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最近黑洞」被發現!我們在哪兒能「看見」它?

2020-12-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

日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等單位的天文學家剛剛公布了一個新的發現,在離地球大概1000光年,即近1億億千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在北京能「看見」它嗎?離地球這麼近,會不會把我們吸進去?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這個黑洞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在觀測一個編號為HR6819的雙星系統時發現的。這個雙星系統位於南半天球的望遠鏡座,離孔雀座和天壇座都比較近,亮度為5.4等。「也就是說,在觀測條件比較好的時候,肉眼可以勉強看到它。」

HR 6819系統中,兩顆明亮的恆星圍繞看不見的黑洞旋轉。圖片來源:《科學》網站

「雙星」之一每40天繞黑洞轉一圈,另外一顆恆星在更遠的距離上繞它們的共同質心運動。「加上黑洞,這個『三體』系統的赤緯是-56度,在北京是看不到的。不過,從北京再往南,緯度差到10度以上,也就是說再往南走1000公裡左右,從南京、上海、成都、重慶及以南地區,就可以看到黑洞邊上的雙星了。」朱進說,對於我國的愛好者來說,越往南走觀測條件越好。比如,對於廣州的觀測者,它們目前大約後半夜開始升起,3時40分左右在正南地平高度11度的方位。

朱進介紹,在這顆黑洞發現之前,天文學家發現的最近的黑洞離地球大約3000光年。新發現的黑洞質量屬於恆星質量黑洞,質量大約為太陽質量的4倍,「這是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晚期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的一種歸宿,在銀河系裡這樣的黑洞至少還有上百萬個,甚至可能更多。」

