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大腦的最佳「開發期」是幾歲?不是3歲和10歲,別搞錯了

2020-12-25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丨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媽媽們心中都藏有一個共同心願,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伶俐,渴望孩子能結合父母的優質基因,長出「最強大腦」、擁有高智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學習和成長的路上走得更順利、更成功。

為了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些家長可謂是「大費苦心」:

有的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有的從小給孩子報「智力提升班」……有的從小給孩子灌輸「邏輯思維」重要性……可這種培養真的有效嗎?從多數家長「前赴後繼」的努力結局,我們看到了「現實答案」:真正被父母「培養」出來的「天才」,可謂少之又少。

是父母搞錯了嗎?孩子的大腦智力真的很難被二次開發嗎?孩子的智力水平真的受先天限制嗎?

從生物學角度上講,幾歲的孩子最聰明?腦神經專家說出標準答案

很多家長在培養天才失敗後,會覺得孩子的聰明度是一種「天賦」,是先天就決定了的,雖然後天的學習能促進大腦發育,但在提升「智力度」上卻收效甚微,這種說法真的對嗎?

其實想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有多大的「開發空間」,首先要弄明白大腦的發育過程。

現代腦神經專家在研究大腦和神經發育的過程中,給大腦的發育標註了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妊娠期的腦發育:在孕育過程中胎兒的大腦就會飛速發育,在出生時每個寶寶都會攜帶有100億—180億個腦細胞,這幾乎已經接近了成人的腦細胞數量,也就是說明腦細胞值,從出生那一刻就發育得差不多了。第二階段——0-4歲腦體積發育期:從新生兒到4歲的階段,孩子的腦細胞體積會不斷變大,開始長質量,神經細胞會開始掌控肢體運動,開始認知世界,開始記憶世界,這個過程是大腦基礎發育期,大概在3-4歲時大腦、小腦會基本發育成熟。第三階段——5-8歲的智力改變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因為飲食、環境、學習等情況對思維能力的影響,使得智力出現明顯浮動,可稱之為智力的穩固期和改變期。

腦發育除了受三個不同階段的影響之外,在幼年時期孩子的大腦營養和成長環境也是會影響孩子的腦發育和智力發育。

因此,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5-8歲的孩子才是最聰明的階段,這個時期他們大腦開始進行「晶體智力」發育,能夠收到外界傳遞的腦發育刺激信號,提升智力值。

5-8歲是大腦「晶體智力」開發期,如何才能有效刺激「智力開發」呢?

想要讓孩子大腦發育高人一籌,除了抓住「正確年齡」之外還需要掌握正確的刺激方式。

一:常規性錯誤「刺激」

麻省理工曾經對貧富區同齡孩子的智商數值做過測試,結果發現同樣是8歲左右的年紀,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富人子女智力值,並沒有比沒念過書的窮人孩子高多少。這就說明了,傳統的學習方式並不能很好地刺激大腦發育。

多數父母培養智力的常規方式,無非就是學習、識字、閱讀、背誦等一些列基礎方式,可這些方式對孩子「晶體智力」的刺激力很有限,很難在短期內開發孩子的智力。

二:刺激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是「提問」

腦神經專家,發現5-8歲的孩子最愛「提問」,而且總會提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這就說明大腦對求知慾有需求,經過實驗對比,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求知慾被「滿足」的過程,能有效刺激智力發育。

面對孩子的「特殊提問」,很多父母都會嫌煩,可這些媽媽都發現,當孩子不停問問題的時候,也就是孩子大腦發育求知慾的體現期。

孩子的提問能夠讓大腦保持「活躍思維」,而父母的回應,不僅代表著孩子的求知慾能否被滿足,孩子見識能否增長,還代表著智力能否有所增長。

三:家中常備「提問—回答」讀本,很有必要

在孩子提問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是保持在「思考狀態」的,這時候他們的大腦在運轉,腦力的調動使得大腦的晶體智力有了增長的空間。

當家長告訴了孩子正確答案,幫孩子解決了疑問,那麼也意味著孩子學會了知識,他們記住了知識、儲存了知識,也同時開發了大腦。

因此,在面對孩子無釐頭的提問,別再有嫌煩的表現了,反而要想辦法幫孩子解決疑問,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中常備優質的科普提問回答式的讀本,這樣不僅讓孩子愛上閱讀,還能刺激孩子大腦發育,一舉兩得。

