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朋友圈都在嘲諷的WonderLab,已悄悄月入5000萬

2020-12-22 深氪新消費

這是深氪新消費第252期分享:

整個朋友圈嘲諷之際,有100萬人悄悄為WonderLab掏了錢,2年喝掉的代餐奶昔超過了2500萬瓶。2019年,天貓最受女性歡迎的瓶裝代餐奶昔品牌中,WonderLab甚至位列TOP1。WonderLab已經在外界不經意間,成為了垂直品類第一名。

作者|黃曉軍

來源|深氪新消費[ID:xinshangye2016]

封面圖|網絡

代餐奶昔產品WonderLab,哈哈哈,朋友圈小網紅。

無論你有沒有打算減肥,「OMG這是什麼神仙代餐」的WonderLab都會隔三差五跑到你的朋友圈打廣告。

由於廣告密度過高,投放不夠精準,這個品牌誤打誤撞地引來了整個朋友圈的嘲諷:

「人間來一趟,我要吃好吃的,你走!」

「醫生說我營養不良,你TM給我推代餐?」

特別是WonderLab強調飽腹感長達5小時後,有網友直接評論出了:「5年前喝的,現在還飽。」

WonderLab一口老血差點隔著屏幕吐了出來。

但也正是如此,WonderLab把朋友圈活脫脫玩成了貼吧論壇的節奏。有網友更是調侃道:

「要不是WonderLab廣告,我都發現不了朋友圈還有那麼多活人。」

這些調侃裡,卻有100萬人悄悄為它掏了錢,2年喝掉的代餐奶昔超過了2500萬瓶。2019年,天貓最受女性歡迎的瓶裝代餐奶昔品牌中,WonderLab甚至位列TOP1。

你說,還有誰!WonderLab已經在外界不經意間,成為了垂直品類第一名。

這個新消費品牌的跨越式增長邏輯,你估計得好好學一學了。

01

品牌的成功首先就是品類的成功

《品類戰略》中曾提到幾乎每個「品牌」的成功首先就是品類的成功。

比起品牌,企業應該優先思考品類。那麼,新消費創業中,創始團隊如何選擇一個成長底線相對較高的品類呢?

新消費品牌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曾提出過一個模型——大小高新,這個模型助推江小白成為近10年來唯一入局全國化市場的品牌,並實現年入30億,估值超過130億。

而這個模型放在WonderLab身上依舊貼切。

所謂大,即行業規模要大,去大的行業中做企業才不會遇到天花板。

就像陶石泉2012年創業選擇白酒市場一樣,6000億規模的市場,使其發展近10年營收突破30億,但仍是一個中小體量的公司。

WonderLab的選擇亦是如此。據歐睿國際統計,2017年全球代餐市場達到661.6億美元。其中,中國代餐市場預計2022年會達到1200億人民幣。

而據CBNData數據顯示,最近一年代餐市場消費金額和消費人數增速雙雙突破50%。

這是一個空間較大、增長快速的藍海市場。

所謂小,即切入的市場缺口要小。

江小白的崛起,就是在茅五洋瀘等寡頭的擠壓下,去搶佔一些市場小缺口。比如目前這個品牌銷量佔比近70%的表達瓶,主打兩三個人吃飯拿一個小瓶喝酒的場景。

這是傳統白酒行業不被重視的地方。

WonderLab的切入點更小。傳統代餐行業,其實是「代替正餐」而已,它們可以是餅乾、芝麻糊、穀物粉、蛋白棒、全麥麵包,還可以是藕粉、魔芋絲甚至雞胸肉。

這也導致代餐行業的參與者眾多。CBNData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代餐品牌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837個,而這個數字在2020年增加到了3540個。

但WonderLab只聚焦特定人群特定場景,即90後95後女孩減肥場景。

這個場景是否會撐起和江小白一樣30億的規模,而今不得而知。但從這個小缺口入局,WonderLab早已攬獲了100萬用戶人民幣的投票。

畢竟,胖是戳不戳都會痛的點,吃不胖的代餐能夠迅速佔領戰略高地。根據CBN聯合天貓的調查,絕大多數減肥壕們每年會在代餐上花費3000元以上。

所謂高,這個品類在生產供應鏈、產品開發、品牌傳播和渠道方面是否能夠實現更高的效率。

WonderLab最先表露出來的高效突破點,就是渠道方面。

有人說,躲過了微博、小紅書,微信朋友圈卻防不勝防。相對於傳統代餐通過層層經銷和KA渠道的銷售,WonderLab一開始就是線上渠道起家。

這些年,中國電商渠道保持每年70%的增速,線上是獲客效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所謂新,就是能否在這個品類中打造新的產品、應用新的技術。

WonderLab的新,在於產品新。第一眼是顏值,通過小胖瓶子形式的設計,便於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能喝,滿滿的時尚感與運動感。

