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鋸驚魂》是《七宗罪》後有一個以哲學宗教狂熱為理想的連環殺手。
很可惜,《電鋸驚魂》續集沒有續寫初代的輝煌,因為導演和編劇從沒想過這部電影會如此成功:120萬的製作成本,最後收穫過億票房。《電鋸驚魂》可謂是超高回報的一部驚悚片。
因此續集項目也是市場推動的結果,電影效果打了折扣。
因為成本所限,《電鋸驚魂》沒有炫目的特效,但是整部片子卻令人毛骨悚然。
根據幕後採訪,整部電影拍攝只用了28天。這並不是很奇怪,因為大多數場景只是發生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浴室,亞當(他也是本片的編劇)和勞倫斯發現自己的腳拴在牆上,無法逃脫。
他們自己不知道到底是怎麼陷入這個境地的。
另一個場景是是神秘「拼圖殺手」的老巢,他是一個手段兇殘的連環殺手。兩位警察辛格和特拉普一直在追捕他。
這兩個事實以一種最巧妙的方式聯繫在一起:「拼圖殺手」並沒有真正殺死任何人,而是與受害者「玩遊戲」。
就亞當和戈登博士而言,他們在浴室中間一個「死人」手中發現的錄音機,裡面告訴他們,他們每個人都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來釋放自己,同時也要殺死另一個,否則他們都會死。
問題是,擺脫束縛的唯一方法是讓把腳上的鎖鏈打開。因此,雖然兩個不幸的室友不得不選擇,犧牲自己還是犧牲別人?
儘管隨後的電影為了擺脫混亂,強行把兩條故事線合併。但電影卻利用其非線性敘事的方式來增加懸念,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讓兩條故事線的收顯得不那麼突兀。
就像《七宗罪》一樣,《電鋸驚魂》中的殺手並不是以殺人為樂,而是有著自己的哲學理論。他痛恨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自己幸福生活的人。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獲得新生。
《電鋸驚魂》所創造的「哲學家」連環殺手並不是獨創的,《沉默的羔羊》中的漢尼拔也是類似的人物。
有限的預算,沒有大場面支撐,影片能取得成功,除了電影構思巧妙,很大程度上要歸結於演員的精湛演技。和很多恐怖片相比,這部電影的表演更具說服力。亞當和勞倫斯的的絕望令人印象深刻。「拼圖殺手」也成為恐怖電影的經典形象。