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朱德庸的四格漫畫《雙響炮》連載後,人們拿到報紙的那一刻,首先看的便是他的漫畫專欄,然後才看其它內容,朱德庸的名字也開始進入大眾的視線。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會為你開一扇窗,這句話用來形容朱德庸很合適。
朱德庸1960年4月16日出生於中國臺灣,4歲開始畫畫,25歲紅透寶島。
但是這個紅透寶島的人在小時候卻被認為是問題兒童。
絕對小孩
他天生就有學習障礙,對文字類的東西接受起來非常困難,所以他表現出了和同齡孩子很不一樣。
他在念國中的時候,因為學習障礙被學校像踢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連最差的學校都不要他。
小時候他爸爸送他到補習班學習,學了一個暑假都沒有學會同齡人都會的注音符號,寫字筆畫永遠是錯了,字也是錯的。唯一稱讚過他的是算術老師,誇他是數學天才,因為他永遠能創造出來一些莫名其妙的數字。
不僅他受到異樣的眼光,就連他的父母也吃了不少苦頭,經常就被老師叫到學校去,聽老師訓話,求人家收留。
雖然如此,但是家人從來沒有給過他壓力,沒有強制他學習。知道他喜歡畫畫,他的父親還專門為他裁好白紙,整整齊齊釘起來,一個本子快畫完了,便換一個新的。
那個時候的他只認為是自己笨,長大後才知道那叫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表現出來的是社交困難,溝通困難以及固執狹窄的興趣。
但是那時他的家人和他都不知道,所以這段童年經歷對他造成的傷害非常大,同時也為他的創造提供了非常多的靈感。
正是這種自由的環境,讓朱德庸在畫畫上面發揮出了自己的天賦。
他最大的興趣是看人,觀察事物,而且總有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想法。
比如小時候他害怕和人接觸,所以蟲是他最好的朋友。
看到家裡屋簷的蜂窩,他會想:假設有人不小心把蜂窩打翻了該怎麼辦?
不僅想了,還做了,結果「捅了馬蜂窩」,蜜蜂全往他身上飛,最後還被叮到休息了兩天。
把家裡的蟲子玩完以後,他開始觀察人,在他們家巷子裡面觀察,所以大家叫他神經病。
看到一個道貌岸然的男人,他會想:這個時候忽然上去打他一巴掌,這個男人會變成什麼樣?會不會 一個很兇暴的人。
看到身材很好、穿著高跟鞋的女孩子在巷子裡晃,他回想:如果她的高跟鞋突然斷了,然後摔個狗吃屎,她化妝的臉就會弄得都是土。
還因為他學習不好,被老師和同學看不起,被列入壞學生的行業,班上發生的壞事情都先想到他身上,但是他卻敢怒不敢言,只能將一腔的憤怒化為紙上的各種人物。
為了表達對老師的不滿,哪個老師欺負他,他就把他畫在紙上,並且還畫得非常醜,不僅如此,還會為他們想出各種死法。
正是因為這種天馬行空的想像,他對人的觀察細緻入微,出神入化,能夠看到世間百態,犀利獨到,將它們一一展現在畫裡。
大學時期,他的漫畫被發表在學校系刊上,後來被《工商時報》的主編看中,並向他約稿。從此他開始給報紙雜誌畫漫畫,獲得不菲的稿費,很快成為了學生貴族,據說那時他畫畫的稿費比他爸爸的薪水高。
後面《中國時報》向他約稿,他利用晚上的時候,每晚憑藉手電筒創作,一個月後交稿。交的便是讓他紅透的《雙響炮》。交完稿便服兵役去了,直到半年後回來,他知道他成為了一個名人。
畫畫不僅讓他度過了不愉快的童年,也讓他收穫了不一樣的快樂,更是讓他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漫畫家。
朱德庸形容自己的妻子:「不管到哪,沒有她在,我就覺得只是半人。」
朱德庸在遇見妻子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主動追求女孩,因為談戀愛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需要去討好,不然,花心思送禮物,還要看女孩的臉色。