科普繪本推薦:異想天開1000問,滿足孩子好奇心,提升孩子智力發育

這套科普繪本涵蓋了孩子小學階段最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內容豐富且有趣,整冊採用全彩印刷,是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指定的幼年閱讀刊物。

全書共八冊,近千個趣味問答幫孩子解決生活中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各種「疑難問題」,提升孩子興趣度,促進智力發育。

有需要的媽媽,可以點擊下方卡片入手:劵後79超值價

寶媽們,你們有合理應對孩子的提問嗎?你們有捕捉到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如果不能及時幫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的這種天賦將在6歲之後消失。 父母們可別小看3~6歲這個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印度「狼孩」卡馬拉就是一個例子。
  • 3—6歲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這4種遊戲
    孩子在成長時有幾個階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其中高峰期是3—6歲。大部分家長在培養孩子大腦發育上多數都會選擇給孩子買書,通過不斷地閱讀,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真正影響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並非靠閱讀,而是在遊戲中鍛鍊孩子!經過眾多教育界人士調查發現,優秀傑出的人在兒童時期,跟他們在小時候接受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家長們更注重孩子通過做遊戲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大腦發育。
  • 適合3~10歲兒童的運動!
    3~10歲的兒童身體各個器官、組織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有很多項目是不宜練習的,如:肌肉負重的力量練習、耐力練習,極限無氧運動,倒立等等都是不可以練習的。 下面介紹幾種比較適合3~10歲兒童運動的項目: 一、協調性練習:四肢爬行遊戲、各種徒手操練習、雙人跳繩、做不習慣方向的動作、改變動作的連結方式
  • 媽說2歲入園好、爸說3歲好,到底幾歲是最佳入園年齡?
    所以看著規定、看著孩子就更加猶豫了,到底幾歲時孩子最佳入園年齡呢?關於入園年齡,怎能談得上最佳,因為這其中有太多不可抗拒的因素。不過有的家長認為寶寶早點到幼兒園不是可以更早地獲得知識和經驗嗎?其實,很多家長帶著孩子進入所謂的幼兒園,也只不過是早教班,算是進入幼兒園之前的鍛鍊,並非真正走進了幼兒園。
  • 孩子從幾歲開始學琴比較合適?兒童學習樂器的最佳年齡,速看
    最近聽到有不少家長在諮詢,想要給孩子報名學樂器,但不知道幾歲合適?甚至有部分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更早的就開始學習樂器,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和專注力。但其實孩子學習樂器並不是越小,效果就會越好,這和孩子的身體骨骼發育有關。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好?不是2歲,也不是3歲,這個年紀最好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好?不是2歲,也不是3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都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於是很多家長,就早早地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3歲上幼兒園正好,所以至少有一半的孩子,3歲就已經上了幼兒園,99%的孩子4歲以前都上了幼兒園,還有不到1%的小朋友4歲上的幼兒園。按照入園要求來說,3歲左右都可以入園,也沒有統一規定,具體還得看家長的打算。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如果不能及時刺激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才吸收能力將在6歲左右逐漸消失。父母們不要小看了,3~6歲是孩子開發大腦的黃金時期,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尤其是有印度「狼孩」卡馬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孩子幾歲適合上幼兒園?最佳年齡不是3歲,過早入學不利於成長
    曉曉快3歲了,一直由老家的奶奶照顧。春節期間,曉曉媽媽提議:讓曉曉開始進入幼兒園學習,她覺得曉曉很快就3歲了,到了幼兒園接收的年齡。同事的孩子大多都是在三歲左右時進的幼兒園。她說,幼兒園不僅可以向老師和同學學習很多,還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時,也減少了奶奶的工作量。
  • 娃用筷子好處多,幾歲開始給娃用?並非二歲也不是四歲而是這年紀
    娃用筷子好處多,幾歲開始給娃用?並非二歲也不是四歲而是這年紀導語筷子是我們中國人專屬的用餐工具,而且,用筷子吃飯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甚至成為了我們中國的一種文化。不過,對於孩子幾歲使用筷子最好,很多家長並不知道。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兩歲時就教給孩子用筷子,其實,過早的給孩子用筷子並不是很適合,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 周瑋3歲被確診「智力低下」,10歲上一年級,卻成就「最強大腦」
