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2020-12-14 江心怡筆記本

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364字,閱讀約3分鐘

漢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是中華文化的根本基石。眾所周知,文化語言是一個民族燦爛文化的產物,有語言的民族和沒有語言的民族是兩個不同的極端,有語言的人一般比沒有語言的人名在文化規模上更大。比如我們的漢語,就是一個有六千多年歷史的文字。它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字符,沒有任何毛病。因此,作為意音文字,它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史實,使得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在當代仍有巨大的影響。歷史上,漢字也曾為中國歷代王朝服務,助其強盛。也正因為如此,漢字作為東亞文化圈的基石,一度風靡多國。

「中國文化」影響韓國多年,漢字一度是韓國的主要語言。

地域文化圈是指語言相同,風土人情相近的地區。因為古代中國的強大,漢字曾經發揮過這樣的作用,流行於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因此,漢字在這些國家的史書中都有記載,現在也有很多漢字的歷史遺蹟。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

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

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到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普通年輕人對漢字完全沒有認識。因此,韓語成為韓國的通用文字,漢字的影響力變得很小

廢除漢字後,韓國人怎麼寫春聯?我們有許多不同之處,

不過,雖然廢除了漢字,但韓國並沒有放棄中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節日和文化習俗,由於與我們長期的交流和接觸,已經成為韓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還是非常需要漢字的,比如春聯。韓國有寫春聯和春聯的傳統。但漢字廢除後,韓語無法承擔寫春聯的任務,因為韓語是拼音,其實和我們的拼音差不多。如果沒有正反面的搭配,很難理解其準確的意識,這意味著韓國的春聯還是要用漢字書寫的。當地人怎麼寫春聯?看到工藝和成品,其實韓國和中國的春聯是有一定差異的,也讓很多中國人忍俊不禁。

韓國春聯與中國春聯有三點不同。很多中國人都對這一代價嗤之以鼻。

寫作方式不同

其實,韓國春聯與中國春聯的區別主要有三點。一個來自於文字的不同。我們的春聯都是毛筆字,有自己的握法和書寫習慣。韓國人也用毛筆字寫字,但他們的握法和普通硬幣很像,書寫習慣也比較合適。因此,韓國的春聯方方正正,缺少一些空靈的意境。

春聯風格各異。

其次,區別還在於紙張的不同。我們的春聯是紅底白紙黑字寫的,代表著喜慶的氣氛。然而,韓國卻不一樣。韓國是白紙黑字寫得。這是因為韓國自古以來就以「白色民族」自居,所以當地的節日色彩其實也是白色的。無論是韓服,紅包袋還是春聯,底色都是白色。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中國人都笑了點。白色在中國的含義並不相同,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內容和張貼方式不同。

最後一點來自內容和發帖方式。韓國的春聯在很多內容上與中國的春聯不同。它們幾乎都是一個模板,那就是「立春大吉,簡陽多情」很單一。而且還喜歡斜貼,這樣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印章」,這也是讓人忍不住忍俊不禁的原因之一。

因此,韓國雖然廢除了漢字,但仍然沒有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它也有自己的文化內容。我不知道你怎麼評價。歡迎評論。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我們是《江心怡筆記本》,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下期再會。