他說他所有的熱情都奉獻給了漫畫。
其實還是因為不自信,他覺得自己的條件非常差,沒有一個女孩子會看上自己。
但是在見過妻子馮曼倫之後,僅僅是一個側臉,便認定了一生。
在追求這條道路上,朱德庸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心機男孩」。
那時他的太太馮曼倫是臺灣《聯合報》的主編,有次向朱德庸約稿,朱德庸電話裡面答應的好好的,其實早就想好了拒絕的對策。
拒絕的理由竟然是:聲音好的女人樣子越難看,而馮曼倫的聲音很好聽,所以他認定她一定長得醜爆了。
到了約定的時間他還在家裡睡覺,還是他爸爸威脅他如果不去吃飯,家裡也沒飯吃,把他從床上拖起來。
本來打車20分鐘的車程,為了不去見她,他硬生生在大太陽底下走了一個小時十五分鐘。
本來以為會離開的馮曼倫,還在餐廳,還在跟其他說話。
而見到馮曼倫的那一刻,朱德庸便在心裡認定了這個老婆。
為了追到這個老婆,朱德庸故意拖稿,每次馮曼倫打電話催稿的時候,他總是找藉口說最近沒有靈感,下回又找其他藉口,目的就是為了和她保持聯繫。
因為他知道主編的「套路」,要到稿子後,就不會聯繫作者了,而再聯繫也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
打電話一段時間後,他們開始熟悉起來,有一次竟然聊了一個通宵,後面朱德庸便打電話約她出來,結果馮曼倫藉口說禮拜天只想休息。
後來太太回憶說,朱德庸是第一個不強迫她出來的,當時覺得朱德庸很尊重她。
但是她卻不知道這其實是朱德庸對他的戰術,掛掉電話的朱德庸甚至猛摔電話,還在心裡說:「搞什麼。」
對的人不管多晚都會碰到,碰到後便是對彼此的認定。
他們相識幾個月後便決定結婚,甚至太匆忙,沒時間買結婚戒指,當時他們正在逛街,買了一罐可樂,準備用易拉罐環當戒指的他,帶戴到妻子手上後,妻子嫌棄太糟,才去買了一個三百多塊的戒指。
結婚後,朱德庸說自己的太太給自己設置了一個陷阱。
婚前的朱德庸從來不做家務,婚後都是太太做,但是每次他都嫌棄太太做飯難吃,做飯時間長,拖地時間長,最後便演變成做飯是他,拖地是他,洗衣服是他。總之,家務活都包在了他的身上。
大概只有真正的相愛,才能做到這個份上。
這個「心機男孩」終於娶得美人歸,並且用自己的行動去守護她。
朱德庸自己有個不愉快的童年,所以他曾經極端討厭自己的小孩。
在太太進產房後,他告訴醫生,有任何情況你就保媽媽,不要管小孩,可見他對妻子的重視,和對孩子的漠視。
在他兒子出生後,他沒有為人父的激動,相反,還把兒子撇得遠遠的,出生三天後都沒有理他。
直到小孩叫他爸爸,他才開始審視自己和兒子的關係,原來兒子不是動物,而是人。
即使如此,他還是沒能克服童年的恐懼。
不幸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
兒子小時候,他的地位還沒有家裡的貓重要。朱德庸常常認為貓比兒子早來,所以比兒子重要,索性後來兒子歸太太管,而貓歸他管。
在接受了兒子存在的事實後,他仍然不把自己當父親,相反有時候行為比兒子還小。
和兒子一起玩時,從來不讓他,把他的玩具弄壞是常有的事,最後兒子也總是哭著向媽媽告狀,妻子沒辦法,只能告訴兒子:「你不要看你爸爸比你大,身體那麼高,其實在他身體裡面,住了一個比你還要小的小孩。」
所以,以後每次兒子被欺負後,都會說:「算了,你身體裡面住了一個比我還小的小孩。」
後來,朱德庸根據和兒子的生活以及積累,創造了《絕對小孩》,用繪畫的方式表達了小孩心裡的想法。
朱德庸是位高產的漫畫家,主要代表作有《醋溜族》、《雙響炮》、《澀女郎》、《絕對小孩》等等。
2003年,根據《澀女郎》改編的《粉紅女郎》播出,裡面由陳好、劉若英、張延和薛佳凝扮演的四個角色:萬人迷、結婚狂、工作狂、哈妹,收割了一大波觀眾。
有人這樣評價朱德庸:
四格漫畫充滿機智幽默,方寸之間,揮灑自如;
『挖苦』眾生百態,卻被許多人奉為知己;
讓人拍案叫絕,作品裡到處充斥著他的幽默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