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在2020年論文數超過美國,沒想到我們提前完成了

2020-12-14 電子發燒友

中國會在2020年論文數超過美國,沒想到我們提前完成了

深度學習自然語言 發表於 2020-11-24 09:14:44

「我以前曾經預測,中國會在2020年論文數超過美國,沒想到我們提前完成了。」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語調沉重地說道。   面對這項數據,為何施一公臉上沒有一絲驕傲,反倒是一臉擔憂?  

  「有些評論因此說,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超過美國了,我很擔心。」 5分鐘左右的發言,施一公說了3次「很擔心」,讓他感到擔心的,是目前科研的現狀和科研評價的問題。  一、在中國,想「做」核心的科技評價指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在此次會議上,施一公在參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發現,過去5年裡,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加了兩倍,技術交易額翻了一番。    「如果較真一點,假設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從100增加到300,技術交易額從100變成了200,那麼單個專利交易額其實是不增反降了,是5年前的66%。」施一公算了一筆帳。   同時,補充根據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09年至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260.64萬篇,比2018年統計時增加了14.7%;論文共被引用2845.23萬次,與上一個統計年度相比,增加了25.2%,連續三年排在世界第二位。雖然中國論文被引用次數增長的速度顯著快於大多數國家,但與排在第一位的美國的7468.9萬次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中國教育報)  