旅行,是心靈的閱讀,而閱讀,是心靈的旅行。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韓國是在60年代左右的時候開始廢止漢字的,當地將「諺文」提升為國家文字,並且開始推行訓民正音就是推行韓文教育的體現,在後來的補充中,韓文最終已經變成了韓國全國各地都在使用的文字,大量的漢字書籍和地名被換上了韓文,也因此如今多數的韓國人都已經不怎麼認識漢字,可以說是基本脫離的漢字的影響力。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說到漢字那就不得不提漢字文化圈,包括朝鮮、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國家在內,都受到漢字的影響,其中越南語、朝鮮語還有日語在書寫上都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漢字,並將漢字作為正式或者唯一的書寫系統。現如今中國已經變成世界上唯一使用象形文字作為書面文字的國家了,除了日本還能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其他的國家都已經向表音文字看齊了。就連漢字也差一點在錢玄同及魯迅的影響下學習西方的拉丁化。然而有這麼一個國家卻不得不被迫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文,它就是越南。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越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曾經的「安南」是基於漢文化而存在的,可以說若是沒有漢字的記錄,曾經的「安南」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的。但「安南」在使用了兩千年的方塊字之後卻在一夕之間全面廢除漢字,面對昔日小兄弟突然脫離漢語圈這件事,很多國人對越南去除漢字一事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 這些國家當初堅決廢除了漢字,但現在又得偷偷地用回來!真香
    上回說到韓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先後廢除了漢字、採用了自己的文字,但廢除漢字後結果如何呢?一笑就來介紹介紹。 1970年發表廢除漢字宣言的總統樸正熙,在他當選總統和逝世後報紙上發布訃告時,他的名字也都是用漢字。他自己給人題詞也是用漢字。
  • 朝鮮「廢漢字」多年,推行諺文,如今這一幕國人看到後笑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大的影響,與我們相鄰的很多國家都受到了影響,比如越南韓國這些國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用的都是我們中國的漢字。而且不僅漢字,很多的習俗,服飾都來源於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但是朝鮮卻在多年前推行自己的諺文,將使用了多年的漢字廢除了。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春聯書法不過始皇帝最終還是把這塊土地收歸囊中,秦隋漢唐這裡基本都被稱為「交趾郡」,大約九世紀到十世紀間又稱「安南」,期間還產生了一種叫「喃字」的漢字衍生品。直到公元九百六十八年,一個叫丁部領的人才帶領這片地區真正脫離了華夏的管轄,但很快又以藩國的形式依附於華夏存在,直到一八八五年滿清被迫放棄這個藩國,自此,這片一直受漢文化教化使用漢字的地區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其語言文字也開始受到殖民影響,最終在四五年徹底廢除漢字改為推行拉丁字母化。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
  • 韓國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無奈啟用!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因此,1970年,韓國開始禁止使用漢字,停止在學校教授漢字。之後,韓國將拼音字母(韓語)當作字體,把只有40個音的韓語當成了漢字的代替品。這種把拼音當成字體的方法到底怎麼樣呢?
  • 越南「廢漢字」75年,改拉丁語為「國語」,卻還保留著中國習俗
    中國文化有幾千年,所以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文化就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像我們比較熟知的幾個國家就有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不僅是過去,現在的中國文化依然做到了源遠流長,很多外國人都表現出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 韓國又吵架了:用不用漢字呢?
    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 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
  • 韓國又開始爭論,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_騰訊網
    雖然韓文推廣給韓國掃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卻在事實上造成了韓國文化上的斷層,使得許多年輕人根本不懂漢字,也就無法閱讀自己的歷史書——因為它們都是用漢語書寫的。 韓國韓文協會以法律文書的頒布和發表為例,指稱韓國法律全部用的是韓文書寫,但是民眾理解和使用起來並沒有出現困難,教科書亦是如此,僅使用韓文不影響文章張力,對於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也絕無障礙。 為此,韓文協會「主張在教科書中並用漢字的提案應當被擋住」。 韓國不少網友也表示支持韓文協會的主張。
  • 日本「廢漢字」三次,如今怎樣?看到這幕國人笑了
    任何一個文字的形成,都有著特別的意義,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曾經有幾個國家,學習著中國的文化,運用著中國的文字,現在卻想用別的文字代替它,結果怎麼了?日本之前是中國的學生,在中國學習著中國文化和漢字,等學成後,便把這些帶回到日本,經過了一些時間,中國漢字在日本實行起來。但是日本曾經有「廢漢字」三次,如今怎樣?看到這幕國人笑了。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我國漢字發展跨越千年長河的洗禮,不僅奠定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基石,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周邊國家的文字文化。例如韓國 朝鮮,日本 越南等很多國家都曾經使用過漢字,但是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歷史格局的變化,很多國家都廢棄了漢字,開始創造自己的文字。
  • 韓國號稱「小中華」,韓語才使用了50年,漢字才是他們的官方文化
    今天大家看韓國大街上的文字都是韓文,實際上韓國在歷史上都是用漢字的,到今天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韓國人的名字都是使用漢字,為什麼呢?怎麼能不寫中文呢?誰才自建文字啊?党項、蒙古、女真、西番、日本這些民族才自建文字,自絕於中華,所以咱決不能自建文字,必須得用中文。最後國王說,我這個東西不是要代替中文,它不是文字,它就是個拼音,看到皇帝這樣的解釋,大臣們就說那這樣行,拼音是沒問題,教我們怎麼讀是絕對沒問題的,就跟我們今天,誰給對方寫信寫漢語拼音的?
  • 廢除「漢字」推行拉丁字母,如今74年過去了,越南現在變成啥樣?
    中國是古代文明四大古國之一,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如今的中華文化更是在全世界各地都享譽盛名,每年不斷有大量的國際友人被吸引到中國來,在這裡學習中文或者是定居。這樣的現狀不止發生在現代,早在封建王朝時期,中國周邊許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的漢字和文化,以中文為各國的主要文字延續和發展至今,其中以日本、韓國、越南最為普遍。但如今的越南卻是拋棄了中華文化,改推拉丁字母為主要文字。下了這個決定的越南人,雖然是一位非常了解中華文化的人,從小也是學習中文長大,還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 韓國人春節不貼春聯貼「輓聯」?網友:明顯是抄作業抄錯了
    韓國為了民族的尊嚴,想方設法去除漢族文化習俗,但是文化習俗這東西並不是說改就能改的,說廢除就能廢除的,就比如漢字,自從韓國廢除漢字以來,已經有七十多年了,雖然漢字已經不再是韓國人日常所使用的文字,但是漢字的身影任然遍布韓國各個角落。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即便現在韓國的文字採用了韓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字的具體意義,於是就要加上漢字,用於解釋。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10月9日朝鮮世宗大王公布韓文諺文字母表:沒有李祹就沒有韓國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0月9日朝鮮世宗大王公布韓文諺文字母表:沒有李祹就沒有韓國歷史上的今天,1446年10月9日朝鮮王朝世宗大王公布韓文諺文字母表。朝鮮世宗大王李祹,在韓國的地位很高。實際上,他無論內政還是軍事,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
  •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該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其實日本文字是以中國漢字為雛形,他們在此基礎上創造了日語,甚至有些國家直接用漢字作為交流語言,所以中華漢字文化對世界文化進步起到巨大作用。不過隨著近代我國變得衰落之後,這種文化力量開始減弱,有的國家甚至想跟我們撇清關係,並且也做出相應行為。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該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他寫2篇奇文諷刺,全文一個讀音
    不過後期卻有人提出了廢除漢字的提議,專家建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而他則寫了2篇奇文諷刺,全文一個讀音。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由於有人對專家所持有的的觀點表示極度不贊同,也無法用字母來代替,故而寫出了兩篇奇文,這兩篇文章中通篇都使用的是同一個讀音,但是卻清楚地表達出了文章的含義,故而這兩篇文章一出現之後,世人關於廢除漢字的浪潮和呼聲也漸漸消除,漢字真正成為了國人心中的中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