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海信電器正式更名為海信視像,體現了家電企業戰略的調整,從傳統的家電業務,向顯示行業的進軍,海信更名也體現了顯示技術在海信業務中的中心地位。緊接著,2020年9月,在海信官宣,著名影視演員鞏俐將擔任其全球品牌代言人的同時,正式發布了高端基準級廣播監視器,這一產品再次打破日韓品牌壟斷,很明顯地,海信在顯示行業的成績斐然。
從90年代到今天,顯示行業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以電視為代表的顯示企業經歷了時間的多次洗滌和衝刷,時至今日,才大浪淘沙出像海信這樣不斷創新和跟得上時代的企業。而海信從1969年一個「青島無線電二廠」,10餘人的小廠發展到現在,經歷51年,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不得不說,正是得益於不斷的創新和轉型。
從第一臺電子管式14英寸的電視機,到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再到彩色電視機,液晶電視機,ULED/QLED等,再到最近發布的基準級廣播監視器,從海信的歷代產品看來,無不打破著歷史,打破這國外的壟斷。
國內的顯示技術在不斷提升,LED、ULED、QLED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在突破,而這裡面仍舊有很多終端掌握在日韓企業中,這裡面就有基準級廣播監視器。這種監視器正如其應用一樣,基準級,是供專業人士衡量、評判、決策圖像的依據,所以它是行業的標準,對於亮度、對比度、色域、產品信賴性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可以說,誰能製造出基準級廣播監視器,誰在顯示圖像行業才更具有話語權。
而在這之前基準級都是被日系品牌壟斷。我們知道,就像之前液晶顯示屏被國外壟斷一樣,這些壟斷產品往往在中國賣出天價。一臺32英寸的監視器價位在30萬左右,也就是1英寸的監視器就達到1萬元,相對於成本溢價上百倍,但是因為國內沒有企業能夠生產,相關產業叫苦連天。
不過,這種壟斷被海信打破,海信首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0英寸4K基準監視器的正式發布,讓海信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掌握廣播監視器核心技術的顯示企業。據了解,海信實現這一技術的核心點之一就是獨家專利疊屏技術。
從之前海信發布的疊屏彩電,我們了解到所謂疊屏,就是採用了上下兩塊面板的疊屏顯示方案,上層彩色屏專注色彩精控,服務於色彩還原,下層黑白屏專注精細調光,從而呈現高對比度和暗場細節。
所以,通過疊屏,再搭載海信的晶片,通過ULED疊屏控制算法,從而實現對於亮度的百萬級精細分區控制,通過提升對比度和暗場表現,最終實現對畫面的精細還原,可以有效地提高對比度,比如通過多方面協作,可以將顯示器的對比度從10000提升到10萬以上,色域覆蓋度超過BT.2020 80%,能夠完美還原4K和高動態範圍(HDR)的視頻信號內容。
目前,這種基準級廣播監視器採用的普通液晶技術或OLED的技術,海信又加入了獨有的新技術-疊屏技術。相對前面的兩個技術,海信的疊屏技術有天然的優勢。相比傳統LED,因為加入了疊屏技術和分區控制,對比度提升10倍。而OLED又因為自發光,所以亮度無法達到1000nit的行業標準,同樣還原度有所欠缺。
而疊屏技術則讓海信監視器在亮度、對比度、色域和高動態範圍等指標上都更近一層,達到與國際一流同產品的水平。不止如此,海信還優化了I/0接口,讓接口種類更多,設備兼容性更強,用戶體驗更優。
海信基準級廣播監視器的發布,即打破了壟斷,同時也讓日系的天價產品將成為歷史,高品質的畫質,讓海信在顯示行業更有話語權,同時也進一步展現了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