 這一數據折射出來的,是科技評價體系的問題。施一公稱, 在各個單位,不論是晉升還是考量績效,都會把專利、發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數和文章所發表雜誌的影響因子作為標準,而且這一風氣愈演愈烈。    「但這幾個核心的科技評價指標——文章數量、論文引用率、雜誌的影響因子——都可以人為地提高。我想大家知道我這句話的意思。」    他表示,「各個學校、單位都辦了雜誌,想要提高影響因子,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響因子自然也就高了。」   「中國這樣的國家,想要把這3個指標做上去,我認為是易如反掌。」在施一公看來,論文不足以說明科技實力,美國沒有這樣的評價方式,科技實力卻依然領先。    「因此,論文和科技實力是兩回事,大家千萬要分開。」  二、 中國科研現狀:表面上一片繁榮,實則深藏危機   除了論文以外,目前中國的科研現狀,也讓人擔憂。    前段時間,某國立研究所所長也在自述中表示,中國科研表面上看起來一片繁榮,實則深藏危機。    「目前中國的科研看起來很繁榮、很熱鬧,但是你如果靜下心來,把中國的科研放到世界競爭的大格局裡,站在科技發展的大視野上回望,就會發現:不管是基礎研究的理論、還是在重大技術的突破,你能看得見的中國人有誰?似乎很難看見誰。原創性的理論極少有咱們的東西,技術領域更是這樣。」    「其實不只是我有這種想法。我身邊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實也都做得挺順,但當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後比較酣暢的時候,就會發出同樣的感慨、 產生深深的憂慮:如果再這麼玩下去,中國的科研就沒戲了。」  三、 中國現在的科研   還有一個更深的問題。現在成為大牌科學家的這些人,恰恰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他們是最早「覺悟」的,所以走得最快,現在可能已經是院士、或者某些部門的科技負責人了。這些大牌科學家也許在夜半醒來的時候,會覺得這樣做也有些不妥,但是你要是公開說,就真的是動了他的核心利益,所以這種話誰都知道,但誰也不敢說。   所以我們的科學圈裡有這樣一個怪異的現狀:當他(她)有創造力真正能做科研的時候,是在以利益化的方式在做科研;當他(她)做到功成名就,立馬會反過來再去做一些真正的科學工作。但說實話,當人超過了五十歲,已經很難做出像樣的成果了。   所以還是知無畏、敢想敢做的年輕人最容易出成果。但是現在更多的年輕人,還必須像他(她)的老師一樣這麼走,因為假如你過早地去鑽研真問題的話,你就會被淘汰。    所以你要想早點功成名就,也得去複製你老師的模式——以最快的方式爬到山頂,然後在山頂上再去悟道。    所以這個事情誰也不好捅破。並且這些人現在已經佔據著這樣的位置,即使他半夜醒來,心裡偶爾會驚悚一下,但是他是絕不會認帳的。    因此,中國現在的科研,已經陷入一個往下墜的狀態。對於基礎研究的那些引導、激勵措施,其實是在加速讓科學下墜——這真的是一個災難。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GDP何時超過美國?最新預測2028年,又提前了兩年
    美國是全球第一個經濟體,總GDP在2019年超過了20萬億美元,而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大概是美國的70%,為14萬億美元左右。 自從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就不斷有金融機構發布預測,來看看中國的GDP總量何時才能超過美國。而最近,日本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這個時間將是在2028年,這比之前最早的預測2030年提前了兩年。 之所以提前了,是因為2020年發生了重大的事件,可以說將影響未來10年的全球格局。這個事件就是新冠疫情。
  • 中國GDP何時會超過美國?日媒給出「時間表」,時間提前了
    12月14日,中國社科院發布預測,預計2020年中國GDP將實現2.2%的增長,與此前的預測數據大致相同。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0月份的報告中也給出了1.9%的預測,大體上比較接近,總體會在2%左右。 但是,今年全球經濟將出現下滑,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
  • AAAI 2020 正式開幕:37% 錄用論文來自中國,連續多年制霸榜首!
    2020年論文錄取數量為1591篇,錄取率為20.6%;相比於去年錄取率(16.2%)有所改善,錄取文章數量也增加了400多篇,接近1/4。從上面兩幅圖也可以看出,近幾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火熱,論文投稿數量在逐年上漲,但錄取率卻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我們很難說AAAI 2020會不會是錄取率上漲的一個拐點。另一項有意思的統計是論文的國家和地區的對比。
  • 中國提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 減碳按下快進鍵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將碳強度下降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推進市場機制建設、積極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艱苦卓絕努力,提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今年,中國又在國際社會立下新承諾,在減碳進程中按下了快進鍵。
  • 8年後,中國GDP或將超183萬億,第一,成百年來首次超過美國的經濟體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周前就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那麼,在中國經濟已提前從後疫情周期復甦,並取得連續兩季度正增長之後,接下去的預期是怎樣的呢?
  • 2019年中國、日本、韓國的GDP合計是多少呢?能超過美國嗎?
    今年年初,韓國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這或將使得今年(2020年)韓國經濟要下降至2%以下,進入低速增長空間了。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完成的名義GDP為1913.96萬億韓元,由於GDP平減指數不高(即通脹率較低),而韓元貶值幅度較大,使得其GDP換算成美元後只有1.64萬億美元,全球排第12名(仍未超過俄羅斯的1.69萬億美元)。
  • 日本研究報告:中國自然科學年均論文數量全球第一,超美國
    :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日本經濟新聞》網站的報導指出,科學論文產出數量是顯示一國研發活躍程度的最基本指標。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此前也曾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論文數量超過了美國,而這次的統計數據基於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的數量。
  • 相關榜單論文引用數是重要指標
    日前,US NEWS發布2021年世界大學排行榜,曲阜師範大學數學系排名因超過清華、北大引發網友關注。據曲師大數學學院官網介紹,其數學專業在2018年曾入圍ESI全球前1%。10月23日,南都記者就此事致電曲師大,該校黨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稱,數學學科確實是該校特色專業,但對於排名超過清北是否與論文被引用數有關等外界疑問,其工作人員表示,相關負責人正在開會,暫不便回應此事。
