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格格王敏彤:一生未嫁痴等溥儀,一輩子不工作,任由世人評說

2020-12-07 扒拉文史

1913年對於中國人而言是頗不平凡的一年。

晚清政權轟然坍塌,袁世凱當選正式大總統,執意擴大總統權力,以「二次革命」為藉口取消了國民黨議員資格。共和國的前路變得未卜。這一年,一位滿清貴族的後代誕生了。她的父親是完顏立賢,軍機大臣完顏崇厚之孫。

母親是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孫女、二格格恆慧之女。

王敏彤,這位出身不凡、美麗優雅的女士,一輩子沒有談過戀愛、結過婚,一輩子不工作。她的一生橫跨了波瀾壯闊的20世紀,永遠定格在2003年的正月末。

帝制遠去了,歷史的巨輪繼續向前,不曾理會對過去充滿眷戀的眼光。

她被新時代的浪潮不斷裹挾,她和她曾芳心暗許的末代皇帝一樣,是歷史的被終結者。

她的一生在悲涼的基調中開始,在悲涼的基調中結束。

王敏彤

辛亥革命後,一切異於從前。傳統文化在西力衝擊下加快轉型著。

1912年,《時報》的一篇歌謠這樣寫道:

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剪髮興,辮子滅;盤雲髻興,墮馬髻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足鞋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卡片興,大名刺滅;槍斃興,斬絞滅;舞臺名詞興,茶園名詞滅;旅館名詞興,客棧名詞滅。

興了嗎?沒有全興。滅了嗎?沒有全滅。歷史的車輪在新航道上運行,它不喜歡追趕著它前進的人們,也不喜歡讓它迴轉掉頭的人們。不論它的規律如何,在這新舊中西交替之際,處在同一時空的人們,心境自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把眼光鎖定在晚清皇室這一個頗為特殊的群體中,會看到一幅更光怪陸離的圖景。很多人也許會囿於自己的身份,更加困惑,更加掙扎,執拗,激進,中和......分別體現在他們身上。作為皇室的一員,王敏彤又會有怎樣的命運呢?

誕生在民國年間的王敏彤,受時局影響,與家人來往居住在天津、北京等地。她的青少年時期,正逢席捲而來的新文化運動和大規模的婦女解放運動。這些婦女解放運動的組織者和倡導者正在逐漸衝破舊禮教的束縛,她們希望獲得新教育和參政權。

然而這新氣象似乎未滲透進王敏彤的成長環境中。王敏彤一天天地長大。她的面容清秀美麗,皮膚細膩白皙。在長輩們看來,她的舉止合乎滿清貴族的禮儀,是一位標準的大家閨秀。

在她17歲那年,她奉母命與一位姓愛新覺羅的人士訂婚,後因男方與一位戲子有染,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而與男方解聘。此後,王敏彤又差點成為溥傑的結婚人選。

因不欲受日本軍方轄制,溥儀欲在留在京津的清朝滿蒙親貴的女兒中,給已經離婚的溥傑挑選合適的結婚對象,王敏彤被選中。她與母親前往長春籌備結婚事宜時,日本關東軍知道了一切,出面幹預,婚事未成,王敏彤再次回京。生活又回到往日的平靜。

歲月流淌至新中國。新舊的激蕩沒有給恪守舊禮法的王敏彤帶來實質的變化,她的生活習慣與舊時一樣。在周邊人看來,這位滿族老姑娘,家住在東四三條的一個獨院。

母親王老太太是一個舊時京城有身份的老派人物。解放後,她們的家庭沒有別的生活來源,靠賣點舊東西,再做一些縫補的活計維持生計。一家人過著平靜的生活。

王敏彤的表哥,溥儀的內弟郭布羅·潤麒回憶道,大表妹王敏彤的性格內向古怪,一生沒有嫁過人。文革的時候她的東西都被抄了,她與母親住著一間非常簡陋的小房子,家中破敗不堪。後來她母親逝世,她就自己一個人在房子裡住著。文革后街道每月給她幾百塊錢。

由於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她僅能靠這些錢維持生計。人住的屋子裡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堆著蜂窩煤,裡面又髒又冷。