第二是產品新。有別於上一代的代餐食品,WonderLab迎合95後女性的喜好,推出「喝不胖的奶茶」。

這幾年,奶茶就像包包口紅一樣,深得女孩歡心。但減肥期間,心心念念奶茶的女孩能又感到滿滿的負罪感——這時一瓶喝不胖的奶茶出現,其火爆程度你可以細細品。

02

營銷成為走向品類第一的增長地圖

《定位》一書中曾提到過這樣的一個觀點:

「為了在容量有限的消費者心智中佔據品類,品牌最好的差異化就是成為第一,做品類領導者或開創者,銷量遙遙領先;其次分化品類,做到細分品類的唯一,即細分品類的第一。」

通過「大小高新」模型的復盤,Wonderlab的胖瓶子減肥代餐奶昔,可以算是分化品類,去代餐的細分品類中找市場。

只是,如何推動品牌快速增長到這個品類的第一?

HBG品牌增長研究院創始人麥青Mandy談到,Wonderlab藉助的是HBG營銷。HBG源自南澳大學營銷學教授Byron Sharp的一本書《How Brands Grow》,該書提供了一套營銷邏輯:大概就是瘋狂砸廣告,實現全覆蓋式的心智滲透。

首先是全域投放。

除了克制商業化的微信被拿下之外,Wonderlab的投放渠道還覆蓋到了微博、小紅書、抖音甚至薇婭這種頭部直播電商。

在小紅書APP上,關於Wonderlab的筆記已經達到1萬+。通過PGC信息流與大V達人UGC內容的融合,匹配「喝不胖奶茶」「那個好喝的小胖瓶代餐」等關鍵詞輸出,Wonderlab吸引了一大批想減肥又不想動、想節食又想喝奶茶的95後女性一族。

此外,這個品牌還開啟了oCPM智能投放,直控下單目標優化,保證廣告第一時間利用反饋數據去匹配目標用戶。數據顯示,Wonderlab的廣告相比行業其他廣告提量20%,提效30%。

其次是跨界聯名。

每一個喝奶茶的女孩心裡,都悄悄藏著一顆減肥的心。發胖屬性的奶茶和減肥屬性的代餐,很可能服務著同一群人。

為此,WonderLab找到了新式茶飲品牌影響力最高的喜茶,來了一場看上去本不可能的跨界聯名。

就這樣,奶茶味的代餐奶昔、喝不胖的奶茶……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熱議。在喜茶品牌力的帶動下,「WonderLab小胖瓶」迅速出圈。

據悉,聯名禮盒在天貓旗艦店上線不到15天,銷量就衝破了10萬。薇婭的直播間裡,連結一上,4萬套禮盒就秒被搶光。後臺截取的數據顯示,WonderLab天貓旗艦店訪問量甚至一度位列第二,排名僅次於天貓超市。

營銷,幾乎成為了一個新消費品牌崛起的必要手段。無論是曾經攪動微博的江小白,還是稱霸小紅書的完美日記,抑或是在朋友圈刷屏的WonderLab……

吳曉波就曾談到,社交運動正在改變「造星」模式。

過往的明星製造路徑,基本上延續了「演藝產品——大眾媒體關注——話題營銷」的三部曲;但現在明星首先是在社交媒體裡實現精準粉絲的聚集,在形成了相當的粉絲群體後,再反向引爆於大眾媒體。

這樣的模式放在新消費品牌的爆火上,依舊管用。移動網際網路與社交媒體的發展,為新品牌的出圈提供了更高效的渠道。

這些社交媒體渠道,是新消費品牌走向品類第一的增長地圖。

03

品類延展決定品牌的爆發線

科特勒諮詢集團管理合伙人王賽,曾把企業增長的態勢構建出五根線,稱其為「增長五線」,它們分別是:撤退線、成長底線、增長線、爆發線和天際線。

成長底線是公司或者業務發展的生命線,這個業務可能創造不了多少利潤,但能夠保護公司基礎業務的生死,為企業向其他地方擴張提供基礎的養分。

王賽舉例,亞馬遜成長底線的構建,就是Prime會員機制的設計。2018年,美國亞馬遜的Prime會員達到1個億,10個美國人裡就有3個購買了Prime服務,每個Prime會員每年支付亞馬遜99美金。

這1億個高頻度交易的「鎖定」客戶和99億美金的Prime會員費就是亞馬遜成長底線。

區別於亞馬遜這樣的平臺,作為一個新消費品牌,其增長底線就是你的第一品類。通過代餐奶昔品類,WonderLab在2020年月銷售額突破了5000萬,這為品牌未來的增長、爆發提供了基礎。