這個黑洞並不像以前發現的黑洞有非常強的X射線輻射,它屬於一類才開始發現的「寧靜的黑洞」。朱進解釋,它只是安靜地呆在特定的軌道上和它周圍的兩顆恆星相互繞轉,因此它在1億億千米的距離上對地球完全沒有影響。「即便離太陽很近,這樣的恆星質量黑洞也並不能像有些人擔心和想像的那樣,可以把地球吸進去。『我們』之間的引力最多只能造成相互饒轉,就像月亮繞著地球轉沒有掉到地球上,地球繞著太陽轉也沒有掉到太陽上一樣。」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樂琪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它雖也存在於宇宙中,但卻不如恆星、行星那麼普遍。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它們都起源於大質量恆星: 1、當一顆恆星超過某一臨界質量時,也許是20到40倍的太陽質量,它的核心耗盡了核燃料在Ⅱ型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它的核心坍縮成一個黑洞。
  • 2020年,我們對黑洞有哪些新發現?
    黑洞的發現,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證明,在星系中心發現超大質量黑洞,有利於科學家了解星系甚至是宇宙的運行規則。  202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中三人中,有一名女性科學家,這是歷史上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 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黑洞的5個宇宙之最!你能猜到是哪些嗎?
    在我們廣袤無垠的宇宙中,黑洞無疑是最恐怖的天體了。黑洞的引力很大,大到光都無法從其視界逃脫的天體。黑洞大多都是由質量大於太陽質量好幾十甚至幾百倍以上的恆星演化而來的。如果我們的地球可以變成黑洞,那它只有黃豆大小。任何物體只能在黑洞的外圍遊弋。一旦不慎越過邊界,就會被強大的引力拽向中心,最終化為烏有,落到黑洞中心。因此,黑洞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太空魔王。
  • 黑洞能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嗎?
    最近又在家重溫了一遍星際穿越,片中庫珀前往黑洞附近的行星尋找米勒留下的數據,但遇到了超大海嘯,耽擱了幾個小時,外界也過去了十幾年,焦急的庫珀擔心他的家人,因為他離開的時候,兒女都還小,這一下十幾年過去了,庫珀無法接受,於是詢問身旁的小布蘭德,是否可以通過黑洞回到過去,小布蘭德否決了他的想法
  • 黑洞再添新成員!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它讓科學界轟動
    這個發現顛覆了目前已有的黑洞形成理論,同時,也增加了新的黑洞類型。比方說前段時間,在距離地球7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個本不該存在的黑洞,它的質量超過了太陽的100倍,但是卻遠沒有達到超大質量黑洞的標準,它究竟是什麼?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研究者表示,一開始,他們是在宇宙中捕捉到了一個神秘的引力波信號,後來通過追蹤,發現來自於7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
  • 70光年之外的地方,一個奇怪的黑洞被發現,它究竟是什麼?
    特別是在對宇宙的了解上,如果沒有科學家們的猜想和發現,人類可能一直到今天,仍然「坐井觀天」。舉個例子來說,100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黑洞的猜想,後來經過多名科學家的研究後,最終,進入21世紀,人類對於黑洞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那麼,黑洞究竟是什麼?它都有哪些類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
  • 人類對黑洞的認識並非是「黑洞」
    由於黑洞本身沒有任何輻射,所以我們不能直接觀測到它,但可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最新的引力波發現正是如此。俗話說,「人紅是非多」。作為宇宙間大咖級「網紅」,關於黑洞的各種說法不絕於耳。有鑑於此,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在最近的報導中,梳理了與黑洞有關的十大事實,以正視聽。
  • 黑洞也會死亡,殺死黑洞的竟然是它
    我們知道任何靠近黑洞的物體,無論是恆星還是行星,都會被其強大的引力潮汐力撕裂或者吞噬掉,即使另一個黑洞也無法摧毀它,如果當不同質量的兩個黑洞相撞也只會合成一個更大的黑洞,科學證明在不久的遙遠將來,黑洞會組成整個宇宙,然而宇宙中會有一種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摧毀或者蒸發這些黑洞呢?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拿我們居住的地球來說,如果變成黑洞,那麼直徑12700多公裡的地球,會把自己壓縮成一分錢硬幣大小。 八地望遠鏡聯手拍攝 黑洞照片也「美顏」 眾所周知,黑洞連光都能吞噬,那麼這張照片又是如何拍攝的呢?
  • 科學家釋疑為何宇宙中只看見黑洞不見白洞?
    黑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消失,在消失的過程中還會以「霍金輻射」的形式釋放物質,但「白洞」在消失的時候不會吸收或者釋放任何物質。所以,「白洞」通常不會單獨存在在空的空間中,它大多都會在一些輻射物內爆炸,這就造成我們無法觀察到「白洞」的跡象,但「白洞」會是真實存在的。美國天文學家藉助「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在雙魚座發現一個新級別黑洞。
  • 人掉入黑洞會怎麼樣?讓我們來一場黑洞之旅吧,注意旅途風光哦!
    它的質量是太陽的四倍以上,四周被氣體包圍著。在消失前氣體碎片在消失之前一片一片地散發出耀斑。而這些耀斑成為太空中最明亮的存在。它的附近有兩顆恆星,一顆圍繞著強大的太空天體運行,另一顆圍繞著他的內心移動。科學家們認為這個新發現的黑洞或許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也是唯一可以用肉眼看見的黑洞。
  • 2020年天文學發現大事回顧——宇宙最神秘天體之黑洞篇
    看樣子銀河系中心黑洞實在沒拍到……不過有消息說今年的4月份,視界面望遠鏡團隊已經重拍了銀河系中心黑洞,希望我們明年就能看到我們的星系黑洞實拍照片吧。2020年5月6日——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5月6日,《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論文,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幾位科學家通過光譜分析發現了迄今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人類發現「中等質量黑洞」!黑洞理論被打臉是肯定的了
    今天我們雖然不談引力波,但是談論的東西卻與引力波有點關係。那就是當年發現引力波的超大實驗儀器LIGO發現了一個極其奇怪的引力波信號。因為這次LIGO發現的是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不僅如此,這個黑洞還是由更小一點的兩個黑洞合併形成的:一個是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另一個是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令科學家們奇怪的就是這顆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根據我們現有的「黑洞理論」,宇宙中是不應該存在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的。現有的理論認為,黑洞可以特別小,也可以特別大,就是不能夠中等大小。
  • 哈勃發現新黑洞「 Missing Link」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發現了有史以來中質量黑洞(IMBH)質量是我們太陽質量的50,000倍,它吞噬了一顆經過的恆星。如果這一發現成立,它將為天文學家提供黑洞演化理論中缺少聯繫的長期尋求。 已檢測到恆星質量黑洞和超質量黑洞,並且相對容易理解。
  • 【宇宙探秘】在弦理論基礎上,黑洞毛毛球理論出現,它顛覆了我們對...
    ,那麼引力就會變得極其強大,這種瘋狂的引力壓縮能勝過自然界其他四種基本力,而且一旦達到某個臨界值,物質就會不斷擠壓,壓縮到一個無限小的點。這個無限小的點被稱為奇點,它被一個被稱為「事件視界」的表面所環繞,在這裡,其內部引力的強大程度,連光在它面前都無法逃逸。
  • 好奇恆星與黑洞的最近距離?一起來剖析最新觀測成果,探求極限!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它就是馬座A * (Sagittarius A*)。它的重量是太陽質量的400萬倍,卻被壓縮在僅4,400萬公裡(2,700萬英裡)寬的區域中。通過幾十年的觀測,科學家們發現在這個充滿神秘感的天體附近,竟然有幾顆恆星圍繞著它旋轉。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新恆星,它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距離黑洞最近的恆星。
  • 發現第三種類型的黑洞了?!
    引力波天文臺未來的探索方向 自那之後,天文學家確認已捕捉到的黑洞併合事件已達10次之多,這些不同的事件在清晰地向我們展示了Hurt (IPAC)) 這次事件有兩個特殊之處能使之成為黑洞探測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子星合併,是形成中子星還是坍塌成黑洞,我們能識別出來嗎?
    第一次中子星與中子星合併具有許多令人著迷的特性,但有一點最為突出,那就是它離我們非常近:只有1.3億光年,接近LIGO探測器在升級前所能看到的極限。第二次這樣的中子星與中子星合併事件,在第三次數據獲取運行開始後不到4周,大約第一距離的四倍,估計距離5.18億光年。信號太遙遠,微弱,無法被Virgo探測器觀察到,很是碰巧,當時只有LIGO探測器獨自在運行。
  • 黑洞就是宇宙?研究發現黑洞演化和宇宙誕生相似,或顛覆認知
    黑洞,是人類天文觀測歷史中的一項重大發現。要知道黑洞可以吞噬一切,通過常規手段根本無法發現黑洞的存在,但是還好黑洞因為有巨大的引力,其周圍會形成吸積盤。而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吸積盤來發現黑洞的存在,隨著人類對黑洞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他們發現黑洞的某些特徵和宇宙誕生時的情況非常類似。
  • 震驚,科學家提出我們可能生活在「黑洞」中
    多元宇宙 如果這個新理論被證實,那麼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地外文明很可能就在黑洞中。反過來來講,對外生命觀察到的我們也是一個「黑洞」。那麼,這樣投機性問題、暗物質問題以及多元宇宙概念就都能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