她的表哥郭布羅·潤麒,也許更懂得應時而變。他的經歷堪稱豐富多彩:他曾是皇室的一員,也當過戰犯,當過農民和工人,後來又成為學者、醫生,並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他的哥哥溥儀的經歷更是具有傳奇色彩:當過清朝皇帝,滿洲國皇帝,也當過戰犯,又成為一個積極改造的共和國新人。

溥傑跟末代國舅(婉容弟弟)郭布羅·潤麒

青年時期的他急於掙脫皇宮的牢籠,探索外面的世界。而立之年,他又想回到政治的核心。他的半生,似乎都在迷茫中尋找自己的身份,圍著帝位打轉。帝位是一個迷人的東西,但溥儀終於明白這不是他的歸屬。

相比起她的表哥們,身為女性、自幼接受傳統滿族貴族教育的王敏彤更囿於自己的身份。波瀾壯闊的時代,你方唱罷我登場。時移世易,她似乎變得愈發堅定。守著一方安寧之地,她拒絕與過去訣別。

1959年,溥儀得到特赦。擁有了人民的身份,他無疑是欣喜的。回到北京,一場飯局正等待著他。而起意組織飯局的人,正是老派人物王敏彤的母親。應約赴宴的溥儀,在半醉半醒間與表妹王敏彤言笑晏晏。王敏彤以為其有意而陷入相思。

而在這之後託人向溥儀拋出橄欖枝的王敏彤沒有想到,溥儀並不喜歡她這種無正式工作的舊滿族女子。他致力於成為一名共和國的新人,要與過去的自己、與舊滿洲習性揮別,兩人無疑是南轅北轍。

在此後的幾年中,王敏彤總是設法與溥儀會面,卻徒增溥儀的煩厭。她沒有迎來她期待的結果。特殊時期後,溥儀的另一位弟弟曾經登門表示願意與王敏彤結婚,卻被王敏彤拒絕。

自此之後,王敏彤一直沒有結婚。

溥儀左二

2003年,王敏彤被勸說終於住進了養老院。而住進養老院的她,身體機能似乎迅速衰敗下來。一個多月後,王敏彤與世長辭。如果她不離開自己的破房子,也許還能再活幾年,郭布羅·潤麒嘆道。

沒有脫離傳統桎梏的王敏彤,與大環境格格不入的王敏彤,帶有悲劇色彩的王敏彤,會如何看待自己的命運呢?

作為一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她曾恪守禮法,也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當王敏彤回顧起自己的一生時,也許會想到:經年不改的堅守是對是錯?

