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是哪個國家?黎巴嫩富裕嗎?黎巴嫩內戰介紹

2020-12-10 深圳熱線

黎巴嫩是亞洲國bai家,黎巴du嫩共和國,簡稱黎巴嫩。位於亞洲西zhi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dao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邊界未劃定)為鄰,西瀕地中海,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著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黎巴嫩高度發達的通俗文化也極富特色。黎巴嫩音樂家在阿拉伯世界幾乎佔據半壁江山,其中,女歌唱家費魯絲更是當代阿拉伯世界家喻戶曉、雅俗共賞的藝術家,被阿拉伯人自豪地稱為「阿拉伯人派往星球的使者」。

擴展資料:

沿海夏季炎熱潮溼,冬季溫暖。全境按地形可分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東側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東側的貝卡谷地和東部的安提黎巴嫩山。

黎巴嫩山縱貫全境,庫爾內特·薩烏達山海拔3083米,為黎最高峰。河流眾多。利塔尼河為全國最長河流。主要旅遊點有腓尼基時代興建的畢卜魯斯城、古羅馬時代興建的巴爾貝克城和十字軍時代興建的賽達城堡。

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場,吸引了大量遊客。巴勒貝克神廟是黎巴嫩著名古蹟,位於黎巴嫩貝卡谷地外山麓,貝魯特東北80多公裡,海拔約1160米。「巴勒貝克」意為「太陽之域」

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中東國家都非常富裕,因為他們當地資源太過豐富,所以當地的經濟水平都很高,就像是杜拜這個中東國家,就是出了名的富裕,中東的土豪更是數不勝數,他們的生活都非常奢侈。

