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世之柱創不了世了,現在自身難保,甚至可能已經毀了

2021-01-12 姿勢分子knowledge

1995年4月1日,哈勃太空望遠鏡即將迎來自己5周歲生日的時候,給自己也給全人類送上了一份生日禮物:一張極其精美甚至堪稱經典的宇宙圖片——創世之柱。

2005年拍攝的創世之柱

創世之柱,位於距離我們7000光年的老鷹星雲。老鷹星雲其實早在1745年就被發現,一直是科學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科學家認為這裡是恆星的孵化場,充滿了恆星的胚胎,而250年後發現的創世之柱也因此得名。

我們看到的創世之柱的照片雖然是一張完整、清晰的照片,但其實不是最初拍攝的照片。要知道,這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利用4個相機拍攝的32張照片拍攝而成。而右上角的黑塊,就是遺漏的部分。

2015年,NASA為了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服役25周年,重新拍攝了創世之柱的影響。新的照片相比20年前來說,不僅視角更廣,而且還展示了3個冷氣柱的底部,讓人類看到了更完整的創世之柱。

而就是這個孕育恆星的「育兒室」,恐怕就要慘遭滅頂之災了。

2017年,NASA宣布,創世之柱附近附近發生了一場災難——超新星爆發。由於距離比較接近,因此超新星的衝擊波將會把創生之柱摧毀。太空深處的恆星「育兒室」,就這樣變成了恆星的墳墓。

從衝擊波抵達創世之柱開始的一百萬年內,創世之柱將會徹底摧毀。

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創世之柱只能出現在照片裡。趁著創世之柱還沒有毀掉,趕緊再多看看吧!

