》研究和撰寫歷時6年時間完成。

相關焦點

  • 重現歷史的《瀋陽北大營》一書出版發行
    新華網瀋陽6月3日電(記者於也童)瀋陽北大營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遺址。近日,由瀋陽出版社出版、詳細展現北大營前世今生的《瀋陽北大營》一書在瀋陽出版發行。該書對北大營的發展歷史,特別是在此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進行了詳細梳理與重現。
  • 《瀋陽北大營》 梳理北大營的前世今生
    這些問題,瀋陽出版社近日出版的《瀋陽北大營》一書中有詳盡的解讀。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到該書的編著者、瀋陽市檔案館原館長荊紹福,他介紹說,有關瀋陽北大營現存的資料很少,特別是「九·一八」之夜發生的戰鬥,所以他在編著此書時,主要是根據當年的報紙以及經歷者的回憶錄,勾勒出了瀋陽北大營的前世今生。
  • 九一八,從柳條湖到北大營
    爆炸聲響後,坐鎮瀋陽指揮的板垣徵四郎立即下令獨立守備第2大隊炮轟並進攻柳條湖附近的北大營;步兵第29聯隊攻擊瀋陽城;命令駐鐵嶺的獨立守備第5大隊急速趕到瀋陽支援,並報告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請第2師團主力立即出動。
  • 風吹草低見牛羊-找尋北大營草原
    經過我們找尋發現了北大營草原,但這裡的草原和新疆蒙古肯定是不能比的,但對於我們雲南人來說還是滿驚喜的,我們就一起出發吧!下圖我們看到一群苗族的少女們載歌載舞,空靈純天然的歌聲飄蕩在風中,她們穿著百褶裙,盤著苗族的髮型跳著簡單民族舞蹈,都會讓你停下來,靜靜地欣賞著,民族就是世界的,隨著民族的混住和通婚,越來越多的民族被同化漸漸地遺落在歷史的舞臺上。雲南還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來雲南體驗民族文化的魅力吧!
  • 牢記歷史,勿忘...
    讓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再為抗日烈士獻束花! 九﹒一八事變 勿忘國恥,強我國防,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告訴孩子,這些歷史不能忘!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
    14年,一段悲慘屈辱的苦難歷史,也是一部覺醒奮起的悲壯史詩。今天請告訴孩子,這些歷史,我們永遠不能忘記!01和平,在那個夜晚被打破1931年9月18日晚22時20分,中國瀋陽,北大營以北的野地裡,日軍滿鐵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600餘人展開了攻擊隊形,其任務是在柳條湖鐵路發生爆炸後,立刻向北大營發起進攻
  • 中國抗戰勝利回望: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
    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中國抗戰勝利回望  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偉大的國家,總是在對歷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在這個屬於勝利者的明亮秋日裡,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讓我們再次回望半個多世紀前那段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烽火歲月。  烽煙——五千年文明古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九月瀋陽,秋夜漸涼。晚上10點多鐘,大東區北大營社區依然燈火通明,人來車往。
  • 《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歷史影像全集》在南京首發
    3月21日,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省出版物發行協會主辦,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華發行集團承辦的「2016年南京春季館藏會」在南京新港物流基地正式開幕。 作為本屆館藏會的重點品種,《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歷史影像全集》在南京首發。
  • 濟南歷史文化研究和《濟南通史》出版相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市委宣傳部和濟南社會科學院精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濟南歷史文化,深度挖掘濟南歷史文化資源,為提升濟南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濟南」建設提供有效智力支持。2015年以來,組織國內知名歷史學界專家學者歷時5年修訂編纂完成了七卷本《濟南通史》,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今天的發布會將圍繞濟南歷史文化研究和《濟南通史》出版,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 看展覽|影像-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
    以影像和藝術的角度來記錄一個城市/區域百年史,首先要將這個區域置於地方、國家以及世界的互動和發展的網絡之中,從而可發現非線性的多重敘事的一種動態視角。其次,在大的歷史及社會事件的背景中, 具時代印跡和代表性的圖像記錄與每個時段湧現的先鋒藝術,又可以使我們從歷史地層中獲得持續向前的精神能量。
  • 「一線傳真」武鐵公安全警銘記歷史,踐行新使命
    歷史回顧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