相關焦點

  • 黎巴嫩:曾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卻因接收難民陷入戰亂
    而黎巴嫩就是這樣的典範,因為接收了戰爭產生的少數難民,黎巴嫩逐漸被拖入戰爭的泥潭,而此事也點燃了黎巴嫩內部矛盾的導火索,為了奪權,黎巴嫩還爆發了一場持續相當長時間的內戰,一夜之間變得滿目瘡痍,即使重獲和平也沒有恢復到往日的繁華。
  • 黎巴嫩早已積重難返
    腐敗的國家都是相似的,腐敗的原因各有不同。對於黎巴嫩而言,導致政治腐敗的深層原因,在於其獨特的、宗教派別分權共治的政治現實。02內戰後遺症我們都知道,二戰後,隨著以色列建國,中東局勢迅速緊張起來。當時七個阿拉伯強國向以色列宣戰,這個年輕的國家竟然以一己之力對抗所有中東強國。巴以衝突讓黎巴嫩成了受害者。
  • 黎巴嫩政經危機 歐洲憂難民潮再起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爆炸過後的港區景象。(圖片來源:新華社)內戰結束產生多支武裝黎政局不穩定何以影響歐洲?「爆炸使黎巴嫩陷入了極其困難的局面。黎巴嫩鎊受到經濟危機影響,過去幾個月已經貶值了8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可以幫助黎巴嫩應對經濟危機,但前提是當局必須提高財政透明度。 保羅所說的利益集團,是黎巴嫩內戰調停後的產物。在結束了長達25年的內戰後,黎巴嫩最大的4個部族的領袖,即基督派、什葉派、遜尼派和德魯茲派瓜分了統治國家的權力。 權力的分割,本意是為了讓他們維護和平,但這同時也為他們謀求利益和資源提供了捷徑。
  • 如何拯救黎巴嫩?
    他現在致力於一項頗具挑戰性的成就:將黎巴嫩從徹底崩潰中拯救出來。 上周六,馬克龍的提議遭到了打擊,候任總理穆斯塔法?阿迪布(Mustapha Adib)因未能組建政府而宣布辭職。周日,憤怒的馬克龍告誡黎巴嫩領導人,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前,並誓言要推進防止混亂的努力。
  • 縱觀中東|什葉派集體認同與黎巴嫩民族國家構建
    19世紀中葉以來,現代黎巴嫩民族國家逐漸形成。黎巴嫩從最初馬龍派—德魯茲派兩極體制,經過以馬龍派為主導的階段(1860~1943)、以馬龍派—遜尼派夥伴關係為核心的階段(1943~1975),通過黎巴嫩內戰(1975~1990),確立起以黎巴嫩為「永恆祖國」的原則。這一原則最終為黎馬龍派、遜尼派和德魯茲派所接受,成為黎民族國家構建的基礎。
  • 上世紀持續15年的慘烈內戰:1983年10月23日黎巴嫩內戰美法遭襲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上世紀持續15年的慘烈內戰:1983年10月23日在黎巴嫩內戰中,貝魯特發生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299名美國和法國的維和部隊士兵被炸死。
  • 從外交封上的黎巴嫩郵戳說起
    迄今仍在使用的古建築中,確認用黎巴嫩雪松頂梁架拱的還有耶路撒冷聖墓教堂、伯利恆的聖誕教堂和蘇爾大教堂。我入外交部以後,第一次派駐的國家就是黎巴嫩,25年後黎巴嫩又成為我第一次履任大使之地。我既親歷了20世紀70年代初期黎巴嫩的巔峰繁榮階段,也近觀了黎巴嫩內戰的慘劇,所以也成為幾十位外國使節中少數結識黎巴嫩上層人士一家四代的大使之一。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與敘利亞、以色列為鄰,人口不到400萬,國土面積1萬平方公裡,不到北京面積的三分之二。但是,獨特的人文與自然景觀,令黎巴嫩名揚天下。
  • 中東最開放的阿拉伯國家,漫談充滿歐洲風情的西亞小國黎巴嫩
    阿拉伯人都是信奉伊斯蘭教嗎?當然不是!在許多人心中,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國家幾乎可以劃等號。雖然在現實中,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也確實是以信奉伊斯蘭就為主,但並非所有阿拉伯國家都信奉伊斯蘭教。例如有一個國家雖然是由阿拉伯人組成的,但其中大約有46%國民信奉基督教,這個國家就是黎巴嫩。(黎巴嫩地理位置)對此大家可能很奇怪,阿拉伯人怎麼能信奉基督教呢?
  • 沙烏地阿拉伯,海灣國家對貝魯特爆炸聲援黎巴嫩
    黎巴嫩總理哈桑·迪亞布(Hassan Diab)呼籲「友好國家」支持該國擺脫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及冠狀病毒大流行。海灣其他幾個國家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阿聯王儲謝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在推特上向遇難者表示哀悼:「我們祈禱上帝賜予您耐心和慰藉。