相關焦點

  • 太空.第二期-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宇宙幽靈:創世之柱
    其中拍攝於1995年的「創世之柱」便是其中最令人震撼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形似一隻伸向宇宙的巨爪,又像三隻向天而吠的巨獸,更像三根擎立於那片星空中的巨柱,令人無比震撼,因此被命名為「創世之柱」。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地球7000光年外的天鷹星雲(M16)之內,它是由稠密的分子雲和塵埃組成的一個高聳的柱狀物,從他的底部到頂部比1光年(9.46×10^12千米)還長,誕生至今已有約兩百萬年,科學家們猜測那裡可能是恆星誕生的一個巨大孵化場
  • 距地7000光年的區域,屹立著百萬年不倒的創世之柱,守候周圍星球
    在這之前,科學家一直在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地帶產星區上研究,因為這裡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老鷹星雲,被譽為創世之柱。 顧名思義,創世之柱就是指這裡的產星區都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一起在這產生,跟宇宙有著同樣的年齡存在。
  • FGO:隔壁FR已經召喚3柱創世神,提亞馬特和宙斯還會遠嗎?
    Fate/Requiem第二卷在近期發售,作品的劇情也在國內外熱議起來,原本當初說要聯動的時候,甚至日本那邊都有不知道FR是什麼的,經過FGO聯動一宣傳,果然效果還是非常明顯。其中近期議論比較多的,應該是FR裡面被召喚的從者的位格了,原本FSF召喚了伊什塔爾、天啟四騎士以及白鯨已經令人感到驚訝,如今FR更是大膽,連創世神都被召喚出來了,並且不止一柱,目前已經提及的就有3柱。
  • 讓思想在宇宙的最深處飛揚——評大愚《創世之柱》
    長期以來科學一直對這一問題窮根究底,試圖做出自己的解答,從原子到分子,從分子到質子、中子,然後到夸克,夸克已在似有似無之間,科學家可以證實其存在,卻始終無法找到它。於是有科學家提出了弦理論,過去人們認為組成客觀世界的是一個個基本粒子,弦理論則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宇宙弦」上的各種「音符」,我們現實的物質世界,其實,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壯麗的交響樂!
  • 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創世之柱」
    1995年,美國太空總署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在 6500 光年以外的天鷹星雲,拍下了被命名為「創世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的照片。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這個星雲的一個小區域內存在大量年輕的大質量恆星,創世之柱沐浴在它們放射的光芒中。照片中,星際間稠密的氣體與灰塵形成了瘦高的象鼻狀氣體柱,彷彿是遺世獨立的高聳山峰,散發著與身俱來的孤傲氣質,成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代表作和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
  • 古拙渾厚——大愚《創世之柱》中的金石氣
    在大愚的畫作中我們總能感受到一股濃鬱的金石氣撲面而來,《創世之柱》亦不例外。金石氣是指古代的金文和石刻歷經秦風漢雨、歲月剝蝕而造就的古拙、樸實、渾厚、高古、滄桑之美,畫中能有金石氣殊非易事,這不僅需要畫家熟悉金石學知識,擅長書法,還需要歲月的長期積累磨鍊和沉澱感悟,才可能在畫中體現出可貴的金石之氣。
  • 白摧朽骨龍虎死——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知白守黑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但長期以來,中國主流畫派對二者關係的處理上,卻有偏重「知白」輕視甚至忽視「守黑」的傾向,自元以下,用墨愈來愈淡,風格也趨向於虛淡空靈,直至清初「四王」以甜軟媚世,畫風遂萎靡不振,布顏圖甚至提出:「吾以幹、 淡、 白三彩為正墨,溼、濃、黑為副墨。
  • 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大愚《創世之柱》中的色彩創新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仔細觀察大愚的《創世之柱》會發現,除氤氳的墨色外還有黃色、絳色、藍色等多種顏色,這些顏色可以理解為具象之物的色彩,如山石的顏色、樹幹的顏色等等,也可以理解為大愚在用顏色來更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 時隔19年哈勃望遠鏡重拍「創世之柱」 展示驚人細節
    1995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天鷹星雲「創世之柱」的照片,揭示這3個由冷空氣構成的巨柱此前從未見過的細節。這是哈勃望遠鏡迄今為止拍攝的最具有標誌性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
  • 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原標題: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魔獸世界編年史》一書除了梳理艾澤拉斯的歷史之外,其最大的作用是幫助玩家了解7.0軍團再臨的前因,蘇拉瑪和創世之柱作為7.0版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在書中的描述吧。   萬神殿將強大的神器賜予泰坦守護者們用於幫助他們重整世界的秩序,這些聖物也被稱為創世之柱。
  • 哈勃重訪故友 捕捉創世之柱驚人畫面
    【每日科技網】   95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天鷹星雲「創世之柱」的照片,揭示這3個由冷空氣構成的巨柱此前從未見過的細節。這是哈勃望遠鏡迄今為止拍攝的最具有標誌性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
  • ——大愚《創世之柱》的靈感來源
    ,所以給它起了個帶有神學色彩的名字——「創世之柱」。正是這張充滿神秘色彩的圖片,正是「創世之柱」這一醍醐灌頂,叩問心靈、叩問本源的名字,激發出大愚無窮的藝術靈感,使其於繪畫中去思索、去追尋、去表達宇宙人生的來源和真相,並創作出了這幅《創世之柱》。
  • 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空靈妙有思想
    《創世之柱》是大愚對於宇宙、世界和人生真相從宗教、哲學等多個角度的思索的藝術表達,故從中不難發現空靈妙有的佛教思想內涵。《創世之柱》未裝裱版可以發現大愚的《創世之柱》對佛教中的「成、住、壞、空」做出了極為形象的藝術表達,山底的兩個小孩兒代表著世界和生命的起源可謂「成」;渾厚堅固的山體、繁茂的林木和高高的樓閣代表世界的發展可謂
  • 逍遙遊乎四海之外——大愚《創世之柱》畫評
    莊子回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莊子被後世尊為南華真人,他所提倡的達生忘我,萬物齊同的思想,影響深遠,沾溉後人非只一代。
  • 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創世之柱」離崩塌還有多久?
    就在這個神奇的星雲中,在一群剛剛降生不久的巨星身旁,赫然佇立著鼎鼎有名的「創世之柱」。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至2015年間,為「創世之柱」拍攝了許多照片。尤為有趣的是,對比1995年的照片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創世之柱」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20年時間對於宇宙來說微不足道,但這些變化卻清晰可見。
  • 壯奇神思 萬象生輝——大愚《創世之柱》的畫面布局
    「創世之柱」星雲圖藝術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在《創世之柱》中,大愚以藝術手法對宇宙時空進行了重新組合,以使畫面顯得更加緊湊和具有美感。《創世之柱》畫面主體為三個奇峭挺拔的石峰,中間和右邊的石峰為主,左邊為雲霧遮蔽只露出頭部的石峰為輔,左峰縹緲,中峰奇特而右峰渾厚,三個石峰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顧盼生輝,渾然一體。
  • 魔獸世界新劇情曝光 蘇拉瑪和創世之柱劇情一覽
    魔獸世界新劇情曝光 ,蘇拉瑪和創世之柱劇情一覽。《魔獸世界》近期又有新劇情出現,蘇拉瑪和創世之柱成為新劇情的關鍵,戰爭在蔓延,精靈魔法師們依然在堅守對女王的信仰,我們們來看看全新的劇情吧。         【科技訊】3月7日消息,魔獸世界新劇情曝光 ,蘇拉瑪和創世之柱劇情一覽。
  • 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神、韻、氣、形
    王維說「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布局必須首先與畫面立意結合起來,因為繪畫最終是思想情感、靈思妙悟的表達,是對藝術形象的精神升華,在《創世之柱》中,大愚選擇以「星雲水墨」的獨特形式來對宇宙的本體性進行藝術的探索與解讀,來表達自己的哲思和感悟。
  • 《wow魔獸世界》破碎海灘三個創世之柱任務完成方法介紹
    導 讀 魔獸世界的很多玩家都還不知道今天的新任務要怎麼做吧,好奇三個創世之柱的任務去哪打的,不如跟上小編的步伐去看看哦!
  • 一燭之光 通體皆靈——大愚《創世之柱》中的「氣眼」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山水畫亦是如此,留白不是空虛無用之處,而是山水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意境表達的主要方式,它既可以「計白當黑」作為一種顏色來表達光暗、遠近和具體的物象,同時也構成了整個畫面氣的存在與流動在《創世之柱》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整體的氣韻貫通所營造出的空靈之感,更可以體會到大愚對氣眼的細節處理的巧妙。首先畫面中有許多有意留出的小塊兒空白,筆墨至此戛然而止,看上去似乎沒什麼道理,但從遠處觀看,整個畫面因此變得通透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