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拙渾厚——大愚《創世之柱》中的金石氣

2020-12-22 藝術菁華

在大愚的畫作中我們總能感受到一股濃鬱的金石氣撲面而來,《創世之柱》亦不例外。

金石氣是指古代的金文和石刻歷經秦風漢雨、歲月剝蝕而造就的古拙、樸實、渾厚、高古、滄桑之美,畫中能有金石氣殊非易事,這不僅需要畫家熟悉金石學知識,擅長書法,還需要歲月的長期積累磨鍊和沉澱感悟,才可能在畫中體現出可貴的金石之氣。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

《創世之柱》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高古渾厚,意態天成,不浮躁、不媚俗。畫中巉巖壁立,三峰競秀,各逞奇姿而又不失厚重沉靜之感;林木鬱鬱蒼蒼,似隨風搖曳;山間樓閣,古意盎然,扣之鏘然如有金石之音,整個畫面氣韻蒼秀,卓然不俗。

之所以能達到如此的藝術效果,其秘密就在大愚用心繪就的一根根線條之中,線條是畫家內心情感意識的真實表達,也是技法與學養的綜合展現。

《創世之柱》細節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大愚以篆籀筆法入畫,圓變自然,鈍而不滯,線條筆觸樸拙、蒼茫、老辣,力透紙背又意蘊豐富、氣象萬千,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歲月剝蝕、色彩斑斕的斑駁感;沉穩渾厚、古意盎然的古拙感;「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的蒼潤感……大愚正是通過這些變化豐富又飽含「內美」的線條賦予了《創世之柱》蒼茫、厚重、剛健、雄渾的金石氣。

