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表已發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
(一)教育的起源
1.神話起源說
所有宗教都持這種觀點,主張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創造的,教育體現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於神或順從於天。
這種觀點是非科學的,反映了認識水平的局限。
2.生物起源說
代表人物:利託爾諾(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代表作《人類各種人種的教育演化》;沛西•能(英國教育家),代表作《人民的教育》。
主要觀點:
①人類教育是對動物界教育的繼承、改善和發展;
②教育從它的起源來說是一個生物的過程;
③生物的衝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
這個觀點標誌著教育起源問題開始從神話解釋轉向科學解釋,錯誤在於未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
3.心理起源說
代表人物:孟祿(美國教育家),著有《教育史》;桑代克(美國心理學家)。
主要觀點:
①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
②應當從心理學的觀點解釋教育起源問題。
這個觀點從心理學觀點出發,批判了生物起源論,但它沒有解釋人類本能與動物的本能的界限,離生物起源說並不遠。
4.勞動起源說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前蘇聯教育家),著有《世界教育史》;凱洛夫(前蘇聯教育家),著有《教育學》。
主要觀點:教育起源於人類特有的生產勞動,起源於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
這種觀點是對恩格斯思想的曲解,勞動是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非所有活動的最充分條件。
5.生活需要起源說
代表人物:楊賢江(我國教育家);錢亦石(我國教育家)。
主要觀點:教育起源於使社會成員適應群體社會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需要,是在生活實踐過程中進行的。
該學說的局限性在於未考慮到從需要到現實的限制因素和中介因素。
教育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1.教育歷史發展的劃分
(1)按照生產力發展水平
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現代教育四個階段。
(2)按照社會形態
原始社會教育、奴隸社會教育、封建社會教育、資本主義社會教育和社會主義社會教育五個階段。
(3)按照產業結構
農業社會的教育、工業社會的教育和信息社會的教育三個階段。
2.不同時期各種教育及其特點
(1)原始社會的教育
①教育水平低,沒有產生制度化的教育機構、人員、組織;
②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權利平等;
③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
④教育內容貧乏、方法單一,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傳和示範模仿。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lp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