  • 怪不得美國曾熱心白送軍援,逼黎巴嫩打內戰才是目的,怎麼辦呢?
    現在中東局勢依然是不穩定的,除了敘利亞以外,黎巴嫩的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自然貝魯特大爆炸之後,西方引誘黎巴嫩再打內戰,一方面將一切責任推向黎巴嫩真主黨,發動了輿論攻勢,另一方面,對黎巴嫩政府實行各種軟硬兼施,試圖逼迫去解決所謂的黎巴嫩真主黨問題。
  • 2020黎巴嫩舉步維艱...
    黎巴嫩總統奧恩也確認了港口倉庫內有存放了六年的硝酸銨。黎巴嫩總理宣布8月5日為國家哀悼日黎巴嫩總理哈桑·迪亞卜宣布5日為國家哀悼日,政府將撥付1000億裡拉的緊急救援資金。哈桑·迪亞卜的妻子和女兒在爆炸中受傷。爆炸事故導致許多建築物被毀壞,當地醫院據稱已人滿為患。
  • 馬克龍現身黎巴嫩災區遭圍堵,法國為何如此關心黎巴嫩?
    法國極左政黨「不屈法蘭西」黨魁梅朗雄發推文表示:「我提醒(法國)不要幹涉黎巴嫩內政。這種幹涉不會被接受,黎巴嫩不是法國的保護國。我還要提醒黎巴嫩人民警惕馬克龍有關改革的言論:保衛好你們公民革命的訴求。」 馬克龍為啥對黎巴嫩那麼關心?
  • 介紹中東國家黎巴嫩的行政區劃:全國僅有8個省,大小相差很懸殊
    本文介紹中東國家黎巴嫩的行政區劃。 黎巴嫩共和國是中東地區一個小國家,全國面積1萬平方公裡,人口將近700萬。黎巴嫩分成省、縣、市鎮三級行政區劃。
  • 美麗的黎巴嫩:景色宜人的大自然,深受旅人喜愛
    黎巴嫩櫻桃山景色黎巴嫩雪景黎巴嫩西頓海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夜景黎巴嫩珀斯教堂黎巴嫩南部雷舍夫山景黎巴嫩姆扎爾滑雪場景色黎巴嫩姆扎爾滑雪場景色黎巴嫩賈巴爾穆薩生物圈保護區黎巴嫩海岸景色黎巴嫩哈馬特海岸景色黎巴嫩公路景色黎巴嫩貝蒂丁宮,希哈卜王朝的埃米爾· 巴希爾二世後來成為黎巴嫩山酋長國的統治者,於1788年至1818年間在德魯茲隱士墓地建造了這座宮殿。
  • 黎巴嫩總理在經濟危機中努力組建內閣
    法國,美國和其他國家對黎巴嫩統治階級的立場似乎正在加強,因為後者未能成立能夠使該國擺脫嚴重經濟危機的政府。 早在2018年,黎巴嫩就在巴黎舉行的企業經濟發展與改革會議(CEDRE)上向黎巴嫩承諾了110億美元的一攬子援助計劃,旨在召集國際國家尋求投資支持以促進該國經濟。但是,CEDRE的資金取決於從未實施的結構性改革;因此,沒有錢。
  • 黎巴嫩教派代替政黨,如何從發達金融中心淪為戰場?爆炸不重要!
    宗教領導者們到底是先解決黎巴嫩的社會問題,平息民眾的憤怒?還是繼續為國家的最高權力而相互爭奪?恐怕事實證明他們已經選擇了後者。因為自爆炸以後,黎巴嫩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和精力去善後處理。留在街頭上的只有黎巴嫩的民眾,自發進行的清理以及傷者安置。國家如此不必多言。
  • 馬克龍與魯哈尼通話,警告伊朗不要介入黎巴嫩問題
    在當天的通話過程中,馬克龍邀請伊朗加入國際支持黎巴嫩小組,並呼籲德黑蘭幫助調解黎巴嫩政治危機,魯哈尼對這一邀請表示歡迎。魯哈尼表示,必須支持黎巴嫩,以便該國政府能夠調查爆炸的主要原因和事實。他指出,黎巴嫩政治階層需要更加團結,這需要有關各方推動實現。
  • 誰來拯救「無人看管」的黎巴嫩?
    圖/AFP)據馬曉霖介紹,黎巴嫩人對統治階層的不信任由來已久:在1943年籤訂的《國民公約》協議下,黎巴嫩的政治權力機構分別由基督教馬龍派、穆斯林遜尼派和什葉派分別把持,議會也由教派平均分座,「 當時在法國的左右下,各教派達成了多元制衡、彼此牽制,但這種教派分權,在社會上形成了橫向和縱向的撕裂 」 。
  • 親歷女性最開放的阿拉伯國家-黎巴嫩,美女問的問題讓我跌碎眼鏡
    所以,在到黎巴嫩之前,我覺得這地方的姑娘,恐怕也是保守得很吧?怎麼看到真容呢?公司正好有個出差黎巴嫩的機會,去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程度,只是一個笑話:螞蟻見到一個梨子,卻咬不動,為什麼呢?它在一個很「危險」的地方,靠近敘利亞、巴勒斯坦、以色列這些聽起來就蠻讓人害怕的國家。不過,好在它還毗鄰一個美麗的地方-地中海,這讓黎巴嫩,不是一個完全內陸的國家,有著美麗的海岸線。其實黎巴嫩在中東國家裡算少有的完美開局了,獨立後,因為地盤小人口少、一臉人畜無害沒人把它放眼裡。
  • 黎巴嫩遜尼派武裝開火:向真主黨辦公室發射RPG火箭,挑起內戰
    在哈爾達貝魯特南部郊區,黎巴嫩軍隊與什葉派居民之間發生衝突,而黎巴嫩遜尼派武裝與真主黨武裝戰鬥也十分激烈:黎巴嫩遜尼派甚至向黎巴嫩軍隊檢查站和真主黨辦公室發射了RPG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