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制定前的坦克迷彩
坦克上的迷彩最早可追溯到一戰時期,儘管當時人們對於迷彩的認知還很粗淺,但是早期各國陸軍的坦克上就施加有偽裝用迷彩,而且當時人們就已經認識到,迷彩不僅能夠切割坦克的外觀輪廓,使得敵方更難以發現坦克,炫目的迷彩還能混淆視聽,讓敵人弄不清楚坦克的行進速度甚至方向,起到迷惑敵人炮火的作用。
坦克迷彩的歷史相當久遠,當時的迷彩不僅承擔著偽裝的任務,還要能夠迷惑敵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坦克的產量越來越大,二戰期間主要參戰國的坦克大量使用單色塗裝,例如早期德國裝甲兵採用的灰色塗裝、蘇軍採用的綠色塗裝和美軍使用的橄欖綠色塗裝。單色塗裝的好處是成本比較低廉,對後勤供應要求少,而且這些顏色才城市和叢林中都有比較良好的效果,但是單色迷彩的弊端也不少。例如在北非,德國採用的灰色迷彩在沙漠中就太顯眼了,而在白雪皚皚的東線,德軍不得不使用石灰水塗刷冬季白色迷彩。
德國早期的灰色塗裝在森林和斷壁殘垣中非常奏效,但是在雪地或沙漠中卻非常扎眼
戰爭中後期,各國已經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迷彩體系,而且這套體系在冷戰中逐漸趨於穩定,在冷戰中,各國坦克採用的迷彩都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的需求,例如美國在七八十年代的條紋迷彩。不過冷戰時期許多裝備仍然都採用單色塗裝,例如聯邦德國的豹1、法國的AMX-30、美國的M60等等。
標準三色迷彩制定之前,美國陸軍的M1坦克的迷彩塗裝,顯得相當隨意
北約三色迷彩的標準制定
然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北約成員國們卻發現了一個事實,在他們參與的許多軍事行動中,敵軍只需要觀察坦克使用的迷彩,就能分辨這輛坦克是北約哪個國家的,隨後在根據相應情況採取對策,例如法國和德國的車輛皮薄餡大,基本捨棄了防禦,而美國的M60裝甲厚度卻比較強。為避免這一情況,80年代中期,以美國,法國和德國為首的幾個國家聯合制定了一個迷彩標準,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北約三色迷彩。
M1坦克的另一種塗裝,採用黑色,深綠和淺綠三種顏色
北約三色迷彩的確立要從美國聯邦標準顏色系統說起,美國聯邦標準顏色系統名為「FED-STD-595」是一種在通信中用於準確描述顏色的系統。由負責採購的美國國家總務管理局在1956年制定,在該標準內,每種顏色都沒有名字,而是擁有一個獨立的五位數編號。美國國家總務管理局將這一標準色印刷成色卡,下發到了美軍中,該色卡制定後共修改過三次。當時制定三色迷彩標準時,採用的是1968年1月發布的修訂版,也就是「FED-STD-595A」版本,該版本內共有437種顏色。而現代的「FED-STD-595C」色卡中已經有650種顏色了。
美國國家總務管理局於2008年發布的「FED-STD-595C」標準色卡,算是最新的版本了
北約三色迷彩中的顏色全部來自於「FED-STD-595A」標準色卡中。顧名思義,這種塗裝共有三種顏色,黑色的編號為37030或37037,棕色的編號為30051,綠色的編號為34094。北約許多國家的作戰車輛都採用這一標準塗裝,目前北約車輛採用的標準三色迷彩規格可以參考美國陸軍部編號為TB 43-0209的公告,其中包括了軍用車輛,建築設備和材料等的標準顏色和迷彩樣式。
美國陸軍部TB 43-0209公告內對美國各種裝備的塗裝做了官方規定,注意這還是一輛105mm主炮短炮塔的早期M1
