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2020-12-17 山河獵人

關於蚊子,它是人類用表意符號記錄表達信息,以此流傳的方式和工具,簡單來說就是人類發明了語言,需要發明一個相對應能夠記錄的書面文字,用來記錄所做的事情,所說的話語,使人類進入有歷史記錄的文明社會,而這就對後世的社會發展有著沉重的作用,所以它通常來說有語言但沒有文字的語言,我們只能稱呼為小語種。

而我們國家漢字,則是一個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並且沒有經歷過斷層的文字,漢字的歷史擁有著6000多年的時間,長久以來都是漢語的記錄符號,為中國的文化奠基了堅實的基礎,也因此中國如今才會有著這麼完整的文字存在。也是相對的,因為漢字的發明,中國從古代以來就是強國之一,也因此將漢語的影響力傳播到了全世界,甚至建設了一個文化圈,那就是東亞文化圈。

東亞文化圈是以漢字文基礎建設的文化圈,它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歷史上曾以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語言,所以漢文化也跟隨著這樣的漢字而流出到當地。不過這些國家也因為要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所以紛紛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力,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這個國家就是如此。

韓國廢止漢字,推行韓文教育,當代很多韓國年輕人已經不懂得漢字

發展到一定階段,多數國家都會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就是如此。韓國是在60年代左右的時候開始廢止漢字的,當地將「諺文」提升為國家文字,並且開始推行訓民正音就是推行韓文教育的體現,在後來的補充中,韓文最終已經變成了韓國全國各地都在使用的文字,大量的漢字書籍和地名被換上了韓文,也因此如今多數的韓國人都已經不怎麼認識漢字,可以說是基本脫離的漢字的影響力。

但雖說如此,但韓文因為是表音文字的緣故,所以註定在一些方面難以和漢字相比,也因此韓國如今依舊保存著部分的漢字文化,就比如姓名和地名的書寫,就比如重要文件的擬定,還比如寫春聯的時候。

韓國廢止漢字後,當地春聯應該怎麼寫?和中國有很大不同

很多人疑惑韓國人廢止漢字後,當地要如何寫春聯,畢竟是韓國重要的節慶文化之一,春聯在韓國文化中依舊有著沉重的地位,只不過用韓文寫的話,是很難表達出美觀和正確意思的,因為韓文是表音文字,缺乏上下文很難解析它的意思,更別說是春聯這種文縐縐的文體了,所以韓國的春聯其實還是用漢字書寫,只不過韓國春聯已經和中國春聯有著很大的不同。

內容單一

從內容來說,韓國春聯如今多數只有一個模板,那就是「建陽多慶。立春大吉」,幾乎所有韓國家庭在春聯的時候都會貼這句話,所以韓國的春聯是很單調的,除非寫輓聯,不然學會這8個字就夠了。

外觀和形式也不同

而從外觀來說,韓國的春聯是白色的,和中國大紅喜慶的紅春聯完全不同。這主要是因為韓國人自稱是白衣民族,所以不僅僅春聯,就是紅包還有燈籠,當地也喜歡用白色,這就和我們有些文化差異了,同時他們貼春聯也喜歡斜著貼,在我們看來,這更像封條一般,所以很多人才會說韓國春聯和中國已經完全不同了。

不過其實這樣的春聯已經是挺不錯的了,隨著韓文教育的深入,未來漢字春聯是不是會存在還是未知數,也有可能以後就沒有春聯習俗了,也有可能韓國的春聯以後就用韓文寫了。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評論。

