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2日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外長會議召開的日子,「北約2030」改革報告是這場會議重要的議題之一。在「北約2030」中,依舊「肯定」了俄羅斯作為北約未來10年最主要的對手的位置,但是北約也沒有放過中國。
「北約2030」渲染「中國威脅」,認為中國即使不是北約的對手,但是也要在多方面應對中國。對此,時事評論員賴嶽謙認為,中國並不需要害怕,因為北約內部不是鐵板一塊。
「北約2030」
內有138條建議的「北約2030」基本概括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參與國對未來十年北約發展的展望。俄羅斯仍然是北約認定的未來十年內最大的對手。至於中國,也被北約看在眼裡,北約認為,中國的崛起對全球構成了重大挑戰,需要專門設立應對中國的機構。
這樣的態度確實在意料之中,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實力的增強,讓北約「看上眼」了,另一方面是由於美國遏制中國態度的引導。再者,與和平發展時代命題格格不入的北約確實需要一個新藉口來「續命」。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希望北約樹立正確的中國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內外政策,多做有利於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事。中方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同北約開展對話與合作。
無需害怕
時事評論員賴嶽謙認為,中國不用害怕北約未來10年的戰略。因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哥幾個盟國可以說是各懷鬼胎,比如美國,在北約有利用價值的時候才用,用不到就繞開,並不管北約盟國的利益。
賴嶽謙表示,在北約外長會議上,土耳其外長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生了言語紛爭。土耳其外長認為美國介入敘利亞的戰爭,扶持起了一股對付土耳其的勢力。還有美國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戰爭中支持了亞美尼亞,也站在了土耳其的對立面。
再比如,在利比亞戰爭中,法國和土耳其之間也在不同陣營中。關於東地中海石油的爭端,土耳其和希臘依舊存在著矛盾,即使是在北約外長會議期間,兩方也對峙不斷。
綜上所述,賴嶽謙認為,北約的動作或許會給中國帶來一些困擾,但這並不可怕,因為他們各有各的算盤和利益。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