三色迷彩的實際應用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北約三色迷彩最適應的恐怕就是歐洲一望無際的叢林了,在叢林中,施加以北約三色迷彩的坦克能夠如魚得水。所以德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豹2主戰坦克,法國的勒克萊爾等的標準塗裝就是北約三色迷彩。隨著北約的東擴,一些東歐國家的蘇系坦克也塗上了北約三色迷彩,例如波蘭陸軍的PT-91主戰坦克、羅馬尼亞的TR-85主戰坦克等。
羅馬尼亞自主研製的TR-85主戰坦克,採用了北約三色迷彩
波蘭在加入北約後,也採用了這種北約三色迷彩塗裝,圖為波蘭研製的最先進的PT-91主戰坦克,可視為魔改T-72
不過如果放到世界其他地方,北約三色迷彩就有些難以勝任了,而且冬天下雪之後,一些北約國家也會在北約三色迷彩的基礎上,採用白色塗料製作臨時的冬季偽裝。此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歐文堡美國陸軍國家訓練中心也會使用土黃色覆蓋三色迷彩中的綠色,以便在漫天黃沙的訓練場內更好的偽裝。
在三色迷彩的基礎上加以白色塗裝的冬季迷彩
國陸軍國家訓練中心的M1坦克,在北約三色迷彩的基礎上增加了沙色
而且就算是在北約三色迷彩中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例如法國採用的北約三色迷彩,雖然也是三種顏色,但是其色塊大多是規整的色帶。用來模擬法國溫暖氣候環境下的植被,看起來較為明快,而德軍採用的北約三色塗裝色塊相應細碎一些。因為德國森林覆蓋率較高,例如著名的「黑森林」就是形容森林黑壓壓的感覺,所以德國的三色迷彩模擬的是較為暗色的森林,黑色色塊也明顯比較多。
勒克萊爾採用的條紋狀三色迷彩,顏色明快
德軍採用的三色迷彩,顏色要深邃很多,色塊也更為細碎
北約標準為何在戰場上很少見
近些年來,北約的主要軍事行動大多都在中東地區,使得荒漠迷彩相較於北約三色迷彩來得更加出名,因為北約三色迷彩在荒漠地區過於扎眼,所以北約軍隊在中東地區執行任務時採用的大多都是荒漠迷彩,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美軍一些部隊在中東地區使用的M1A1坦克採用的仍然是北約三色迷彩,只不過坦克加裝的TUSK升級套件和機槍防盾等採用了沙色塗裝。
美軍裝備的混搭風M1A1,機槍防盾、TUSK附件等使用沙色迷彩,但主體仍然是北約三色
而其他國家在中東採用的也大多是沙色迷彩,同樣是因為北約三色在中東實在是太過突兀了。而且武裝分子們深知,中東地區所有國家都沒有採用過這種塗裝,所以看到北約三色迷彩就肯定是敵人。所以阿富汗安全部隊的作戰車輛,法國在中東執行任務的勒克萊爾坦克等採用的都是荒漠塗裝。另外聯合國派出的維和部隊的坦克也採用統一的白色塗裝,所以近年來我們也只能在北約的軍事演習中看到北約三色迷彩的身影了。
執行維和任務的勒克萊爾,採用的是聯合國維和部隊標準白色塗裝
坦克自誕生之初就與迷彩形影不離,從二戰時期德軍採用的光影迷彩,北歐國家採用的獨特的雪地迷彩,冷戰時期英國採用的城市切割迷彩,以及最近十幾年來開始盛行的數碼迷彩等等。迷彩的顏色和圖案在不斷更新換代,以適應不同的戰場與環境。而北約三色迷彩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誕生,直到現在能夠歷久彌新,也反映出了這種迷彩的泛用性和前瞻性,按照目前的狀況來看,北約三色迷彩仍然將一直服役下去。在森林覆蓋率高的歐洲,北約三色迷彩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迷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