凡事盡我所能,過平凡卻問心無愧的一生,也就這樣吧。

相關焦點

  • 清末最美格格王敏彤,一生未婚只為等待一個不可能的人,享年90歲
    清末最美格格王敏彤,一生未婚只為等待一個不可能的人,享年90歲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崑曲裡面的一段話,大概就是說感情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開始了,而且越來越濃厚,等發現的時候才知道,情根已深種不能自拔。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被稱為晚清最美的格格,卻因為一個不可能的人終身未嫁!
  • 清朝時期的美女,絕對不輸當代女星,圖3一生痴戀溥儀
    這一組照片拍攝於清朝時期,照片中的女子,個個都擁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絕對不輸當代女星。圖為坐在凳子上的清朝美女,嘟起嘴,更顯韻味。 愛新覺羅·韞穎,溥儀的三妹,人稱三格格。她氣質高貴,身材婀娜,性格開朗,很受大家喜愛,也是個大美女。
  • 溥儀曾說,李淑賢是他最愛的女人,為何李淑賢堅決不和溥儀合葬
    溥儀遇到李淑賢的時候,已經是在他得到特赦之後的事情了。 當時的溥儀在政協工作,組織上考慮到他還是單身,於是給他介紹了一個對象就是李淑賢。 其實,在溥儀回到北京後,有3個女人曾想嫁給他。
  •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照片:活到04年,臨終前說一句話,讓世人敬佩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照片:活到04年,臨終前說一句話,讓世人敬佩 2004年8月9日百位弔唁者在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了清朝的最後一位格格愛新覺羅韞歡(又名金志堅)。這是一位有著極為尊貴出生的格格,她是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最年幼的妹妹、是醇榮王府最受寵的七格格。
  • 溥儀妹妹04年離世,清朝最後的格格,臨終前說家族是歷史的罪人
    ——《烏衣巷》劉禹錫前言如果說到命運這個詞,那麼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看起來就是像是命運不停地在和他開著玩笑。先是沒來由的他被慈禧老佛爺選中成為了清朝的皇帝,登基後雖然做了皇帝但是卻再也沒有之前皇帝的氣派。
  • 溥儀家族舊照:圖3溥儀的6個妹妹很美,圖4是婉容唯一一次穿朝服
    溥儀家族的這幾張罕見彩照,穿越了時空,為我們來揭露晚清皇室的生活。溥儀的父母溥儀的父親是載灃,曾經擔任清朝的攝政王,也是清朝最後三年的實際統治者。和溥儀不一樣的是,儘管他享受過權力的快樂,卻不太熱衷於朝廷諸事,解除了攝政王身份的那天,他還開懷不已,對將來的悠閒時光充滿了期待。
  • 晚清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袁世凱得手後,迅速逼迫溥儀退位
    早在慈禧和光緒相繼去世後,慈禧就把皇位傳給了溥儀,並且把溥儀的生父載灃任命為「攝政王」。載灃一上來,就把當時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給免職了。袁世凱被免職後,心中憤憤不平,但是也沒有辦法,誰叫自己不是皇室宗親。就這樣袁世凱灰頭土臉地回到河南,一開始他跑到了輝縣躲了起來。後來在輝縣呆了一段時間,又轉到了安陽。
  • 清朝最後一位公主——2004年去世,臨終前說出溥儀不敢說的話
    歷朝歷代,前朝天潢貴胄很少能夠獨善其身,大多都會成為眾矢之的,難以善終……然而,這位大清王朝最後的格格,是名副其實的公主,雖然滿清王朝的覆滅讓她失去了倚仗,但是她卻能夠平安度過一生,安享晚年一直活到2004年才去世,那麼這位亡國公主是誰呢?她便是愛新覺羅韞歡,也叫金志堅。
  • 晚清格格真實容貌:長得確實漂亮,圖6是穿和服的川島芳子
    格格是滿清貴族千金的稱呼,記得以前有個《還珠格格》風靡一時,結果弄得後來的全國都對格格這個群體十分羨慕了。影視作品的格格都生得花容月貌,而且穿著漂亮的綾羅綢緞,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謂都是傳說中的白富美。不過那些畢竟只是電視劇裡的劇情,歷史上的格格們真的如紫微、小燕子那麼好看嗎?
  • 「清憲宗」溥儀一生三登帝位,卻三次成為傀儡,終徹悟