《創世之柱》細節

相關焦點

  • 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大愚《創世之柱》中的色彩創新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仔細觀察大愚的《創世之柱》會發現,除氤氳的墨色外還有黃色、絳色、藍色等多種顏色,這些顏色可以理解為具象之物的色彩,如山石的顏色、樹幹的顏色等等,也可以理解為大愚在用顏色來更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 白摧朽骨龍虎死——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知白守黑
    「知白」與「守黑」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只有做好「守黑」才是真正的「知白」,墨色越濃,黑白對比越分明,才能更突出白色之美,墨色變化越豐富,才能更顯白色變幻之妙。也只有從這個角度來欣賞大愚的《創世之柱》,才能不落入僅從墨色尋物象的俗套。
  • 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空靈妙有思想
    《創世之柱》是大愚對於宇宙、世界和人生真相從宗教、哲學等多個角度的思索的藝術表達,故從中不難發現空靈妙有的佛教思想內涵。《創世之柱》未裝裱版可以發現大愚的《創世之柱》對佛教中的「成、住、壞、空」做出了極為形象的藝術表達,山底的兩個小孩兒代表著世界和生命的起源可謂「成」;渾厚堅固的山體、繁茂的林木和高高的樓閣代表世界的發展可謂
  • 墨裡乾坤大,黑中畫意濃——大愚《創世之柱》中的「黑」色之美
    欣賞大愚的畫需要有一定的書畫功底、文化積澱和美學修養,比如這幅有著明顯的黑、密、厚、重特色的《創世之柱》,如果只能從中看到漆黑一片,顯然是無法感受到藝術創作的真正魅力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愚畫中之「黑」並非一種刻意的風格追求,而是其內在的精神尋求與之相合的藝術表達方式的必然歸宿。
  • 壯奇神思 萬象生輝——大愚《創世之柱》的畫面布局
    「創世之柱」星雲圖藝術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在《創世之柱》中,大愚以藝術手法對宇宙時空進行了重新組合,以使畫面顯得更加緊湊和具有美感。《創世之柱》畫面主體為三個奇峭挺拔的石峰,中間和右邊的石峰為主,左邊為雲霧遮蔽只露出頭部的石峰為輔,左峰縹緲,中峰奇特而右峰渾厚,三個石峰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顧盼生輝,渾然一體。
  • ——大愚《創世之柱》的靈感來源
    《創世之柱》星雲圖片這是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張位於天鷹星雲內的圓柱形星際氣體和塵埃的影像,照片中3個由冰冷分子氣體雲構成的巨柱形狀格外醒目,因其內部孕育著大量恆星的新生,所以給它起了個帶有神學色彩的名字——「創世之柱」。
  • 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神、韻、氣、形
    王維說「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布局必須首先與畫面立意結合起來,因為繪畫最終是思想情感、靈思妙悟的表達,是對藝術形象的精神升華,在《創世之柱》中,大愚選擇以「星雲水墨」的獨特形式來對宇宙的本體性進行藝術的探索與解讀,來表達自己的哲思和感悟。
  • 一燭之光 通體皆靈——大愚《創世之柱》中的「氣眼」
    在《創世之柱》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整體的氣韻貫通所營造出的空靈之感,更可以體會到大愚對氣眼的細節處理的巧妙。首先畫面中有許多有意留出的小塊兒空白,筆墨至此戛然而止,看上去似乎沒什麼道理,但從遠處觀看,整個畫面因此變得通透靈動。
  • 讓思想在宇宙的最深處飛揚——評大愚《創世之柱》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有感於此,大愚創作了星雲系列畫作,以表達自己對世界本質、宇宙構成的解讀。其中的《創世之柱》便是以水墨形式對宇宙的本體性這一主題進行的東方式的藝術探索與解讀。通過畫面,大愚傳達給我們的是宇宙的永恆與變幻,生機與毀滅,繁華與蕭索,深刻與虛無等等,皆為對立統一的存在,因緣和合,萬象崢嶸,虛空寥落,杳杳冥冥,從而使人超脫於世俗的喧囂紛擾,聆聽內心深處與萬物合化的和諧清音。
  • 逍遙遊乎四海之外——大愚《創世之柱》畫評
    在《莊子·逍遙遊》中,惠施和莊子這對著名的好辯友有這樣一段對話:惠施說我有一棵大,樹幹臃腫,樹枝蜷曲,工匠路過看都不看,實在是大而無用,這就像你的言論呀。哲學或藝術,最終都是服務於人的,作為藝術之一的中國山水畫,其作用正如莊子所言,就像一棵大樹是給人們的心靈提供一處庇蔭之所,棲息之地。雖飢不能食,寒不能衣,看似無用,實有大用。
  • 山性即我性 山情即我情——大愚《創世之柱》中的和諧之美
    書畫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技進乎道,即不再受種種「藝術」概念的限制,不再株守於特定的線條、色彩、工具甚至規則,而是一切都要服從於內在需要的表達,內在需要是心靈於自然、真理的化合,是造化在心,在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中繪就天地之美的大和諧。
  • 神秘書畫家大愚竟將宇宙與山水合二為一
    藝術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在《創世之柱》中,大愚以藝術手法對宇宙時空進行了重新組合,以使畫面顯得更加緊湊和具有美感。《創世之柱》畫面主體為三個奇峭挺拔的石峰,中間和右邊的石峰為主,左邊為雲霧遮蔽只露出頭部的石峰為輔,左峰縹緲,中峰奇特而右峰渾厚,三個石峰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顧盼生輝,渾然一體。
  • 哈勃重訪故友 捕捉創世之柱驚人畫面
    【每日科技網】   95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天鷹星雲「創世之柱」的照片,揭示這3個由冷空氣構成的巨柱此前從未見過的細節。這是哈勃望遠鏡迄今為止拍攝的最具有標誌性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
  • 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創世之柱」
    1995年,美國太空總署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在 6500 光年以外的天鷹星雲,拍下了被命名為「創世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的照片。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這個星雲的一個小區域內存在大量年輕的大質量恆星,創世之柱沐浴在它們放射的光芒中。照片中,星際間稠密的氣體與灰塵形成了瘦高的象鼻狀氣體柱,彷彿是遺世獨立的高聳山峰,散發著與身俱來的孤傲氣質,成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代表作和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
  • 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原標題: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魔獸世界編年史》一書除了梳理艾澤拉斯的歷史之外,其最大的作用是幫助玩家了解7.0軍團再臨的前因,蘇拉瑪和創世之柱作為7.0版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在書中的描述吧。   萬神殿將強大的神器賜予泰坦守護者們用於幫助他們重整世界的秩序,這些聖物也被稱為創世之柱。
  • 時隔19年哈勃望遠鏡重拍「創世之柱」 展示驚人細節
    1995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天鷹星雲「創世之柱」的照片,揭示這3個由冷空氣構成的巨柱此前從未見過的細節。這是哈勃望遠鏡迄今為止拍攝的最具有標誌性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
  • 科學家:創世之柱創不了世了,現在自身難保,甚至可能已經毀了
    1995年4月1日,哈勃太空望遠鏡即將迎來自己5周歲生日的時候,給自己也給全人類送上了一份生日禮物:一張極其精美甚至堪稱經典的宇宙圖片——創世之柱。2005年拍攝的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我們7000光年的老鷹星雲。老鷹星雲其實早在1745年就被發現,一直是科學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科學家認為這裡是恆星的孵化場,充滿了恆星的胚胎,而250年後發現的創世之柱也因此得名。我們看到的創世之柱的照片雖然是一張完整、清晰的照片,但其實不是最初拍攝的照片。
  • 魔獸世界新劇情曝光 蘇拉瑪和創世之柱劇情一覽
    魔獸世界新劇情曝光 ,蘇拉瑪和創世之柱劇情一覽。《魔獸世界》近期又有新劇情出現,蘇拉瑪和創世之柱成為新劇情的關鍵,戰爭在蔓延,精靈魔法師們依然在堅守對女王的信仰,我們們來看看全新的劇情吧。         【科技訊】3月7日消息,魔獸世界新劇情曝光 ,蘇拉瑪和創世之柱劇情一覽。
  • 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創世之柱」離崩塌還有多久?
    就在這個神奇的星雲中,在一群剛剛降生不久的巨星身旁,赫然佇立著鼎鼎有名的「創世之柱」。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至2015年間,為「創世之柱」拍攝了許多照片。  2015年公布的照片中既包含可見光,又包含紅外數據,照片的視野更為寬廣。光譜分析表明,那裡存在著許多重元素。尤為有趣的是,對比1995年的照片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創世之柱」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 太空.第二期-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宇宙幽靈:創世之柱
    創世之柱形似一隻伸向宇宙的巨爪,又像三隻向天而吠的巨獸,更像三根擎立於那片星空中的巨柱,令人無比震撼,因此被命名為「創世之柱」。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地球7000光年外的天鷹星雲(M16)之內,它是由稠密的分子雲和塵埃組成的一個高聳的柱狀物,從他的底部到頂部比1光年(9.46×10^12千米)還長,誕生至今已有約兩百萬年,科學家們猜測那裡可能是恆星誕生的一個巨大孵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