    就有這麼一個人,他在3歲被北京協和醫院確診為「頑固性低血糖及智力發育低下」,他的父母多方尋醫問藥,卻無法治癒,最終不得不放棄治療,於是很多人給他貼上了白痴的標籤,而這樣的標籤一貼就是很多年。然而,後來他卻被稱為了「中國雨人」,他就是數學天才周瑋。有人可能不太明白中國雨人是什麼?
  • 最佳年齡 | 牙齒矯正要等12歲後?拔智齒幾歲最佳
    8 歲半 — 13歲 第一大臼齒 5 — 7歲 第二大臼齒 10 — 14歲 第三大臼齒 (智慧齒) 17 — 25歲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兒童教育行業由於出現時間較晚,因此有相當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普遍的科普,哪怕在業界已經得到了解決,但家長們卻也有可能不知道,比如,孩子最早幾歲上幼兒園這個問題。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最佳學習年齡是幾歲呢?
    那麼很多家長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從小學起,最佳的學習年齡是多大呢?兒童學琴相對於成人學琴的優勢1、絕對音準的培養鋼琴是所有樂器中音程最多的,通俗地來說,就是音高是最豐富的,,能駕馭最全的演奏形式。所以對於演奏者來說,聽音的能力變得更為重要。在演奏一樣樂器的時候,演奏者是要做到內心吟唱的,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演奏程序。
  • 神經科學家: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7歲後差距很明顯
    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7歲後差距很明顯家長們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特別坐得住,呆呆的一動不動,認為這是專注力很好,其實這完全是誤解!電視的聲音、顏色、畫面,切換非常快,大約每秒30幀,能夠牢牢地抓住孩子的視線,讓孩子目不轉睛地看,這就給我們造成專注力好的錯覺。
  • 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幾歲才合適?10歲和15歲都不是,這個年紀剛好
    文/依肯的爸爸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進入我們的世界,上到幾十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孩子,幾乎是人手一部手機,用手機隨時隨地可以看劇玩遊戲,手機陪伴了我們大部分無聊的時間,但是手機對於在成長的孩子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 不是所謂的3歲,家長別搞錯了
    我們鄰居的孩子今年三歲了,進入幼兒園之後,孩子不是尿溼了褲子,就是感冒了,一學期下來,在學校的時間並沒有多少。另外一個鄰居,他是讓孩子晚上了一年,四歲才進入小班,在班級裡,也算是比較大的,這個小朋友就沒有那麼長的適應時間,順利的過度了入園初期。
  • 孩子3歲前的這些「壞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很多家長都會說3歲左右的孩子,帶孩子比幹農活還要累為什麼3歲的孩子讓父母感到無可奈何呢?3歲是一個很特殊的年齡,孩子擺脫了咿呀學語的稚嫩,但又沒有達到理性思考的地步。孩子的自我主觀意識開始"甦醒",做事都有自己的習慣和節奏。
  • 北大教授提醒家長:7歲是兒童牙齒矯治的第一個黃金期!等到12歲就...
    等他12歲所有牙齒都換好之後再給他矯正吧!」 「牙齒還沒換好,如果提早矯正了,牙齒以後又不齊了,不是白矯正了嗎?矯正的錢打了水漂不說,還浪費這麼多精力呢!」 「誰說牙齒矯正一定要等12歲呢?」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遊戲
    當今社會,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說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壞了,幾乎是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方面更是十分重視,害怕孩子大腦發育慢,從小就給孩子吃各類營養品,並堅持讓孩子閱讀,只為讓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快一些,從而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事閱讀並非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
  • 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學畫畫?兒童美育專家:3到6歲對繪畫最感興趣
    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塗塗畫畫,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是儘量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正確引導孩子。今天和各位寶爸寶媽一起分享,給孩子繪畫啟蒙時,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問題。1、 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學畫畫?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學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