    7月1日,張勳兵變,宣統復闢,年僅12歲的溥儀又坐上龍椅,溥儀又成為了皇帝,但這次皇帝當得時間很短暫,不到一個月,段祺瑞就派兵驅趕了張勳,7月13日,溥儀再一次宣布退位。在天津寓居的溥儀認為復闢的時機終於到來。他曾說:我在日本公館裡住了些日子,到了天津之後,我一天比一天更相信,日本人是我將來復闢的第一個外援力量… …我拉攏軍閥、收買政客、任用客卿全不見效之後,日本人在我的心裡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民國二十三年(康德元年、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國號「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元「康德」。
  • 晚清罕見老照片:老爺與1妻3妾合影,溥儀與太監「同框」!
    晚清罕見老照片:老爺與1妻3妾合影,溥儀和太監「同框」!晚清時期,人越多家族越強大,男子會娶很多小妾也不奇怪。 晚清時期的旗頭老婦人,臉上的皺紋盡顯。臉上還塗抹了些粉飾,身穿著素色的衣服,衣服的領口處還有繡花。這一張照片是由外國人拍攝的,在後期的時候進行上色。
  • 老照片:晚清的皇族,真實的公主、格格與福晉
    晚清時期,美國駐華公使的夫人蘇珊·康格與皇宮裡包括慈禧太后在內的女眷有較多交往,她將自己的這些經歷寫成書於1909年出版,並在書中刊發了一批記錄晚清皇族形象的照片,彌足珍貴。小編做了整理,今天分享給大家,見識一下公主、王爺、福晉、格格等人物的真實面貌。
  • 晚清「第一美人」多美?百年前舊照也難掩麗質,卻被慈禧耽誤一生
    但是隨著清宮舊照片的公布,人們翻看晚清時期妃嬪的舊照片,許多人頓時幻想破滅:清宮的女人為什麼長得如此一言難盡呢?不能怪現代網友如此評價,一是年代久遠,古人的審美與現代人的審美不太一樣;二是照相技術落後,即便是黑白照片,都不能拍出效果。因此,照片看起來有些不如人意。
  • 末代皇帝溥儀的7個妹妹,個個貌美如花,最後結局是怎樣的?
    大妹韞媖,1908年出生,年齡就比溥儀小兩歲,生的俊俏,面容清秀耐看,但因她生不逢時,出生時家族正好遭遇大變故,使得她的一生都充滿了悲劇色彩。她從小家教甚是嚴格,自小就一直接受的是傳統皇室培養,長大後就成為了一位傳統的皇族格格,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她的父親把他許配給末代皇后婉容的哥哥潤良,不幸的是,她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夫妻兩性格和想法觀念有很大的不同,經常發生爭執,所以韞媖動不動就回娘家,但因父親的不允許,她還是無法掙脫痛苦的牢籠,更悲慘的是,到了17歲的時候,患上闌尾炎,因家裡人封建守舊的緣故,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機,最後在花容月貌的年紀不幸離世
  • 離開了皇宮王府,溥儀妹妹都很長壽,什麼是幸運呢?
    少年時與三妹盤算著留學學習醫學,遭到了父親載灃的反對,大清史上還沒有哪個格格出國留學的記錄,就此作罷。婚後,韞龢陪鄭廣元一起到英國留學,住在溥儀的老師莊士敦家。回來後,夫婦二人一直和溥儀住在東北,一牆之隔,每天韞龢和韞穎都會去看望溥儀基本都聊小時候快樂的事情。
  • 溥儀一生最痛快的8天,14年苦悶傾囊全出,言辭犀利令人咋舌
    提到晚清的末代皇帝溥儀,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悲慘和傀儡,雖然他曾經貴為皇帝,但是他一生都是不快樂,因為他從坐上皇位的第一天起,就沒有人在乎過他真正想要什麼,甚至他想要的很多東西,都因為種種因素離他而去,所以他過得很憋屈。
  • 川島芳子的真實容貌:93年前的婚紗照確實漂亮,很難不承認她的美
    號餐廳 舉報   在清末皇室有好幾個有名的美人,從老照片中我們能夠有幸看到她們的美麗,比如一生未嫁的最美格格王敏彤
  • 郭沫若邀請溥儀當助手,溥儀冷冷回了5個字,郭沫若聽後悻悻離去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任皇帝,出生的時代決定了他的一生終將過得不平凡,慈禧的決定更是決定了他未來的人生。電影《末代皇帝》演出了他傳奇又悲劇的一生,從皇帝到一個普通人,這電影其實也不過是演出了一部分而已,溥儀真實的人生恐怕比這還跌宕。
  • 讓人「一見傾心」的溫柔文案:世人笑我痴紅塵,不過紅塵戀伊人
    讓人「一見傾心」的溫柔文案:世人笑我痴紅塵,不過紅塵戀伊人 > 世人笑我痴紅塵,不過紅塵戀伊人。
  • 晚清最後的一位格格,中年入獄,臨終前說出了漢奸姐姐一段往事
    晚清除了皇帝還有很多格格。格格,滿語意為小姐,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晚清最後一位格格愛新覺羅·顯琦。 這位大清格格,脫下了傳統的旗裝,穿上碎花旗袍,燙著時髦的捲髮,畫上彎細的眉毛,嘴裡還叼一根煙,這個樣子真是有點讓人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