行者無疆,大道無垠,路在腳下,夢在遠方。歡迎品鑑【山河獵人】為你帶來的奇聞異事,該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圖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眾所周知,文化語言是一個民族燦爛文化的產物,有語言的民族和沒有語言的民族是兩個不同的極端,有語言的人一般比沒有語言的人名在文化規模上更大。比如我們的漢語,就是一個有六千多年歷史的文字。它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字符,沒有任何毛病。因此,作為意音文字,它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史實,使得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在當代仍有巨大的影響。歷史上,漢字也曾為中國歷代王朝服務,助其強盛。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說到漢字那就不得不提漢字文化圈,包括朝鮮、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國家在內,都受到漢字的影響,其中越南語、朝鮮語還有日語在書寫上都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漢字,並將漢字作為正式或者唯一的書寫系統。現如今中國已經變成世界上唯一使用象形文字作為書面文字的國家了,除了日本還能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其他的國家都已經向表音文字看齊了。就連漢字也差一點在錢玄同及魯迅的影響下學習西方的拉丁化。然而有這麼一個國家卻不得不被迫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文,它就是越南。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不過越南人對這種怪異的春聯完全沒有抗拒,七十多年的無漢字環境已經讓他們完全適應。越南春聯其實越南人的無漢字環境已經至少歷經了三四代人,對於現在主流的越南人來說這種用字母「扭麻花」一樣的春聯就是傳統,反而是用漢字寫的春聯他們壓根不認識啥意思,而用字母寫出來的麻花狀
  • 韓國人春節不貼春聯貼「輓聯」?網友:明顯是抄作業抄錯了
    韓國為了民族的尊嚴,想方設法去除漢族文化習俗,但是文化習俗這東西並不是說改就能改的,說廢除就能廢除的,就比如漢字,自從韓國廢除漢字以來,已經有七十多年了,雖然漢字已經不再是韓國人日常所使用的文字,但是漢字的身影任然遍布韓國各個角落。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取了個拗口國名謂之「甌雒國」,蜀人開始對這裡進行文明教化,也就是說從「文郎國」「甌雒國」開始,這裡就是華夏遺族的天下,其原住民是沒有歷史記載的,有記載的都是神農後裔和古蜀後裔用漢字所記錄下來的。直到公元九百六十八年,一個叫丁部領的人才帶領這片地區真正脫離了華夏的管轄,但很快又以藩國的形式依附於華夏存在,直到一八八五年滿清被迫放棄這個藩國,自此,這片一直受漢文化教化使用漢字的地區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其語言文字也開始受到殖民影響,最終在四五年徹底廢除漢字改為推行拉丁字母化。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越南是中國南部的鄰國,很多習俗都和中國相通,人民往來更是普遍。提起「東亞文化圈」,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民族自豪感。漢文化對周邊地區影響確實很大,我們周圍的朝鮮、越南都使用過漢字。越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不過這產生了何種影響呢,且聽分析。始於漢字,終於羅馬拼音為什麼越南會使用漢字,這還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言,越南的第一代君王神農氏的後代,而中國更素有炎黃子孫之稱,如此一來,越南和中國是同根同祖。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 越南「廢漢字」75年,改拉丁語為「國語」,卻還保留著中國習俗
    中國文化有幾千年,所以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文化就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像我們比較熟知的幾個國家就有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不僅是過去,現在的中國文化依然做到了源遠流長,很多外國人都表現出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 廢除「漢字」推行拉丁字母,如今74年過去了,越南現在變成啥樣?
    中國是古代文明四大古國之一,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如今的中華文化更是在全世界各地都享譽盛名,每年不斷有大量的國際友人被吸引到中國來,在這裡學習中文或者是定居。這樣的現狀不止發生在現代,早在封建王朝時期,中國周邊許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的漢字和文化,以中文為各國的主要文字延續和發展至今,其中以日本、韓國、越南最為普遍。但如今的越南卻是拋棄了中華文化,改推拉丁字母為主要文字。下了這個決定的越南人,雖然是一位非常了解中華文化的人,從小也是學習中文長大,還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 書壇有高人,美院教授用英文寫春聯,漂亮是漂亮,算是書法嗎?