而縱觀諸多新消費品牌的爆發式增長,應用最多的就是品類延展。

開創瑜伽時尚品類,賣「秋褲」的lululemon開始覆蓋全運動領域;專做青春小酒,賣白酒的江小白也玩起了米酒、果酒的銷售;靠自熱火鍋起家,莫小仙也橫跨到了酸辣粉、自熱米飯等品類。

今年,賣代餐的Wonderlab也在天貓上線了維生素泡騰片、纖維粉等,開始向健康行業進軍。代餐不過只是第一個品類,Wonderlab要做的可能是圍繞95後女性人群,切入康美市場。

當然,品類延展也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即品類認知的相關性。

10年前,以做中草藥防脫洗髮水聞名的霸王集團,就將品類線延伸到涼茶飲料領域。當時業界對這款涼茶抱有很大希望。他們認為,消費者喝的就是一瓶飲料,目的就是解渴。

可惜的是,消費者只要一聽到這個涼茶,就「總覺得霸王涼茶有股洗髮水的味道」。很明顯,這樣的品類延展沒能在之後做出多大成績。

這是Wonderlab以及所有新消費品牌需要注意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wonderlab代餐的朋友圈廣告會被瘋狂嘲諷?
    大家好,昨天我朋友圈的一條wonderlab代餐廣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為什麼這條廣告會吸引我的注意呢?第一,我沒見過這麼多評論的朋友圈廣告;第二,我沒見過這麼多人嘲諷的朋友圈廣告。更恐怖的是,這樣的情況非我一人獨有,你能在各大社交平臺看到大夥都在討論此事:「要不是wonderlab廣告,我都發現不了朋友圈還有這麼多活人」「wonderlab被朋友圈嫌棄了」
  • 快賺大飛說:別總看社交電商月入過萬!先學會月入5000再說!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快賺大飛說:別總看社交電商月入過萬!先學會月入5000再說!》。相信很多人看來某某文章月入過萬,總是經不住誘惑要點進去看看,這是人的本性,因為你是在是太想成功了,以至於想一口吃個胖子,一步登天飛升成仙。而現實往往打臉,為什麼我們還樂此不疲的去看,去尋找呢?
  • 霸屏朋友圈WonderLab到底是什麼東西,代替吃飯,還能不影響減肥
    熱量可控 方便製作 營養豐富作為代餐界的「明星選手」朋友圈的霸屏王者wonderlab代餐奶昔由於節食吃的食物種類少、量不足、熱量低、營養缺,容易降低基礎代謝,對健康和減肥都是不利的。所以wonderlab代餐奶昔才更科學更合理WonderLab嚼嚼代餐奶昔一頓少吃一半 1分鐘帶來5小時飽腹感
  • 朋友圈刷屏出圈,薇婭直播代言的它,Wonderlab背後其實是一場資本...
    來源:全景財經僅7月單月,代餐市場就完成了6起融資事件。不管你來自哪個行業,不管你身材如何,不管你是否喜歡奶茶。編導賭一包辣條,你在朋友圈一定刷到過下面這個文案。(圖/網絡)Wonderlab的代餐廣告,號稱朋友圈評論最多的廣告。如果不是它,你都不知道原來你朋友圈裡還隱藏著那麼多(huo)人,更不知道朋友圈裡幾百號毫不相干的人可以在下面各自聊天。
  • 超7成網民月入不足5000!長沙人的真實收入,跌破你的想像!
    2020年已過一半你的存款有幾位數了?工作之後才明白原來賺錢是這麼不容易,每個月發工資錢還沒拿熱乎,就要還債!有種感覺:我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但像是被大風颳跑的。前段時間,一個調查顯示「超7成網民月收入不足5000」衝上熱搜。整日在網際網路衝浪的你,想過大家的工資會這麼低嗎?
  • 網友:20歲左右月入1萬5000買什麼車?
    20歲左右月入1萬5左右買什麼車?這個要分情況決定,假如你自己有一些存款,或者家裡能提供一點錢的話!我決定自己貸款買一臺20萬左右的車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基本上一個月還貸在3000左右,汽車費用在1000左右,一個月應該花在汽車上的錢在4000左右,我覺得是能很好承擔的!
  • 悄悄上架的iQOO手機,天璣800U+5000mAh,但性價比不高
    今年的iQOO有著iQOO Z1和iQOO neo3這兩款表現十分不錯的手機,在千元機市場,旗艦手機市場都有著一席之地。而在最近,iQOO又悄悄發布了一款千元機,iQOO U3。只不過這款手機就跟性價比有些搭不上邊了。
  • 迪士尼流媒體服務Disney+上線5個月,全球訂閱人數已突破5000萬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迪士尼最新資訊 > 正文 迪士尼流媒體服務Disney+上線5個月,全球訂閱人數已突破5000萬
  • 煎餅攤月入3萬?我們都被騙了!
    「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而讀了985,211的你,為什麼還一無所有?」、「大爺賣燒餅8年,浙江7套房」、「山東煎餅村,家家買豪車,蓋別墅」。對於煎餅攤,坊間一直不乏各種「神話」,仿佛其是無本經營、一本萬利的典範。
  • 為什麼總在朋友圈看到它的廣告?WonderLab是這樣解釋的