  • 時間提前8年!最快2028年,中國GDP將反超美國?
    對此,日本研究機構預測,最快8年後,也就是2028年,中國GDP就將反超美國!那麼日本機構做出這一預測的依據是什麼?到那個時候,中國和美國的GDP又會是多少?01 日本機構預測:2028年,中國GDP將反超美國!
  • 2020世界500強出爐,中國上榜數量超過美國,具有標誌性意義
    2020年《財富》雜誌世界企業500強出爐,中國(含港澳臺地區)首次在數量上超過美國。根據上榜資料顯示,中國133家,美國121家,中國比美國整整多出了12家。以上觀點似乎有些道理,不過如果我們回顧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我們會發現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4家企業《財富》世界500強;2001年剛加入世貿的時候才12家。2008年西方爆發金融危機,很多企業陷入了困境,也就是在那個時間開始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加速,先後超過了德國、法國、英國、日本,並最終在今年超過了美國。
  • 學術頭條:冬天美國新冠死亡數或達40萬,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
    中國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將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公平分配,確保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同時帶動更多有能力的國家加入並支持「實施計劃」。
  • 論文主題、引用量、中國機構&華人學者,KDD 2020 關鍵數據搶先看!
    自 1995 年以來,KDD 已經連續舉辦了二十餘屆大會,今年是第 26 屆。今年的 KDD 大會原定於2020 年 8 月 23 日 ~27 日在美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舉行。而由於疫情影響,本次大會將以線上形式舉行。
  • 2020年馬歇爾(Marshall)經濟論文競賽題目大揭秘!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大部分王牌競賽都取消了,而論文競賽只需按時提交即可,因此非常推薦11年級同學們參加。今天我們就來嘮嘮這個高含金量的經濟論文競賽...截止日期提交論文的截止日期是2020年9月1日晚上11:59。
  • 2020中國城市規劃優秀科技論文專項獎(求是)徵文啟事
    根據《中國城市規劃優秀科技論文獎實施細則》,自2020年起,「求是理論論壇」的徵文納入中國城市規劃優秀科技論文專項獎。 「求是理論論壇」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榮譽理事、加籍華裔學者梁鶴年教授倡議,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主辦,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為建設中國特色城市理論與城市規劃理論提供平臺,推動學術理論研究和交流,改變我國規劃領域「一流實踐機會、二手規劃理論」的局面。2020年將舉辦第九屆「求是理論論壇」,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和《城市規劃》雜誌社共同承辦。
  • 中國海軍實力超日本?美國國會警告:中國海軍都快超過我們了!
    近幾年隨著中國海軍實力的不斷增強,連年「下餃子」,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視中國海軍的實力。不久前美國媒體根據評估報告得出結果,認為中國海軍目前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日本海上自衛隊。儘管該消息反映了中國海軍實力的增長,但是很快美國就發現中國海軍的實力遠不止如此,中國海軍發生了變化簡直是翻天覆地,美國國會表示:中國海軍都快超過我們了!俄羅斯人:東方巨龍已不再沉睡。
  •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我院論文產出數量及排名穩步提升
    12月29日,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據統計,2020年(2019年度)我院科技論文被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CI)收錄193篇,在全國醫療機構排名中列第89名,較上一年度上升38位;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收錄論文606篇,論文被引用1365篇 2054次,在全國醫療機構排名中分別位列第22名和第34名,較上一年度穩步上升。
  • 日本機構預測:中國GDP或在2028年超越美國 比之前預計大幅提前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0日發布了亞太15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3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測值顯示,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在2028年超過美國。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速度不同,原本預測最早要到2036年以後才會出現的美中逆轉現象可能會大幅提前。
  • 中國GDP何時超越美國?新的預測又提前了
    日媒稱,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0日發布了亞太15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3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測值顯示,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在2028年超過美國。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速度不同,原本預測最早要到2036年以後才會出現的美中逆轉現象可能會大幅提前。
  • 2020年爆火的大健康行業,哪幾個方向值得提前關注?
    截至目前,其市值超過4300億港元,成為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而同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市值也分別超過了3500億港元和1000億港元。除了網際網路醫療,生物醫藥、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等其他大健康產業的細分領域也在狂飆突進。以基因測序為例,今年以來,燃石醫學、泛生子先後在6月登陸納斯達克。11月,諾禾致源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 ...election Project)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1.01億美國人提前投票...
    文 / 爾東琛2020-11-04 05:41:32來源:FX168 【美國大選逾1.01億選民已提前投票】據佛羅裡達大學美國選舉項目(U.S. election Project)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1.01億美國人提前投票,親自投票和通過郵寄選票的人數分別為3.59千萬與6.52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