    書壇有高人,美院教授用英文寫春聯,漂亮是漂亮,算是書法嗎?上面說的這位美院教授,名叫徐冰。徐冰是誰?乍一看,他的書法中規中矩,屬於典型的方塊字的造型,可如果細看的話,你會納悶,這寫的是啥?我怎麼一個字都不認識呢?其實,人家只是借用了漢字的方塊字造型,具體的筆畫都是用英文字母搭配而成的。你不認識,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春節馬上到了,徐冰老師曾用他獨創的英文書法創作了一副春聯。今天,咱們來欣賞一下。
  •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最新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時間:2020-01-24 11: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2020春節就要到了,很多人都已經在準備寫春聯,貼春聯了,不過也有些人不知道春聯該怎麼貼
  •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2020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2020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時間:2020-01-19 11: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2020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2020春節就要到了,很多人都已經在準備寫春聯,貼春聯了,不過也有些人不知道春聯該怎麼貼
  • 書字會友 翰墨納福 外國友人體驗中國春聯藝術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16日訊(記者 牛夢圓)春聯是一項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習俗。它不僅承載著人們辭舊迎新、趨吉納祥的美好祝願,也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情趣。1月16日上午,山東大學的五名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山東網參加「感知山東」外國友人體驗活動,在兩位書法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書寫中國春聯。
  • 小區有個「春聯爺爺」 除了寫春聯還免費教大家書法
    冬天到了,春節近了,又到了寫春聯的時候。因為書法,54歲的蒲劍鋒與春聯結緣,從高中時一個春節寫幾千副春聯開始,到後來走上書法之路,到現在用書法做公益,他最近還有了個新職務,是重慶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天龍路社區書法協會的會長,也是居民口中的"春聯爺爺」。
  • 春聯越來越時尚,看看你家的春聯有沒有趕上新潮流
    離春節只差一天了,很多地方門前已經貼上了春聯,在當今越來越時尚的現代社會,不只是穿衣打扮要追隨時尚的潮流,甚至每年的春聯也會與時俱進,時尚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在古些時候,中國的對聯講究的都是大紅色,黑色毛筆繁體字,格式自古至今仍然是上聯和下聯還有橫批,只不過不同的是,花樣有所改變。
  • 通篇乾貨丨寫春聯裝逼指南
    年關將近,大家有沒有開始準備春聯了?說起來,如今過年的氣氛越來越寡淡,春聯已經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年味的事物之一,可是就連這樣的事物也快要被各種印刷品所替代了。千篇一律的形式,錯亂百出的張掛,種種細節上的敷衍,讓中國人的年過得越來越沒味道。
  • 年年過年貼春聯,你知道春聯的由來嗎?有一個人起到關鍵作用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老爸「打了姜」開始貼春聯。正門對聯就是:接福接平安,迎春應富貴你知道嗎?中國貼春聯,最早起源於西周的桃符大唐猛將尉遲恭和秦瓊因為替李世民守門被民間尊為新門神個桃符同時懸掛。他標新立異的在本來刻有神荼、鬱壘的桃符上面寫上公正的對聯,並親自書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成為歷史上第一副春聯。春聯又稱對聯,兩聯必須對仗工整而且是祝福話、吉祥話。後來後蜀被趙匡胤建立的北宋所滅,蜀地當然也成為大宋的國土。
  • 寫春聯貼春聯 /尹燕忠
    寫春聯貼春聯尹燕忠在我的小時侯,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也不豐富,看書書少,更沒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彩色電視機。所謂秀才者也,就是能捉起筆來寫毛筆字者,也就三個人而已。記得那時候從唐山鐵路局人事股回來的奇峰三大爺寫的挺順溜,他中等偏上的個子,臉上有些淺白麻子,俺娘就好找他給寫門對子也叫對聯。他也不拿架,有他自己的筆和墨,站著凝神一鼓作氣拿下了。那時寫的是:「江山千古秀,祖國萬年春」、「忠孝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之類的,後來聽說他在唐山犯事了,說他有問題了,後來就不敢找他了。
  • 寫春聯|吉利話兒都給你準備好了
    《畫曹大家授畫圖》局部 清代 金廷標快過年嘍為迎接這一年裡最盛大的節日,有很多要置辦的。眼前的,心裡的,都要紅火熱鬧起來。各種的準備裡,寫春聯,總是格外讓人有興致的一件。可以親力親為,歡喜便從心頭蔓延到筆頭。
  • 這些國家當初堅決廢除了漢字,但現在又得偷偷地用回來!真香
    上回說到韓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先後廢除了漢字、採用了自己的文字,但廢除漢字後結果如何呢?一笑就來介紹介紹。 1970年發表廢除漢字宣言的總統樸正熙,在他當選總統和逝世後報紙上發布訃告時,他的名字也都是用漢字。他自己給人題詞也是用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