    記者 | 盧奕貝 編輯 | 牙韓翔 1 很多人也許沒有喝過WonderLab的代餐奶昔產品,但很大機率在朋友圈看到過它的廣告。
  • 擺攤月入5000到10000有固定工作,該不該辭職?
    昨天聽到一個朋友問我一個問題,他擺地攤可以月入5000到10000元有固定工作問該不該辭職?其實2020年春節,由於疫情的衝擊,夜市的地攤被全部關閉,這一段時期地攤專業戶們都在家休息,最近也是剛解封,夜市地攤上的生意很不好。往外出租的攤子也很多。
  • 好友滿5000可繼續加人,但無法查看朋友圈
    個人微信的好友數滿5000後可以繼續加人,但會提示只能聊天無法查看朋友圈。如果想讓新朋友也能看到你的朋友圈,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讓哪個老朋友失去你的朋友圈……這樣就有多出來的位置了。2. 微信群掃碼二維碼進群上限調整為200人,之前的上限是100人。
  • 月入1.5萬算不算高?在全國算什麼水平?
    月收入能達到1.5萬,這在全國都算高薪水平。一個月能拿1.5萬元的,在一線城市比較多,主要是在企業中高層領導,或者業務員這一塊,而在其他城市,月入1.5萬元的人卻比較少。但是中小城市卻還有房價低、生活成本低的優勢。所以,如果在中小城市,月入1.5萬元,那生活質量還是挺高的。
  • 月入1.5萬在全國算什麼水平?你怎麼看?
    月收入能達到1..5萬,這在全國都算高薪水平。一個月能拿1.5萬元的,在一線城市比較多,主要是在企業中高層領導,或者業務員這一塊,而在其他城市,月入1.5萬元的人卻比較少。
  • 你「月入過萬」了嗎?網友:醒醒吧,真實收入比平均還少
    中國有10億人沒有坐過飛機,有超11億人沒有護照,而我們以為的高學歷人才——本科生,其實在整個人口的佔比中,還不足10%。而這些本科生們,真實的收入水平,也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月入過萬」並非常態,而是大部分人正在努力的目標。又到年底,你「月入過萬」了嗎?話題被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度推上了榜單前列,但是在評論中,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評論,仍是「未完成」。
  • 月入10000很容易?月薪過萬在職場到底是什麼樣的收入水平?
    不知從何時起,身邊開始充斥著95後工作月薪過萬,全職寶媽月薪過萬,學習某個課程後收入輕鬆過萬等等各種信息。各知識網站、視頻網站各種大V、達人都在分享著自己月入過萬的經驗,大家都在討論著月薪過萬,讓人感覺現在月入過萬已經是很普通的事情了,似乎覺得自己月入沒過萬都不好意思說出來。事實真是如此嗎?月薪過萬真如此普遍了嗎?
  • 我的朋友圈我做主?切記,別這樣發,已有人「入坑」,被罰40萬
    在國內社交領域,微信一直都是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很多人和親朋好友聯繫的「小幫手」。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微信以及WECHAT的月活躍帳戶已經達到了12億左右。作為大家最常使用的社交軟體,微信如今在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只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幾乎每天都要使用微信。
  • 月入過萬,在全國處於一種什麼水平?
    國內月入過萬的人有多少?月入過萬在國內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水平?月入過萬屬於高薪人士我們無法有準確的數據看出月入過萬的人有多少,但是呢,我們可以從一些數據統計以及一些報告中來判斷月入過萬在我國的收入當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 亞馬遜跨境電商小白現在月入5000有希望嗎?
    現在的亞馬遜對於小白來說不要說月入5000,就是月入50都是有門檻的。當你能做到收支平衡不虧的時候,說實話月入5000真的一點都不多,可能下個月你就賺到了5000。但是最難的就是這個由0到1的過程,小白你什麼都不懂,憑什麼能月入5000?
  • 中國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大概有多少?
    對於工薪階層來講,在外打工最重要的就是工資,畢竟大家都要養家餬口,工資的多寡決定了生活質量的高低,在網上看到很多人月入過萬好像很容易,而且只是達到基本的溫飽線,但是現實中月入過萬的人真有那麼多嗎?其實看看我們自己身邊人的收入就知道,在當前想要靠打工月入過萬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更多的只是在溫飽線上掙扎,那麼如果把收入降低一半,每個月5000元的工資,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人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